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2023-05-30顾建婷
[摘要]1917年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被中国知识分子所熟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让这一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有了艰难的选择,到底是选择马克思主义还是选择资本主义。辛亥革命的失败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解救不了中国人民,所以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历史方位看,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更有利于坚定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人们只是听其名称,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与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却鲜有人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曾这样评述自己的思想“我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被后继者所继承与创新的。”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的情况[1]。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一人创立的,而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共同完成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2]。其本质是人类一直以来在探索、在追求的一个美好的、理想化的社会构想,也同时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追求的理想。而构成社会和谐的关键内容与关键指标,便是所谓的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与人民的安定生活。
在后期马克思主义又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列宁是将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人。随着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一股强大的潮流,为这一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甚至思想都是高度与俄国相似的,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说是由列宁领导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的发展与传播
从1917年开始,李大钊出版了一系列的文章、书籍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指出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就是为了打破资本主义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一切工作所得利益都应当归工人所有,主张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庶民对世界资本家的战争为目的。李大钊、陈独秀两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传播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的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才在一定的程度上熟悉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当时的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但他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具有无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随后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一)社会背景
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国人为了救国图强做出来一系列的努力,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民间组织义和团,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国家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开始反思,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新的思想,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曙光,带来了希望,他们逐渐认识到别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堅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才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使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唯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但凡古文的爱好者,应当都知晓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大思想的儒学体系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思想家的推动下逐步完善。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具有极大的助动力,较为成功和较为理想的例子如《礼运大同篇》中,孔子曾经提到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亲,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内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和谐社会较为成功的设想[2]。
(三)最终选择
这一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思维履历是值得我们去沉思的,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无数的实践对比中,才决定了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充分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认定了马克思主义是解救中国人民的唯一科学理论。随后,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工人运动,使得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地位,成为了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上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知识分子眼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一)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史观,认识到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旧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有着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与社会政治斗争相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科学理论体系,更要成为一种人们可以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还要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联系,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一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二是因为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所导致的,并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性的展现。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阶级斗争中总是与社会相连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希望国人可以醒来,共同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新的国家。在李大钊看来《资本论》是当时社会上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得不抗衡,不得不斗争的一种思想理论,关于实际的方法,他也是主张采取最后的阶级斗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陈独秀认为,在《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中真正的精华之所在是用唯物史观来解释阶级斗争。在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他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他们所关注的都是各个阶级在分配、消费中的地位,而不是生存中的地位,是所有阶级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而不是经济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能将这种阶级分析方法做任意的改变,否则都不能在革命过程中很好的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3]。
从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是一个把规律和目标相统一的过程。但历史唯物主义却与之思想背道而驰,它的思想是体现人类对历史的创造地位,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人类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基,认为整个世界的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结果。
(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理想主义色彩
列宁所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一个很大的“跳跃性”,这也就使得俄国不需要经历资本主义的苦难,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再去构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在中国,因为资本主义从19世纪60—70年代产生到20世纪初,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而无产阶级则刚刚产生,实力弱小,所以在当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只能是资产阶级革命。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他们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力量过于薄弱,无产阶级过于弱小,中国距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间还很长,而当时其他一些知识分子误认为中国也可以直接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并没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只是在照搬俄国人的路,这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他们有责任带领劳苦大众完成民主革命,带领他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这样的理想主义色彩,再配合大众被激起来的主体意识,这种跨越是无法实现的,人们在为这种理想主义和主体意识的成就欣喜时,并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残酷性[4]。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把目光从理想社会的构建转向实际的人类发展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发展总是离不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现在正在有力的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尖锐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还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扭曲、人际关系物化与异化的尖锐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被当作一种广泛的科学理论
由于种种原因的局限,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种唯物史观强调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客观性,运动的规律性以及规律的客观性。而马克思主义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坚持不懈地批判,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中试图超越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为全人类解放事业重新划定新的价值坐标。也指出了实现人类完全解放的准确路径和所依托的气力、必要实现的方针。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在中國受到外国侵略以及中国自身内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他们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才会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构建中国的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五、结语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了这样几个特征:唯物、阶级斗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一个启蒙与救国双重性质的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仁人志士报国的急切心理。从学理上讲,任何的一种学说都应当接受批判和质疑,最重要的是敢以一种开放的眼光来接受这些,而且它不会封闭、盲目、排外,拒绝其它一些原因在这一论辩中,马克思主义才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被大众所认识和接受,最终成为他们革命的指导思想。
在我看来,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必要的,如果在源头上出现了偏差,会造成对整个理论体系的误解,这样会对一个民族造成致命的打击,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选对了路带领中国最终走向了胜利,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会有中国共产党,才会有新中国。
参考文献:
[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31.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2.
[3]欧阳哲生,郝斌.五四运动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2.
[4]尹洪炜.“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7(5):214-216.
作者简介:顾建婷(1993.2-),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