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实践考察与展望

2023-05-30杨辉胡芳沈昕张泽敏才金山孟劲松王静宇杜晓平

档案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开发利用

杨辉 胡芳 沈昕 张泽敏 才金山 孟劲松 王静宇 杜晓平

摘  要:档案资源的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体现。数智是数字化基础上智能应用的简称。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实践,具有多平台、多门类、多介质,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穿越时代的“三多五跨一穿越”特征。正朝着多主体、大档案、全周期、深融合、多套异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大档案;融合;创新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valu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Digital intelligence is the abbreviation of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based on digitalizatio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 resources in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 platforms, multi categories, multimedia, cross regions, cross levels, cross industries, cross disciplines, and cross times. It is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large archives, full cycle, deep integration and multiple sets of heterogeneity.

Keywords: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Archives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Large archive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1 引言

數智化指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1]不过,“数字化”是技术概念,而“数智化”属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数智是数智化的简称。本文特指档案数字化基础上的智能应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发展目标明确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档案工作基本实现数字转型。由此,档案“数智化”研究和应用热潮开始兴起。在此背景下,对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内容、方法、手段、方式、形式等内容的创新实践网络调查(以下简称创新实践),不仅有助于档案工作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进展,适应新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2 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实践考察

考察时,俯下身子“瞪大眼睛看细节”,发现创新实践有着“三多五跨一穿越”的特征。

2.1“三多”。指创新实践活动的方式、形式涉及多平台、多门类、多介质。

2.1.1多平台。进入“数智时代”,网络上“档案数智”相关信息爆增,涉及网站、微信、微博、视频、抖音、小程序多个平台。2021年8月9日,用友商务云视频号,直播了“电子档案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对话的方式讲解了用友核算系统、报销系统、税务系统、影像系统为企业电子会计档案提供归档资料来源,实现会计电子档案生成、调阅、查看、归档、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再比如青岛中海智库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AI查档案小程序。运用AI大数据,在线自助档案查询!再比如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通了AI档案公众号,成为全国第一个专司AI档案的公众号。

2.1.2多门类。除了上述涉及会计档案、人事档案之外,还涉及病案、视力防控、机织档案、数字加工等多门类档案资源及利用。比如重庆海杜普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AI智慧病案小程序,病历复印再也不用跑,手机就能干。比如北京神光少年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电子视力档案,是一款致力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的人工智能防控软件。再比如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的智能下数纸软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具有学习能力并能根据个别毛衫师傅的风格自动做出适应。立鼎科技的酷豹AI数字化平台3.0新版本,“自动著录数字员工”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训练”(少量的样本进行标注和机器学习),就可以在各种数字化加工流水线上,进行文档信息自动抽取,并将抽取的内容填写到预设位置,尤其在文档著录阶段,某些著录项的内容较为简单重复的场景下,数字员工的著录内容准确率高达98%。还有重庆档案工作者自行开发的“全自动自适应图数字化加工系统”等等。

2.1.3多介质。2022年7月30日开馆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的馆藏具有多介质特性。征集有中国58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和1万余家报刊出版单位所出版的版本,其中每种版本要征集保存四份,并征集保藏一份数字版样本。西安分馆共征集到版本资源209万册(件)、数字资源160太字节(TB)。杭州分馆收藏战国越王州句青铜剑、吴越国时期刊刻的《雷峰塔经》。广州分馆入藏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等不同介质的档案文献。

2.2“五跨”。指创新实践内容、方法具有的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特性。

2.2.1跨区域。比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跨区域一体化在线查档平台。该平台是全国首个跨省域档案查询利用平台,可以为三省一市居民提供一体化平台查档和政务网跨馆查档服务。

2.2.2跨层级。比如2022年7月6日上线的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是一个跨区域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询利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各省区市档案馆,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档案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馆及部分地都已接入该平台。[2]共千余家各级档案馆接入。

2.2.3跨行业。2022年7月19日在河南省档案馆新馆举行的“梨园有戏”——河南戏曲档案展开展暨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开馆活动,由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河南省档案馆、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具有明显的跨行业特点。

2.2.4跨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教授主持的“北京记忆项目”下属专题建设成果,将繁琐难懂的古代祭孔典籍转化成优美视听体验的“北京孔庙数字记忆项目”;由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联合三位教授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三维模型等数据与历史地理信息一一对应的“宁波城市历史数字人文信息化平台”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多维度图像智慧系统”等。

2.2.5跨学科。比如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26个获奖项目,“有7个来自信息管理领域,5个来自图书情报领域,5个来自历史地理领域,5个来自文学艺术领域,4个来自考古文博领域。其中部分项目带有学科复合、领域交叉的研究特征。”[3]

2.3“一穿越”。指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穿越时代。

2.3.1穿越时代。例如国家版本馆的版本保藏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并保存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再比如由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及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团队,将党代会报告以数字叙事的方式呈现的“献礼二十大——历届党代会的信息可视化”项目;古联公司的国家级古籍数字化整理与应用的综合服务平台“籍合网”项目;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业音乐典藏资源“中华传统音乐资源数据库平台”项目等。均体现了对历史文明的赓续传承和对时代精神的关切弘扬。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4]。

3 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实践展望

归纳起来,“眯缝眼睛看宏观”,创新实践整体朝多主体、大档案、全周期、深融合、多套异质方向发展。从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26个获奖项目主体的机构性质看,有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表明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馆不再是唯一主体,而是所有一众保存和利用具有档案价值藏品主体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从馆藏内容看,国家版本馆保存的有文献、文物、图书、档案等。衡量馆藏是否是档案的标准,不再是立档单位移交进馆的档案,而是看馆藏蕴含的信息是否具有档案价值。这种“小档案”到“大档案”的转变,其底层逻辑是判断档案的标准,正在由实体归档,向馆藏蕴含信息是否具有档案价值转变,既馆藏蘊含的信息是否具有限制使用性。实现着档案管理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

从馆藏文献与档案关系看,在国家版本馆,文献与档案之间实现了“互转”,随着馆藏蕴含信息的档案价值变化,馆藏在“文献→文献档案→档案→档案文献→文献”全生命周期内不断地媾变与重生。而这背后是文献与档案之间原本就存在着的“互转性”。

从融合程度看,国家版本馆“一主馆三分馆”的构成形式和跨时空、多门类、多介质,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多样化的丰富馆藏,展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多重深度融合。而国家版本馆集档案馆、文献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方志馆六馆于一馆,则体现了主体功能上的融合。有报道广东省阳江市城南新区“七馆合一”项目,预计明年年初建成开馆。珠海横琴新区“九馆合一”项目,包括图书文献阅览中心(图书馆、档案中心)、文艺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影剧院)、文化展示中心(科技馆、美术馆),计划2023年12月建设完成。[5]由此可见,“一馆多能,数馆融合”或成趋势。国家版本馆,每种版本要征集保存四份,并征集保藏一份数字版样本。表明重要档案需要多套且异质备份。这种与放弃纸质文件归档,“独宠”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不同的选择背后,影射的正是档案备查的底色与基因。

总之,以国家版本馆和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获奖项目为典型的创新实践,“不仅俯仰历史,而且直面生活;不仅突破了学科边界,而且将人文学术与公众日常相联结;不仅在高效、互联、协同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而且为我们勾勒了数字文化新体系的远景蓝图。”[6]

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是时代发展要求,是档案价值体现,需要守成、继承、创新。只要守成不守旧,继承不刻板,创新不离经,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完成“十四五”规划赋予的数智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任务。

*本文系航天某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某背景下文书档案智慧信息服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21-JSLL-060-C-T)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余芸.数智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22):162-164.DOI:10.14013/j.cnki.scxdh.2022.22.006

[2]郑艳方.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中国档案报.2022-07-07. https://mp.weixin.qq.com/s/jO33HWqujExu-sF39JpIwA?scene=25#wechat_redirect

[3][4][6]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总结.[2022-12-02](2022-12-22).https://mp.weixin.qq.com/s/KYLTYzs95SKVet9tOcORwg

[5]罗塞塔.数字罗塞塔计划. 从“七馆合一”看档案馆的发展趋势. 2022-12-23.https://mp.weixin.qq.com/s/aKodyHsm_g67H3QYqQD4gw

(作者单位: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杨辉,硕士,高级工程师;才金山;孟劲松;王静宇;杜晓平;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 胡芳;沈昕;3.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张泽敏  来稿日期:2022-10-20)

猜你喜欢

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开发利用
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档案馆藏资源的作用与开发利用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