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诗词之韵,扬传统之美

2023-06-07张晨薇巩晓妍唐敏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歌行茅屋文言

张晨薇 巩晓妍 唐敏

古诗文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传统文化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章,不仅是学生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为此,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基于农村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困境与教学实践展开积极探索,提出了农村学校高中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利用影视资源创设古诗文学习情境,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核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动性;以古诗文校本课作为课堂古诗文教学的有益补充,进行初高衔接与拓展强化,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本策划涉及文章均为2022年度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农村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传统文化案例研究”(课题编号:HDGH20220348)的研究成果。】

◎ 从换韵角度重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下简称《茅屋》)是杜甫诗歌中的名篇,公元706年春天,诗人杜甫好不容易在成都盖起了一座茅草屋,可是没有多久,大风破屋,又偏逢大雨,面对这样的境遇,诗人辗转难眠,慨叹民生疾苦,写下了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茅屋》虽然是歌行体古诗,但押韵,只是中间部分的韵脚不太顺口。对此,我利用“搜韵”查看了每一句的韵字,发现虽然读音不顺,但是每句末尾还是押韵的,而教材中的分段却将同为一个“职”韵的两句分开了。为此,笔者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尝试基于歌行体的特点看《茅屋》的换韵。

歌行体的特点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与近体格律诗不同,歌行体在形式上较为自由开放,在篇幅上不拘于四句、八句,《茅屋》共有二十四句。在字数上也没有限制,《茅屋》中有二言句,也有九言句,更多的则是七言句。在韵律上,歌行体也没有像格律诗那样要求严格,必须一韵到底。歌行体可以中间换韵,韵律也较为自由,《茅屋》共二十四句,换了五个韵脚,所以朗读起来觉得没有一韵到底的诗顺口。当然,歌行体在内容上也是叙事、抒情、议论相夹杂的,并没有规定必须如何写。

總体看来,歌行体的形式、韵律、内容都较为开放自由,但歌行体的换韵与内容有关,且不可以随意拆开。

从《茅屋》的换韵看教材分段的不合理之处

音韵与作者的感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作者的感情发生变化,那么其在诗歌中使用的韵就可能不同。同时,换韵不是随便换的,也不是随便可以拆开来进行分段的,可以是“文意突变”的地方或者情感变化的地方。甚至说,换韵的地方,可以用来划分段落。那么,教材中将《茅屋》同是“职韵”的两句分开是否合理呢?分段是否应该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分到上面那一层?可能从内容上看,似乎写景与下面屋内漏雨的内容关联更为紧密。而从“南村群童……自叹息”都是叙事,“俄顷……昏黑”都是写景。但我认为,诗歌本身并没有分段,是后来人为所致,也没有任何规定说写景叙事必须分开。而且,从“南村群童”到“归来倚仗自叹息”都是在茅屋外的活动,那么,杜甫“归来”一定是还没有进门而看到的“风定云墨色”“昏黑”的景象,是站在门外看景。这样看来,下面是由屋外转至屋内的景象,将“俄顷风定”句与“布衾”两句分开未尝不可。

从平声、入声字感情变化重新划分《茅屋》的段落

换韵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这在杜甫的古体诗中很常见。从表现的角度看,换韵是为了让思想内容的表达和层次结构调整更契合作者内在的诗歌架构,以达到情移韵转、声情相切的艺术效果。中央民族大学徐健顺教授曾分析:“入声,是情绪色彩最强烈的一组字,有决绝、痛苦、有力、快速、滞涩等多种意义。”《茅屋》多用仄声韵,可见杜甫在创作的时候心情多么低沉!诗的前两句用平声肴韵,写大风卷走茅草,飘飘洒洒,肴韵本身有“飘洒”之感,此时诗人还能平稳地叙事。而从“南村群童”出现,直到“长夜沾湿何由彻”,后面所有的末尾用的都是仄声字,职韵、屑韵部的字,可见诗人感情之滞涩。对于“群童抱茅而去”的无奈,只留半百老人独自站在茅草屋前的叹息,看到的“云墨色”“向昏黑”的环境颜色的暗淡。转身进屋去,冷、硬、破的被子,幼小的孩子,漏雨的屋子,被诗人用“铁”“裂”“绝”“彻”几个字表现得异常痛苦。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由此可见。

但只写自己的痛苦,就不是“诗圣”杜甫了,他是有家国情怀,有担当的杜甫,是“伟人”杜甫。于是,诗歌的感情骤然改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用词境界明显扩大,平声删韵的使用,让情感变得更为激烈。杜甫想的是,什么时候能有千万间敞亮的大房子,庇护天下贫寒读书人!什么时候老百姓不再经历战乱,都能安居乐业!

可是,诗人很快回到现实,于是从高昂的平声韵又回归了仄声韵。“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宁愿自己冻死,也愿意换来贫苦人的安稳生活。可眼前的现实是,“安史之乱”并未结束,诗人无力改变什么,一切只是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如果重新来划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建议将前两句押平声韵的分一段,后面仄声韵的分一整段,接下来平声韵仄声韵各分一段,这样,充分凸显了声韵对于诗歌的意义,作者的感情变化也更为明显。

(文/张晨薇)

◎ 巧用辅助资源,优化文言文教学践

《古文华章》一书在选篇上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篇幅都不长,更重要的是和初中语文教材密切关联,和课内名家名作相得益彰,是打通课内外经典文言作品的有效拓展读本。为此,在教学课内文言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适时引入《古文华章》作为辅助资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内容相结合,感受文化风貌,丰富文化积淀,体悟文化情怀,挖掘文化底蕴,加深文化理解,从而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建构和审美鉴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吟诵美读,打动心灵,感受文化的风貌,进行审美鉴赏

诵读古文,讲究因声求气,这是清代古文大家姚鼐等人在继承刘勰、朱熹等人的读书美学理论而提出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其中,“声”是指文辞的音节,“气”是指作者的气势、心态、情感等。《古文华章》中节选的诸子百家选读,很多句子表达简洁,句式整齐,说理精辟,行文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因此可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知诸子的语言魅力,进行审美鉴赏,对于感知文本、理解文意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可辅以开展班级朗诵会,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风貌,了解诸子的人生追求。

讲究积累,梳理规律,丰富文化积淀,进行语言建构

在例句的勾连中实现文言知识的迁移,进行语言建构。学习课内文言,如果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是死记硬背,那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如果能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中讲究积累,梳理规律,重视迁移,那么文言语感的培养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在教学课内文言文《醉翁亭记》时,教师适时补充了《古文华章》一书中欧阳修的另一佳作《丰乐亭记》(节选),引导学生建立文言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醉翁亭记》中有“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的例句,学生由此可以很自然地推知“遂书以名其亭”的“名”也是命名的意思。这样,学生根据已学的例句就很容易积累文言实词“名”“芳”等和文言虚词“之”“以”等的用法,这也是语言建构的途径之一。

在比较品读中,感受文化的内涵,丰富文化的积淀,进一步建构语言。例如,在读过《丰乐亭记》(节选)后,请学生说一说《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太守在滁州还做了哪些造福百姓的乐事?他“宽简”为政的思想在滁州的山水之间还有什么样的见证?如此设计,学生既能够进一步感受欧阳修在滁州“与民同乐”的悠哉生活,也能体会醉翁之意在乎山水的深意,理解他的“处地之乐,处时之乐,处人之乐”,同时也对古代的山水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研究细节,品读人物,体悟文化的情怀,发展思维能力

阅读文言文,必须讲究“言”“文”统一,在细节中品读人物,感受人物的魅力,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后,教师补充了《古文华章》一书中《烛之武退秦师》(节选)的学习材料,因两篇文章均选自《左传》。两篇文章从细节上品读比较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均体现了只有君臣同心才能面对来犯之敌,取得战争胜利的主旨。学生在读过这样的文化经典后,在领略了温曹刿和鲁庄公、烛之武与郑伯这样的人物形象后,也会掩卷思考:在当今社会,执政者应该如何做“国君”,参政者又该如何做“臣民”。

知人论世,丰富认识,挖掘文化的底蕴,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研读文章,离不开写作背景探究。知人论世,历来都是文本解读的要法之一。要研习文化经典就得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这样才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学习《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子猷“了不悲”“掷琴”等“特立独行”的表现,也就难以深入体会手足情深。对此,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补充了《古文华章》一书中的《王子猷居山阴》《陈太丘与友期》,由此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魏晋时代文人的情感表现,并借助诗文补充魏晋时代社会背景,理解魏晋文人以“反常”的行为宣泄着他们对时代的内心焦虑,“外似放诞,内实怀忧”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由此,上升到挖掘文化底蕴、加深文化理解的层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人格和道德修养,实现文化传承。

综上所述,对《古文华章》这一辅助性文言读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梳理,体现了我们在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文化经典教学内容的探索,是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科教学融合的有益尝试。

(文/巩晓妍)

◎ 影视资源在高中古诗教學中的有效应用践

古诗文由于时代久远、缺乏具体情境,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理解起来有难度、学习兴趣不高,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对于古诗文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学生而言,学习古诗文较为吃力。因此,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农村中学高中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十分必要。基于此,借助互联网影视资源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创设具体真实的古诗文学习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发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基于此,笔者尝试选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为学习的素材与学习的情境,开展古诗文教学。这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积极励志,画面精美,文化考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古诗文学习素材,还能给学生以独立自强的精神勉励和视觉审美的享受,同时能还原古诗文的创作或使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借助互联网影视资源,创设古诗文学习情境

例如,剧中东京伯爵府袁家给盛家送聘礼时,出现“主礼塞外大雁活禽一对,副礼无数”的情况,教师就此提出为什么聘礼的主礼是“塞外大雁活禽一对”而无数的金银财宝则是副礼的核心问题。这样的问题产生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能够极大地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学生在进行了第一轮头脑风暴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大雁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教师追问为什么大雁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时,学生回答不上来。此时教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大雁和情境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了大雁的象征寓意,促进了学生知识和思维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大雁还有哪些象征含义?小组成员进一步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大雁意象的内涵。教师则提示学生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比德思维,即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只有从具体的意象分析中掌握了比德思维,才能真正理解意象为何具有象征含义,也才能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古诗文阅读能力。

拓展古诗文课堂教学,实现初高中有效衔接

古诗文作品阅读量少是农村中学学生古诗文基础薄弱的原因之一,借助互联网影视资源开展古诗文教学,有效拓展和补充课堂古诗文教学,能够促进古诗文的初高中衔接及拓展强化训练,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句贯穿电视剧始终的话,结合剧中父母亲们的良苦用心,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升学生对亲子关系认识的绝佳素材,这对学生及其家庭构建良好的关系、维持美好的心灵都有着重要意义。又如,剧中有关《六国论》的探讨也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感受《六国论》严密的逻辑之美,对比分析三苏的《六国论》的不同之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再如,对剧中有关《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课内的《声声慢》,司马迁的历史创作观对后续学习《鸿门宴》《屈原列传》也很有帮助。

总之,剧中很多素材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核心素养、强化课内知识,这些经典文本能作为初高中衔接与过渡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文言知识,给学生以文学启迪。

(文/唐敏)

(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猜你喜欢

歌行茅屋文言
茅屋天籁
长歌行
长歌行
东瀛长歌行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雪域高原长歌行
茅屋
茅屋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