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2023-05-30郭书含

对外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考国际传播培养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国际舆论斗争形式和传媒业态的深刻变革,使得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要培养具备“四个融合”即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中国视角与世界格局的融合、内容为王与技术赋能的融合、数据思维与共情能力的融合的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须从人才培养的前瞻谋划、政治引领、语言及跨文化能力、科技与大数据思维、新媒体业务技能等诸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国际传播 全媒型人才 培养 创新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在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以脸书、推特、优兔等为代表的国际社交媒体平台逐渐从国际传播的“新战场”发展为“主战场”,而国际舆论斗争形式和传媒业态的深刻变革,使国际传播人才的全媒型培养和发展成为必然,凸显出国际传播主流媒体加大力度培养全媒型人才的紧迫性,故此,“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锚定全媒型人才的培养方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结合具体工作实践,笔者以为,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培养一批秉持三个正向意识——立场、使命、融媒,以及德才兼备、中外兼修、“道”“术”兼具、“情”“理”兼融的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但面对西方全媒舆论场极尽抹黑中国所形成的“三人成虎”的语境,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应对严峻舆论斗争态势的需求还不相匹配、与国际智媒时代的变革步伐还不相适应,由此衍生出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诸多挑战。

(一)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人才要求还有差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疆域幅员辽阔,中国故事千姿百态。为讲好篇幅宏大、叙事宏伟的中国故事,党和国家已将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正在加速建构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当、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但在全媒体国际视阈下,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接收更加碎片化、信息传播更加可视化、信息表达更加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需要做到既能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原点、制度初心,又能够讲清楚当今中国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以及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①并以外国人易于接受、能听到、听清、听懂、听进的叙事方式进行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因此,如何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与应对严峻舆论斗争态势的人才需求还不相匹配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之“变”,导致国际交流受阻,同时“逆全球化”思潮造成更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国际传播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外部压力。②虽然我国国际传播主流媒体推出《起底》、《这里是新疆》、“贸易霸凌”等系列深度调查纪录片及系列报道,与美国主持人开展跨洋辩论,针锋相对西方的污名化中国舆论,但是面对西方长期垄断的舆论黑幕和话语霸权,我们的议题设置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语就要挨骂”的“语言转换赤字”,在国际舆论场上有理有力有节传播中国观点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前进方向。

(三)与国际智媒时代的变革步伐还不相适应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多维成像、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快速演进。信息技术的加速革新驱动着传媒业态的颠覆性变革,新闻信息的传播由传统线状媒体的单向传播进化迭代到社交媒体引领下的强交互型传播,元宇宙所构建的数字新时空更要求国际传播用高维的场景“编织”能力来“讲故事”。不日新者必日退。掌握全媒体国际信息传播新手段,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建设目标,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纳入的新任务。

二、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就国际传播而言,中西媒体话语权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同样是人才的竞争,做好具备多元新闻传播理念、知识、技能,多种新闻传播结构、手段、方法,多维新闻传播视角、话语视角、文化视角的全媒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坚定立场意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

中国对外传播必须立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制高点,这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的立场意识。立场意识应当包含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两个方面,就是要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环境下,不被“乱花迷人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并在政治意识引领下,固守对外传播的舆论全媒阵地,以内聚中国力量、外树中国形象为己任,优化拓展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文化边界,壮大扩展国际传播阵地的物理边界,在全媒体思维的牵引下,创新表达方式架构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也是全媒型国际传播人才实践能力不断精进的首要前提。

(二)筑牢使命意识:提升舆论斗争能力的时代需求

使命意识应当包括历史意识和世界意识两个方面,就是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轨迹,以民族复兴伟业的壮志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国际舆论斗争主战场提供的“弯道超车”机会,通过全媒体叙事有效开展国際舆论引导,突破西方媒体的话语封锁,提升议题设置、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承担起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传播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历史使命。

(三)强化融媒意识:拥抱数字时代的技术追求

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创新产物。因此,强化融媒意识,就是要引导国际传播人才树立多元意识(自省力、好奇心、包容度)和创新意识。在国际传播一线的不断实践中,以自省促使自己内观自变,自我创新,以好奇促使自己不断追求,驱动创新,以包容促使自己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三、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四个融合

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鲜明指向性,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共性中的独特性,要培养上述德才兼备、中外兼修、“道”“术”兼具、“情”“理”兼融的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还应注重四个融合,即政治素養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中国视角与世界格局的融合,内容为王与技术赋能的融合,数据思维与共情能力的融合。

(一)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的融合

在中西舆论斗争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应将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摆在第一位,强调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心怀国之大者,涵养家国情怀,做到德才兼备,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服务。同时,强调要厚植对中国文化沉淀的理解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多元包容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中国智慧融入全媒体对外传播作品,实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

(二)中国视角与世界格局的融合

在全球人类生存语境趋同的当下,应引导国际传播人才中外兼修、融贯东西。不仅要学会用文化自信的中国眼光观照世界,更要用文化自信的全球视野描绘世界;不仅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关乎人类命运的世界故事;要讲述中国视野中的世界,更要讲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同时,在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要有意识研究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异同,也要深入了解双方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规则、传播技术等方面的异同,找到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的切入点。

(三)内容为王与技术赋能的融合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激荡碰撞的当下,技术赋能是创新之要,但是内容为王始终是立身之本。国际传播需要借力智媒技术提升对外传播作品的质感和生产创意、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提升传播效能。但是面对复杂的舆论信息环境,要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牢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工作方针,坚守迅速准确、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报道立场,做到“道”“术”兼具,相辅相成。也就是说,要以正确理念、观念的“道”,以及新颖技法、方法的“术”的交互作用,为国际受众提供有时度、有效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信息。

(四)数据思维与共情能力的融合

在纷繁复杂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本无血肉,但使用数据的人却应有大情怀。因此,直面鱼龙混杂的国际大数据,还需要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融合理性数据思维与感性共情能力的本领,学会借助大数据呈现的用户画像分析挖掘出受众更易于接受的内容呈现形式、话语表达方式等,将内容传播向情感互动维度延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人文之“情”的感性与数据之“理”的理性交融中引发群体共鸣,实现同频共振,促进民心相通。李子柒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流行恰恰证明了充满人文温度和情感互动的视频作品更容易突破文化的边界,通过文化共情最大化传播效果③。

四、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对策

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应通篇设计,综合施策,在加强人才培养前瞻谋划的前提下,要强化人才培养的政治引领,提升人才的语言与跨文化能力、科技与大数据思维等综合素养,并强化人才的新媒体业务技能。如此,方可实现人才的全媒体转型升级。

(一)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谋划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前瞻谋划,就是要以“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的前瞻性思维战略眼光审视全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一是要用前瞻性思维的全局观,全面加强对全媒体背景下国际传播特别是人才培养本质规律的研究把握。

二是要用前瞻性思维的联系观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形势变化、传播版图变革、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在和外在、横向和纵向联系,前瞻谋划人才培养,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要用前瞻性思维的发展观,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政府、主流媒体、国内外高校、科技企业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更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优化迭代培养方案。

(二)强化人才培养的政治引领

一是要通过理论学习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党史、国情教育,不断强化国际传播人才的理论武装,加深其对于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脉络的理解。

二是要将政治理论学习用于指导国际传播全媒体实践,一方面针对国际时势热点、国际舆论斗争焦点、国外媒体尤其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施的舆论引导案例等开展领学讲座、深度研讨,提升国际传播人才把握国际大局大势以及分析研判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驻外轮岗等方式,在国际传播斗争一线的实践中磨砺人才的政治素质,增强其立场使命意识,不断增强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强化人才的综合能力素养

对于国际传播全媒型人才,除了必备的政治素养、新闻传播业务素养之外,还应着重培养其语言及跨文化能力、技术与数据思维。

一是语言及跨文化能力。对于“以‘和而不同为旨归的文明交流互鉴维度”④的跨文化能力,主流媒体应加强与亲华友华国家媒体合作,联合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比如,新华社组织的“金砖国家媒体线上培训班”、中国日报社组织的“一带一路”媒体研修班;选派国际传播人才参加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及留学项目等方式,加强其对于他国,尤其是国际传播目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信息判断标准的深度体察,提升共情能力,实现国际传播“入脑、入耳、入心”的最后一公里跨越。同时,主流媒体应加强与高校外语学院合作,鼓励国际传播人才掌握除英语之外的一门非通用语,加强“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

二是科技与大数据思维。主流媒体可以与智能技术企业等机构跨界协同,通过建立新媒体实验室、项目研发、产品合作等形式联合培养“懂技术、懂数据的媒体人”,强化向技术要传播力、向技术要影响力的融媒意识,在万物智联的时代,也为已经初显端倪的“智媒+”传播业态储备后备人才。《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机构纷纷组建新闻实验室,让媒体人才的创造力在实验室的技术保障和支持下得到進一步发挥。⑤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也已经开始尝试建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

(四)强化人才的新媒体业务能力

一是可以通过实战项目+交叉轮岗、分类分层集训等方式,强化国际传播人才全媒体思维理念,快速掌握视频拍摄、剪辑等新媒体基础技能。针对国际热点话题形成全媒体项目团队,设计“实战+复盘”的全媒体报道项目,项目团队内部成员轮流担任全媒体报道策划、文字采写、图片及视频拍摄、视频剪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编辑的角色,每次角色互换前通过复盘第一时间回溯业务技能短板,及时再学习再提升。也可借鉴西方媒体在数字化转型期的分类分层集训模式,比如,《今日美国》(USA Today)设定了为期一年的培训计划,首先从采编部门选择30名优秀记者,对他们进行新媒体技能培训,再将他们作为种子力量,分成5组,分别派赴该报在美国各地的办公机构,对当地采编人员进行为期1-2周的一对一现场指导,最终实现该报4000多名采编人员掌握新媒体所需的各项技能。

二是通过中长期跟踪培养,实现全媒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在短期技能强化实现专业挖潜、全媒塑型的基础上,再结合岗位工作需要,按照国际传播新媒体业务的细分领域,比如视频、直播、数据分析、交互设计、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运营等,以专业提质、一专多能为导向,设定分众化培养路径,帮助国际传播人才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深耕细琢,最终实现全媒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

三是在加强新媒体技能培训的同时,要认识到文字能力也应该成为全媒型人才一专多能中的专长领域。在德国一家地方媒体机构对其40名文字记者及编辑开展的名为“数字转型(the digital turn)”的强化培训中,有部分参训人员就表示,写作才是他们的优势,他们还是更擅长用文字来表达,而不是用图像⑥。

郭书含系中国日报社人事部培训处副处长

「注释」

①周庆安、卢明江:《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逻辑和构建优势》,《对外传播》2021年第7期,第14-16页。

②曲莹璞:《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战略传播体系的思考》,《对外传播》2022年第6期,第9-13页。

③廖祥忠:《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现代传播》2021年第1期,第1-6页。

④同③。

⑤龙思薇、周艳:《工具赋能、技术催化和空间协同:海外媒体机构全媒体人才机制创新的支撑要素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年第3期,第66-81页。

⑥Anja Salzmann, Frode Guribye and Astrid Gynnild: Adopting a mojo mindset: Training newspaper reporters in mobile journalism,Journalism.https://journals. sagepub.com/doi/10.1177/1464884921996284,2021年2月24日。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创新思考国际传播培养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信访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大庆油田企业青工培训的创新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