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学改革方向与策略探索

2023-05-30李萌

成才之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李萌

摘要:在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学科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都需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使学生在自由探索、深刻感悟中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在高职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深度挖掘美术作品中包含的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具有正确意识形态的元素,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完成课堂的构建,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G712;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0-0065-04

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在高职院校中设置多元化的职业课程,有利于为国家输送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在教育改革的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必须积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之中。以美术教育为例,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理论讲解、作品单一化鉴赏教学方式,深入挖掘美术作品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美术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价值

1.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高职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完美融合,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对美术作品进行背景介绍、价值分析。学生一方面能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掌握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受到美学的熏陶,掌握辨别美与丑的方法,并逐渐将这一能力纵向转移,利用较高的审美素养分辨社会中的善与恶。课程思政的融入活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自觉地借助美学知识探究事物的本质,形成对美的感知及心灵上的感悟,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深化学生爱国意识

课程思政的重点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教师在将美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会积极利用教材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入课堂。如高职《美术与艺术欣赏》教材包含了大量具有爱国情怀的作品,教师详细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创作内容等,重点突出民族精神、爱国热情,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让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激发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致力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完成知识解析,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并感悟艺术作品的思想道德内涵,从而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教师组织的课程思政相关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鼓励学生基于美术学习的认知,自由创作美术作品,尝试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进而实现正能量的传递,在提高美术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提升。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

美术是高职教育阶段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多元化赏析,引导学生研究艺术的形式美并感悟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使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实现艺术素养的发展。学生在参与鉴赏、创作活动后,能够初步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随着教学中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再适用于当前教学形式,教师有必要将先进的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力度,在教学中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守信、勇敢、诚实等美德,有意识地深化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家国情怀因素,让学生能在课上产生情感共鸣,深化爱国主义精神,最终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这样,具备正确道德观念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自行判断对与错,并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应对策略。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1.教材整合:深挖思想政治元素,多角度作品欣赏

高职教师想要将课程思政理念与美术教学完美融合,必须重视对素材的挖掘、分类与整合。教师要根据课程思政的需求对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度挖掘,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在丰富课程内容、组织多元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并能站在不同角度完成艺术赏析任务。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授“中国陶瓷艺术”一课时,教师可以将“china”一词引入课程教学;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称,而这一名称正是来源于“china(陶瓷)”,这可以明确陶瓷的重要性及在我国文化领域的地位。教师可着重分析陶瓷的发展历史,侧面展示人类的精神文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呈现基础知识,并适当播放讲解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认识到陶瓷是一种将器皿的功能性与审美需求巧妙结合在一起,利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成图样,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或美好的寓意的器物,且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要从用料、外形、烧制温度、质地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并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与领悟。起初的陶器是古人用泥巴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智慧。即便经历了几千年,陶瓷依然静静地散发“光芒”,如秦兵马俑、唐三彩、景德镇青花瓷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结合美术知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让他们明确认识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身日常行为中的不足之处,在自我改变中获得全面成长。

2.思政联系:增加课堂实践,实现全面化教学

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美术教学,部分教师往往都侧重于对理论知识进行解析,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为此,高职美术教师必须及时转换教学思维,突出美术学科艺术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可在进行技巧讲解的同时组织实践活动,如小组交流、合作创新、理论应用等,并在日常考核中增加“实践”这一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应用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授“现代绘画艺术”一课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的主题,在介绍现代绘画艺术发展背景、时间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比多幅名家的作品,总结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并将中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融合讲解,使学生感受我国借鉴西方绘画变革方法并努力将其与自身的艺术、时代特点融合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国情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上以“用美术讲中国故事”“我身边的英雄”等话题组织小组讨论、自由创作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创作灵感,并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產生深刻认知的前提下提高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自然而然地寄情于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真正做到将美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并挑选优秀的作品张贴到展示区,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生动化展示画作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应做好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科学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计划,对美术作品进行生动化呈现,让学生可以在课上欣赏到更多名家的作品,也可以直观对比相同主题的多篇作品,感受不同作者对相同主题理解上的差异,还可以借助纪录片、动画视频对作品进行解析,起到全方位示范讲解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艺术鉴赏、课堂讨论活动中,在对比分析、细化解读中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代的风貌,从而提升审美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授“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时,教师应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将古代的岩画、陶画以及人物、山水、花鸟的代表性画作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挖掘出每一个艺术作品的思想道德元素,使学生在提高欣赏绘画能力的基础上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美丽的森林》这一动画片段,以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碧桃图》《杨柳乳雀图》《果熟来禽图》《芙蓉锦鸡图》等画作。这样,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宋代绘画的特点,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宋代画作的题材表现出了多样性。教师可就此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进行简单陈述,指出宋代重文轻武,经济重心南移,因此其文艺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程朱理学”的形成,使文化发展呈现出的繁荣瑰丽的景象。教师可以由此引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课程思政主题,将美术教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衔接,要求学生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情况说一说当下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特点,围绕素描、油画、中国画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4.教师自省:领会课程思政,深刻化价值讲解

美术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明确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并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及时转换思想,不将美术理论知识讲解以及绘画技巧传授视为唯一课程内容,而要重视对美术作品深层价值的挖掘,在备课期间整理好作品信息,如作者、创作背景、创作思想、作品风格等,深度解析作品的思想、情怀,将思想政治内容以生动、形象的美术元素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作品思想的过程中体会其核心价值,最终达成以美术育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绘画艺术概述”这一课前,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要对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内容进行整理,如总结绘画的不同种类(水彩画、壁画、水墨画、镶嵌画、版画、帛画等)以及不同内容(风景、人物、花鸟、山水)、不同功能(年画等)。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涵,还可以明确我国绘画发展对世界绘画发展的影响,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点。同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素材,结合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政治环境和思想形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思想上的升华。例如,徐悲鸿的《战马》是二战时期的作品,落款与其他作品落款不同,强调了“二次世界大战”,这就是绘画作品与政局的联系,也是作者爱国意识和情感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选定“富强”这一主题布置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教师所给的材料,在明确自身发展过程中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的基础上呈现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画作,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5.解决难题:建立完整体系,贯彻社会化方针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应统一调整教学方针,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将“立德树人”视为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结合历史、社会、生活展开教学,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掌握社会形态,了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促进他们感悟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中国建筑艺术”一课时,教师应根据综合教学体系的要求制订课程计划。第一,制定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成就及特点,可以在开阔视野的同时陶冶情操,实现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培养审美观念。第二,总结重难点。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将建筑艺术之美与实际生活结合,让学生回忆生活,用心灵欣赏,从而能更好地说明建筑对人们精神发展的作用。第三,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教师在导入环节要展示著名建筑的图片,如明清故宫、长城、安济桥、苏州园林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思考中国建筑体系的特点,然后以万里长城为核心示例展开深入教学,对其材质、功能作用、历史价值等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从而体会建筑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展示更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如福建土楼、北方四合院、南方徽派建筑等,对民族特色进行着重介绍,使学生在了解更多建筑技巧、形式的基础上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积极创新:丰富课堂形式,满足个性化发展

在高職美术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推动课程思政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并借助数字化平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联动,促进文化建设与美术实践活动协调发展。

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将课程思政与美术教学融合,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字”的起源与演变,展示《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商代甲骨文》《战国与秦统一后的“马”“安”字》《汉字的演变》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人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发明了一个个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在原有形态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发展,是在特殊环境中出现、成长的艺术。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书法流派代表人物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欣赏,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学生掌握书法相关知识后,教师再系统化地向学生介绍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向学生展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妇女凤鸟图》《女史箴图》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思考:这几幅作品分别描述了什么场景?绘画载体出现了哪些变化?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绘画由原本的依附器皿而作,演变为独立的艺术,这是文化发展和进步的直观体现。当学生借助名作分析掌握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领略不同的书法和绘画佳作,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美术教学活动与文化建设相结合。高职院校也可以借助“艺术节”的契机,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书法、绘画作品,再借助校园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凸显专业成果中的思政教育属性,促进教育教学成效的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深化,高职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必须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了解学生的未来成长需要,加强学科知识与思政之间的联系,实现教材的深度融合。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并组织艺术鉴赏与艺术创造活动。此外,教师应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促使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高度融合,实现生活化、社会化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璐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美术类课程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

[2]梁开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策略[J].陕西教育, 2021(11).

[3]薛珊.艺术素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

[4]李爱军.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

Exploration on the Direction and Strategy of Art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Li Meng

(Jiangsu Taodu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rious disciplines need to incorporate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knowledge,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rough free exploration and deep understanding. In the art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clarify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deeply explore the positive, energetic, and ideolog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art works, reasonably utilize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roo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re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arteducation;curriculum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