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2023-06-05王斐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歌剧

王斐

摘要:歌剧产生于16—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自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传入中国。中国歌剧在借鉴西方歌剧基本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本文将发展之初的中国歌剧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及“成长期”三个不同阶段,并通过对不同时期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几代艺术家在中国歌剧方面的贡献等来阐述其形成与发展过程。

关键词:歌剧  西方歌剧  中国歌剧  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173-04

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舞美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中以音乐和戏剧为主导。意大利作为歌剧诞生之地,在国际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歌剧自16—17世纪之交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后,历经几百年发展,时至今日已传播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经过一代代剧作家、作曲家和艺术家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歌剧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序曲、间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以及舞蹈场面等。

歌剧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自西方音乐引入之后逐渐开始的。在此之前,戏曲艺术是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戏曲对外国人来说就是北京歌剧,但以北京歌剧来概括戏曲是较为片面的。当然,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从某些特定意义来说是具有很多共同点的,如两者都是结合了声乐、舞蹈和表演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内容都是唱词,并以此来发展剧情。而不同点在于,前者注重写实,后者注重写意;前者重视舞台背景,后者重视艺人表演;前者有专门的音乐创作,后者常以板腔体、曲牌体为主等。所以,两者其实是“形似而质异”。其实,中国歌剧从萌芽到积极探索再到不断成长,和西方歌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中国歌剧艺术的萌芽期

“五四”运动后,随着我国新文化运动兴起,西方的音乐观念对中国音乐造成了巨大冲击,西方歌剧进入中国就是显著标志之一。20世纪20—30年代,歌剧理论活动在我国曾一度繁荣。受西方歌剧在上海等地演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批像张若谷、叶遇春、胡葵荪、徐迟、黎锦晖等早期的歌剧艺术工作者,他们在理论、创作、评论、音乐、戏剧观以及对西方歌剧的译介工作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积极推动了我国歌剧艺术的萌芽。

(一)张若谷的歌剧思维观

张若谷,原名张天松,上海南汇人,民国著名的海派作家、编辑、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1925年毕业于上海天主教震旦大学,同年出版了小学教材《表情歌舞》。1926年起,先后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真美善》杂志主编、《大晚报》驻欧洲记者站记者。

张若谷的代表著作甚多,主要有《歌劇ABC》《异国情调》《文学生活》《战争·饮食·男女》《新都巡礼》《艺术三家言》《文学生活》《都会交响曲》《马相伯先生年谱》《音乐ABC》《到音乐会去》等,译作有《大卫·科波菲尔》《德伯家的苔丝》等。

20世纪20年代,上海对西洋歌剧感兴趣的人并不多见,然而,张若谷却能写出一定水准的歌剧评论。他对歌剧的了解,一是来自数量并不多的几本中外歌剧知识手册;二是来自意大利巡回歌剧团的演出,以及一些上海音乐会歌剧片段等。凭借自己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在当时话剧和戏曲两元对立的环境下、文化艺术界对歌剧有偏见和看法的情况下,他都能沉着冷静地进行观察与思考。所以,他的《歌剧ABC》一书,也成为记录民国歌剧观念和他本人歌剧理念的重要文献之一。

(二)叶遇春、胡葵荪、徐迟对歌剧的贡献

1.叶遇春对“歌剧综合美”的认知

抗战之前,受外国歌剧演出影响,中国观众逐渐对西方歌剧有了一定的客观需求。介绍西方歌剧,就顺理成章地为我国出版界带来商机。上海出版的歌剧专著,主要有叶遇春的《西洋歌剧考略》、胡葵荪的《歌剧概论》和徐迟的《歌剧素描》三本。其中,《西洋歌剧考略》和《歌剧素描》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都是从戏剧文学角度来编译歌剧故事,各具特色。

叶遇春是旧日南通伶工学社的学生,和其他国人一样,他也喜欢看意大利等国外歌剧团演出。但由于理解不了其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剧情,所以撰写了一本《西洋歌剧考略》的小册子。书中“歌剧概论”一节中,不仅集中了他对西方歌剧的理解,还论述了“歌剧较话剧的长处”,以及“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问题”等。他称“调和”为“歌剧综合美”,认为歌剧最难的就是调和,其他艺术门类只需顾到本身的调和就够了,但歌剧是戏剧、音乐、演唱三种艺术组合的结晶品。

叶遇春在歌剧元素构成的各层次、各系统关系中,把握住歌剧艺术的特性。不是专业音乐家的叶遇春,在看了有限的歌剧书籍和歌剧演出后,能把“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奥秘揭示出来,对于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历经外来文化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说明张謇、欧阳予倩、刘质平(李叔同的弟子)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对南通伶工学社提倡的世界歌剧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更深层探索。20世纪30年代的《西洋歌剧考略》,意味着学堂乐歌时期培养的学子是希望我国歌剧能在借鉴世界歌剧中向前迈步的,是具有世界意识的。叶遇春的歌剧美感“调和”说,是后期中国歌剧创作中屡屡出现“拉郎配”式的依曲填词和“话剧加唱”形式歌剧的对症良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胡葵荪与《歌剧概论》

在中国歌剧的生成期,胡葵荪所著的《歌剧概论》颇为重要,深受喜爱歌剧的青年学生们欢迎,是一本行销全国的歌剧普及读物。

胡投,原名胡夔荪,湖南岳阳人,先后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艺术科、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他是黄自先生培养的学生之一,在当时声乐界产生过一些影响。1937年前后,从上海国立音专毕业的胡投,在长沙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8年,在汉口他还参加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怒潮乐社”,并担任国立戏剧学校的音乐讲师。1939年之前,胡投就和校友江定仙、劳景贤等人参加了黄仁霖主管的“励志社”。由于在声乐表演和钢琴演奏上表现出色,胡投还在“励志社”音乐股的管弦乐队里担任风琴师,但他的主要工作是合唱团的指挥和独唱演员。

胡投的《歌剧概论》是一本简明扼要的歌剧知识手册,作为向培良主编的话剧丛书的补充,书中语言精练,对歌剧基本概念的表述也较正确,部分章节可以展现上海国立音专在歌剧理论上的教学成果。他在书中虽没列出参考文献,但从整体内容上看,应该是把当时从国外进口的英文歌剧理论著作当成蓝本。受张若谷《歌剧ABC》影响,该书还谈到自己对戏剧理论的见解,但并不深入。

胡投的《歌剧概论》强调了歌剧艺术的实用性和大众性,加强了歌剧舞台的实践知识和剧场史介绍。在强調歌剧是音乐戏剧的时候,他这样表述:“以音乐表示剧情为主,而包含表演、化妆、布景、舞蹈等项之综合艺术”“歌剧里面的音乐就是歌剧的本身,就是歌剧的精髓和灵魂,音乐的本身都是戏剧化的。若把其中的音乐部分删去,它不但不能称其为歌剧,而且也不能称其为戏剧。所以,我们不可以把‘歌剧这个名词随便加在一个普通的戏剧之上’。”可以看出,胡投在书中指出了音乐在歌剧剧本结构和内容上的绝对性地位,歌剧剧本如果离开音乐就不可能深入得到释读。当时一些从事歌剧创作、歌剧导演的工作者是没有意识到这点的,而胡投的观点却明确触及歌剧的实质性问题,即“歌剧思维”。

3.徐迟编译外国歌剧的贡献

徐迟,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报告文学作家,民国时期著名的歌剧爱好者。他年轻时,非常喜欢音乐,与当时从事歌剧创作的著名作曲家陈歌辛是好朋友。在音乐的某些认识上,常受陈歌辛影响,俩人还经常在同一刊物上发表文章。徐迟有着过人的才情,兼诗人、散文家、音乐家、翻译家于一身,在文学上突出的才华使得他在研究歌剧的同时,还能以音乐评论家的身份对中国歌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又有着诗人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所以徐迟对西方歌剧剧本情节的介绍和人物形象描绘显得十分到位、传神。

1936—1938年,徐迟编写和出版了《歌剧素描》《乐曲与音乐家的故事》《世界之名音乐家》三本有关音乐的书籍。其中1936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英文编译的音乐散文集《歌剧素描》接受了作家金克木的建议,效仿丰子恺音乐著作模式而写成。该书的来源是奥林·唐尼斯的《音乐的魅力》。书中介绍了10多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和他们的歌剧,有《丽哥来陀等歌剧作曲家浮第》《浮士德歌剧的作曲家古诺》《蝴蝶夫人歌剧作者波区尼》以及《黛丝歌剧的作曲家马斯南》等11篇,书末还附有唱片索引和参考书目。这本书在当时既普及了歌剧知识,又提升了人们对歌剧的美学认识,同时也影响着一代爱乐人。

徐迟在中国歌剧史上的影响,还体现于1934年所写的评论《张权与中国第一部歌剧〈秋子〉》。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歌剧理论家刘诗嵘、钢琴家李润华、作曲家孙慎等人也受到了徐迟《歌剧素描》的影响。

(三)黎锦晖的歌舞剧创作

黎锦晖从小就广泛接触到传统音乐,高师毕业后他担任过乐歌课教师。1920年,黎锦晖写儿童歌舞剧之前,在“学堂乐歌”中已接受了很多关于西方音乐的知识。但是,这时他对歌剧的认识被局限在以往“学堂乐歌”派对日本歌剧的见解水平上。

1919年,黎锦晖加入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并担任了“潇湘乐组”的组长,进行皮黄和鼓书方面的研究。这一时期,他在传统民间音乐基础上,改编创作了几部器乐作品,如《桂枝香曲谱》《小桃红曲谱》《东流水曲谱》,以及与张蔚瑜合作的《八段锦曲谱》。这些器乐作品的发表,使得他在杂志上崭露头角。

在欧美戏剧理论、导演和戏剧结构等知识方面,黎锦晖得到了“上海实验剧社”杨九寰等人帮助。该剧社虽以话剧为主,但他们对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却持有积极、赞赏态度。黎锦晖被该社还一度推举为社长。1925年后,黎锦晖迁居到上海法租界,与当时著名的戏剧家、电影编导洪深比邻而居,观摩和学习西方话剧的机会开始增多,这使黎锦晖一步步从歌舞表演曲创作领域迈向了充满戏剧性的“儿童歌舞剧”创作。他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创作的儿童歌舞剧达12部之多,主要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春天的快乐》《神仙妹妹》《七姐妹游花园》《最后的胜利》《小羊救母》《小小画家》《小利达之死》等。他有新鲜的艺术视角、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既不像那些留美归国话剧家倡导的“国剧运动”那样走上改造传统戏曲为歌剧的老路,也不像左翼话剧家那样搞“话剧加唱”型的“新歌剧”。他与田汉虽交往甚多,但他却努力向着歌剧本土化方向进发,成为中国歌剧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二、中国歌剧艺术的探索期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歌剧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逐渐探索,出现了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及歌舞剧等不同形式。这些体裁的发展除借鉴西方歌剧外,也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音乐方面,作曲家更重视将中国歌剧和现实社会、中国文化传统及人民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期获得更多民众基础,代表作有1935年陈歌辛的《西施》,1939年陈田鹤的《桃花源》、张昊的《上海之歌》,1940年钱仁康的《大地之歌》、黄源洛的《秋子》、任光的《洪波曲》等。这些歌剧作品在借鉴西方歌剧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在试图运用各种音乐手段推进戏剧冲突、烘托戏剧矛盾、塑造音乐形象,在推进音乐戏剧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一)吸收西方歌剧形式的探索

美籍俄裔作曲家阿普夏洛穆夫创作的《观音》,于1925年在北京上演。虽然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演出服饰,但基本上采用西方歌剧形式进行创作。一经上演,就获得非常好的反响。1942年重庆上演歌剧《秋子》,更加深了西方歌剧在我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歌剧的“肇始之作”。《秋子》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故事,采用西方歌剧中分曲结构形式创作。整个剧目中没有对话,用的是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及咏叹调等方式将之串联起来。

(二)与传统戏曲形式相结合的探索

由山东省立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岳飞》于1936年首次上演。该剧以昆曲中舞蹈和唱腔为主要形式,运用了中国古典音乐和戏曲音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音乐在我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结合了大提琴、小提琴、管乐器以及钢琴等大量西洋乐器。歌剧《岳飞》为中国传统戏曲改革和创新指明方向,为中国歌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关于小歌剧类型的探索

中国小歌剧包括小调剧、秧歌剧、音乐剧以及歌曲剧等多种形式,它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代表作有冼星海《军民进行曲》、向隅等人创作的《农村曲》等。这类作品在群众歌曲和西方歌剧基础上创作而成,曲目中采用了合唱、重唱、前奏曲及朗诵等多种形式,音乐表现力很强。

这一时期,秧歌剧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秧歌劇就是融合了戏曲、秧歌以及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话剧化的对话和化妆为主,并采用民间小调创作的一种歌剧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兄妹开荒》等。这些秧歌剧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它不仅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丰富,还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人物感情和情节发展上,多运用对唱、齐唱的方式进行。从音乐来看,以我国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秧歌剧的大力发展,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探索也提供了丰富经验。

三、中国歌剧艺术的成长期

20世纪40年代,中国歌剧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延安文艺工作者采用了全新的角度和形式对歌剧进行创作,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歌剧《白毛女》。该剧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预示着中国歌剧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白毛女》一经上演,就受到了民众喜爱。它既融合了西方歌剧,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优秀元素,特别符合中国民众的欣赏习惯、审美情趣。在音乐上,作曲家将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以及河北民歌等我国民间曲调与西方歌剧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音乐形象创作。同时,还尝试了和声和复调、重唱和合唱等多种形式结合。受歌剧《白毛女》影响,之后又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如《赤叶河》《刘胡兰》等,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当时歌剧的题材、风格等。

1957年,全国召开了首届歌剧座谈会。当时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指导方针,促进了歌剧创作的又一个小高峰,产生了很多如《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优秀的歌剧作品。其中,歌剧《江姐》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它以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独特的音乐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一些歌剧唱段,如《红梅赞》《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等也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此外,中国歌剧舞台上还出现了《刘胡兰》《阿依古丽》等优秀剧目。这些作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歌剧迎来了全新发展,让大众对中国歌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之后几年里,中国歌剧数量发展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过,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却为数不多。这一时期,中国歌剧的题材基本以歌颂英雄人物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如《第一百个新娘》《伤逝》《芳草心》《深宫欲海》《壮丽的婚礼》等。其中,《伤逝》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第一百个新娘》是以阿凡提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它轻松诙谐的语言开创了中国喜歌剧的先河。还有一些以爱情、年轻人生活为题材的创作,如《芳草心》就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现实生活和对爱情的态度,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城市气息。纵观这些作品,虽然题材丰富,却很难在创作质量上超越之前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歌剧《党的女儿》《原野》等又一批力作相继出现。其中,《原野》还在美国、荷兰以及法国成功上演,这代表中国歌剧走向西方、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和认识了中国歌剧和中国文化,对中国歌剧有着划时代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湖南株洲举办了“全国歌剧观摩”演出。这次活动持续十余天,参演剧目15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促进了《归去来》《从前有座山》和《阿里郎》等一批歌剧产生。这些歌剧采用的是简约化的戏剧情节、单纯化的人物关系,以及歌剧化的叙述方式,深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它们为歌剧音乐抒情表意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促进了中国歌剧创作模式的全新突破。尤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创作,王祖皆、张卓娅及王锡仁等共同谱曲完成的歌剧《党的女儿》,上演后获得了观众的强烈回应。此外,还有为纪念1997年香港回归创作的歌剧《苍原》《沧海》等,它们和中华民族强烈的统一国情相呼应。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歌剧以我国人民大众审美习惯与民族风格为价值取向,一方面借鉴了西洋歌剧先进的创作经验,一方面根植于中国戏曲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沃土。它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以及“成长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世界文化多样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歌剧立足民间繁荣起来,让歌剧艺术所散发的魅力走进每个人心中,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祈.西洋音乐与戏剧[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29.

[2]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厦门大学,2006年.

[3]包园.中国当代歌剧与欧洲歌剧关系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12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歌剧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走进歌剧厅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