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孟子》中“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一句的断句问题

2023-05-31李卓琳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
关键词:助词孟子

【摘要】 关于《孟子》中“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一句的句读到底是在“若”字之前还是之后的问题,历来方家观点不一。经过考察传世文献以及出土文献后发现:在《孟子》中没有“若”作为助词出现在形容词之后的用法,并且西周之后,“若”字作为助词出现在形容词之后的用例也在逐渐的减少,形容词后助词的位置逐渐被“然”“尔”等字替代,到了中古时期“若”字的这种用法几乎消失。而“觳觫”自先秦时期出现之后就一直连用并逐渐成词,说明“觳”“觫”两个字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在不断增加,直到清代都没有出现“觳觫若”三字成词的用法。

【关键词】 觳觫;若;助词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42

基金项目:2021年海南师范大学创新课题“海南崖州民歌异体字研究(项目编号:hsyx2021-60) ”。

一、引言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句:“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关于这个句子的句读的争议从古一直延续至今。赵歧在《孟子章句》(1990)中记载:“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惧貌。” [1]此外,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 (1984)中记载:“觳,音斛;觫,音速……觳觫,恐惧貌。”[2]这说明赵歧、朱熹等认为“若”字应为副词,义为“好像”,这种说法为大多数训诂学家所接受,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在王力的《古代汉语》教材中依然通用这种看法。诚然,对于这种看法,有的学者也提出了质疑。清代学者俞樾(1988)认为“若,犹然也。”[3]按俞樾的看法此句的断句应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若”字充当助词用在形容词的词尾。与俞樾观点相同的还有近代学者杨树达,其在编写《词诠》的时候也认为此句的句读应在若的后面,且“若”字应属于助词,放在形容词的词尾,义为“……的样子”。

到了现代也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看法,吴媛媛(2009)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此句中的“若”字并非是动词“好像”或者是形容词尾的助词而是指事代词“它”代指牛。若依据这种看法那么这句话的句读应该在“觳觫”的后面。

那么以上诸家学说到底哪种可信,要明确这个问题,关键是从专书的角度看在《孟子》全书中使用“若”作为助词放在形容词之后的这种用法是否经常出现;其次需要以汉语史的眼光去考证“若”字的这种用法的频率在上古乃至中古的文献中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趋势;最后,在历代文献中是否出现过“觳觫若”这样的用法。

二、《孟子》中“若”的用法

在《孟子》一书中“若”字的使用的频率不低,对其中出现的“若”字的义项可以进行具体的统计:

何乐士在《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1999)一文中说过:“我们可以利用专书研究的成果去检验和修正自己或前人由于没有来得及进行全面穷尽的调查研究而于有意无意之中形成的片面性和误差。”[4]何先生虽然是针对语法研究说的这番话,但是实际上专书的研究同樣适用于古文献的校释工作。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若”字在《孟子》一书中出现的用例不胜枚举,但是在“若”字所出现的107例用例中却没有一个是用作助词放在形容词之后。从专书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写作时的用词是有其个人风格的,孟子在全书中未出现此用法说明就专书的角度来说俞樾以及杨树达等的看法还是有待考证。

三、“若”字自上古到中古的使用频率

“若”字的小篆字形为   ,在《说文》(2017)中释为:“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5]说明“若”在一开始的本义与其意符有关。蒋宗许在《汉语词缀研究》(2009)中认为“若”字的本义为择菜,在上古时期应该属于活跃于口头的词汇,由于引申和借用在先秦时期产生了众多的义项[6]。徐朝华(2003)认为:“然”“若”“尔”“而”“焉”字用作词尾,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7]。向熹在《简明汉语史》(1993)中指出:“甲骨卜辞里没有发现形容词词尾,形容词词尾的产生在周代‘然、焉、如、乎、若、而、尔等。”[8]说明“若”作为形容词词尾的用法出现的时间尚早。王力在《同源字典》 (2014)中认为“如、若、而、然、尔声近,在用作形容词词尾时,五字同源。”[9]由此可以推知这五个字在开始用作形容词词尾的时候用法是相近的,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这五个字在形容词词尾这个义域中必然会相互挤占彼此的空间,最终强势词语取得较高的使用频率。

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史》(2010)中也提到:“‘然是使用频率最多的后附加成分。”[10]说明到了中古时期“然”字的变成了使用频率最多的形容词的后附加成分,这样的变化趋势势必会在先秦时期就出现挤占其他形容词词尾的预兆,使某些词语使用频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频率。要证明以上推论,应辅之以数字统计:

通过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出:在《周易》等上古前期的书籍中“若”作为形容词词尾的用法还比较的常见。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论语》以及《郭店楚简》中其使用的频率大大下降,到了战国时期的《战国策》以及《荀子》也未出现用例。

到了中古时期“若”字成为了最不能产的惰性形容词词尾,并且在组合情况中,“若”字也只能与单音节形容词词性词根组合成词。

这种情况说明“若”字作为形容词词尾在上古前期活跃,但是在《诗经》时代往后,其作为形容词词尾的用法就逐渐被其他具有同等用法的词语挤占,导致“若”字的这种用法在今后的书籍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构词能力逐渐减弱,到了中古时期“若”字作为形容词词尾仅在“自若”一词中出现,其他作为形容词词尾的用法几乎没有,说明自《诗经》时代至中古时期“若”字作为形容词词尾的用法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挤压,到了中古时期几乎已经被完全挤压殆尽。

结合上文中“若”字作为形容词词尾在战国时期其他书籍文献中的使用频率来看,《孟子》中“若”字作为形容词后缀与“觳觫”连用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四、“觳觫若”连用现象是否存在

葛本仪在《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一书中:“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复音词语。它们无论是合成词、连绵词还是短语,都作为一个造句单位使用,不容许割裂。如果在中间加上标点,就把他们一分为二,也就是点破了词语从而破坏了意义的完整,改变了整段乃至全篇的意旨。这也是句读标点中常见的错误。”[11]根据葛本仪的观点,俞樾、杨树达等人之所以认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一句的断点应该在“若”字的后面,就是因为其认为“若”字与“觳觫”一词的结合更加的紧密。换句话说“觳觫若”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这句话中。

使用汉籍进行统计,在先秦至清代的所有古籍中,出现“觳觫”一词共224例,其中除了《孟子》及其相关注解书籍,未出现一例“觳觫若”这样的形式。“觳觫”一词大多数情况之下被当作形容词例如“觳觫之牛”、“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今兹缚纛下,状若觳觫牛”。作形容词时也经常与“牛”放在一起使用,应该与《孟子》原文有關。或者是做名词例如:“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作名词的用法应该是形容词用法的进一步引申。

古籍中出现 “觳觫”一词的用例并不多,目前能够找到的除了《孟子》之外最早的用例是《论衡·卷十九》,其中就已经出现了“非徒色之觳觫”这样的用法,在这句话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觳觫”一词已经能够单独表示“恐惧”义。说明“觳觫”最晚在汉代时期就已经成词,并且根据文献统计可知其到了隋唐五代以后开始被大规模使用。“觳觫”的这种成词的趋势说明其在汉代以前就一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为其能够成词奠定了基础,这一点恰恰能够反证在《孟子》中出现的“觳觫”与“若”之间的独立性。

另外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觳觫”一词的词义在中古和近代汉语中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1)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岛噫诗》)

(2)丑曰:“军中传闻将军杀妻求将,果有之乎?”起觳觫而对曰:“某虽不肖,曾受学于圣门,安敢为此不情之事?吾妻自因病亡,与军旅之命适会其时(《东周列国志》)

(3)时朔风怒号,彤云酿雪,舆夫、卖菜佣,且反披羊裘,若渔蓑,犹耸肩缩胫作觳觫状。(《春明丛说》)

例一中的“觳觫”一词与贫富相安相对,因此这里使用的义项应该是原来“恐惧战栗貌”的引申,指的是“能够使人恐惧战栗的事”;例二与例三中引起“觳觫”的均不是恐惧而是愤怒和寒冷。也就是说“觳觫”一词在后来的使用当中词义扩大了,不仅由于恐惧引起的战栗能够称之为觳觫,因为寒冷或者愤怒引起的战栗亦可称之。这种词义扩大的现象可能是受到其近音词“抖擞”的影响产生的。以上说明了“觳觫”一词在汉代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其意义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并且其在成词之后有本词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程湘清在《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2003)中指出区别先秦双音词与双音词组的标准,其中的一条是“从词汇意义上区别。凡结构上结合紧密、意义上共同代表一个概念的是词,结构上结合松散、意义上表示两个概念的则是词组。”[12]而很明显“觳觫”两字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结构日益紧密而且还随着语境进一步引申出新义具有明显的成词趋势。

从异体字的角度看,在《龙龛手鉴》中记载:“   殐:上音榖,下音速。  殐,死貌。”或作“豰   ”“豰速”“抖擞”“斗薮”“枓捒”“抖捒”。在汉籍系统中查找“觳觫”一词的异体字出现情况发现:抖擞538例,其中作为“害怕战栗貌”讲的有15例;斗薮40例,其中“害怕战栗貌”的有1例,均没有与“若”字连用的情况。另外在《集韵》《龙龛手鉴》《玉篇》《全唐诗》《元诗选》中发现了若干“觳”“觫”的异体字,结合其出现的语境,当两者连用表示恐惧义时,均未出现“觳觫若”的用法。

此外,徐朝华认为:“在《上古汉语词汇史》中认为,用作词尾的字往往可以用作同一词根的词尾而意义相同。如‘突而也作‘突如‘突若。”按照这个结论,利用四库对“觳觫然”“觳觫尔”“觳觫焉”等进行考察,也均未发现用例。

行文至此,本文的观点应该较为清楚了,通过对“若”字在上古中后期以及中古时期的考察能够明确其使用的频率是在逐渐下降的,并且在《孟子》全书中也并未发现有“若”用作形容词词尾的用法。最关键的是通过文献结合异体字对先秦至清代的文献进行考察,并未发现一例“觳觫若”的用例,至此基本可以判断在《孟子》中的“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一句中句读应该在“若”字之前,俞樾、杨树达的说法不可信。俞、杨二人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断句的时候仅从意义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专书的考证以及某类词语历时的用法就妄下结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宋)朱熹.孟子章句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

[3](清)俞樾.群经评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8.

[4]何乐士.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J].镇江师专学报,1999,(1).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7.

[6]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

[7]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8]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9]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0]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2]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简介:

李卓琳,女,山东潍坊人,海南师范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词汇史。

猜你喜欢

助词孟子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现代日语复合格助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