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剧音乐在徽剧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05汪健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关键词:传承作用

汪健

摘要:徽剧音乐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音乐类别,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视听表现,其主要功能是以自身特点融入戏曲舞台表现,展现戏曲人物形象。徽剧音乐主要由声腔演唱与器乐伴奏两部分构成,运用声腔来表达戏曲故事情节,渲染情境气氛,并展示角色心理心态、动作等;用配乐伴奏表达剧情内涵,从而增强舞台剧目演出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国戏曲的特点入手,剖析徽剧音乐的形成及其特点,以及它在徽剧传承发展和戏曲舞台表演方面的意义与功用。

关键词:徽剧音乐  徽剧表演  传承  作用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153-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名称:当代徽剧的传承与保护,项目编号:2022AH0530。

中华戏曲艺术在我国艺术园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综合艺术,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展现出了独特的时代风貌,彰显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徽剧是我国汉族地区重要的地方剧种,对中国国粹——京剧的诞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徽剧音乐作为徽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内容丰富多彩、结构精妙,有着独特的音乐特征与个性,它以整体风格与地方民族风俗为特征,极具特殊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徽剧艺术,本文针对徽剧音乐在剧种传承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徽剧基本特征概述

(一)徽剧的表演形式

徽剧是流行于安徽省和江西省婺源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表演善于兼收并蓄,唱腔长于表现“一人唱众人和”的典型演唱形式,表演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情感,以表演技艺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徽剧的艺术表演内涵通常具有三种性质,即:综合性、虚拟性和写意性,这也是中国戏曲共同具备的表演特征。综合性性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及其他等元素,通过把唱念做打(舞)和手眼身法步等艺术表现手段和表演方法结合,并应用于舞台表演之中,呈现一幅幅情节画面,并讲述一个个故事。而虚拟性质是指戏剧的艺术情节与表现手法,即把社会生活的各种情节进行艺术处理,并利用戏剧中常见的技巧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它在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并没有充分还原历史人物,而只是通过抓住所描绘人物的精髓,实现了对人物的美化与升华。经过美化后的故事或者人物形象与其原型之间必定有着某种距离,这一距离便是虚拟。写意性是指徽剧表演注重意会,具有优雅的审美意境和感染心灵的力量,为了展示和表达徽剧艺术的魅力和情感思维,需要经过徽剧演员的艺术夸张表演,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感受,体现出徽剧宏大、华丽、精致的舞台效果。

(二)徽剧音乐的特点

徽剧音乐除本身所固有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在“曲”上,“曲”是由音乐和声腔构成的。其一,戏曲地域性特色以戏曲音乐为标志。其二,从文学层次上看,戏曲剧本创作与我国古典文学紧密结合,具有古典文学色彩;且戏曲的舞台、妆容、脸谱等都与我国古典美术相关联,具有传统美术色彩。其三,徽剧作品声乐与器乐兼并,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为戏曲表现剧情、人物形象及情感的主奏器乐也随着剧种的成熟确立了演奏特色,形成了徽剧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有:徽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大鼓等具有徽剧音乐的特色乐器,其中打击乐最具有地方特色。其四,徽剧音乐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音乐表演类别,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学科构建,其把庞大的声腔板式系统整合成了一种一体化的舞台表演形式。我国徽剧音乐艺术框架的完整演绎不是依靠个人,而是需要依靠整個戏曲团队,具有整体性特征。

二、徽剧音乐的基本构成

徽剧音乐是徽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曲艺术的核心,其中唱腔和念白是人声部分,有独唱、对唱、帮腔等表演形式。形成于明代嘉靖末期的“徽池雅调”(徽州腔和青阳腔的合称)和形成于清代康、雍、乾年间的石牌腔、梆子腔、二黄腔等戏曲声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和薪传关系,流传于各地的徽池雅调被统称为(青阳腔或高腔)。例如:安徽省著名徽剧演员秦彩萍主演的徽剧《贵妃醉酒》整场的唱腔都是以高腔为主要旋律。徽剧虽然形成于安庆的石牌一带,但它与徽池雅调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徽剧音乐声腔结构有吹腔、二簧、西皮、拨子、唢呐等众多形式,其声腔也有很多板式,如:正板、叠板、散板等。徽剧音乐以原板为基础(在音乐中即四分之二拍),在原板的基础上衍生出快三眼和慢三眼(即四分之四拍),其中滚板游离于规整的上下句唱腔之外,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字和词连接紧密,声腔较少,接近口语,演唱到最后大多以带有拖腔的帮腔乐句作为整个乐段的收尾和结束,例如:《荆钗记·逼嫁》钱玉莲长唱段。徽剧特色乐器和其他器乐组合,构建了“文场”和“武场”两个音乐演奏系统,它们依据具体剧情进行配乐、伴奏、描述情节,并掌握舞台音乐节奏。

(一)唱腔

徽剧的唱腔主要以二簧、西皮、吹腔、拨子为音乐声腔,辅助于高腔和徽昆,也有部分山歌民谣。结构基本上属于板腔变化体,用七字和十字作为标准的词格。人声演唱是上下句对称格式,在一般的艺术观念理解上,人们普遍认为人声较器乐更美、更有吸引力,亲切感人,容易引发听众共鸣。在声腔演唱方面,徽剧的唱腔音色通常比较圆润明亮,旋律非常精致简洁、精炼流畅。声腔的系统分为生腔和旦腔,细分还分为青衣、二路花旦、老生和小生以及娃娃生等,其中生行腔体高亢明亮,旦行腔体委婉抒情。例如:著名徽剧表演艺术家、徽剧国家级传承人李龙斌主演的徽剧经典剧目《水淹七军》《临江会》就以高拨子为主要旋律,声腔感人肺腑。李龙斌曾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演出,其能够利用自身对角色情感的认识,把自身思想与感情融于演唱,从而传达给观众。音乐主要包括了演唱与念白两个方面,又以演唱居多。唱腔主要为音乐表演部分,是对徽剧中需要承载角色感情、体现音乐风格的乐曲的总称,包括了叙事、抒情等多种功能,它们交织并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徽剧作品变化多端的戏剧性特征。而演唱则在历史演变中逐步产生了独特的形式,强调对词、音、意的配合运用,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而随之产生的各种表演手段和技艺则主要是用来表现角色感情的,目的是做到以情动人。

(二)器乐

器乐包含了民族器乐和打击乐,即“文场”和“武场”。“文场”一般为声腔演唱服务,徽剧音乐中的器乐伴奏是徽剧唱腔的有力支持,其对唱腔以及剧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徽剧音乐伴奏与唱腔、表演者三者紧密联系,凝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也常常标志着徽剧音乐的特殊风格,观众可由此判断剧种类型,体会声腔内涵与韵味。徽剧音乐中的声腔演唱和配乐伴奏往往相辅相成,承上启下,构成徽剧音乐的基本形式。而一个美妙动听的唱段又往往需要与伴奏器乐协调搭配,这样才能使演唱情感舒展自然。在演唱配合中,可使用“随腔铺垫”“加花衬垫”“腔尾跟坠”“间隙托腔”等方式进行托腔保调,让剧中人的演唱技艺得以充分展示。除演唱伴奏之外,场景配乐、故事情节描写也是文场的重要功能,配乐在此有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的功能,其在传统乐队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琵琶、高胡、板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武场”即为打击乐,其是实现戏曲表演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还是各类情境音乐(开场曲、幕间曲、尾声曲),都离不开打击乐的密切配合。打击乐是运用强、弱、快、慢组合而成的音乐表现形式,其通常通过节拍、力度、频率的不同变化和强烈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强化剧情矛盾、渲染舞台气氛、模拟特定效果,完成戏曲整体结构和舞台节奏的统一。

三、徽剧音乐在舞台表演中的功能

徽剧音乐承担着描写刻画人物、促进情节展开、渲染环境气氛的主要功能,而此外,其还有以下几种功能作用。

(一)叙事和抒情功能

徽剧音乐要想为舞台剧目表现服务,就必须借助音乐声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揭露剧中故事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剧情展开。这也就意味着其必须使用叙事性的声腔以及与曲调紧密联系的唱腔板式。在演员演唱方面,则需要根据不同的主要情节来描述各种角色的心态与性格特征,并以音乐化的叙述方法来描写故事的主要情节。而叙事性唱腔则通常由原板、慢板、快板、摇板、散板等板式组成,板式不同其所表现出的情绪和内容就不同。慢板叙述的是平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状况;快板则表述紧急的事件和激动的心理情绪;散板是较为特殊的板式结构,展现一种特有舞台情绪,虽然名为散板,但在实际演奏和演唱时要做到“形散神不散”。徽剧音乐节拍分有多种类型,二簧类的有四分之四拍的一板三眼,如:徽剧《宇宙锋》赵艳蓉唱段“我这里假意儿懒睁杏眼”; 四分之二拍的一板一眼,应用较为广泛,多种板式都采用四分之二拍的节奏来描写音乐剧情;吹腔正板类较为典型的代表剧目有徽剧《百花赠剑》的唱段“花带露”唱腔。徽剧还有四分之一节拍结构曲调,如:徽剧二进宫杨波(老生)徐延昭(花脸)唱腔《千岁爷进皇宫休要慌乱》。徽剧唱腔的特征分上下句唱腔曲调,二簧的唱腔多以徽胡为伴奏乐器,比较舒缓、流畅,擅长表达忧伤、感叹、沉思等感情,以使得观众更明白戏剧内涵。而唱腔板式中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和对人物场景的心理刻画等,则主要是采用不同种类的徽剧乐器来构成演奏模式,以把握并引领唱腔的快慢起伏,避免了跑调、脱板的现象,并与唱腔紧密协调。同时,采用不同的音调变化来渲染故事情节,唱腔的感染力就会更强,对角色心灵的描写也会更加深刻、细腻,进而将剧情和人物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强化语气和情绪功能

念白是戏曲表演中音乐化的文字表达,是人物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戏曲中音乐打击乐的主要功能是对念白台词进行节奏调节和变化,强化韵律。打击乐器的运用使念白台词产生了较强的节奏感,通过节奏变化、顿歇、强调等手段将念白台词的语气进一步加强,能够体现人物内心节奏的紧与松,唤起观众注意,促进观众的思考,达到说明事物的作用。无论韵白还是小白,他们都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情绪,比较经典的例子有“打引子”“定场诗”等的音乐锣鼓,这些都是固定模式配合念白的锣鼓,掌握这些音乐锣鼓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营造氛围和渲染情境功能

配合角色“做功”的乐曲在徽剧音乐中一般叫做“身段锣鼓”,它主要的使用目的就是配合角色的活动,并以此显示出角色的个性、身份地位和感情状态等。在戏曲中骑马、射箭、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等行为动作,都是通过虚拟的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而在实际演出时,表演者有时也会利用某些真实道具,像手绢、纸扇等,而这种虚拟活动通常都需要与戏曲打击乐相结合,这可以让观者看明白表演动作的含义,如:《住头》多用在角色换位进门、入座或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如拆信、取衣)中。《四击头》也是身段里相当重要的音乐锣鼓,可用在上下场和亮相中,上下场中常用的音乐锣鼓就有冲头、快长锤和慢长锤、水底鱼等。《冲头》在表演上能快能慢,伸缩力大,故其适用于各种行进动作,并能用不同的速度表现出不同的气势;《滚头子》《抽头》可以运用在戏曲舞台等多方面的表演环境之中,通过轻击与重击的综合运用,演员可以结合表演刻画出在思索、疑惑、悲愤、兴奋等多重心境中所需要表达的人物性格;《水底鱼》一般则多配合急促的奔行动作,如上、下場,圆场等,另外,其还多用于配合由简单动作组合而成的复杂程式动作。成套的程式化身段善于表达处于特定场合和情境中的人物,这些音乐锣鼓为演员表演、角色刻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戏曲舞台表现战争、剧烈武打场景时用“紧锣密鼓”来形容最为恰当,这时所使用的音乐锣鼓包括《急急风》《马腿》《走马锣》《上天梯》等。《急急风》可造成紧迫、热烈的氛围来伴奏冲锋、搏斗的武打动作。将其运用在武戏中,再加入堂鼓和大鼓,就会把这些场景渲染得浓烟滚滚,杀声震天,如:用在急促、紧张的上下场或战斗环节;《马腿》常表现角色有力、连贯、有节奏的攻击和防护身段动作,体现兴奋、紧张的氛围,如:武戏中的身体翻腾、打斗、夺抢物品动作。

“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是指戏曲舞台上用三四个表演者就能够代表人数众多的军队,比如:走了几个“台步”,跑了几个“圆场”,就代表路途遥远,这表现的是戏曲艺术的虚构功能。而戏曲舞台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情节非常丰富,而且也十分多样,从帝王将相到缥缈的仙境,再到鬼魅,这类题材都是戏剧经常呈现的场景。在呈现此类题材的作品时,通常都会运用徽剧音乐锣鼓演奏来营造出所需的环境与氛围,如:徽剧经典剧《白蛇传》水斗一折中,在天兵天将与白蛇打斗的场面,戏剧通过不同的处理,伴随大堂鼓、大镲等乐器的运用,形成了宏伟的声势。戏曲音乐锣鼓的使用,能够实现营造气氛、渲染情景的目的,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根本无法解决和替代的。同样,戏曲音乐锣鼓的运用既可以烘托剧情,又能够形成相应的音响效果,如:《乱锤》就是表达焦虑、惊慌等心情的音乐锣鼓,其多用来配合剧中角色匆忙、烦乱、心急、犹豫不定等心理动作的呈现。

(四)塑造人物和把握节奏功能

戏曲艺术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形式,而戏曲音乐则是提高表演水准和艺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旋律和节奏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不同方式来运用旋律和节奏,能够对演员的表演产生重要的影响。音乐旋律节拍能够快速地稳定演员的现场表演节奏,发挥声腔旋律的表现力。而其与音乐锣鼓相配合,则能够协助表演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能够帮助表演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戏剧所设定的人物角色,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引发在场听众的共鸣。总之,戏曲舞台上锣鼓音乐能够更好地表达和渲染角色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也有助于刻画角色。所以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在戏曲演出的各个环节中,戏曲的音乐锣鼓是最关键的部分,如果脱离了音乐锣鼓,民族器乐就会失去原来的韵味,整台戏曲表演的氛围也就会黯然失色。音乐锣鼓渲染、衬托着不同的人物角色情绪和跌宕起伏的剧中故事。关于音乐锣鼓在戏曲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它将一台戏众多不同的角色人物建立了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上构成了一种和谐、流畅的舞台表演中心。人们往往把戏曲的四功五法形容成人的血肉,而戏曲声腔、音乐锣鼓便是骨架,骨骼部分的有力与强健,才能使整个戏曲剧目更富有生机与表现力。

四、徽剧音乐人才培养举措

(一)构建新颖人才传承模式

徽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戏曲的发展关键在人”。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徽剧的传承和保护,使徽剧艺术活起来、留下来、传下去,当地应培养一批适应传统文化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娴熟掌握徽剧音乐各项演奏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专业人才。2006年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与安徽省徽京剧院联合招收培养了徽剧专业学生,2012年其为江西省婺源徽剧传习所定向培养徽剧专业学生,2016年其再度为安徽省徽京剧院培养徽剧专业学生,2018年其为黄山市徽剧院培养了徽剧专业学生。良好的培养机制建立了科学培养模式,使得优秀的专业学生能够接过徽剧前辈的接力棒,不断强化厚实的徽剧文化理论基础,掌握徽剧传统音乐技能精髓,为将来徽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提供多元化戏曲展示平台

传播平台决定着戏剧的发展方向,以前的小舞台已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高知名度需要积极创新创排徽剧经典剧目,进入高层次的展示平台,比如:非遗传统技艺展览会、央视戏曲频道优秀剧目录播、徽班进京故宫展览等大型艺术交流活动,以及各项国内重大赛事,磨炼出精品力作。这些举措也为徽剧音乐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唯有敢于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新时代,徽剧这样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必须占领人才高地,制定系统的徽剧音乐人才传承方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徽剧艺术凝聚着中国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其符合中国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和趣味,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汲取著时代的文艺特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与传播,并逐步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徽剧音乐的表现方式值得后人学习,其在戏曲情节展示、人物刻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以叙述、抒发、强调语气、营造环境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不同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对立冲突并将其升华。老话说,戏无曲而不立,任何剧种的辉煌和发展都建立在音乐声腔系统完整和结构成熟的基础之上,所以,在传承好中国徽剧艺术前,必须先深入去研究徽剧音乐,认识到它特殊的功能作用,这样才能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祁明聪.黄梅戏唱法与唱腔[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丁均成.锣鼓在京剧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20):32+34.

[3]朵卫亮,许金龙.说说戏曲打击乐[J].大舞台(双月号),2009(05):49.

猜你喜欢

传承作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