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引导困境与解决对策研究

2023-06-04彭岩寓

国际公关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

彭岩寓

摘要:随着智能移动客户端的大规模普及和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得以便捷地接收各类网络资讯,快速了解各类社会现象。然而网络环境高度自由、内容纷杂混乱,因此针对学生群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队伍或者领头人、舆论环境逐渐变得难控和复杂等,导致难以对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引导。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完善网络舆论的处理机制、利用互动平台进行有效引导等解决思路,以期对学生群体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引导困境

舆论是公众意见的聚合。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舆论具有表达直接、意见多元、存在信息偏差、传播速度快等显著特征。作为新时代网络舆论的主力军,学生群体对互联网工具的使用率高,接受新思想的速度快,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并且有着活跃的思维。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播的变革中,广泛、多元的表达渠道和泥沙俱下的信息内容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然而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少,缺乏充足的社会经验,尚未形成成熟的三观,导致其思想认知多是超脱于社会事实的,难以对实际的社会事件进行正确、理性的认知和判断,容易被误导。他们依赖网络,习惯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反映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但学生群体的网络表达也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色彩。所以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媒体时期的从上至下的简单的控制策略,对学生的网络表达进行有效引导,着力熟悉和把握网络时代的舆论环境,完善引导机制,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当学生群体形成了成熟的对网络舆论的辨别能力以后,学生的网络舆论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将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十分有利。所以如今的网络舆论引导要让大学生群体学习分析不同网络舆论出现的底层逻辑和潜在风险,而不是只告诉他们一些浅显的事实。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积极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网上舆论的正向输出,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网络环境更加健康。

一、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引导困境

大学生群体接受较高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希望所在。因此,对其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是极其必要的。[1]而舆论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舆论引导工作既能够确保让学生群体走向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又能够维持“中心与大局” 的稳定。所以当代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引导就变得极为重要,但在进行网络引导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一)舆论引导和宣传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高,对网络信息和社会事件关注度高,因此受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舆论中所传达的各种情绪、价值观等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网络舆论快速传播的今天,针对大学生的引导机制并不健全,很多学校还在使用针对传统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其存在响应缓慢、效率低下、覆盖面窄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一些学校虽然建立了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体制,但缺乏實事求是和创新精神,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其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环境。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问题成因的调查中发现,有63.52 %的学生认为其学校缺乏高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在学生群体网络舆论的引导中,往往缺乏网络舆论的体制机制,再加上负责引导的相关人员懈怠于日常信息的监控和发布,所以导致网络舆论的宣传和引导的方式缺乏新意,吸引力不足,如使用班会校会等形式宣传,占用学生时间的同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接受;同时其教育性也明显不足,常常仅对某一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事件进行浅显的分析,流于表面,没有让学生明白其底层逻辑,导致学生在面对相似的情况时还是容易被蒙蔽和误导。在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紧急事件发生时,高校缺乏规范的处理流程和预警机制、反应机制、处理机制、疏导机制等工作机制,危机处理能力不足,当出现一些负面的网络舆论或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差,响应速度慢,往往难以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使得事件爆发后很难得到有效的处理,导致舆情危机的处理杂乱无章。而且,对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不能及时地应对和引导,加剧了各种问题的处理难度,也加大了舆情管理的成本。

(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匮乏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不足,尚未形成完整正确的三观,同时因网络事件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片面性,因此在接收到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很难辨别其真伪,容易被有心人刻意误导,形成错误的认知,甚至发表错误的、偏激的不当言论。[2]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信息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每个地方,互联网因其开放便捷的特征使得信息的获取和表达极为方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甚至是生产者。加之很多学生喜欢将互联网平台作为自己心事的“树洞”,导致当一些学生遇到自身难以接受或者烦心的事情时分享到各类平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这类情绪或者事件大部分都是比较片面、偏激的,很容易引发对立情绪,甚至导致网络谩骂、人身攻击等恶劣现象。因此,建设专业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是非常必要的,是进行学生互联网舆情管理的基石与保证。但是目前不少学校的网络舆论管理团队人员专业性差,有的干脆让学生或学校干部从事网络舆论的监控与管理,这些学生或学生干部主要靠个人感觉处理问题,而对于网上舆论的管理目前缺乏专业经验,引导网络舆论时总是习惯于就事论事的短视思维,以至于网络舆论管理的效率降低,也容易造成很大的隐患。在网络舆论引导队伍中,甚至有些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还很模糊,对网络舆论的研判不到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引导措施,当发生网络舆论问题时,很难进行妥善处理,甚至导致次生舆情频发,给引导工作增加困难。

(三)网络舆论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网络平台数量的快速增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愈发多样,环境复杂多变。除了常见的社交工具(微信、QQ等)和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外,各类短视频平台如抖音、B站等使用人数众多,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使得互联网媒介中舆论环境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更加复杂。网络信息的复杂性逐渐成为大学生网络文化与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网络舆论场中的信息缺乏深度表达与理性追求,难以形成内在的思想及知识体系。

新媒体是多样的,也是繁杂的,所以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同样很多,信息不能得到严格的检查,有一部分学生在认知观念中将网络空间视为“真空地带”,肆意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表不满情绪和非理性言论,缺乏对事件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仅仅以狭隘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并发表意见。[3]而学生群体正处于接收思维方式打开的成长阶段,这种非客观、全面的评论不仅对于拓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使得青年大学生最终成为“低头族”、“手机控”,在复杂难控的网络信息中,学生群体很容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不良的信息欺骗,容易自我满足,缺乏对现实的深层理性思考,消磨了大学生的批判思想与独立精神,娱乐心态与戏谑调侃、盲目跟风充斥着网络。

二、网络舆论引导困境解决对策

(一)完善网络舆论的处理机制

完善高校网络舆论的预警应急机制,就是要降低舆论危机爆发的风险性,从源头上杜绝舆论危机。要建立以学生群体舆论引导为中心的引导和处理机制。在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中,学校应该在事件发生后,积极启动网络舆论处理机制,建立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舆情通报队伍,立即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出其间关键信息,及时公开表明态度并采取措施,处理过程应保持客观和理性,避免处理不当,产生次生舆论。做好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就要学会对舆论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与研究判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全面看待问题,注重舆论判断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度,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4]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特征,所以对于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非常必要,在校园网络舆论处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保证信息部门对网络舆论的敏锐嗅觉和快速跟踪采集,保证各部门间信息的快速反馈和及时响应,当发现有学生生产、传播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信息时,及时制止和引导,保证校园网络舆论绿色安全。高校必須要及时针对事态进行决策并统一进行指挥,调动相应的资源和力量,实行应急的预警方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随时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针对各类平台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行动。要对网络舆论进行实时分析,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反应迅速且高效地消除不良影响,对学生群体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工作。

(二)创建互动平台进行有效引导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功能,开设相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协调各方力量,对资源进行统筹,打造网络舆论新方式,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强势,有效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占领舆论引导的“高地”。[5]在引导形式上,要积极创新,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其参与感。比如在内容上,结合引导知识制作有趣的短视频或者互动视频等,让学生乐于接受引导;在渠道上,选择微信、抖音等学生常用的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还应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平台,推动思想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促使学生对各类事件和热点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和态度。

作为网络监管部门,若想有效地对学生群体进行网络引导,必须要搭建具有完备的系统的网络舆论引导相关平台,认真开发吸引学生群体使用的各类软件,以适合并且吸引学生群体的各种方式,向学生群体传播青春的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人随着网络走” 转为“网络随着人走”;还要将传统监管方式与网络监管方式相结合,及时进行舆论引导,使网络舆论监督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

(三)打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需要认识到,网络舆论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广大网民群体,网络舆论事件只是导火索,真正需要重视的是产生这一事件的现实原因和底层逻辑,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因此,社会应该努力地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正面舆论,形成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6]学生群体网络舆论工作者可运用网络技术控制正面的舆论氛围,注重对网络热点话题的掌控,对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负面信息要依据对其进行驳斥,借助媒体主动弘扬正面、积极的舆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学校的积极引导外,政府和主流媒体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正确的思想,从而让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前社会网络舆论不断壮大,为公众社会的权利重新分配提供了新的契机。引导网络舆论离不开社会的积极支持。互联网时代,要想建设健康的媒体舆论环境,就应当让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多管齐下,树立时代楷模,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强势。学生群体是新兴文化的传播者与追捧者,大多对新鲜的网络热词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适合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引导,比如合理利用网络文化的精髓,使用网络热词引导舆论,以营造积极的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除贯彻时效性原则外,还应贯彻长期性原则。因为一些网络问题折射出的是学生群体的心态问题和社会矛盾或现象。不论是对于学生群体心态的疏导,又或者是对于社会冲突与争议事件的处理都并非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因为一个舆论事件的顺利处理就一劳永逸。所以,必须构建事件潜伏期的网上舆情预警体系、健全学校对于网上舆情的疏导体系。建立突发性事件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群体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 宿燕琴.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困境及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9):152-154.

[2] 陆玉佩,陈玲.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05):74-77.

[3] 夏永林,聂心怡.“后真相”语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Z1):38-44.

[4] 吴德胜,高语.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中国报业,2022(22):84-85.

[5] 王尘,李永.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导向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10):77-79.

[6] 董娉.试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增强主流舆论影响力[J].新闻爱好者,2017(02):68-70.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
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