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课走班实施困境的反思与对策
2023-06-07傅强
傅强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背景下,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目前已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的新高考模式,并在普通高中推行选课走班制。经过几年的实施和实践,我们尝试对得与失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同时以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选课走班实践为例,调查基层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尝试,针对困境提出对策和反思。
各地区的选课走班模式和面临的困境
针对各地学生关于自主选课的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学生选择的主要因素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例如,在对南昌三所中学学生的选课调查中,会参考家长和老师意见进行选课的学生比例达到77.7%,学习兴趣会对选课产生影响的学生只占31.5%。而与之对应的上海,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才是影响自主选课的最大因素,且按照影响程度的排序依次为:个人能力>高考压力>个人兴趣>家长与老师的意见>高考竞争效益>群体交往倾向。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地区的高中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视野相对开阔,个人发展规划相对成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比较清晰。我们应当考虑将生涯规划教育下沉到小学、初中,而不是到高中选课时才开始进行规划教育,只不过程度和深度不同,强调潜移默化。
选课走班突出的优势是符合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能够对学生在学习各学科时表现出的能力不均衡问题予以最大限度的帮助,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对人的发展需求,也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满足学生需求和学校面临的现实困难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首先,对于普通高中学校而言,一是师资、设备难以自由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经费的不足和大班额现象也会对选课课程的开展造成了明显的阻碍;二是有些校区在市区中心扩张和可挖掘的空间有限,即使经费充足也无能为力;三是有些学校受教师数量和师资质量的影响,走班组合少也成了无奈之举。毕竟组合过多会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但当前教师的编制并不能因为选科走班而有所增加,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比为1:12.5的人事要求往往难以突破。而小班化教学对师资数量的要求较高,生师比必须小于10:1,这与大多数学校的现实相去甚远。其次,在教师数量达标的基础上,排课难的问题也会导致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选课走班“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一室一课表”的要求,会对旧的人工系统提出挑战,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利用软件进行排课,也往往会因为附设条件太多导致无法实现,只能通过调整人事方案适应软件。有时设计的课表不合理,就会导致即使课程数量能够满足,但内容却不符合学生生理规律和教师教学规律的问题,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也不相同。对此,有些学校就会尝试采用套餐制,只提供几种课程组合供学生选择,降低排课的难度。
虽然当前教育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但教育通常会受到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学校管理风格、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家长会基于自身的考量,为孩子挑选自己认为好的组合、班级、教师,但并不符合教学规律。比如高考分为物理类、历史类两大类招生,但有的家长提出大类物理课、历史课走班,而其他选课不走班的想法。这在实际教学中几乎走不通,这等于把一个物理类的学生放在历史类的班级上课,历史类的放到物理类班级上课。由于理科和文科思维差异很大,物理类班级的课程教学逻辑、量化計算偏多,而历史类需要思维发散和知识积累。选历史类的学生在物理类的班级上同一门化学,会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的难度加大。对此,有些学校会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减少选课组合,“打包套餐”,但这样会造成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小的问题。与之相反,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又会出现学生择易避难的倾向,导致理工科学生数量明显萎缩,这并不是教育改革的初衷,长此以往,更对国家将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利。
高中选课走班的实践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是一所与厦门大学联办的高水平中学,坚持以海洋、科技为学科特色,校名由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题词。二十多年的办学沉淀,学校顺应新高考改革要求,积极思考如何结合本校实际培养理工科高端人才,明确创新实验班重点培养理工科人才,与厦门大学教授一起对考生的理科能力进行面试考核和提前招生。因此,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后,由于招生源头理科特色明显,学生将选课集中于理科就顺理成章。这样学校就有条件采取小走班模式,学科组合明显减少,只有极个别学生流动。
具体实施 一是学生引导,采取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聘请校外专家进校园开设专题科技前沿讲座(每两周一次)并现身说法。第二层次是教务处向学生介绍有关新高考的政策及新高考模式下选课走班的具体实施情况。第三层次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对学生及家长的面对面指导,通过家校沟通将课改情况汇报给家长,结合大学提供的高校招生专业要求介绍专业限报政策,让家长、学生均提前清楚明白选课结果是如何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
二是选课时间安排。学科走班的启动时间也是有规律的。学校采取的是在高一上学期期末考之后第一次模拟选课。第一次学生会感觉新鲜,比较盲目,随意性强。但是通过这次选课,好处是让学生对选课的模式及操作流程有所了解,心里已经有些倾向。第二次模拟选课是在高一下学期期中考之后进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对自己各学科的优势、劣势,心里比较有数,所以选课相对会理性一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不是很清楚,选课组合不合理,这个时候学校老师会对选课不合理的学生进行个别引导。到了五六月,学校会再次组织模拟选课确认,确保在正式模拟选课确定前至少进行三次模拟选课,这样学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能提前对学生的选课组合做到心中有数,在评估、调整学校师资力量、教室设备时也会有更足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在高一下期末考之前进行正式选课,将选课组合基本确定下来,暑假期间微量调整。从学校近几年不同年度、不同校区的整体数据来看,从起初的12个组合,降至10个组合选择,现在基本稳定在6个组合左右,走班班级总数和招生班级数基本相同。
三是编班排课安排。学校小走班模式进行编班排课,具体做法是尽量将相同组合的学生编为同一班级,将组合中两个选科相同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目的是尽量减少走班数量。对于个别选择少数(少于10人)组合的学生和后期存在不适应情况需要调整的学生,将其编入同大类行政班。为了方便走班管理,课时安排上,将需要走班的学科集中在一周不同时段的3~4个半天授课,避免学生遇到在同一天、同一学科有多节课要上的情况。为了便任课教师对走班学生进行考勤管理,要求走班学生定人定桌,确保学生准时到位上课。
四是补充个性化教育。学校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的学科学习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是对走班制的有效补充。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辅导5~10名学生,跨行政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略作调整,主要由本校教师和厦门大学的优秀硕士、博士生担任。导师主要职责主要在于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选课走班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一是编制选科课程表难度大。当前,针对班级多、组合多的情况,学校大多选择购买排课软件进行排课。但软件服务的即时性往往难以保障,且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而修改软件功能则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就导致编制的课表会出现如选考科目课时不均、不同行政班的课时数不一样、教师课表跳跃性大等问题,需要人工重新调试,工作量并不亚于重排。二是现有教师编制不能适应改革需要,各学科师资配备不均衡。由于学生选科组合与原有教学模式不同,原有的学科教师数量配置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导致某些学科教师过剩、某些学科师资不够的情况出现;每年学生的选课情况会呈现动态变化,但各学科的师资配备却难以及时进行调整;选科走班模式下的课程安排往往集中在几个半天,如果有教师请假,代课安排就变得非常困难;高二下学期结束学业会考后,往往会出现某些学科教师工作量不足、但某些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工作量不均衡等问题。三是对教室的需求量变大。首先,对于校区规模有限的学校而言,随着选课种类、走班人数的增多,对教室的需求更多,但学校往往没有配备额外的教室可供上课。其次,考务组织难度增大。在进行统一考试时,学生不同的选课组合会导致对考场的需求量增加,监考流程也会受到考场数量的制约,对考务组织和监考人员的要求也就更高。四是教学评价难度增大,校内赋分不准确。学生日常参与的考试级别和范围与高考全省范围不同,且多以本校组织的考试为主,如果学校班级很少,校内赋分结果更会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因此,考试排名和位次往往难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全省同类考生中的实际排位,学生常常处于“知己不知彼”的境况。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原始分增值评价比较合理。
面对困境的对策反思
生涯规划教育下沉,让学生尽早认识自己 大多数天才人物并非到了高中才开始崭露头角,体育、音乐、艺术方面的杰出人才更是常常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在某些方面展现出过人之处,如跳水冠军全红婵、钢琴天才郎朗等。同样的,很多科学家的过人才智也在很小时开始展露,如“数学王子”高斯,小学时就发现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但现有招生模式基本采用普通总分制,对于能力不均衡、在某些学科表现特别突出的特长生而言,往往由于总分不突出无法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对此,将生涯规划教育下沉,让学生更早地认识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提前选择合适的、专门设有学科倾向的学校进行进修学习。
学校学科建设清晰,中考学生分流 当前中考采用统一的总分标准进行录取招生,缺乏对学生学科学习特长的考量和权衡。这也导致大多数高中学校同质化严重,都争相录取中考总分更高的学生,宣传强调的也只是高考总分成绩。这样在一个地区除了几所名校外,其他学校很难招收到满意的学生,只发展了小部分名校,更限制了一批学校的发展,不利于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形成。对此,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强调建设特色学科教育,师资和学校建设学科方向性明显且有成效,学生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学校,而不只是以总分高低排位来选择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初次分流,也能为接下来的高中选课走班做好铺垫。
教育区域联合,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低质量重复建设,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各种走班组合,学校每年在师资、教室、设备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建设,但受限于历史、地理位置、数量的限制,即使追加投资也很难实现。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走班而走班,并不具备足够数量的优秀学科教师,勉强成班,教学效果也并不好。尽管有些学校尝试采取信息化手段实现多个班级同时开课,也只是权宜之計,毕竟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效果是有明显差异的。对此,可以采取学科区域化建设,如果同区域内的学校各自的特色学科教学明显,就可以形成区域联盟,在教师资源上实现区域内调配,将区域内各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同时,区域化统筹,样本更大,赋分评价的准确度也会更高。
高校联动,实现大中衔接 特色学科建设需要和大专院校合作。这方面艺术学校相对普通高中就做得好很多。例如,舞蹈学校和舞蹈学院、钢琴学校和音乐学院、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学院、体校和体院等联系非常紧密,且为高校输送人才也卓有成效。高中学校则主要可以从学科建设入手,教学成绩好的学校可参与大学的强基计划、英才计划等,弱一些的则可以与特定学院联盟,通过大中衔接实现大学专业对基础教育的渗透。大学和中学双赢,何乐不为?
关于高考的反思 高考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日常大众、管理者对一所学校实施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和主流意识。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较强的学科,但实际结果却未必有利。因为赋分后的评价往往存在很多非主观因素。例如,选择“强手如林”,“你强,别人比你更强”,赋分反而低;相反,如果“你弱,别人比你更弱”,赋分则更高,这样选择自己的强项反而在高考中并不是最优选择。这时,有些学生就会迫于现实选择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但从长远角度看,高考只是人生的开始,暂时结果不是最佳,从心出发的选择才应该是一生坚持的动力,毕竟高考只是选拔培养人才的途径,而非培养的终点。
总之,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下沉、发展高中学校特色学科、教育区域联合、强化大中学校衔接等途径,从学生、学校两端同时入手进行改革,才有可能创设更好的条件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各校百花齐放、师生人才迭出,也才能真正实现选课走班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