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儿童本真

2023-06-08林宜真

天津教育·中 2023年3期
关键词:蚂蚁幼儿园区域

林宜真

本真教育即力图实践正确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3-6岁属于幼儿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认知体系,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许多幼儿教师尝试立足于儿童视角展开活动设计,但实际过程中始终未达到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幼儿了解甚少,试图使幼儿按照教师的思想,实现幼儿需求与区域活动的完美融合。因此,教师需要创建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区域活动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真正立足于幼儿视角,探寻幼儿本真。

一、基于幼儿生活,拓展区域活动主题

(一)关注幼儿心理需求,满足幼儿生理需要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为幼儿区域活动组织提供了指导方向。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主要针对幼儿成长需要制定的活动形式,其主题的确立应以幼儿为核心,基于幼儿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完善区域活动组织。如部分幼儿在初期入园阶段,常会产生分离焦虑问题,若此时教师依然循规蹈矩地按照幼儿园课程组织区域活动,难免限制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时,教师需要立足于儿童视角,基于幼儿有可能产生的分离焦虑情绪开展区域主题活动,如带领幼儿参与“我上幼儿园”为主题的参观活动,组织幼儿感受幼儿园的人和事物,观察各个活动区域,如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建构区、阅读区等,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各区域的作用,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排斥心理,使幼儿逐渐熟悉幼儿园区域功能,期待幼儿园生活,以减轻幼儿初期入园时的心理压力。对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以幼儿为中心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如模拟幼儿步入小学后可能面对的事物和场景,引导幼儿在步入小学生活前,形成对小学的向往,以强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除了关注幼儿的心理需要外,还应迎合幼儿的生理需求。基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来看,许多幼兒会因担忧或惧怕心理而产生不良行为,包括非正常的生理反应,如因过度憋尿而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这些情况均属于幼儿常见现象。从成年人的视角分析,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大多具备自理能力,一旦出现问题便单一地认为是幼儿故意为之,并试图通过训斥的方式约束幼儿的行为,但此方法并未真正立足于儿童视角展开思考,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充分了解幼儿出现生理问题的原因,解读其各类行为,开展“我是自强小能手”等区域主题活动,耐心与幼儿沟通,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帮助幼儿掌握排解心理压力、调节生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智看待生理反应,并通过约束自身行为的方式,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关注幼儿年龄特点,探索新颖区域活动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需求上的变化,认知体系逐渐丰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会出现明显差异。针对于此,教师在拓展区域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可围绕幼儿身边发生的小事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幼儿对外界形成良好印象,积极与外界接触,从而达到锻炼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目的。如在拓展区域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围绕幼儿生活进行,组织幼儿阐述自己近一年或一个月之内的变化,从参与不同区域的活动展开,包括养殖动植物、学习新的文字、认识数字、购买玩具等,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阐述自己在不同事物中的感悟,如养殖动植物时产生的问题、学习新文字期间遇到的阻碍等,这些都能帮助幼儿进一步表达自身感受,教师应积极倾听幼儿内心想法,明确幼儿的价值观念,以增进对幼儿的了解,为确立下阶段区域活动主题奠定基础。

结合幼儿成长特点来看,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中大班幼儿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为此,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的区域活动形式,可以以“认识小动物”等幼儿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而对中大班幼儿,则需要尽可能地选择具有科学知识特点的区域主题活动,如“南瓜生长记”“探索水底世界”等,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满足幼儿探究欲望的前提下,确保幼儿教育充分落实。

二、基于幼儿真实需要,选择区域活动主题

拓展现有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的目的在于更准确地选择符合幼儿需求的区域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无论是活动主题还是活动形式,都要以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前提,真正带动幼儿更好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拓展幼儿区域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针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主题选择,在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保障区域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幼儿与教师之间存在认知偏差,相较于传统区域活动主题而言,带有情境的区域活动环境更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达成。为了将区域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应立足儿童视角展开思考,在确立区域活动主题时,严格筛选并搭建与主题活动相符的情境,以拉近区域活动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区域活动。

基于幼儿发展需求和幼儿教育目标来看,如何拓展幼儿思维,在缓解幼儿身心压力的同时,强化幼儿认知能力是当前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主,如确立以“蚂蚁”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一般在科学区展开,但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从不同区域引导幼儿,将区域整合进活动中。活动展开方式以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探究蚂蚁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为主,从主题来看,目的在于拓展幼儿思维,深化幼儿对大自然事物的了解,丰富幼儿认知结构。那么,在区域上便可结合科学区、自然区、阅读区、益智区等区域,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区域设置,形成完整的区域活动设计与安排,如在阅读区了解蚂蚁的相关资料,在自然区观察蚂蚁,在科学区通过准备好的蚂蚁饲养盒观察蚂蚁的“分工”和行为等。

为调动幼儿区域活动参与积极性,确立区域活动实施目标后,教师要立足幼儿视角进行思考,并结合益智区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现“蚂蚁宫殿”,介绍蚂蚁的种类和特征,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调动幼儿感官,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幼儿对区域活动形成初步认知后,教师便可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蚂蚁,引导幼儿前往手工区自主制作蚂蚁图册,以“我眼中的蚂蚁”为题,完成蚂蚁图形绘制,并在图册旁边附上文字介绍,以达成区域活动成效,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满足幼儿对新颖事物的好奇心理。这种区域活动主题的选择方式充分迎合幼儿成长需求,以幼儿多元化发展为目的,转变传统的区域活动形式,真正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区域活动教育目标达成。

三、基于区域主题核心,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前实现有效设计,从教学引导角度使幼儿适应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和思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认知理解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从幼儿视角探寻幼儿本真,即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视角出发设计区域活动,结合活动展开的方向和目的制定详细策略,以保证活动切实有效开展。

首先,结合主题实现活动组织策略的“中心点”,并由此展开目标规划和活动内容设计。教师要充分考量幼儿的发展方向,从幼儿发展角度引导幼儿,围绕所学知识设计区域活动的相关内容,使内容承上启下、相互关联,实现有机整合。如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特殊现象会产生疑惑,而身体上的变化也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在儿童视角下,自身出现变化是一件新奇的事,希望与人分享,更希望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可由此展开区域活动设计,如设计“小熊的乳牙掉啦”等活动,通过讲述小熊的乳牙更换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牙齿对人的重要性,阐述牙齿的萌生和脱落过程,认识牙齿的形状和功能,使幼儿意识到牙齿需要保护,为避免产生蛀牙,要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提升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解决了其因自身身体出现变化而产生的困惑。

其次,当活动主题有了大致的组织方向和框架后,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组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从细节展开引导,明确幼儿认知、思考的逻辑顺序,进而达到区域活动的根本目的。以“小熊的乳牙掉啦”活动为例,在组织引导的设计上,教师要明确幼儿思考的顺序,进而优化活动的设计逻辑,即从幼儿认识到自己身体变化出发,基于实际情况,在阅读区展开区域活动,使幼儿了解这属于身体的正常变化。随后引导幼儿认识牙齿的形状及功能,分析牙齿萌生及脱落的过程,在科学区观看相关资料或动画。当幼儿对牙齿有了基本认知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蛀牙”的概念,使幼儿意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保护牙齿的意识。这样的区域活动基于幼儿视角设计,切实以幼儿为中心展开,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

四、基于活动方案规律,优化区域活动成果

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与预期设计不符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幼儿都是独立且有着自我思考意识的个体,在探索与认知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想法而出现不同的行为。不同幼儿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不同,在参与区域活动时便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不仅会对实际的活动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为确保区域活动的效果,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引导,区域活动应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教师要充分考量幼儿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最終成果。

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从其感兴趣的方向组织区域活动,激发其参与积极性,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灵活组织区域活动,在遵循以往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活动方案,根据以往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特点做好备选方案,灵活引导,使区域活动更具灵活性,以保证区域活动成效,切实实现对幼儿的教育。最后,教师应根据以往情况确定幼儿最感兴趣的内容,从幼儿成长规律及行为特点着手,选择能够使幼儿亲身参与、引导幼儿学习的内容展开。比如,幼儿对动画和可以自行尝试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则可由此入手实现引导。如在“有趣的蚂蚁”主题活动中,幼儿明显对“蚂蚁”较为感兴趣,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若是部分幼儿对小虫子较为害怕,教师可通过动画方式引导幼儿观看,从动画视频的角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随后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蚂蚁饲养套装,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形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充分了解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活动的创设,从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喜好着手,真正使区域活动的效果最大化,避免教育引导出现问题,助力幼儿的发展与提升,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区域活动带来的快乐,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幼儿全方位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儿童视角构建幼儿园区域活动更能满足幼儿身心成长需要,助力幼儿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坚持以拓展区域活动主题为目的,基于幼儿生活挖掘可应用的区域活动素材,拓展活动主题形式,保障区域活动有序开展。其次,教师要基于幼儿实际需求进行主题选择,为幼儿提供针对性的区域活动策略,以培养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为前提,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完善区域活动方案,遵循活动规律,保证活动成果,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有所收获并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蚂蚁幼儿园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