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专业素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06-01侯鹤楠龙冬

成才之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专业素养能力提升

侯鹤楠 龙冬

摘要:新時代,为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高校应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针对师德师风失范、缺乏坚定理想信念、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理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践教学经历等问题,高校应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反思,优化教学行为,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立德树人;师德师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6;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3-006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专业素养能力提升路径与对策分析研究”(课题编号:SJYB21-04)研究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要。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教学专业素养能力直接影响育人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教学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顺利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人才。为此,有必要根据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构成及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讨。

一、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构成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备的特质,包括专业精神素养、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以及专业实践素养。

1.专业精神素养

专业精神素养指的是教师应具备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教学态度。高校教师作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执行者,应剔除以往教育观念中陈旧的知识体系,以符合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代之,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从而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教师具备职业责任感、事业心,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言传身教,起到榜样作用。同时要求教师深刻体会“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不断锤炼师德师范,形成无私奉献、创新进取的风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特殊性,不断完善与提升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具备专业的态度,树立服务意识,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提供精神和知识层面的服务。教师应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追求教师价值的实现。

2.专业知识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新时代,对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强调多层次知识复合的结构特征。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知本专业的发展史及现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教学方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能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知识整合。面对科学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特点,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力,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其他方面的兴趣,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将一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不断完善个人教育理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和心理学知识,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为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能力素养

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知识、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是个人体征在教师完成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体现。教学设计作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期工作,直接影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者的视角有意识地发掘问题,并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及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施包括语言组织能力、运用科研成果能力以及教具的操作能力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的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具备组织与管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能力,具备管理班级和学生团体的能力,具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能够协调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保证学生的集体生活和集体实践。因此,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时刻进行反思和改进,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教学中思考和探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业能力上的提升。

4.专业实践素养

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是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具备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与巩固,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影响教师教学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师德师风失范(占70.91%)、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占70.91%)、教学理念落后(占73.64%)、重理论轻实践(占73.64%)、缺乏理想信念(占63.64%)、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占28.18%)、参加教学竞赛减少(占10%)、缺少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占23.64%)、其他原因(占4.55%)(见图1)。

1.师德师风失范,缺乏坚定理想信念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但少数高校教师缺乏责任心,立德树人意识淡薄,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出现师德失范现象。他们未认清自身责任与历史使命,政治觉悟不高,自我要求弱化、虚化,故步自封,心浮气躁。更有个别教师教学研究目的不纯,为了达到某些需求临时进行研究,具有功利性,对教学任务并不熟知,课题研究也不够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有38.18%的教师表示做教师的理由是个人兴趣,有45.46%的教师表示做教师是因为教师职业稳定和收入较高,9.09%的教师表示做教师是因为教师声望较高(见表1)。一些教师对待学生缺乏仁爱之心,懒于教书治学,言行举止失格失态,造成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出现追名逐利、学术不端等行为,严重损害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

2.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固定,授课方式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授课,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影响了课堂质量与教学品质。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会很重视具备前沿性、新颖性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但也有一些教师很少考虑这两方面(见图2)。还有部分教师延用陈旧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单一,对新型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知识内容缺乏新意。调查显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也有部分教师只会偶尔进行教学反思(见表2)。有19%的教师表示几乎不用看讲稿(多媒体课件),基本能脱稿教学,63.64%的教师表示偶尔看讲稿,较熟悉讲授内容,也有17.27%的教师表示需要经常看讲稿,脱稿不知如何讲课。某些高校还存在教师基础教学能力培训机制相对缺乏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2.73%的教师仍认为高校组织的培训对其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见表3),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投入有所失衡,教学评价体制相对单一。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践教学经历

调查显示,有21.82%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践环节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學中,但也有12.73%融入效果一般(见图3)。目前,部分高校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大量教师。这些青年教师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与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他们可以说是从学生的课桌直接走向了教师的讲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几乎空白,因此开展实践教学的效果常常不理想。还有部分院校的教师,虽授课多年,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模式,对学校开展的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参与度不高,大多流于形式,更有甚者只有到了申报职称评审前才匆匆找到企事业单位开具实践锻炼证明,其可信度可想而知。这都是因为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路径

1.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教师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有力执行者和根本依靠。提升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教师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通过多种策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坚持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把立德树人作为自身的第一职责和根本使命。同时,高校要大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考评制度,制定基础量化指标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评,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使师生共同关注师德师风问题。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受体,因此在师风师德考评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师德育情况的满意度,也可通过访谈的形式,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高校还可采取教师间互评的形式,使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自我反思,并让教师间交流心得,共同进步。这种考评形式有助于教师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能有效督促教师自觉提升个人道德素养,从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制度

学校应建立层次化、阶段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度,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学能力培训应面向每个教师开展,如岗前培训、岗中培训、首开课教师培训等。对新入职的教师,重点在师德、教学基本技能上进行培训,将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列为重点培训内容。在岗中培训中,可将教师按照专业、职称、年龄段进行划分,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与技术培训。其次,在对中青年教师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时,应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提高其教学能力及水平,并开展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培训、实验教学技能培训等,让教师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针对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学校可将教学能力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重点加深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使其明确教学原则,更新教学理念,并通过持续培训使教师不断成长。

3.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反思,优化教学行为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专业素养能力提升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