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化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2023-06-08李荣红

天津教育·中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具生活化数学知识

李荣红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使各学段的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新课标指出在对数学知识进行传授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组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实践证明,运用生活化的策略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最终实现全面、持续以及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 深入分析教材、丰富数学内容

(一)关注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直接影响。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生活化素材,并基于此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产生主动学习的想法。初中数学教材相关内容就融入了生活化理念,致力于正确处理数学、生活以及学生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广泛搜集这些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主动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

比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以立交桥为背景引入相关知识点,同时在章节的引言部分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与平行线,比如纵横交错的道路、棋牌中的横线与竖线、操场上的双杠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生活化延伸,比如十字路口中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道路是相交的、高铁和火车轨道的两边是平行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生活中的相交和平行现象,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元素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如果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就更容易接纳。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引入生活化元素,这些元素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真实的生活实践,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其更牢固和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教材中列举的很多现象与当前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为了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熟悉的内容,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改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

比如在学习“不等式及其解集”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很多题目都是关于车辆在A地和B地之间行驶的情境,这种情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中的“A地”和“B地”进行具体化处理,改为“爷爷奶奶家”和“我家”,并将情境设定为“周末去爷爷奶奶家为奶奶庆祝生日”,以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可以将车辆行驶的问题进行如下设置:周末你要去爷爷奶奶家为奶奶庆祝生日,约定中午12点之前到达,导航显示你家与奶奶家的距离为40km,如果11点出发,那么车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二、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一)创设与生活贴近的情境

实践发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引导学生基于客观事实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保持高涨的热情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蝴蝶飞舞”的情境。具体来说,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美妙的音乐,展示春暖花开的自然美景。一只彩色的蝴蝶出现在花丛中,并在其中飞舞。蝴蝶的翅膀一张一合地摆动着,最终落在一朵花的花蕊上,它的两片翅膀轻轻地收合,最终成了一体。画面在此定格,教师向学生提问:“蝴蝶的两片翅膀为什么能合在一起呢?”教师可以将翅膀张合的过程进行重复演示,使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就是沿着对称轴折叠之后能够完全重合。

(二)选择多元化的生活情境

在学习新知识和对新问题进行思考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会依赖直观和具体的事物。因此,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在生活情境中完成问题的解析,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情境创设的方法更为多样,创设的手段也更为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直观演示、教学游戏等多样化的途径创设生活情境,使情境变得更为多元,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比如在学习“棱锥”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内容过于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构建生活化情境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棱锥,比如相机支架、粽子、酒心糖等。同时还可以提前准备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折叠成一个三棱锥,引导学生思考三棱锥的几何性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沿着正方形一角与两个对边中点的连线进行折叠,可以使正方形纸片成为一个立体的三棱锥。

三、 运用生活化教法、加深学生理解

(一)实现教学教具的生活化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会发现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生活化教学中,为了将这些知识以更为具体和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制作教具,以展示数学知识,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契合点,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坚持教学教具生活化的原则,留心生活中的數学知识,在课堂上主动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并搜集生活中的事物来完成教具的制作。除了自主制作教具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案例教学中直接使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充当教具,使学生更为积极和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在直观演示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直观性,这在立体几何知识的讲解方面尤为适用。

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模型作为教具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教具,并通过相应的数学实验掌握立体几何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三棱柱积木、圆柱形瓶子、八棱柱茶叶盒、圆台型纸杯以及菱形灯罩等生活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使用废旧纸壳和胶带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并尝试将图形展开,使其成为平面图形,观察不同图形展开之后的平面图。

(二)课堂提问、层层递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同时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目前最为常见的互动形式就是提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或者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运用提问教学方法,基于相关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背景,坚持差异化原则,确保问题层层递进,通过科学的问题撬动学生的思维,将其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校园篮球比赛”作为导入,并在该生活情境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在一场联赛中,规定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我校的球队共参加了5场比赛,最终的得分为10分,那么这支球队在联赛中赢了几场?输了几场?由于学生接触方程组的时间较短,如果直接求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该题目中有哪些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学生很容易从“场数”和“积分”这两个角度得到数量关系。其次,教师可以提出将我校球队胜的场次设为x、负的场次设为y。最后,要求学生利用之前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并将二者联立之后得到方程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接近问题的中心,能够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学习重点,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四、增强生活实践、感受数学价值

(一)关注数学知识中的生活问题

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从理论角度强调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生要关注数学知识中的生活问题,基于生活化的角度来看待数学、学习数学。在对复杂数学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载体,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学生在生活环境和学习基础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生活经验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基于适合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活动。

比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园自动喷灌喷头安装位置”的问题,通过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来展示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其更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在公园经常会遇到自动喷灌水装置向草坪喷水的场景,部分区域喷水还会超过草坪,喷向路面,导致行人无法顺利通过。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比如,设定某自动喷灌水装置喷水的半径为6米,那么如何安装该装置才能避免水喷到路上影响行人的情况?经过思考,学生很容易想到为了避免影响行人,要确保小路与自动喷灌装置的距离超过6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将这一问题呈现出来:将自动喷灌喷头的位置看作圆心,喷洒半径看作圆的半径,画出喷洒的范围,安装喷灌装置时要确保小路在该范围之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知识联想到很多生活问题。

(二)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相关公式和定理都是基于生活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基于生活背景来展现数学知识,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以生活化的视角投入数学学习,同时将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基于数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并在其中提炼数学知识,看透数学本质。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电费缴纳”这一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比如某地区规定在家庭用电不超过50度的情况下,电费收费标准为每度0.6元;如果超过50度,超出部分需要按照新的标准收费,每度价格为1.2元。已知本月小明家的电费比小红家高6.2元,那么两个家庭的电费各是多少?各用了多少度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将小明家和小红家在本月的用电度数分别设为x和y,根据二者的差值得到小红家用电在50度以下,小明家用电在50度以上,列出方程组,方程组联立之后求解,根据用电度数来计算两个家庭的电费。

五、结语

总的来说,数学学科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可以很好地反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观察和反思,在生活的背景下感受数学魅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通过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问题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建构。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成效,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豐富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价值。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学课堂‘生活化与‘数学味的融合探究”(项目编号:GS[2020]GHB445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具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展教具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