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
2023-05-30柳宾
[摘 要]青岛市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数量较多、种类丰富,覆盖面广、互补性强、影响较大、地域色彩浓等特点。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梳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改造升级红色主题陈列展览、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等措施,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红色旅游资源挖掘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不高、品牌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应借鉴江西井冈山、安徽六安、湖南韶山等地经验,进一步推进青岛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关键词]青岛 红色旅游 高质量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42(2023)02—0050—08
作者簡介:柳宾,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其所承担的革命精神为内涵,系统性地组织游客进行参观和学习的主体性旅游活动。”[1]通过红色旅游,广大游客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作为一座年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但与全国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青岛市的红色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应在全面梳理和充分挖掘遍布城乡的红色遗迹、红色记忆等红色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青岛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特点
青岛是一座有着光荣而悠久革命传统的城市,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大批红色资源,其中许多是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
(一)数量较多,种类丰富
根据青岛市文旅局系统摸底显示,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红色旅游(景点)资源5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8处。大致而言,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以平度市田庄镇东刘庄村刘谦初故居、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村杨明斋故居、莱西市马连庄镇河崖村汪道涵旧居、莱西市院上镇花园头村王军光烈士故居等为代表的名人故(旧)居类;二是以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市北区海岸路18号)、胶东行政公署旧址(莱西市马连庄镇河崖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建军旧址(平度市古岘镇姜家胡同)、北海银行旧址(莱西市马连庄镇下洼子村)、城阳丹山要塞(城阳区夏庄街道丹山社区)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类;三是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市南区芝罘路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市南区莱阳路8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史馆(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类;四是以崂山革命烈士陵园(崂山区中韩街道王家麦岛社区)、城阳区烈士陵园(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小庄社区)、胶州市烈士陵园(胶州市福州北路32号)、莱西市革命烈士陵园(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驻地)等为代表的烈士纪念设施类;五是以五四广场(市南区东海西路)、鲁迅公园(市南区琴屿路1号)、平度市东北山红色旅游区(平度市旧店镇)、城阳毛公山景区(城阳区惜福镇)等为代表的其他经色景区类。
(二)覆盖面广,互补性强
近代以来,青岛的城市命运与国家乃至世界局势休戚相关,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伟大澎湃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继往开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在青岛市留下了诸多红色印记。青岛市现有红色旅游资源的时间跨度涵盖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1919年,因青岛主权问题引发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村走出了中国共产党员最早成员之一的杨明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到青岛开展革命工作。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共青岛地方组织领导推动下形成的青岛第一次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平度大泽山民兵发明的石雷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胶东地区“石雷之乡”;1939年9月,周浩然在即墨英勇就义,成为“左联”在青岛牺牲的第一人。1949年,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高度关注下华东军区及胶东军区发起的青即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摇篮”,海军多个兵种在此起步、发展,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所航空学校、第一家潜艇学院等均在青岛诞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岛市在率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各方面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在此过程中积淀下许多蕴含不同历史信息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展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记忆,传承着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
(三)影响较大,地域性浓
青岛市共有3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6家,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城阳毛公山景区、胶州玉皇庙古村落景区、平度市东北山红色旅游区和平度市三合山风景区。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以人民海军历史高地、精神高地、文化高地的崇高地位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中,青岛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0处。
青岛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比如,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人民海军发展历史的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2件,大小舰艇13艘、飞机20架,特别是拥有国内最大的海上舰艇展览群,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全面展示了青岛党团组织创建的光辉历程,忠实诠释了青岛早期共产党人用鲜血与生命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平度市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兴起于大泽山的石雷战,再现了平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日伪军开展浴血奋战并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光辉历史;平度市东北山红色旅游区包含中共平度“一大”会址、平度旧店红色史馆、中共平度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景点,是一处著名的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体验、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景区。
二、青岛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梳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修缮红色遗址、改造升级红色主题陈列展览、建设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等措施,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1.盘活红色资源,串联旅游线路
青岛市文旅局在“深入调研、实地踩线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类型、区域划分和不同客户群”,把红色旅游与风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创旅游和民俗旅游等时尚元素相结合,“将全市红色景区(点)与美丽乡村、非遗文化、文物遗址等相串联,推出了‘穿越历史,红色记忆缅怀游等9条特色主题红色旅游线路,共涉及紀念馆、英雄故居、战斗遗址、红色文学等红色旅游景点45个”[3](表1),引导市民游客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旅游魅力。2021年,青岛“工业旅游·扬帆远航”主题旅游线路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建党百年 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11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山东省文旅厅推出的百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4个村庄入选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3家单位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红色旅游打卡地。
2.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红色故事
一是积极开展红色讲解员党史宣讲活动。自2021年起,全市红色讲解员在红色旅游景区(点)、机关、学校、社区等地积极开展党史宣讲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林婷入选国家文物局庆祝建党百年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2022年7月,青岛市红色宣讲团正式成立,红色宣讲团由党史专家、“五老”宣讲员、革命烈士后代、红色讲解员、百姓宣讲员等组成。二是创新革命场馆展陈方式。“平度旧店红色史馆、市博物馆等6家红色革命场馆被列入山东百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推介名单”,“海军博物馆主办的‘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展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选中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精品展览面向社会推介”,“为打造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3]。”三是丰富红色文艺演出活动。2021年,以“庆祝建党百年、展现青岛红色文化”为主题,青岛市举办了优秀红色剧目展演、红色文艺百年巡礼文献图片展、建党百年系列音乐会、全国水彩名家邀请展等系列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营造了浓厚氛围。四是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2021年奔跑中国——青岛马拉松比赛等重大活动契机,借助央视平台对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刘谦初故居等红色景点进行大力宣传,全面提升青岛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3]
3.创新旅游模式,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系列活动,探索红色旅游新模式,打造红色网红打卡地和红色旅游品牌。一是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开拓红色研学线路、举办红色研学活动。青岛市目前“已有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纺织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古镇口国防教育基地、胶州市艾山红色记忆馆、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红色研学基地、莱西市萌山红色研学基地、莱西市河崖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平度市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平度市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平度市东北山红色旅游区11处红色研学基地被列入省红色研学基地名单,为深挖青岛红色文化内涵,强化红色资源教育功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3]。二是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振兴”。青岛市“共有平度市大泽山镇高家庄等4个村庄被列入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3]”。三是积极开展红色旅游主题实践活动。2021年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红色文化主题月”主场活动期间,“全市文博场馆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开展百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近两百项‘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献礼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启航崭新征程”[3]。
4.成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发展
2021年10月26日,青岛市红色旅游协会正式成立,莱西市渭田阻击战纪念馆、即墨区周浩然文化园、青岛朝日国际邮轮旅游有限公司等45家单位成为会员单位。协会的基本宗旨是整合青岛红色旅游资源,拓展红色旅游市场,挖掘红色旅游文化,提升红色旅游品位,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精心包装红色旅游产品,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旅游,推出更多红色旅游线路,扩大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该协会对于提高青岛红色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接待服务质量、规范青岛红色旅游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红色旅游资源挖掘不充分
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青岛的红色旅游资源蕴含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各具特色的革命精神;但目前普遍缺乏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红色旅游资源革命精神、文化内涵、红色基因的挖掘和提炼,红色旅游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此外,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景区(点)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经费不足导致有些红色资源未被列入保护范围,有的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红色旅游景区(点)连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完善且公共交通也不够便捷,有的甚至没有公共交通可以抵达。
2.产业融合度不高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目前青岛市的红色旅游开发基本上处于区市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开发利用的系统性不足,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点)仍属于独立的散点状开发状态,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就市域以外而言,青岛市周边的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地都有大量红色旅游资源,有的影响力较大,有的与青岛具有较强互补性,但彼此之间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链条。就旅游产业而言,青岛市的红色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其他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考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线路安排结合度不够,没能形成连线成片、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就不同产业而言,青岛市的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体育健身、会议展览、康养医疗、休闲时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度不高,红色旅游对新技术运用不够、与新媒体融合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可及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3.品牌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青岛红色旅游的开发方式简单化、程式化、趋同化特征明显,呈现方式大都以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为主,展示内容也大都以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传统形式为主,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性不足。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等有限的几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影响力较大以外,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点)旅游亮点不够突出,传播力较弱,尚未形成独立的品牌。
4.市场化程度不高
与全国情况一样,青岛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由文旅、民政、教育乃至军方等不同部门或单位管辖。这些部门或单位大都属于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造成红色旅游景区(点)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危机意识不强、市场意识淡薄、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红色旅游资源及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利用、研究挖掘、宣传推介等力度较小,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点)甚至仍存在“等、靠、要”思想,难以与市场接轨。
5.旅游纪念品及相关产品开发不足
青岛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开发明显滞后,仅有的一些产品在设计上也缺少与独特地域红色文化的融合,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市场表现欠佳。另外,红色旅游景区(点)普遍缺乏与之配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餐饮、红色住宿、红色交通、红色文创、红色体验项目等相关产品,不利于红色旅游产品链延伸。
三、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内经验
(一)产业内融合发展的江西井冈山经验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处于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集革命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井冈山围绕“中国信念的精神高地、中外驰名的特色生态山城、中国一流的旅游胜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的目标定位,努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
1.将红色历史与生态旅游融合
坚持“规划先行、永续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充分发挥井冈山红色资源的带动作用,做到‘以红色旅游为主轴,加快生态旅游及其他类型的景区开发,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建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综合经济”[4]。
2.将红色历史与节庆活动融合
通过“举办井冈山杜鹃花节、红色旅游高峰论坛、井冈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体验井冈山旅游的无限魅力”;同时,“注重国内客源市场营销与境外客源市场营销相结合,加强对境外旅游市场的拓展,加快井冈山申报世界双遗产的进程,力促旅游品牌国际化”[4]。
3.将红色历史与教育培训融合
井冈山市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出体验式红色培训模式,“采取现场教学、情感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跟随历史脉络,通过现场讲授,重温革命道路的艰辛,让学员身临其境了解历史、感知历史、触摸历史,从而达到以史育人、以情感人的培训效果”。比如,“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4]。“六个一”“套餐式”旅游融合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如今,红色培训已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品牌的一部分。
(二)产业间融合发展的安徽六安经验
安徽省六安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红色革命遗迹563处,有很多革命旧址旧居、纪念地、战斗遗址及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该市先后走出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5]。同时,六安市又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可以开发山地运动、休闲娱乐、休闲度假、拓展训练等多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群,体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授予“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称号。近年来,六安市基于“红色旅游+”理念,以“红色旅游+体育健身”模式促进了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举办全国及国际体育赛事
2010年,六安市承办了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和女子沙滩手球俱乐部联赛,这是六安市首次承办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此后,六安市陆续举办了2011年全国赛艇锦标赛、2013年第十五届亚洲赛艇锦标赛,着力打造赛艇赛事品牌;2017—2019年,连续三年举办“大别山国际马拉松半程赛”;2016—2019年,连续四年举办“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这些体育赛事为促进六安红色旅游与体育赛事的融合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2.着力打造“一县一品”群众体育赛事
六安市各县(区)以红色资源为基础,积极打造群众性体育赛事品牌,如舒城县环湖健身走、舒城县万佛湖库钓大赛、霍山县登红色大别山、霍邱县跨越淮河自行车赛、金寨县全国登山健身大赛、金寨县全国青少年自行车挑战赛和金寨县小康之约红色六安国际徒步大会等,极大地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不断加大体育旅游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在加大红色旅游景区(点)开发力度的同时,六安市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形成了一批体育旅游龙头项目。例如,六安市区的“全民健身长廊”、舒城县的万佛湖健身步道、金寨县“全国最长、华夏最美”的国家级健身步道、裕安区的龙井沟攀岩和虎头潭漂流、皖西大裂谷生态运动基地等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三)区域间融合发展的湖南经验
湖南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毛泽东思想的最早发源地,也是人民军队最初的摇篮,“湖南十步之内必有深镌于历史长河的革命印记”,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湖南省着眼区域融合,大力推动红色旅游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成为红色旅游区域间融合发展的典范。
1.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擦亮红色旅游名片
湖南省把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当地重点红色资源,突出地域特色进行主题形象定位,并结合城乡和老区扶贫工作明确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一是做好湘潭(韶山)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湘潭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响‘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二是以紧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创新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红色旅游品牌。三是做实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建设,积极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湖南省加快推進湘鄂川黔革命老区振兴,深化与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的红色旅游合作,打造国家级跨区域红色旅游产业协作示范区。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罗霄山片区、武陵山区红色旅游脱贫示范区,推进大湘东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共同打响湖南红色旅游扶贫品牌”[6]。
2.开通红色旅游专列,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2011年7月5日,由长沙至通道的红色旅游专列正式开通。2014年3月19日,“中国梦·韶山情”长沙——韶山红色旅游专列开行,专列围绕“韶山情”,将六节车厢分成“‘伟人足迹‘伟人情怀‘伟人诗词‘情系韶山‘红色摇篮‘锦绣潇湘六个主题”[7],完整呈现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伟大的革命情怀,同时也展现了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2021年4月9日,湖南省开通了由怀化开往通道的“通道转兵号”红色专列,专列共设有“‘百年辉煌‘革命精神‘榜样光辉‘鱼水情深‘复兴之路五个主题车厢”[8],设置了革命歌曲联唱、红色经典诵读等环节,成为集“听、讲、诵、答、唱”于一体的红色教育“流动课堂”;同时,车厢还融入了侗族元素、红色历史,突出百年党史、通道红色印记、侗族民俗风貌展示。2021年6月18日,韶山至江西省井冈山的红色专列首发,专列串联起了沿线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整合了茅坪革命旧址群、毛泽东故居等24个红色旅游景点以及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等20个绿色景点和18个古色景点。
3.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
2015年6月29日,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中俄旅游交流”为主题的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在湖南韶山启动,“开启了‘湖南——乌里扬诺夫斯克毛泽东和列宁两位伟人故里的红色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模式”[9],标志着湖南省的红色旅游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以此为契机,湖南省依托中外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平台,“重点推进中俄、中法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城市的交流合作,适时推出一批国际红色旅游路线,努力打响湖南红色旅游国际品牌”[6]。
4.空铁地联运,打造潇湘红旅新模式
2021年4月22日,“力行天地·红动潇湘”湖南“空铁联运”暨党史红色旅游专列首发。上海、成都、昆明、西安等国内19个城市的旅客均可以“通过东航App或铁路12306,‘一单支付购买飞机与高铁组合联运的服务产品”,游客在长沙黄花机场下飞机后,乘坐免费的磁浮列车“前往長沙南高铁站,然后乘坐G9695次党史红色旅游专列抵达韶山南高铁站,再在韶山南乘坐专线大巴直达伟人故里韶山景区”[10],实现了“票务一体化、站务一体化、行李托运一体化、航旅一体化”,标志着湖南的红色旅游区域间融合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四、推动青岛市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1年4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要求。《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加强各级文保单位、历史村镇、名人故居、革命遗址等保护。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弘扬传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建设农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所有这些都为青岛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面摸清家底,编制发展规划
1.完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
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由市文旅局、市发改委、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市档案馆、市财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参加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全市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红色旅游发展的合力。
2.继续开展红色资源调查研究工作
建议由市文旅局牵头,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市红色文化所涉及的党的早期组织和活动旧址、革命历史遗址遗迹、革命先烈故居等重点区域以及革命先烈人物、革命事迹、红色文学等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摸清全市红色资源家底,进一步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青岛红色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
4.编制红色文化专项规划
红色旅游是政府主导性最强的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及规划引导作用。建议由市文旅局组织编制《青岛市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与利用规划》《青岛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在对青岛市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的基础上,明确未来一个时期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整体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引领全市红色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二)深入挖掘资源,打造精品线路
1.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力度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2019)、文旅部编制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等文件,我市可积极争取各级专项经费,对全市重要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修缮,依法依规对革命文物进行挂牌。在此基础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的旅游新六要素,我市可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将具备条件的革命文物辟建为博物馆、纪念馆,在改造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历史原貌,又要方便红色旅游。
2.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旅游的发展依托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体现的革命人物和历史故事,并从这些人物和故事中提炼出既能感染游客又契合时代要求的精神要素,从而达到“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真情处树精神”的效果。我市应借助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市档案馆、驻青高校等单位的专业力量,依据基本的历史史实,充分发掘各红色旅游景区(点)相关的人物事迹和革命故事及其精神内涵,讲好红色故事,引起游客共鸣,实现红色文化的更好传承。
3.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点)提质升级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游景区[11]”。在此背景下,青岛应牢固树立“科技赋能红色旅游”的理念,推动红色旅游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一是加大对红色旅游体验技术的提质改造。我市应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现有设备、设施等进行更新换代,充分“利用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裸眼3D、动漫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结合场景体验、情景模拟、影视展演等推动红色文化活态化、场景化”[12],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提升红色旅游服务体验。二是鼓励红色旅游景区(点)通过更加灵活多样、丰富有趣的沉浸式、动态式讲解,还原红色场景、展现红色故事。有条件的景区(点)可以联合有关文艺团体等,通过创作演出情景小品、环境戏剧等方式,再现红色事件、红色人物及有关革命历史,以增强游客的现场感、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
4.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基础上,我市可依据资源特色,科学找准定位,将分布在不同区域又有很强关联性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串联起来,从而让游客可以更加完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一段红色历史。比如,青岛解放之战是解放战争大决战阶段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既是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渡江作战解放全国的重要一战,也是实现美国在华驻军全部撤退的最后一役,战役本身又是一个城市攻防战的经典战例。战役期间,在莱西、平度、即墨、城阳、黄岛及其他市区留下了一系列遗址遗迹以及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和英雄事迹。我们可以以此为主题,串联位于莱西市的胶东行政公署旧址、汪道涵故居、北海银行旧址,位于平度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建军旧址、青岛市委所在地旧址,位于即墨区的灵山战役旧址、四舍山碉堡群,位于城阳区的丹山要塞,位于黄岛区的薛家岛解放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区(点)和不可以动革命文物,打造青岛解放红色旅游主题线路,让广大游客亲身体验、切实感受青岛解放之战的历史进程。
5.努力开发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既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商品,也是旅游景区(点)的名片和象征符号,应体现地域性与独特性。各红色旅游景区(点)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符号,融合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开发诸如红色影视、历史书籍、历史明信片、故居(会址)模型、服装服饰、生活用品、红色食品等类型多样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以增强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提升其文化价值,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力。
6.加大对讲解员的培训力度
作为连接红色文化和广大游客的纽带,讲解员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青岛市要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相关人员特别是讲解员、导游的分级、分类、分期培训,改变传统的现场讲解中那种生硬背诵、灌输式讲解的做法,并通过举办“红色故事大赛”“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等,鼓励和引导讲解员和导游通过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讲述与红色旅游景区(点)相关的红色故事,让广大游客在听完故事后能从心灵上受到洗礼、产生共鸣、激发认同。
(三)推动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1.加快红色旅游的产业内融合
一是依托各区市的红色资源、自然風光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等,重点开发一批以红色为主题的研学、休闲度假、节庆会展、自驾、户外拓展等景区(点),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活动的内容和线路。二是“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融合,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3]三是不断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努力培育红色餐饮、红色民宿、红色交通、红色文创、红色演艺等红色旅游业态,“不断完善红色文化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为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和支撑基础”[13]。
2.加快红色旅游的产业间融合
要以“红色旅游+”理念,整合海洋渔业、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体育赛事、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资源,促进红色旅游与各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比如,青岛市可组织有关力量,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创作一批思想深刻、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舞台精品剧目等,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3.加快红色旅游的区域融合
一是加快市域范围内的融合。要切实树立红色旅游的全域发展观,强化全市“一盘棋”发展理念,针对传统的“景点旅游”存在的诸多问题,打破区市边界壁垒,统筹、协调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旅游线路。区市之间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联合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优势互补。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市的融合。青岛市应以胶东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与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周边地市红色旅游的互动,在红色资源、市场客源、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将分布在胶东半岛的红色资源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红色旅游品牌。
(四)强化宣传推介,形成品牌体系
1.打造有效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
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的主体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应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整合宣传资源,打造有效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对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多维度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使红色旅游深入人心、广受欢迎。
2.宣传方式应丰富多样
在宣传推广方式上,青岛市应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综合考虑宣传推广途径、方式、内容等;尤其应借助新兴技术,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上渠道,通过直播、微展览、微访谈、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传,讲好青岛红色故事,提高青岛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3.强化融合宣传
青岛市可借助重大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组织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营销推广活动,提升青岛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红色故事、红色影视作品、红色动漫等,创造多维度红色文化创意产品”[12]。
5.建立共享机制
青岛市应鼓励和引导红色旅游景区(点)与周边学校、镇街村庄(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等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宣传活动,形成良好而广泛的宣传效应。
参考文献:
[1]付璐.文化强国视域下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J].社会科学,2022(8):39-43.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3):15-20.
[3]百年风华,红色文旅传承初心使命[N].青岛日报,2021-7-1(87).
[4]蓝倞,李倩.打好红绿两张牌 做好三篇大文章:井冈山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的做法[N].赣南日报,2018-9-2(3).
[5]赵祚福,王文辉,赵树桐.产业融合视域下六安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可行性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0(4):11-15.
[6]罗文斌,王钊.以融合创新加快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N].湖南日报,2020-6-5(8).
[7]长沙至韶山旅游专列增开车次[N].湖南日报,2014-10-1(5).
[8]湖南发出百趟红色专列[N].潇湘晨报,2021-4-11(A2).
[9]王兆峰.基于“一带一路”的湖南红色旅游发展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7-10-13(A2).
[10]湖南“空铁联运”在韶山启动[N].湖南日报,2021-4-23(2).
[11]“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N].中国文化报,2021-6-3(2).
[12]邸明慧,张丽云,施俊庄.河北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17-19.
[13]高向华.文旅融合背景下济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路径[J].人文天下,2020(17):16-19.
责任编辑:王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