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90年代广西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探究

2023-05-30任顶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类型化广西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在政治规划及市场经济需求下,广西主旋律电影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基点开始尝试融合发展的道路。以《长征》《红嫂》等影片为代表,体现了这一时期广西主旋律电影从宏大叙事模式到类型化叙事策略的转变路径,其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在强调国家主流意识,反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表现出与中华民族意志紧密相连的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广西主旋律电影;宏大叙事;类型化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处于消费体系内,面向广大观众与一种更加都市化的、娱乐消遣不断增长的生活模式相适应。过往中国电影强调的寓教于乐、教化作用在商业化大潮冲击下仿佛偃息旗鼓,只有主旋律电影仍履行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社会主义向心力的重要职责。作为中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广西电影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基点,在“两为”和“双百”方针执导下,于1990年至1999年共创作了如《血鼓》《周恩来》《红天鹅》《长征(上、下)》《红嫂》等十余部主旋律影片,这些电影在开拓主旋律电影题材领域的基础上,分化出两条叙事线路,一是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背景,将主流意识形态观念与大众审美趣味相交融,呈现出一种“宏大叙事”模式;二是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同时开始寻求与爱情、传奇等类型元素的结合,从微观角度扩展了人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出“类型化叙事”的转变倾向。当然,不论是宏大叙事模式还是类型化的叙事策略,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主旋律电影表达强调了国家主流意识,弘扬了多元民族文化,规整了主流文化秩序。

一、政治需求下的宏大叙事模式

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社会,杂糅的思想观念开始充斥在社会各个阶层,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时,唤醒人民自身主体性意识变得尤为重要。并且从1990 年开始,国家推行市场经济之后,中国电影转型面临市场,接受商业经济的挑战。[1]在这种复杂的情景语境下,广西主旋律电影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基点,调整创作视野,将目光投向历史画卷中的时代伟人或重要事件,出品了如《周恩来》《叱咤香洲叶剑英》《长征》等影片。这些电影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背景,通过宏大叙事模式,书写出个人与历史、人民与国家的深层关系。[2]

(一)重要历史人物

20世纪90年代,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思想开始飞跃,他们在写史同写人的关系上开始注重如何表现更加真实的人,在表现领袖人物时,开始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努力做到马克思所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3]宏大叙事模式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以我党重要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尝试书写伟人事迹。如为建党70周年准备的献礼片《周恩来》,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导演丁荫楠通过悲剧性叙事塑造了高度伦理化的周恩来形象,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促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认同。在這部影片中,周总理的扮演者王铁成仿佛跨越时空,奇迹般地进入到周总理的精神世界。丁峤同志曾在访谈录谈到,他认为王铁成是把塑造周恩来当作自己的天职,从起初只是在话剧《转折》(1977)中对周总理的声音、手势、动作进行模仿,到后来开始追求形似到神似的转变,他学总理光明磊落的交友之道,学总理全心全意地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开始深入周总理丰富浩瀚的内心世界。

(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宏大叙事模式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致力于描绘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而塑造全新的中国形象。在这里“历史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以权威性确证这现实秩序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必然决心。”[4]翟俊杰导演的《长征》用全知的视点和全局的视角,将戏剧性和纪实性结合,通过对战争环境的真实描绘,以磅礴的气势,恢弘的场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衬托出伟人力挽狂澜的壮阔胸襟。在这部影片中,翟俊杰导演几处惊笔:首先在《长征》之前,各大影视剧创作一般是由古月饰演毛主席,他出身烈士之家,本身带有一股正气之风,作为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形神兼备,而翟却启用唐国强饰演,并将湖南话改为普通话,在当时引起一片热议,结果自证,由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形象至今仍深入人心。其次,翟在表现红军阻击战时加入了诗意的表达手法,用优美的《十送红军》反衬阻击战的悲壮,在影像与声音的错位表达中展现悲怆的战争场面。最后,导演巧妙运用毛主席诗词,通过远景、长镜头等拍摄手法再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跋涉夹金山的艰辛历史,歌颂了革命将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

(三)爱国主义精神

得益于对历史事件和叙事文本的把握,宏大叙事模式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抗争足迹,凸显了中华民族革命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国家意志的见证者与民族精神的诉说者。如《叱咤香洲叶剑英》以香洲兵变为题,描述了孙中山先生病逝后,接任粤军新编团的共产党人叶剑英坚持革命主张,成立香洲新兵团,然而此举遭到军阀、当地黑恶势力和军内部分变节分子的仇视。后来叶剑英率领新兵团的军士粉碎了阴谋,惩办了群恶,保住了革命队伍。影片激荡着高昂振奋的革命主义情操,弘扬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本身是一部革命历史故事片,在拍摄时应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运用电影艺术能够逼真再现生活的特有功能,客观的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和革命战士叱咤风云的革命气概,但影片却仿佛走上武侠动作片的误区,将这些革命英雄拍成了武艺精湛的武林高手,把激烈的战争场面拍成了挥舞拳脚的武打场面,[5]不由令人惋惜。

二、市场经济下的类型化叙事策略

90年代初市场经济建设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带有消费主义色彩的好莱坞大片开始不断冲击中国内陆电影市场,争夺电影观众,主旋律电影产量开始下降,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语境下,广西主旋律电影开始谋求新的创作路径,其在题材上尝试与爱情、悬疑、艺术等商业元素进行融合,在人物塑造上逐渐深入人民群众,整体呈现出类型化的叙事策略。这一阶段的广西主旋律电影虽然在发行方面仍有亏损,但通过进一步完善类型创作,逐渐建立起自身市场地位,为弘扬民族精神,打破传递隔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与类型叙事元素的融合

类型叙事元素是一个庞杂的大众文化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艺术与历史等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这些角色无一例外地跻身于电影的故事与形式之中。[6]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主旋律电影也积极寻求与类型叙事元素的融合。《红天鹅》是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作品,电影聚焦于芭蕾舞艺术,以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借助中国第一代芭蕾舞女演员乔丹婴在友谊、爱情与事业上的故事,颂扬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性的复杂与丑恶。导演古榕将四十年的风雨浓缩在十本彩色胶片之上,以充满诗意的电影风格将艺术与人生、个人与时代、人民與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外,广西作为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孕育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这一时期的广西主旋律电影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叙事元素。其在选材上立足本土民族,但又超越本土,涉及其他民族,突出各族人民共结一心、敢于奋进的核心思想,力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深入探索各民族内在的精神世界,表现民族灵魂。如《世界屋脊的太阳》聚焦于藏族,讲述了西藏电站建设的故事,影片将个人情感、藏族文化、高原景观和工业建设融为一体,把“国家”“民族”“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表现时代感的同时突出藏族人民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献礼高歌。

四、对类型人物的塑造尝试

一般而言,类型人物是特定价值观的外化形式与活化能动因子,具有先决不变的文化姿态,其心理状态是相对稳定的。[7]宏大叙事模式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以革命伟人为主要表现对象,而类型化叙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则将创作目光投向了人民群众。以《天火》为例。就表现主体而言,影片中的主人公冯世光充满忧患意识和真情实感,为基层水电建设而放弃了进京机会,导演聚焦于时代下的个人,从历史中解剖人物,契合时代主题,塑造了电站建设者的伟大形象。其次,影片通过剪影、长镜头、定格镜头等现实主义手法营造质朴的影像气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开始一场矿难埋没了当时正在工作的电站工人,残破的废墟上一面国旗屹立不倒,烈日剪影下,挥着工帽的主人公一边呐喊一边奔向镜头,原本占据画面四分之三的土地剪影逐渐被阳光和人物代替。电影以一场矿难为切入点,通过视听手法的巧妙运用将时代环境与人物个体融合在一起,象征着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最后,电影从重大社会问题中取材,主题挖掘深刻,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影片笔墨凝重,将人物个体放置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叙事推进勾勒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现实的人”为基础表现出对国家的认同意识。《红嫂》也是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作品,影片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的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助解放军伤员彭林的故事。影片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将红嫂形象与全国人民牵连在一起,尤其在电影结尾,村里所有女性用肩膀架起了一座木桥,冰冷的河水中,一群伟大的女性用自己的肩膀开辟了一条通往革命的道路。

五、类型化叙事的不足之处

虽然这一时期的广西主旋律电影开始尝试主旋律电影与类型化叙事的融合,但仍有些许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影片虽然在题材选择上开始逐渐创新,但在叙事上仍采用严肃的叙事论调展现单一视点,甚至部分电影并没有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关系,让历史为剧情让步;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摄制的《铁血昆仑关》旨在讴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英勇抗击侵略军的爱国军民,歌颂抗日将士的英雄气概,刻化普通百姓抗击敌军的浩然正气,[8]突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但影片并没有对历史背景做详细考究。作为我国第一部描写战争的立体声、宽银幕彩色影片,《铁血昆仑关》气势恢宏、场面惊艳,讲述了国军将领杜聿明所带领的第五军奋勇抗战,拿下昆仑关战役胜利的故事,但事实上,在昆仑关战役中,“国军”投入了四个集团军的九个军外加一个师十数倍于日军的战力,最终却在昆仑关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的向上林县等地逃命。[9]尽管影片中的细节设置真实有度,但影片的整体故事架构没有建立在史实基础上。二是人物塑造虽然开始走向群众,但仍具“脸谱化”“扁平化”的缺陷,表现个体却回避人物多面性,对矛盾冲突的解决也过于简单;如《莫忘那段情》在塑造腐败干部冯怀恩的人物形象时暨缺乏考虑,影片虽然展现了冯怀恩从战争年代的革命者到商品经济年代的掘墓人的巨大变化,揭露了冯怀恩自私堕落的一面,却将人物的行为变化过度归结于复杂的时代环境上,弱化了人物个体的心理动机。

六、结语

总而言之,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主旋律电影秉承回龙观会议精神,面向人民大众,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在双百两为的方针指引下谋发展,求创新,体现为从宏大叙事向类型叙事的演进路径,虽然在类型化叙事仍有不足,但表现了广西电影人的时代责任感,激励了人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当下电影文艺工作的重要课题,当代电影工作者应抓住符合新时代语境的电影创作规律,讲好中国故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谱民族之歌,颂华夏之魂!

参考文献:

[1]熊立.广西电影:中国电影在地化建构的实践与探索[J].南方文坛,2018(6).

[2]任顶,焦仕刚.《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话语建构探究[J].四川戏剧,2022(4).

[3]王志敏.开拓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局面——丁峤同志访谈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1(2).

[4]尹鸿,陈航.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1993(1).

[5]龚千.革命题材不能拍成武打片[J].电影评介,1995(3).

[6]聂欣如.类型电影原理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7]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8]龚千.碧血千秋 气壮山河——影片《铁血昆仑关》观后[J].电影评介,1995(5).

[9]伍焕忠.给谁送“桃子”?——评《铁血昆仑关》[J].电影评介,1995(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广西“主旋律”电影共同体美学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24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顶(1998—),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

猜你喜欢

类型化广西
壮美广西
习主席视察到广西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透过电影《八万里》浅谈西藏电影类型化思考
广西尼的呀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