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角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2023-06-07罗明德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深度理论信息技术

罗明德

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主要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及提升。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强调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有效运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由浅入深地学习及思考,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切实、有效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做好深度学习的理论解读,把握教学关键点

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注重对深度学习理论的认知,把握深度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能够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发展形势,将深度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目标。

理解深度学习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深度学习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重视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充分意识到深度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点做好学习和理解,建立起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及运用。基于此,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做好知识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信息技术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强化教学实践引导 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需要突出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充分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学习和思考中,使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运用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学科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已有经验,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例如,在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得到有效应用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如当前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学习资源,获取丰富的学习内容;人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人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优化生活,如外出时利用打车软件解决出行问题、利用外卖App解决订餐问题等,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并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予以高度重视,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和思考。

强化实践教学引导,促进动手能力培养 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选择和采用合理有效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帮助其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Windows窗口操作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帮助他们直观了解Windows界面,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把握Windows系统的功能及作用。又如,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重联系深度学习理论的内容及内涵,引导学生对传统的学习方法进行创新,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并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实践证明,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强化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引导,能够有效拉近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针对性的提升。

总之,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深度学习理论的内容、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对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优势、作用做好思考分析,还需要教师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渗透及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立足“三学”模式构建,做好知识迁移

将深度学习理论有效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合理采用“三学”教学模式,从先学、问学、拓学三个方面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引导,带领学生有效投入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学习,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要進一步强化教师引导,以开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视野,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深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重视“先学”设计,做好知识学习铺垫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成为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教师应立足“先学”设计,引导学生做好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先学”设计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更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思考,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制作6阶幻方知识内容时,教师通过设计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提前了解6阶幻方的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做好提前预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则结合学生的“先学”情况,对其做好答疑解惑式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

坚持“问学”引导,带领学生深度思考 以“问学”模式积极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信息技术知识做好主动学习及思考,有助于加深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及记忆。问题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聚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重难点问题,以此为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指明方向,使学生对信息技术问题做好探究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制作成语故事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以“问学”的方式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成语故事集的制作方法”这一问题,对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步骤进行思考。在问学引导下,学生根据“主题选择—框架构思—素材收集—作品制作—成果展示”的步骤,对Powerpoint的操作方法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问学”引导下对问题做好探究,积极参与对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步骤的引导下,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能够按照步骤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索,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深度,以此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

重视“拓学”教育,提升教学开放性 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审视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为了确保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更有深度,教师的教学目光不应单纯地局限于教材,要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使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让课堂教学更有深度。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制作表格”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注重引导学生对表格的构成、表格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了解,并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学”引导,以课程表的制作为例,组织学生回忆并联系班级课程表的内容,将生活实际与学科学习进行融合,跳出教材的束缚及局限,引导学生认识到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知识学习是关键。实践证明,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增加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深度,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其信息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三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展开深入的探究及思考,不断提升学习深度。

优化课堂教学工作,增强教学趣味性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充分突出趣味性,使学生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指引下,深入参与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同时,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引下,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优化,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获得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加强演示教学引导,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深度学习理论在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中的运用,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指导学生实现由浅层次学习向深层次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逐步提升教学难度,并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由形象化向抽象化转变。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编辑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视频教学演示,带领学生通过直观观看视频对Word文档的编辑方法进行了解,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坚持合作探究学习引导,深化知识理解 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通过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学习课堂内容,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弥补自身的学习不足,并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下,在组内与同伴集思广益地探究信息技术知识,以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教学“补修照片”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组织本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学习“补修照片”的方式、方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图像曝光处理、图像色调调整、图像中添加文字等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有效整合补修照片的相关知识,从而整体、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补修照片的相关知识,并在相互探究交流中对补修照片的方法、技巧加深理解。实践证明,将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有效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发展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优化。

加强项目式教学引导,催发深度学习 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学习项目,为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提供方向性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引导下,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式学习,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探究。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然后对问题做好分析,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基于此,深度学习理论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于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及思考时间。例如,在教学动画初步制作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结合动画形成原理、Flash MX软件的运用内容,将教学内容与项目化学习方法做好整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动画制作的原理、方法为切入点,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接下来,围绕Flash MX软件的运用,开展项目化探究学习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联系运动变色球的制作,引导学生通过打开软件、利用鼠标进行复制剪切等操作,在项目化学习中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及技巧,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点。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对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进行科学引导,让他们在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做好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思考、实践运用,以实现深度学习目标,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总之,信息化时代,小学教育教学要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结合以上分析来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应充分注重将深度学习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把握信息技術学科的关键知识点,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引下,使小学生有效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高效、高质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深度理论信息技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