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2023-06-07王玲芳
王玲芳
我国小学的思想教育,承担着向少年儿童讲授中国优秀传统的道德、现代礼貌和美好仪表的重任。然而,单纯的道德说教常常无法让人信服,而且对年幼的孩子们来讲也很难消化吸收,更不用说实际运用了。而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启发幼儿的思维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内化等,以另一种“方式”达到“教育”目的。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自2016年起在全国中小学使用。课本重点突出了道德法治教学的内容,并着力于培养道德法治能力。为此,老师们应依据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目标,选择更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如故事教学法,以创设一种安全、趣味、富于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故事教学法的定义与意义
故事教学法指教育者以课堂材料为媒介,故事内容为主要素材,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内容有关生动活泼、风趣的事件,对内容加以说明,教师甚至可以直接运用故事内容,而不是通过单纯的知识介绍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采用故事教学方法的课程,能够让学生直接在學习中理解其所包含的道理,并掌握基础知识,是让复杂的学习内容等变得更简洁、风趣、快乐的教学方法。
道德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与行为培养。从人们的生活教育中不难看到,传统讲授的教育方式难以实现当下的培养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另一种“途径”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道德行为准则。因此,故事法成为我们的一种很好的选项。实践证明,这个“曲径”能够协助教师达成教育理想,而这种教育方式也能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净化学生的心灵。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注意力不够,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引导,把学生带入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对学习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其中。以《网络新世界》的教育内容为例,为了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上课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个个小童话故事,以借此将学生们带入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在授课之初,我就首先提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当获得了大家异口同声的肯定答案时,我给他们讲了我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内容主要是介绍一对好朋友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其中一个主要是用来查资料、学习,另外一个是用来玩游戏,慢慢地,两个好朋友逐渐走到了对立面。经过这一小故事的讲述,学生们一方面感到了互联网的神奇,另一方面对如何利用网络也发生了兴趣。通过故事性导入,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很快聚集到了互联网上,并逐渐对互联网发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我顺其自然地进行教育,同时引导大家找出自身的问题,这样在循序渐进中使他们认识到有效利用网络的重要性以及讲究网络道德,尊重网络规则的必要性。
故事引思,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每一个故事中都会有一个主题,蕴含着很深厚的哲学思想。教师要明确进行故事教学的时机,并尽可能地利用故事内容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领学生对其内容展开更主动的思考,以便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变废为宝有妙招》的教学为例,为让孩子们明白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去思索怎样使废物变废为宝,我主要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带孩子认识活动中的四类废物,让孩子明白了废物的危害性,然后又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在故事中,小明经常会对自己所制造的小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会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小玩具,如:利用酒塞、螺丝等物制作了小人儿,将报纸、盒子制成置物架,将食品罐子制作成存钱罐等。小明的作品受到了周边人的欢迎。在讲完故事后,我提出问题:“大伙知不知道小明为何要对废弃物加以分门别类?”“大伙会不会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呢?”经过小故事的讲解和问题的提出,我不但有效地引领学生们重新开始思索,更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处理垃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学生也逐步学会了对废弃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学会了对废弃物加以分门别类,并纷纷产生了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兴趣。
故事补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老师们需要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知识的机会。针对学生喜欢讲童话故事的情况,教师可通过讲述小故事对知识点加以补充,这样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感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安全记心上》的教学实践为例,为了对课本中已有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其他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以一个小故事作为辅助,以便减轻孩子的认知困难,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时,我提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除了交通安全、运动安全、消防安全以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比如我下面讲的这个故事中的小女孩就遇到了安全问题,故事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在自己出门时碰到了许多安全问题,如:陌生人搭话、危险区域、食物安全、网络安全问题等等,最后都凭借她的聪明才智成功解决。通过这一故事的补充,学生们不但认识到了自己周围可能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也学会了应对安全问题的一些方法。在这一基础上,大家非常认真地开始学习有关安全的知识,并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样就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主规避危险。
故事拓展,强化学生主体体验 老师应善用不同的故事来进行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出故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当然,在利用故事进行拓展之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连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还能让孩子们对课程产生一种主体性的体验,这对培育孩子的良好价值观念也有着不能忽略的意义。以《这个事我来做》的课堂教学为例,老师让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积极参加到家务劳动中。教学中,我是利用一个小故事对该课内容进行拓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一开始不喜欢做家务,但后来却发觉了自己的小房间每天都被人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发觉了母亲每天都在辛苦地做家务,同时还要照顾自己,最终他开始陪着妈妈一起做家务。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小故事,学生们在听完后表示自己会经常做做家事,有些人表示自己以后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显然,如果单纯靠口头上的劝说很难引起他们那么深刻的感受,借助这一真实性、生活性比较强的故事,能够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体验能力,使学生们意识到有些事情是自己也可以做的,甚至可以去帮父母做。通过该课教学以及故事的拓展,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家长的理解与感恩之情,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各年级段运用故事教学法的重点
一至二年级着重建立学习兴趣与情感 一是看图片讲故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认识特点,在教材中大量使用图片、连环画,再配以恰如其分的简短文字,让小朋友看图认字。通过一幅幅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连环画把抽象的法律规则具象化。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发掘这些图片背后蕴藏的法、理、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中的图片为载体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现这些图片背后的大道理,教师再加以提炼、升华,使学生内化为心、外化为行,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
二是善用身边故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发生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上课时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往往被身边发生的故事所吸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种认知特点,小学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校园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从这些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中的人、事、物,让他们评判故事中的好人、坏人、好事、坏事,从而体悟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润物细无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师生互动,帮助小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获得正确的方向。
三至四年级着重培养道德精神和法治能力 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内涵也呈现全新气象,在许多地区都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三四年级的孩子相较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成熟一些,但仍有着爱玩的特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道德标注和法律内容融进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法律和道德标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新尝试,有着广泛的开拓意义。
一是游戏助学。游戏活动对三四年级的小朋友而言是很有魅力的教育活动。从教学的高度上说,开展游戏活动,使小学生身临其境,促进了故事教学的深入。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果,更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任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记忆,拉开记忆曲线,全面吸收知识点,进而学会学以致用。
二是身临其境。创设一种美好的氛围,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探讨。对小朋友而言,单纯地传授课堂内容是相当抽象的,故事式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兴趣演出是一种相当好的教学方式。教师提前为他们设定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物,让他们确定自己演出的台词和演出内容。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就可以安排他们演出了,在演出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讲解。小朋友对这样新奇的教学形式会特别喜欢,会特别仔细地对待,准备的过程也是一个练习的过程。节目结束以后,老师还要对学员进行深入的课堂引导,这样就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节目来调动他们学习掌握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的积极性,利用自己的经验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够进一步培养职业道德和法治能力。
五至六年级致力于培养健全人格 一是关注时政。时政不单包括全国重大事件,也包括全国领导人的各种行为,包括全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社会政策、法律、军事等多个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就小学生个人发展而言,自我意识已渐步入快速发展期。他们早已有了相对独立的自身意识,并逐渐通过内化了的行为守则来督促、调整和限制自身的言行。除此之外,道德情感也已开始渐渐上升到热爱祖国、人道主义等重要方面。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培育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如果及时开展适当的职业道德训练和法治教育,就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专业素质强和思想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反省自身。总结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身心继续成长,对中国社会现象的认识由表及里,不再那么肤浅,也不再停滞在社会事物的浅层面。也因而,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工作中,教师应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和法治意识,并运用课本中的品德典范、事例,主动地指导他们展开思想道德抨击和精神批判,反省精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促使他们持续地提高思想道德程度和法治知识水平。同时长期培养他們关注时事政策,关切祖国重大事件,关注社会热门话题,并定期分析研讨,反思总结,反省精神。教师还可对学校近期出现的一些社区生活热点话题加以整理提炼,在课堂现场组织学生对其议题展开集体研讨并鼓动学生踊跃发表,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励学生勇敢地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如果是这一活动中的主人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行为,或者会不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再者,假如结果无法避免,会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又或者会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而提早做些怎样工作,以及一连串的难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和辨别是非的才能。如此,他们才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反省自我,茁壮成长。利用德治教育资源,用创新和现代的手段实施德治教学,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品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总之,故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以理、以情”开展课堂教学,常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另一种“途径”,让优秀的传统道德和行为规范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以“深花深树”真正实现“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