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与平等:正面管教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2023-06-01卜理敏王文秋

中小学德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管教班会课归属感

◎卜理敏 王文秋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学校这个“微型社会”中,师生关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学业发展。然而,当前有的学校由于师生角色权利不对等、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师生关系陷入僵化与对立困局。正面管教教育理念的兴起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1],“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2]。基于正面管教教育理念建设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逻辑合理性与实践可行性。

一、尊重与平等: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以自我完善为目标的学习活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导致双方在关系中的角色权利不对等,忽视了学生在关系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教育家简·尼尔森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3]其中,和善是指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年龄,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需求;坚定则是要尊重自己,尊重情形,坚持原则和底线。平等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作为人在价值、人格上的平等。

正面管教中所有的方法都是以尊重与平等为基础的,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就是尽力达成师生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一)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受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4]。受尊重的需要首先表现为对彼此人格的尊重,不因个人喜好、行为能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看轻对方;其次,是行为与语言上的尊重,用温和且坚定的方式进行对话;第三,是对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尊重,促使师生双方在关系的建立中获得归属感与外部认可。正面管教提倡在师生关系中,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学生、尊重自己、尊重情形。这要求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既要考虑学生感受,也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该批评时即严肃地指出学生错误。需要指出的是,尊重的前提是相互理解,因此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站在互相理解的立场,以和善的态度进行交流。

(二)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

“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德性,真理与平等是不会妥协的”[5],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平等的原则尤为重要,但并非追求一丝不苟的形式上的平等,而是视情况达成一种实质平等。一是要保证师生关系中的话语权平等,保证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自我表达与彼此倾听;二是要保证师生关系中的权利获得平等,不以任何理由剥夺彼此享有教育与被教育的权利自由。

综上,正面管教提倡和善与坚定并行、使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等,[6]所有的实践方法正是以尊重和平等为原则的。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对方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平等是基础,只有在平等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正面管教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理念确能有效帮助改善师生关系。[7]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实践路径

由于正面管教强调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与互动[8],因此,学校可通过关注需求、倡导鼓励、接纳错误来有效实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

(一)关注需求,建立情感连接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停留在德育理念灌输、德育故事叙述等较为浅表的层面,没有深入学生内心,没有关注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收效不佳。在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格外关注学生需求,以建立良好情感连接,再施以适当的教育引导。

首先,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 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不当行为的表象,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不当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在观察学生行为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读懂孩子的行为“密码”,对症下药方能获得教育实效。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需要关注的学生,总结各年级学生心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由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研究,主动探索心理课与正面教育班会课联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心育班会课上积极参与,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悦纳,集中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拉近了师生关系。

其次,有效倾听是建立情感连接的基础。有效倾听的前提是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学会倾听,认真对待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这样的情感连接,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尊重,进而敞开心扉,实现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当学生愿意和老师分享时,教师要尽量俯下身来,诚恳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并且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给予积极回应。如此,学生才会把老师当做“自己人”,进而在情感上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

(二)倡导鼓励,为学生成长赋能

在学校,孩子渴望教师的“看见”和认可。正面管教认为,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被肯定,可见鼓励的重要性。鼓励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正面管教中有不少工具可以使学生识别自己的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因此而获得情智上的激励。

首先,正面管教中“鼓励的三种句式”,就是很有力量的激励式工具。一是描述式鼓励:我看到、我注意到……,例如“我看到你把课桌上的书都整理好了”。二是感激式鼓励:谢谢你、感谢你……,例如“谢谢你今天把课室打扫得如此干净”。三是赋予力量式鼓励:我相信、我坚信……例如“我相信你可以坚持下去”“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等。

其次,教师一方面可以运用正面管教中的“情绪脸谱”工具,引导学生在矛盾中认识、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鼓励自己主动面对成长中的困境;另一方面,当学生情绪失控时,教师也可运用正面管教中的“掌中大脑”“积极暂停”等工具,引导学生主动到“积极暂停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平复心情。待学生冷静后,教师再与学生及时沟通,鼓励学生以饱满热情重新投入学习。

(三)接纳错误,共同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认为,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接纳学生错误,专注解决问题,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正面管教关注问题解决,教给孩子运用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会在尊重和平等的气氛下,尝试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明确行为的意义,从而建立起和谐互助的良好师生关系。

首先,正面管教建议教师提问时采用启发式句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启发式提问让人放松,它会告诉大脑去寻找答案。通过“你觉得……为什么……”“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除了……还有……吗”“如果……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的句式,能促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推理,对已知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和比较。当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时,就代表了他们出于好奇和关心,发自内心地想要知道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育人目标。启发式沟通可以提升学生组织能力,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成长赋能。

其次,在解决班级普遍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正面管教班会课,引导学生不要关注错误本身,而应通过正面管教的工具,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每一次的正面教育班会课上,教师都先安排“致谢”环节,让大家有机会把对同学的感谢表达出来,以提升他们在集体中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有了这个环节奠定的情感基础,学生就可以在尊重和平等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正面管教班会课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头脑风暴”,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共同思考讨论班级事务,把所有要做的工作、完成的任务进行具体描述,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自愿认领岗位任务。这样,当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职责,就会建立责任心,产生归属感,从而在班集体建设中,自然而然地建立尊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在师生关系中归结为尊重与平等两个基本要点,这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和谐师生关系的达成也使得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不断提升,增强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猜你喜欢

管教班会课归属感
“花样”班会课
价值感与归属感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