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声训练对艺考声乐演唱的有效性

2023-05-30刘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演唱表达音准

【摘 要】声乐方向的艺考生在高中阶段对于声乐的学习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很多学生是从高一,甚至高二才开始接触真正的演唱学习。这种演唱截然不同于之前那种自娱自乐式的唱歌。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唱歌是用自然的嗓音,自发式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艺考的声乐演唱则是需要通过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方法,进行相当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一种演唱状态。所以有的学者将天然的状态称为“唱歌”,而专业性的状态称为“歌唱”,两个字顺序的不同,看似变化很小,实则在专业上有明确的划分。本文主要探讨发声训练对于艺考生声乐方向考生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机能;音色;音准;演唱;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从客观上讲,绝大多数的艺考生对于艺考还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依靠文化课没有希望上大学,从而选择艺考之路,因为高考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比较容易录取,从而选择艺考可以让自己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至于音乐是什么,声乐是什么,将来要干什么这些重要的问题则几乎没有思考过,所以选择音乐专业就是在很盲目,很无奈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另外一方面,大多数选择了音乐作为艺考的同学,因为之前没有条件和机会接触音乐,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声乐作为主考,而有能力选择乐器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声乐考生来说,发声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声训练是每一个声乐方向艺考生的必经训练。对于大多数的声乐艺考生来说,在决定要学习专业的声乐之前是没有接触过正式的发声练习的,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几乎可以用“空白”来形容。声乐艺考生在短短的1—3年左右的学习中,发声训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让他们从对专业演唱一无所知到形成基本的科学演唱状态,为正式的艺考准备一两首专业曲目。由于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不扎实且不充分,难以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引用到实际演唱过程中。再加上,艺考生的时间比较紧张,还需要将一部分时间花费在语文、数学等科目知识的学习备考上。一旦在考试中遇到需要较高演唱技巧的曲目,学生便无法熟练演奏。因此,需要平时在发声训练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发声训练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的板块,如身体的生理构造,主要是头腔、胸腔,还有音准、音色、气息、咬字、表现力等。发声训练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的重要作用。

一、形成科学的演唱肌肉状态

前文谈到,选择声乐作为艺考的学生对于专业的声乐演唱认知是一片空白。学生们刚开始接触演唱,对于怎么张嘴,怎么呼吸,怎么咬字,怎么站立等这些概念完全是陌生的。在最初的课程中,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口腔的结构,尤其是要结合医学解剖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口腔,比如舌头位置、咽腔、悬雍垂、上下颚等,这是从生理上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演唱构造。这一步很基础,但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接触声乐学习前,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欠缺。了解了这些生理构造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最基础的练习,如张嘴练习、微笑练习、感受上下颚的开合状态、打哈欠的状态训练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对照生理结构图,对照镜子,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从而形成肌肉记忆。

二、训练正确的气息

可以说在整个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气息的学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从学习时间上,还是学习的重要性上,气息始终都是声乐学习者长期训练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声乐学习的高中学生,气息这个概念远比发声腔体概念更加陌生,因为发声腔体可以通过生物解剖图来参照观察,但气息却不行。在最初提到气息时,学生甚至感到莫名其妙,所以他们表现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演唱来说,气息是最主要的支撑,甚至可以说,学习演唱就是在学习如何运用气息。学生在学习之前,在纯自然的唱歌状态下,基本上不会意识和考虑到气息这个概念。自然的唱歌是靠自然的呼吸,自然的气息,而专业的声乐学习则是讲究气息的“支撑”,如果没有科学的气息应用,唱歌的时候是很难有好听的音色(泛音),另外也缺乏声音的基石,声音要么很“硬”,要么很“直”,或者是很“苍白”。因为学生在自然唱歌的情况下,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无意识地调整调性高低,而对于艺考需求,不允许随意改变曲目的高度,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通过正确的训练而达到歌曲本身的要求。所以通过发声练习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发声练习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方法和步骤,也有很多发声的专著,发声练习的曲目,如著名的《孔空练声曲》。对于零基础的学生,需要从比较容易掌握的音开始,比如“a”“la”“ao”等。这样的音开口比较大,嘴型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练习时更容易找到声音的位置,舌头的位置,音量也更大,共鸣的感觉更容易体会,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在经过这些基本音的练习后,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练声的感觉,也给他们培养了练声的意识,学生开始体会共鸣,体会气息,体会歌唱的状态,甚至是“口感”。

三、提高音樂素养

发声训练首要的功能是对声音的训练,比如对音色(泛音)、音量(可控大小),在专业上讲的“圆润”,“穿透力”,“亮点”等。但在训练过程中,老师用钢琴弹奏的往往是音阶式的,比如常用的“123454321”,或者“531531”,这两种常用的练声曲,都属于音阶性的,同时另外还要采用比较具有旋律感的练声曲,比如上文提到的《孔空练声曲》,再有就是国内一些声乐教育家自己编著的一些专门的声乐练习曲,如沈湘、金铁霖等。在各种各样的发声练习中,学生掌握声音本身的同时,也在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比如建立音高概念,掌握节奏感,甚至是提高歌曲的表达能力,因为练声曲其实就是一种不唱音名的视唱曲目,而复杂的,具有旋律性的练声曲就相当于是小型的演唱曲目,只不过把歌词换成了某些发音的声母或者韵母而已。发声练习的这种有效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因为部分学生在决定艺考前几乎没有接触过音乐学习,更没有专业的乐器学习。他们对于音高概念、节奏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声乐练习的过程。

四、提高歌唱的感染力

歌唱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专业学习的最终目标却是最自然的状态,这听上去是矛盾的。在没有学之前也是很自然的,但是没有学习之前的自然状态跟专业训练之后所追求的自然是不同的,而发声训练的整个过程就是从没有学习的自然状态到学习以后的自然状态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没有经过发声训练前的自然状态只是很有限的一个区域,比如高音区,低音区的把握是很有限的,往往选择自己嗓音平时说话时的音域。但经过专门的发声训练后可以大大拓展这种自然状态,比如高音可以唱得更高,但更加舒服,更加有气息的支撑,低音也可以扩展,音色是饱满的,就是通俗讲的“不干”“不炸”“不苍白”等。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发声练习才能达到。虽然在理论上我们讲发声的练习中的各种概念都分的很具体,比如舌头怎么放,上颚怎么动,横膈膜怎么放。其实,在真正唱歌的时候,这些肌肉部位都是高度配合的,不可能像理论中分析的那样进行分步骤配合。但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为了分部位进行训练,老师要把这些问题分别提出来,给学生讲解。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后,学生才能逐步进入到一种自动化调节歌唱肌肉部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不断提高恰恰就是歌唱状态的提高,也就是歌唱感染力的提高,这是一个既具体,又很抽象的过程。

五、提高舞台表现力

发声训练对于初学演唱的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舞台表现力。首先是消除心理障碍,很多学生最初进行发声训练,表现得很陌生,很害羞,不敢出声,也不敢张嘴。比如,在练习“狗喘气”这个动作时,学生表现得很不好意思,不敢夸张地去做动作。再比如,练习张嘴,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嘴张得很大,看起来很狰狞。这都是因为学生对声乐练习的不了解而导致的。在整个发声练习的过程中,要特意让学生在舞台上,或者在讲台上,面对其他同学,就是要从心理上打破他们的这种害羞的状态。时间长了,学生开始习惯,也知道了这是一种正确的,必须的训练方式,从而也就不会紧张,不会害羞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更加自然,更加放松地去练习,把发声练习当作正常的演唱来进行,提前熟悉舞台,进入一种表演的状态,而事实上很多歌唱家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是这样练习的,比如歌唱家石倚洁。

六、发声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发声训练能够提高艺考生的想象力,提高艺考生的综合素质。由于艺考生练习音乐演唱的时间不长,并没有熟练掌握发声技巧,会影响最终呈现的演唱效果。此外,在之前的生活中,艺考生也没有过分注意保护嗓子,导致他们的嗓音会有些受损。再加上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嗓音变得更加洪亮,于是用力喊唱,这样不仅不能演唱出优美的歌曲,而且还会对艺考生的嗓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艺考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嗓音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演唱效果。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分析艺考生应当如何进行发声训练。

(一)呼气节奏

对艺考生而言,通常需要选择难度较大的歌曲进行演唱,在考试中获得优势。但难度大的歌曲通常会在歌曲中有很多延长音,这就需要艺考生练习如何呼气,才能保持嗓音一直在一个音准上,而不至于因为憋气时间过程产生断音、颤音的现象。这就需要艺考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能够自觉进行自然的呼吸,而不是憋气练习歌曲演唱。这样在考试过程中才能轻松自如地呼吸,将歌曲完美演绎。

(二)避免喊唱

艺考生毕竟不是专业的歌手,所以他们对嗓音的保护意识还没有达到要求。平时不注意饮食,食用辛辣,对嗓子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说,在练习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嗓音变得洪亮,而大声喊唱,这样会对考生的嗓子造成十分大的伤害,严重者以后永远都不会恢复。因此考生在进行发声练习的时候要寻求专业教师的指导,轻轻松松地把高音唱出来,一定要切忌在发声练习时大喊大叫。

(三)培养艺考生的音乐兴趣

很多艺考生选择走这条路并不是兴趣驱使,而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走这条路。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撤退心理。没有兴趣做支撑,即便过了艺考也很难有所建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艺考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需要艺考生自身的努力,选择合适自身且能够接受的训练方式。在与音乐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以此为支撑坚持下去。

(四)正确的姿势

艺考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要协调身体各部分器官,比如站直挺胸抬头,这样才能确保气息在胸腔中顺利流出。否则如果姿势不正确,发声位置也会有所偏差。就像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在跑步时,如果他摆臂或者跑步的姿势不正确,那么就会对他的速度产生削减影响。当学生站立唱歌时,身体必须保持放松状态,保持平静的呼吸,保持自然神态,这样才能体会歌唱时的具体发力位置,了解发力程度,完美还原歌曲。但有的艺考生在发声训练时并不注重自己的仪态和姿势,反而是以一种他十分舒服但在其他人看来十分别扭的姿势,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不仅不优雅,反而很僵硬。因此艺考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

(五)运用轻声练习发音技巧

艺考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左右,他们的器官与成年人还有所差异。他们嗓子部分的肌肉十分松弛,并且十分稚嫩。艺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这一特征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艺考生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旦长时间练习,会很容易变得疲倦。他们的声带十分薄也很软,长时间的练习将会超过他们能力承受范围。轻声练习不仅可以帮助艺考生增强声带机能的耐力,而且还能保持声带健康。艺考生的发声训练,首先是由强到弱的发声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艺考生会感受到哼鸣在唱歌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简单的小练习完成之后,再加大音量进行练习,整个过程学生都要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协调气息各方面的关系。其次再进行由弱到强的发声练习,在这练习中,艺考生应保持正确的发声动作,并维持不变,这样才能在长久的练习中找准发声的位置。最后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发声训练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音量由大到小的练习,适当调节音量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艺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寻找头腔和胸腔之间的共鸣。艺考生在发音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口腔、舌头等部位,由舌头抵住下齿内侧,咬住字,使口腔保持在打开的状态。这样能够感受到气息呼出的集中感。总之控制好唱歌时喉咙的状态十分困难,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控制好唱歌时的歌声,这对艺考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七、结语

发声练习在声乐艺考的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学习不仅仅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肌肉歌唱状态,比如口腔的状态,胸腔的状态,共鸣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整体素养,比如音准,节奏,韵律等。再者也可以从心理上提高自己的歌唱状态,找到表演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霞.“教无定法”: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法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9(4).

[2]梁丽.试论声乐教学法[J].黄河之声,2012(15).

[3]包杰.高中声乐艺考生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D].扬州:扬州大学,2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农村普通高中音乐声乐方向艺考生培养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N(2021)107)。

作者简介:刘敏(1975—),女,漢族,甘肃陇南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育。

猜你喜欢

演唱表达音准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声乐教学略见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