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分类中把握特征,在集合中构建关联

2023-06-07张晓辉

关键词:集合数学思想四边形

张晓辉

摘要: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又对数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边形的分类》复习课,充分融入并运用分类与集合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制定分类标准,通过动手操作,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特征,在把握图形内涵的同时揭示外延,对一类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建立起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分类;集合;四边形

课例剖析《四边形的分类》是一节复习课,为了帮助学生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后,厘清不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本课的教学过程与思考如下: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出示图1)在图中找一找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交流得出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垂直。)

师这三种位置关系都有各自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平行的两条直线没有交点。

生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生垂直的两条直线也有一个交点。

师两条直线可以没有交点或有一个交点。根据有没有交点设计分类标准,(出示下页图2)可以分成两类。

师相交和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是相交的,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垂直。

师所以,(出示图3)相交和垂直是包含关系。

[设计意图:四边形都可以看成由相同或不同位置关系的两组直线(线段)构成。借助“找一找”任务,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在比较关键特征的过程中,初步渗透分类及集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分类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用集合圈可以表示相同特征事物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在分类中辨析不同的四边形

(教师借助软件,通过旋转、平移相同或不同位置关系的两组直线,构成不同的四边形,如图4所示。)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生四边形。

(师生共同回顾已经认识的四边形,并一一展示,最终结果如图5所示。)

师这些四边形除了有4条边和4个角,还有哪些特征?你能找到一个标准分分类吗?小组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学生小组合作分类,几种典型的分类如图6—图8所示。)

师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这三种不同的分类,你更喜欢研究哪一种?

生第一种,因为分得更细。

生更喜欢按照对边平行的标准分类。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根据对边平行的分类情况。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

生梯形。

师这些梯形中有没有比较特殊的?

生有的梯形有2个直角。

师这叫作直角梯形。

生有的梯形有一组对边长度相等。

师即梯形的腰长度相等,这样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设计意图:分类的过程既要关注不同图形特征的共性,还要关注同一类图形特征的差异性。四边形都是由4条边围成的图形,但根据对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对边平行的,也有对边不平行的;有两组对边平行的,也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从整体划分出局部,而这一局部又可以分类,如其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又能继续分为特殊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通过这样统一标准、逐级分类对四边形开展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到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助力学生深刻地把握每一类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三)在分类中把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生对边平行且相等。

师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有没有特殊的?还可以怎样分类?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展示讨论结果,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有没有直角来分类,分为两类。

生(展示讨论结果,如图10所示)可以根据边的长度是否相等来分类,也分为两类。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都是从角和边的特征开展研究的。因此,研究图形的边和角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起点,也是学生合理制定分类标准的依据。合理制定分类标准并加以实施,能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有条理地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数学知识经验。而遵循标准开展活动,能锻炼学生学习的毅力,如有的小组制订了依据角的大小标准进行分类,但发现在活动中不便于操作:有的图形既有钝角,也有锐角,甚至还有直角,无法准确把握这一类图形的特征。因此,分类标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调试甚至推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挫折,但最终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以集合图构建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

师长方形、正方形、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四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生(展示小组探究结果,如下页图11所示)把平行四邊形较长的对边缩短到和短边长度一样时,就是菱形;把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的长度一样时,就是正方形。

生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的短边或长方形的宽拉长。所以,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生正方形也是特殊的菱形,只要把菱形的一个角变成90°就可以了。

师从这一个小组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图形之间的转化,但相互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十分清晰。有哪个小组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展示小组探究结果,如图12所示)我们小组用一个圈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在平行四边形的圈内。

生正方形既是特殊的长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所以正方形既在长方形圈里,也要在菱形圈里。

师这一小组的作品,有没有清楚地表示出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生感觉正方形重复了。

生这样子,还可以看成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菱形是特殊的正方形了。

师那正方形究竟放在什么地方,才不重复,也不会产生误解呢?

生把正方形放在长方形和菱形的交叉处。

师(出示图13)这样,你们能看懂正方形和长方形、菱形的关系吗?

生看懂了,交叉圈里的图形既有长方形的特征,又有菱形的特征。

师正方形既属于长方形圈,又属于菱形圈,那就要放在这两个圈的交叉处。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从一般到特殊,层层推进,明确不同平行四边形的内涵,建立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基于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认知的不同表征,通过辨析、互补、改进等活动逐渐完善对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认识,最终用集合图准确、清晰地表示出这种关系。]

(五)以集合图构建四边形的知识结构

师刚才同学们用集合图表示出了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黑板上除了平行四边形还有其他四边形,这些不同的四边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你能试着用集合图画一画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典型作品如图14所示。)

师你能介绍一下这个集合图吗?

生四边形最大,包含平行四边形、梯形。

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分开的,互相不包含。

生平行四边形又可以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和菱形,其中正方形既属于长方形,又属于菱形,所以用交叉的部分表示正方形。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没有交叉?

生没有图形既属于平行四边形,又属于梯形,所以没有交叉。

[设计意图:在构建不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时,通过分析、表征,逐步形成了集合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清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菱形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同时也运用交集表示出了正方形兼具长方形和菱形的特征。有了这些经验基础,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就有了可行性。]

二、教学思考

数学思想对概念的形成、特征的把握以及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数学思想往往难以教学,也不便于评估。数学思想需要在丰富、典型、适切的背景材料中,通过具身参与,对感性材料进行多形式的加工處理,逐渐感悟和领会。本节复习课充分融入并运用分类与集合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制定分类标准,通过动手操作,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特征,在把握图形内涵的同时揭示外延,对一类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建立起清晰的认知。

人们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无法统一研究或者整体研究解决,需要把研究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逐步讨论,再把每一类的结论加以综合,使问题得到解决。分类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复杂的数学对象时,化繁为简,将同一类对象的不同属性和不同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清晰、有序地显示出来,从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集合思想是把一类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思想。小学数学的很多学习内容都蕴含集合思想,如数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公因数和公倍数等。分类与集合是密切相关的,将分类对象进行组合,就构成了集合。这在小学数学各个领域都有渗透。在图形教学中,渗透与运用分类与集合的思想,能够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研究图形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图形特征的本质,理清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必须能够将需要分类的对象进行不重复、不遗漏的划分。[1]在给四边形分类前,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制定分类标准。有的小组根据对边的平行情况进行分类,有的小组根据直角的个数进行分类,还有的小组按照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进行分类。当然,不同分类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的。四边形的分类活动,是学生在对平行、直角、轴对称等概念已有认知基础上,进行充实和完善,产生新的认知的学习活动。

而集合图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正方形究竟归属于哪一类、怎样表示出来”这一学习难点的处理,教师结合第二小组的错例,让学生感受到表示方法有重复和歧义,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然后,教师通过提问“正方形究竟放在什么地方,才不重复,也不会产生误解呢”,引导学生从“正方形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菱形”这一特征去考虑,找到长方形圈与菱形圈的交叉处,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这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同时,渗透交集的概念,为学生自主构建四边形的集合图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顾泠沅.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148.

猜你喜欢

集合数学思想四边形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论述高中数学中集合的类型及基本运算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一道数学填空题引发对细节的思考
解读《集合》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