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2023-06-09成爻兵
成爻兵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使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更加丰富,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初中数学而言,教师需要建构大单元教学的意识,从单元整体架构的维度、建构大单元的目标和策略、锁定各个课时的目标和策略等方面着手展开教学,以此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落地。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当前素质教育时代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的必要品格和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数学大单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从整体上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数学基础,在日常学习中积累成功经验。
一、立足科学精神,培养数学思维
1.善用提问启发学生探究单元知识间的联系
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则需要学生对单元整体进行研究。无论是在一个单元中,还是在有关联的多个单元之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找到并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是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我们要立足于科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利用提问来启发学生探究单元内外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单元模块知识的特性,助力学生牢固掌握单元整体知识内容。
2.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突破单元知识中的核心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联系较强的知识群有整体的把握和认知,并能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单元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不同,并不需要教师将单元内的所有知识点一一详细讲解给学生,而是要重点教授核心内容。掌握了核心内容,与其相关联的简单知识的学习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单元学习,突破单元核心知识的学习难点。
以“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章为例,其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核心内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不是直接切入主题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不等式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个主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它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有什么关联?怎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引领学生开始探究。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相关内容;其次,教师展示一组不等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点,由此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接着,教师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尝试解不等式3-x<2x+6。第一步让学生尝试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第二步找出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类似的步骤,第三步归纳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最后开展应用练习。
掌握了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内的核心内容,就基本完成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积极带领学生探索解决疑难问题,建立起丰满的知识结构框架。
二、助力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1.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无论是怎样的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喜欢学习并乐在其中。丰富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插入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视频,呈现不一样的数学课堂,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乐学”。具体而言,可以丰富导入的方式,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组织了一次小组竞赛,学生两人结为一个小组,把一块三角形的纸板按在白纸上,两人相互配合,一人固定纸板,一人沿着三角形纸板的边画一个图形,并将这个图形剪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剪得最快最好。这个操作性活动很快便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大家都完成操作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你手中的三角形纸板和剪下来的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两块三角形一模一样。由此,教师引入“全等三角形”这一课题。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几组全等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猜想对“全等”产生感性的认知。然后给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带领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2.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善学”
光有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还不足以支撑学生高效学习,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加自信从容地去面对越来越难的数学知识。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传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做好预习,提前梳理单元中的知识内容;对比归纳,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制作思维导图,加强对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综合练习,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等。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教学当中融入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熟悉数学思想方法。
三、重视实践创新,提升数学能力
1.以单元为主题定期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能力是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大多数学生有待提高的一种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手脑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单元为主题,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已有经验的素材,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完勾股定理之后,教师组织开展了拼图活动,让学生在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出入相补思想,了解赵爽弦图,感受数学历史文化。活动中,学生要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含有正方形的图案,并且三角形不能重叠。小组动手操作完成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这就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图形。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拼图来证明勾股定理。例如可以用(a-b)2+1/2ab·4=c2来得到a2+b2=c2;也可以用(a+b)2=
1/2ab·4+c2来证明。掌握了这两种证明方法之后,教师又启发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有如此特点?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进行主要总结,教师则负责补充。
定期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能够丰富学生经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设计开放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也需要通过加强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灵活度。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在练习环节下功夫,利用一些开放性的問题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进而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如题: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4,9)和(6,3),求函数解析式。这是一道经典的例题,将已知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y=kx+b中,得到k和b的值,就可以确定解析式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变式训练:(1)已知y-3与x+5成正比例,且当x=2时,y=17,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2)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2)、点B(1,0),将这条直线向下移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若DB=DC,求直线CD的解析式;(3)一次函数的图像y=k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8,且过点(0,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这几道变式训练难度逐渐提升,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学生完成这些变式训练,可以开阔眼界认识更多的题型,也可以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数学是灵活的,同一种方法可能能够解决很多种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究,玩转数学。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大单元教学,关键词就是核心素养和大单元。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处处体现、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整体教学,要带领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让学生经历结构化学习,提高对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
【参考文献】
[1]朱敏彦.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0).
[2]王晓丽,于彬.“大概念、大单元”视角下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以“一次函数单元复习课”为例[J].中学数学,2022(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H20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