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活着》韩译策略探析
2023-05-31范晶晶范佳星
范晶晶 范佳星
【摘要】 本文试从全新的视角出发,选取中韩文版《活着》为研究文本,将生态翻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三维”为切入点,结合实例探讨《活着》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适应选择转换策略。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的角色尤为重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三维转换”为基础,能提高译文质量,从而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生态翻译理论;三维转换;《活着》;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11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37
一、引言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分水岭,亦是评价最高的长篇代表小说。该书被誉为“经典之作”和“成功的转型之作”。1995年,电影《活着》在韩国成功上映,余华也因此开始被韩国人所知。译介中国文学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之一。[1]1997年,《活着》一书被韩国出版社PRUNSOOP出版发行。此后,余华及其作品开始正式进入韩国读者的视野。韩文版《活着》由译者白元淡所译,在韩国大受读者的欢迎。該书初版发行时的书名为“????? ?”,2007年的修订版将书名改为“??”。修订版比初版加强了与原文之间的对应性,遣词造句更加准确凝练,且更为符合原作风格精神,可以说是一部出色的译作。[2]本文旨在探究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07版《活着》的翻译策略,探究译者如何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适应选择转换策略。
二、余华与《活着》
余华于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开始正式步入文坛。20世纪八十年代,余华创作的《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等“先锋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均有巨大的开创性和突破性,从而为中国文学带来了全新的感觉,进而奠定了余华在中国文坛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余华转向现实主义后精心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余华通过小说《活着》一书,进一步探讨了普通百姓活着的意义,在普通大众身上寄予了较为强烈的人文关怀。正如在韩文版“自序”中,余华说:“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3]
三、生态翻译理论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已经逐步由工业意识转向生态意识,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生态思潮。这为生态翻译学的萌芽,提供了时代的温床。[4]该理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这一概念引入翻译学,同时也融入了富含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2001年,生态翻译理论由中国学者胡庚申首次提出,作为中国本土化原创性翻译理论,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胡庚申先生通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最早提出了生态翻译的设想。2013年,《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一书确立并阐明了生态翻译的相关概念。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该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对文本翻译进行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生态翻译理论十分注重翻译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和谐与统一。首先,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的核心实施者是译者。为确保翻译过程中各要素的和谐统一,实现源文生态与译文生态间的平衡与协调,译者需要主动且较好协调生态翻译系统中各元素之间复杂关系。其次,理论主张翻译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翻译绝对不是简单地将两种不同语言文字进行单一死板的互换。因此,生态翻译理论不只是一种具体的翻译理论或技巧,更是将译者置于翻译活动的中心,综观翻译生态环境,灵活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5]
生态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译者为中心”“三维”转换以及“事后追惩”。“以译者为中心”: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守翻译原则。简言之,译者需要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所谓“三维”转换: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理应围绕“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事后追惩”:具体包括多维转换程度、译者素质、读者反馈等对翻译作品进行评价的标准。发轫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立足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性研究。时至今日,该理论已发展超二十年之久。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学理论,它不仅发展速度较快,且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活着》韩译本中的“三维”转换
(一)语言维
“语言维”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选择转换。译者应考虑原著的内容和文体风格,从而做出适应性的转换,以达到译入语与源语的意境保持一致的交际效果。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技巧,从而使源文内容向译入语转换后,译文依旧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达源文内涵。在07韩版《活着》中,译者主要使用释义法、换译法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优秀的译著。
例1: 源文: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译文:??? ?? ?? ?? ????? ?? ?? ? ???.
通过原文内容不难发现“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为老人吟唱的歌词,语句虽然简短,但对仗工整,流畅且押韵。然而,译者将其韩译时,打破了源文的句式结构,采用了改译法。译入语虽未能体现出源文的韵律之美,但译者准确理解了该句的含义,将源文中暗藏的转折关系准确无误地进行了翻译,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加深了韩国读者对源文内容的理解。
例2:源文:我娘从我旁边走了出去,她一走我心里是一阵发虚,说不定他马上就会从床上蹦起来和我拼命。他躺着没动,胸前的被子都滑出去挂在地上了。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源文整体来看,句子之间并未凸显出前后关系上的转折。从译文来看,为使前后文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确,译者对源文进行了添译处理。译者的翻译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更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前后的逻辑关系,进而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
例3:源文:以前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译文:? ??? ?? ?? ?? ???, ???? ?? ??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句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通过译文不难发现,译者在进行准确理解源文的基础上,采用了释义法,对该句翻译进行了阐释说明。由此可见,为使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准确了解源文所传达的意义,译者对该句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达到更佳的交际效果。
例4:源文:他们是挖了个坑让我往里跳。
译文:??? ??? ??? ?? ??? ???? ???? ??.
从源文来看,原作者所写的“挖了个坑”并非字面意思,实际想要传达的是“挖了陷阱”的意思。鉴于此,译者在仔细揣摩源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后,采用了换译法,将其译为“??? ???”,使得译文与源文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如此一来,在准确传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有助于加深译入语读者对源文内容的理解,并领会原著作者的传达意图。
(二)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双语之间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6]为了避免曲解源文文化内涵的现象,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必须对译语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给予源文适当的转换。在07韩版《活着》中,译者主要使用了音译与注释相结合的方法,进而减少了文化缺省。
例1:源文:走路时裤裆里像是夹了个馒头似的一撇一撇。
译文:?? ? ?? ????? ?? ???(?? ?? ??)? ?? ?? ??? ?????.
由于中韩文化存在差异性,汉语中某些词汇在韩语中没有对等词,从而出现意义空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译者通常使用加注法来弥补空缺。加注通常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更便于译入语读者对源文的理解。译者在对“馒头”一词进行翻译处理时,采取了“音译加注”,即:在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如此一来,在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的同时,减少了文化缺省现象。
例2:源文:我丈人当时的脸就和松花蛋一样,我呢,嘻嘻笑着走了过去了。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松花蛋”是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该词在韩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因此,为了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译者将“音译”和“加注”相结合,不仅较好传达了源文的内涵,而且有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源文内容。
例3:源文:我赌博时也在青楼,常玩的是麻将、牌九和骰子。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
“牌九”作为一种赌博形式,指用牙牌三十二张,四人入局,各得八张,以大击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为尊,武牌以九点为尊。译者在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后,在采取音译法保留源文内涵的前提下,在其后附加注释,更便于读者理解源文内容,进而可以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例4:源文:好在那时飞机不再往下投大米,改成投大饼。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大饼”是中国固有的食物,该词是一个文化负载词,在韩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鉴于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音译与加注法结合的策略,虽然译文略显冗长,但较好地传达了源文内涵,而且有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源文内容。
(三)交际维
“交际维”转换,即:在翻译的过程中,以翻译目的为导向,进而完成最终的交际任务。为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得阅读习惯,并有助于其理解源文内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在韩文07版《活着》中,为使译文获得最佳的传意效果,译者采取了调整分译、补译等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例1:源文:我头戴宽边草帽,脚上穿着拖鞋,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 ?????.
译者采用了分译法对该句进行处理,将其分译为两个单句。长句阅读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且分译后的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也更加流畅自然。如此一来,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进而更好地实现了两语之间的交际。
例2: 源文:《活着》
初译: 《????? ?》
再译: 《??》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痛苦的经历的戏剧。1997年,白元淡在初次翻譯《活着》时,按照字面之意将其直译为“????? ?”。时隔十年,译者将其再译为“??”,显然有了较大变化。为了迎合本国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译者在仔细揣摩了全书内容后,并未根据字面之意进行翻译,将其译为“??”,不仅在字数上与中文保持一致,同时也呼应了全文内容,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译入语读者与译作的距离,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3:源文:夕阳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的盐一样咸的咸菜,看看几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说着话。
译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画线部分不难发现,译者将“咸菜”译为“? ??”。乍看之时,会给读者营造一种误译的感觉。咸菜在汉语中可解释为用盐腌制的某些菜蔬,有的地区也指酱菜。而“? ??”在译入语韩语中的意思是“咸的食物”,显然与源文传达的意思有所差距。但从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角度来看,译者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将其译为“? ??”也无可厚非。如此一来,译文更加简单易懂,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而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例4:源文:“福贵,去喝一壶。”
译文:“???, ?? ?? ??.”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该句话是债主邀请福贵喝酒时所说。根据源文,作者并未交代喝一壶什么,而译者经过反复认真思考,最终确定是“喝酒”。译者采取了换译法,将该句译为易于目标语读者接受的语句。如此翻译不仅考虑到了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对隐藏含义进行了补充说明,可谓一举两得。
五、总结
汉语和韩语属于不同语系,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译者作为原著作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桥梁,担负着促进两者顺利交际的重要使命。为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译者必须要做出适当的选择。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适应选择转换策略是一种颇具现实指导意义的翻译活动,值得深入探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石春让.赵慧芳.《活着》的英译策略与译介效果的关系研究[J].语言教育,2020,8(04):63.
[2]刘天娇.余华小说《活着》韩译本翻译策略小考[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8,(03):155.
[3]张艳姿.生与死为邻——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死哲学[J].文化学刊,2018,(08):98.
[4]郝军.当代中国翻译生态学视角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04):131.
[5]张瑞佳,王宣词,张丽娟,吴汉伟,高妍.基于“三维”转换视角的冰雪旅游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21, (03):186.
[6]刘付婷.生态翻译理论与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英译为例[J].文教资料,2019,(01):28.
[7]??.??.??? ??.???.2007.
[8]余华.活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