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赜

2023-05-30潘霞

成才之路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潘霞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五育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及其对“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数学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课程内容欠缺与专业的结合、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实践、课程评价导向不足,并从重构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的结合、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五育融合;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0-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五育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闲暇时间美育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YB2021-11)研究成果

新时代,国家对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 2020)》规定:“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是通过教育培养、职业实践等途径实现高职大学生“人职匹配”,更好地服务学生,使学生能顺利步入职场。该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求职生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环节。本文以“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为载体,从五育融合的视角探讨如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五育”融合教育理念

关于五育的基本内涵,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解释也不同。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思维突破,也是一种理念创新。德育重在品德修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类似工匠精神、爱国精神、五四精神等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智育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增长,智育是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育是塑造学生的体魄,身体健康是成长成才的前提保障;美育是身体之美、外在之美、思想之美、心灵之美的总称,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劳育是以劳动作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实践、创造劳动的能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高职“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一般采用“三段式”培养模式,将学生三年的高职学习时间明确地分为“探索期”“定向期”“准备期”。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但教学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全局性、长远性思考,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课程内容陈旧,欠缺与专业的结合

想要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引领,就要注重课程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有效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结合学生不同专业属性,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是一门公共课,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内容板块应该有所调整。对于职业生涯导引中的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中的就业政策等内容,不同专业的讲解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但目前仍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适当调整知识板块的教学侧重点。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搭建系统化、具有时效性的资源库,在教学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陈旧的案例,对新情况、新问题鲜有涉及,导致学生对自我、专业方向、行业发展的认知不清,对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3.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实践

部分高职院校对“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将其作为选修课,任课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或者辅导员。有的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很少,且部分教师还是将课程的重心放在课程的基础知识上,对学生价值引领方面的内容比较欠缺,更缺乏课程融合专业的实践内容。部分教师对五育融合理念把握不牢,课程教学单一和枯燥,弱化了“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也使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仍以观看视频为主,没有达到课程实践的目的,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动态跟踪

当前,“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仍然以笔试为主,这样只能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却不能了解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择业观念。另外,教师没有给学生建立个人职业规划成长档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业能力、职业偏好、个人兴趣变化等帮助学生修正职业规划,使得教学没有跟学生的成长动态融合起来,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对“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1.强化育人理念

在五育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要融入五育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强化五育融合理念,在各板块的内容中融入五育内容,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建立保障机制

想要确保育人效果,就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课程资源配置,加大政策制度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保证“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具备对应的专业知识,才能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应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课,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深度挖掘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资源配置上,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更多资源,并将这些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在补充学生课程资源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政策制度上,高职院校应积极制定相应考评制度,为五育融合发展的育人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五育融合视域下“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根据五育融合思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开展“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具体策略如下。

1.重构课程教学任务设计,丰富课程内容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拟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职业生涯导引,12学时;模块二、职业素质提升,12学时;模块三、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12学时。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共开设4个学期,每个学期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大一学年第二学期学习的模块是职业生涯导引,主要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认知—兴趣、价值观、能力的探索,同时带领大学生一起进行职业世界探索,帮助学生知己知彼,设立职业生涯目标;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学习的模块是职业素质提升,主要内容是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职业素质的提升、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心态的塑造等内容;大三学年第一学期学习的模块是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主要内容是就业政策、求职途径、面试礼仪、就业准备等。课程通过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对标“五育”,将知识点与其他四育素质要求结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模块一职业生涯导引共计三个项目为例,模块一共计12个学时。分为三个项目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主要内容是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能力目标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课程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德育融入职业选择,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增强审美意识。项目二是自我认知———兴趣探索、价值观探索、能力探索,主要任务是兴趣与职业兴趣、人职匹配测试、培养职业能力与技能、职业技能探索、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测试。能力目标是掌握职业兴趣、职业技能的自我探索方法,理清自我职业倾向,做好职业定位。课程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需求、国家发展中。项目三是职业世界探索,主要任务是职业探索的方法与任务、分析职业环境。能力目标是了解职业世界相关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分析职业环境的方法,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课程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化专业学习,拓展学习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开设目的是让大学生顺利就业,找到理想的工作。课程任务一方面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相关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在职业生涯导引板块可以加入学生生涯人物访谈实训作业,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与专业相对应的行业特点,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对应的实习机会;在职业素质提升板块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课程实训作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板块关于求职面试技巧及礼仪训练的教学中,可通过模拟求职招聘活动,训练学生面试坐姿、站姿、走姿等,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3.促進教学内容与专业的结合,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为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以及兼职教师,开课部门多为学校招生就业部门,未能由专业教研室聘请专业教师。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为例,职业生涯规划导论的职业世界探索部分应该加入会计、金融行业的行业信息,会计、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行业的一些发展历程、工作现状等,便于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专业特性;职业道德修养板块要特别注意加强会计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正反案例加深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加强学生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扣好学生在校的第一颗扣子;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板块的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可以通过毕业生的工作感受等渠道,使学生掌握行业就业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紧扣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紧扣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主题,紧扣课程教学主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精神塑造,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同时,应紧扣课程的文化主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好课程的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性要抓好“主渠道”建设,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的编选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全面融入五育,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

4.借助信息化平台,助力课程五育融合

信息化时代下,教师可以借助智慧树、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智慧课堂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把课程的一些知识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在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的面试技巧与礼仪训练章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发布知识点视频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面试技巧和礼仪训练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的内容融入美育、体育内容,进行形体训练、礼仪训练。这样,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训,能够更好地掌握面试技巧。在教学职业道德与修养时,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案例,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每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有没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展示,并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布置小组拓展任务,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借助信息化平台,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融合五育,落实育人任务。教师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信息化手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利用任务驱动,推进线上线下实操,打造信息化、智能化课堂,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構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育人效果提升

五育融合视域下,“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区别于传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体系。第一,评价目标。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是衡量学生的专业成绩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时期的“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达到五育与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环节的融合。第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高职“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常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在五育融合背景下,课程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人文素质等多方面。同时,要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加入督导人员、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共同评价。第三,要开展及时性的评价总结。高职院校要通过及时性的评价总结,对教学中的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保证课程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总之,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能使大学生对自身有较为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岗位技能的具体需求,规划自身的就业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在“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中应强化育人理念,建立保障机制,重构课程教学任务设计,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促进教学内容与专业的结合,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借助信息化平台,助力课程五育融合,构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育人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 2021(01).

[3]刘锴,孙燕芳.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教师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6).

[4]陈海明,陈芳.高职院校共青团“五育并举”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2).

[5]王宁,陈建伟,杨志年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6]文苇.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12).

[7]张晓莺.从职业规划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8]孟潇.关于高职学生职业规划和自我定位的研究性探索[J].职业, 2017(14).

[9]吴向丽.职业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

[10]李忠岘,何良君,张云徽.高职院校职业规划课程效能评价体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2015(06).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areer Plann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Pan Xia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Hechuan Provinc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houldering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all-roun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five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its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areer plann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roblems of "career plann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are the lack of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pecialty, the lack of emphasis on curriculum and lack of practice, the lack of curriculum content to be enriched, the lack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guidance, and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ask desig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urriculum specific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professionalism, us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s; vocational plann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