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与娱神

2023-06-05蒋佳慧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百戏

摘  要:汉晋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独角斗兽的图像,通过搜集到的图像资料发现独角斗兽图像出现在汉代和魏晋时期的墓葬之中,此图像的出现与汉晋人的丧葬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百戏的场景也在墓葬系统中的比重较大,实际上独角斗兽图像与百戏场景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这一图像随后逐渐退出墓葬系统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关键词:汉晋时期;独角斗兽;百戏;丧葬观念

独角斗兽图像的造型独特,俯首曲颈,前额生一独角,整个身体向前作战斗俯冲的状态,不仅见于墓室壁画,还在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镇墓兽实物当中出现。

汉代与魏晋时期的丧葬观念存在着差别,但在这两个时期的墓葬系统中同时出现了独角斗兽图像,此类图像在墓葬系统中象征着什么?起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会在汉晋的墓葬当中出现?随后又为何逐渐退出墓葬系统?

从目前已搜集的67例独角斗兽图像的考古材料来看,独角斗兽图像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的基本特征为:形体壮硕似牛,肩生双翼,垂首曲颈,额上生有犀利的独角,作抵触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凤凰山西汉壁画墓内(如图1),此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集中分布于河南南阳和陕北榆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等地的墓葬也有发现这种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在墓葬中发现的位置,主要在门扉、门立柱的画像石上,都在墓门附近。第二种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的基本特征为:形体壮硕似牛,肩生双翼,垂首曲颈,面部表情凶狠,头颈部有2-3个细长的圆锥角状的鬃毛,后腿蓄力劲蹬作抵触状。最早发现于江苏徐州新沂县瓦窑墓(如图2),此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东汉晚期集中分布在山东和江苏黄海沿岸地区,魏晋时期集中分布在河南南阳以及洛阳地区。这种类型的独角斗兽图像主要以镇墓兽俑出现,一般放置于墓门口。

一、古代中国人对独角的崇拜信仰

古代中国人对独角有种独特的偏爱,如“獬豸”“角端”“天禄”都极受人们崇拜,并倾向于将它们兽放置于墓葬当中,独角瑞兽在古代人们的思想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除灾、辟邪和镇妖。它们寄托了古代人们一种趋吉避凶的美好期待。獬豸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崇拜的一种神兽,具有分辨善恶曲直的神性。獬豸在评判一个人好坏或人说的话是否公正时,会用头上的独角抵触坏人和不公正的人。东汉晚期之后,独角斗兽图像除了额上的角之外,为了表现其冲刺的威力,又演变出了背部的角状鬓毛向前刺,整个头颈都变化为搏斗的姿态。古代工匠的这种设计,更显示出了独角斗兽对邪恶的憎恶。古代人们希望如此严肃公正的神兽放在墓葬中可以镇宅辟邪,趋避灾祸,庇佑墓主人的灵魂。

不止獬豸,一角的天禄也可以说明中国古人对独角的独特信仰。张再兴在《从兽角崇拜到礼法象征——“冕”字考源》一文中提到,“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下将独角瑞兽的出现与威加海内的王权联系在一起,故而独角兽的角象征着王权的君王冠冕”[1]。这种象征天下太平、江山稳固的瑞兽得到当时君主的崇拜。独角天禄和麒麟等瑞兽经常出现在帝王的陵寝中,多放置于陵墓之前的神道上,而在其他墓葬中发现的独角斗兽也多是放置在墓室门口或是刻画在墓门门扉或门立柱上,这也说明独角兽辟邪镇宅的特殊功能得到认可。在陕西北部的一些门扉或者门立柱上出现的独角斗兽图像经常是与铺首一起出现,铺首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墓门等器物或建筑门上的重要構件,其上一般装饰兽面纹,“兽面衔环辟不祥”,所以在建筑物大门上最主要的功能是趋避邪气,以避祸求福。所以这种与铺首一共出现的独角斗兽便成为人们祈求吉祥平安的寄托。

汉代人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帝王、诸侯、百姓都追求成仙,并且汉代有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人们将这种独角兽的形象带到墓葬中,祈求亡者能够“羽化成仙”,灵魂能够在天禄的引导下升入天界。在汉代宗资墓前有一对石雕,雕刻的是一对天禄与辟邪,取的也是相同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在墓葬中出现独角兽的原因不仅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独角的瑞兽可以辟邪镇宅,还有帮助他们实现灵魂升天的愿望的作用。

独角犀牛的角在中国古代也备受人们推崇,它是一味极其贵重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鸠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疗伤寒瘟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久服轻身骏健”[2]。犀牛角可以治百毒,并且有除邪的作用,经常服用会感觉身体变轻。《抱朴子》载:“以其角为叉导,毒药为汤,以此叉导搅皆生白沫涌起,则了无复毒势也。以搅无毒物,则无沫起也。”[3]312犀角能验毒清污,用犀牛的角搅毒药汤会翻起白沫,用犀牛角搅无毒汤则不会起沫。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记载:“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危之症。”[4]犀角是整个犀牛的精华所在,是至阳的药物,犀角能解一切毒和惊狂斑痘的症状,有安神定惊的作用。所以犀角杯也是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它不仅可以用来验毒,犀牛角杯中的药性会与酒融合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为犀牛已经罕见,犀角极为珍贵,犀角制品成为炫耀身份地位的奢侈品。犀角制品更被当做贡品进贡给当时的皇室,说明犀牛角在中国古代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备受古代中国人的推崇。

犀牛还被认为是拥有辟水神力的兽,《抱朴子》云:“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方三尺,可得炁息水中。”[3]312由此可知,犀牛角刻成鱼的形状佩戴于身上下水,在水中也可以自由地呼吸,这说明了犀角具有辟水的功能。《蜀王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做石犀五枚……以压水精。”由此可知,石犀被用来镇压水精,有着镇妖辟水的功能。墓葬最怕水浸,所以笔者认为,古代中国人在墓葬中放置独角兽的原因之一也是取其辟水的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正是因为独角具有镇宅辟邪、验毒解毒、辟水镇妖这些特殊的意义,古代中国人才会在“事死如事生”这样对死亡极其看重的墓葬观念下将独角斗兽放置在他们的墓葬当中。

二、斗兽、百戏与汉晋人的丧葬观念

南阳地区的汉画像中出现的独角斗兽的图像很丰富,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情节性更强,且墓葬中还有很多类似角抵、驯兽、乐舞百戏的图像(如图3、图4)。南阳是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的故乡,所以南阳虽然不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郡城,经济条件发达,文化背景也很丰厚。所以在南阳地区的斗兽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是整个汉代的百戏的一个缩影。在南阳地区墓葬中出现的百戏活动在其他地区也一定会出现。

斗兽活动在汉代非常受欢迎,且属于角抵戏一类。角抵戏的最早源头是周代的角力游戏,到了秦代甚为盛行,秦二世嗜好之。西汉初期,因国力衰弱,角抵戏曾被废除。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角抵戏就又盛行起来,并且比秦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前汉纪》记载:“(武帝)元封三年作角抵戏,以享外国朝献者,而三百里内皆观之。”由此可得知,在汉武帝时期角抵戏的场面已经十分盛大,三百里内的百姓都能观看表演,并且在这段记载中可知角抵戏是为了招待“外国朝献者”而作,可见角抵戏在当时的地位不容小觑。笔者在本文的中论述到斗犀牛的表演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由罗马帝国传入中国,《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有載:“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圈朝贺,献乐及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5]这段记述了罗马帝国在当时为中国进献了幻人,所以笔者认为,当时不仅将斗犀牛的传统传入中国,同时带入的还有罗马帝国的音乐和幻术。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是时上方……于是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抵奇戏岁增变,其盛益兴,自此始。”[6]根据这段记载“奇戏诸怪物”的描述,笔者认为汉代在普通人之间两两角力的基础上增添了对各种野兽的对决,这类对决可能有人兽相斗、兽兽相斗等多种形式。而“加其眩者之工”的记述,就是加入了魔术幻术的技艺,与罗马帝国将幻术带入中国的记载相符,因此这时的角抵戏是融入了幻术、斗兽等其他民间技艺的统称。

斗兽场面具有娱乐表演的性质,观赏性极强,并且当时的尚武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晋人对斗兽这种活动的喜爱。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广开上林,穿昆明池,营千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台,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7]2893可知皇上广开上林苑,以角抵戏招待各个国家的客人。《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六年夏(公元前105),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观。”[7]138公元前105年的夏天,京城的人可于上林苑平乐观来观看角抵戏。又根据《三辅黄图·苑囿》:“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8]上林苑的占地面积十分宽广,并且皇帝在春猎秋猎时节都可以从此中取兽无数,由此推断出上林苑中的野兽数量远远超过此处记载的“百”字。综上可得知,上林苑是汉代表演大型角抵戏节目的主要场所,并且此中驯养了无数野兽,此处的角抵戏活动中一定会有斗兽表演出现。

角抵戏在汉代是属于百戏的一种,“百戏”秦汉时就已有,《梁元帝纂要》中记载:“古艳曲有北里、靡靡、激楚结风、阳阿之曲。又有百戏,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高絙凤皇、安息五案、都卢寻橦、丸剑、戏车、山车、兴云、动电、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激水、转石、嗽雾、扛鼎、象人、怪兽、含利之戏。”[9]由此易知百戏起于秦汉,是民间诸技的统称,而斗兽和角抵活动属于“百戏”的一个类型。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出图的一块百戏画像石(如图5),长236cm、宽50cm。是目前汉画中所见场面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幅百戏场景图。此图自左而右分为三组,第一组刻乐舞表演;第二组为鱼龙蔓延之戏;第三组刻马戏和戏车。

为什么在汉晋墓葬中会出现百戏的场景?在汉晋时期人们对于羽化升仙的思想还是很推崇的,有些画像石上的场景是将百戏与升仙放在一起的,比如南阳沙岗店墓中的百戏、升仙画像石(如图6),图中绘画了杂耍、击鼓、斗兽以及升仙这四个画面。还有绥德县徵集的画像石(如图7),左右相对,上方是西王母与东王公,下方是独角斗兽相对的画面。笔者通过这些百戏与升仙题材的画像石资料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在墓葬中绘画百戏的原因可能是用百戏来酬神以达到自己羽化升仙的目的,用自己生前见过的盛大场面供奉给神仙,神仙看到之后开心会达成亡者升仙的愿望。在百戏中,有一种趋避瘟疫、祭神跳鬼的娱乐性质的表演形式叫作“傩舞”,是让表演者按照饰演的角色戴上面具进行表演,在南阳地区也有方相氏斗兽的图像(如图8),艺人戴上方相氏面具进行表演以驱鬼酬神。《周礼》中有对方相氏的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10]由此得知,方相氏是周朝管“驱鬼”的负责人。所以在墓葬中出现以傩舞这种形式来酬神祭祀是有据可依的。在顾峰的《傩戏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一文中提到:“傩的发展历程是傩祭——傩舞——傩戏。”至今这种祭神的傩戏还在中国的云贵、福建等地区流行。

在汉晋时期的墓葬内出现的斗兽主题的绘画是由百戏中的斗兽表演而得来,独角斗兽的形象也是根据当时可能出现的斗犀牛的表演场景所作。并且,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和百姓们的喜爱,当时的角抵戏活动十分盛大,加上汉晋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如此奢华热闹的场景是有理由被当时的人们留在自己的墓葬中带到死后继续享受的。

三、独角斗兽图像退出墓葬系统的思考

独角斗兽图像在西晋之后的墓葬中逐渐消失,仅在南朝时期出现过一次。这种现象与南北朝时期的丧葬观念发生的变化有无联系?为何独角斗兽图像会在西晋之后逐渐退出墓葬系统?本节笔者将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探讨。

汉代是斗兽活动最盛行的时期,当权者对于斗兽十分热衷。王子今的《汉代的斗兽与驯兽》一文中记载了在西汉时期,人们对于斗兽活动的热衷与喜爱,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史籍中就只见帝王校猎的记载,并未有临兽圈观斗兽的记载,后世也并未见过哪个朝代有似汉代一般热衷于斗兽活动[11]。

汉朝是楚汉之争获胜后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强大的军事能力和各阶层都崇尚武力的条件是斗兽活动能在汉朝兴盛的重要支撑,并且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蒸蒸日上,还有专门驯养野兽的上林苑,所以斗兽活动得到了物质上的保障。汉之后社会即开始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国家处于长期被分裂割据的状态,尚武精神逐渐衰落,解天胜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汉代尚武精神探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汉代尚武精神[12]。汉代尚武精神衰落的原因是由于东汉之后不断的内战和国家长期的分裂带来的精神疲惫感,使人们对与武力有关的活动敬而远之,因此斗兽活动逐渐在皇族和百姓中都消沉下去。在隋唐之后科举制度发展起来,人们对于文人的选拔相较于武力来说更加重视。

虽然斗兽活动相较于前朝来说有所减少,但在后世还有关于斗戏的相关记载,例如斗鸡,三国时期曹植《名都篇》云:“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唐代《旧唐书》载:“勃年未及冠,……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橄英王鸡文》。”[13]王勃在沛王府修撰书籍时见诸王斗鸡,可知此时斗鸡在王侯将相中甚为流行;还有斗蟋蟀,宋人顾文荐在《负曝杂录·禽虫善斗》中提到:“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刻象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会之一斗。”[14]由此可知斗蟋蟀在唐代开始,且在富人当中流行。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还有一本专门研究蟋蟀的专著——《促织经》[15],可見这时斗蟋蟀已经上升到了专业的程度。这些关于斗戏的记载说明斗戏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用来斗戏的对象从体格较大的野兽转变成体型较小的动物。

汉晋时期和隋唐时期是百戏发展的两个高峰,南北朝时期是百戏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而当时南北朝时期处于一个社会大分裂的阶段,这个时期国家基本是处在分裂割据的状态,战乱频发、社会动荡、商业经济衰退,并不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百戏依旧顽强发展,由于战乱,一些善于歌舞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地迁徙,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交融和交流。所以百戏也融合了各民族歌舞的表演形式,促进了百戏中歌舞戏的发展。北周时期,周宣帝曾大兴百戏,《隋书》中记载:

明帝武成二年,正月朔旦,会群臣于紫极殿,始用百戏。武帝保定元年,诏罢之。及宣帝即位,而广召杂伎,增修百戏。鱼龙漫衍之伎,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好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妇人服而歌舞相随,引入后庭,与宫人观听。戏乐过度,游幸无节焉。[16]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明帝武成二年(560),始用百戏作为群臣宴饮的娱乐,到了武帝保定二年(562),下诏罢免了百戏,直至宣帝即位时,又增休了百戏,鱼龙漫衍之伎与歌舞戏在此时又流行起来。但是并未记载此时的斗兽活动的发展状况,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清流名士,他们崇尚清雅之风,对于角抵、斗兽类崇尚武力的活动并无兴趣,乐伎、舞蹈更得他们的喜爱。且《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于“百戏”的表述为:“三国至南北朝,百戏继续发展。南北朝时期始用‘杂技一词。宋代文献中散乐和百戏两个概念逐渐分离,散乐常指音乐、歌舞和杂剧等;百戏则常指角抵和杂技等。”[17]可知,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意识的将百戏与歌舞分开表述,更可见此时歌舞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斗兽活动。

在南朝之后的墓葬图像中出现较多的是乐舞和生活场景类图像,斗兽和角抵的图像未曾出现。在汉代,人们对斗兽的喜爱来源于尚武精神以及当时的经济物质支撑。在汉代之后,经济衰退、战乱纷繁,人们对于斗兽的兴趣逐渐减弱,但是斗戏这一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小体格的动物例如鸡、蟋蟀取代了大型体格的野兽,危险性降低,趣味性增加。所以随着人们对斗兽兴趣的减少,墓葬中斗兽图像也慢慢消失了。魏晋南北朝及后世对于伎乐和舞蹈的推崇远大于斗兽,因为音乐舞蹈不需要圈养大量的野兽,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无论是宴饮还是聚会,歌舞戏都是一个观赏性更高的表演形式,所以后世对乐舞的推崇有一定的道理。

独角斗兽图像退出墓葬系统并非偶然,是由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的变化、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所决定的,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出现对我们探究汉晋时期的丧葬观念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独角斗兽图像在汉晋时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容易就接纳了此图像,这与古代中国人对独角的崇拜和当时的百戏活动息息相关,独角可以驱邪避祟,犀牛角辟毒、辟水,当时的人们对于毒和邪祟是比较害怕的,所以对于独角的崇拜随之增加。在墓葬中出现的斗兽并不是单独出现,更多的是与百戏图像一同出现,人们用百戏来酬神,以助自己早日羽化升仙,所以在汉晋人的丧葬观念中独角斗兽图像与百戏图像的出现原因是类似的。

独角斗兽图像在南朝退出墓葬系统,与其一同退出的还有属于百戏的一些杂技、角抵等图像,取而代之的是伎乐和舞蹈图像。因为在南朝之后,世人更加推崇乐舞戏而不是风靡汉晋的角抵戏,这导致角抵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被淡忘,随之也慢慢消失在了墓葬系统中。所以人们对于乐舞的推崇,对斗兽活动的兴趣逐渐消减,都是独角斗兽图像消失在墓葬系统中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再兴.从兽角崇拜到礼法象征——“冕”字考源[J].寻根,1999(1):12-15.

[2]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夏魁周,赵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39.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李时珍.本草纲目(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832.

[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5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406.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阙名氏.校正三辅黄图[M].张宗祥,校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9.

[9]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72.

[10]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51.

[11]王子今.汉代的斗兽和驯兽[J].人文杂志,1982(5):75-79.

[12]解天胜.汉代尚武精神探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5005.

[14]华希闵.广事类赋(卷四十)[M].清乾隆二十九年华希闵刻本.

[15]贾似道,等.促织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16]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42.

[1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561-562.

作者简介:蒋佳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美术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百戏
茶百戏非遗传承人章志峰:从古籍中复活失传茶技
散乐与百戏关系考
长安地区唐墓中的百戏内容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与功能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研究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百戏梦幻夜》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