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2023-05-30沈嘉纯
沈嘉纯
内容摘要:“老外”是当今中国人脍炙人口的对外籍人士的称呼语,但中国人和欧美外国人对“老外”一词的文化心理却大相径庭。尊称、平称或是蔑称,“老外”一词激起了不少波澜。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研究“老外”一词与国别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老外”特征及中国人对“老外”的情感态度。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剖析“老外”这一文化负载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关键词:“老外” 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 启示
“老外”一词始于台湾,并于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传入大陆,流行至今。从“老外”一词出现在华夏大地迄今几十年的时间沉浮中,一代代中国人赋予“老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舍伴随着时代的沿革不断演进。从最初带有讽刺与排斥意味的“洋人”,到之后不褒不贬的“外国人”,再到礼遇四方的“外宾”和亲切诙谐的“歪果仁”,“老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可谓跌宕起伏。而今,虽则“老外”一词已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高频词,涉外部门也对此毫不避讳,被作此称的人的心理反应却是大相径庭。本文作者在与10名欧美人(包括2名中国大学外教、2名培训中心外教、3名中国大学留学生、3名来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之中十之有九对“老外”持尴尬态度,认为“老外”带有“外来者”的排外意味,是一种“有些随便、不太尊重人”的称谓,使人产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怅然之感。在此,“老外”应是对外国人的中性稱呼,是体现与外国人亲切关系的称呼,亦或是具有负面影响、出口伤人的称呼?“老外”的文化内涵究竟为何?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称呼语,“老外”对于跨文化交际又有什么样的启示?本文将以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式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老外”的定义、内涵与前人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老外”一词的解释不外乎三种:“⑴外行;⑵外国人;⑶戏曲角色行当中的老年男性角色”[1]。不论国别、不分良莠地将“老外”等同于“外国人”似过于笼统,背离了传统中国人对于“老外”该是金发碧眼的历史偏见,但从感情色彩上看却表达了一种不偏不倚的对象所指。早在1984年《当代中国流行语词典》便将“老外”一词作为新词收入囊中。“老”为前缀,由“老李、老赵”演化而来,极易得之、倍感亲切,苟入行当之中,更是对年长工作者的一种尊称。“外”即“非本国人”,这亦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不谋而合。该词适用面极广,不分年龄、性别、国别和身份,凡外籍人士皆可以“老外”称之。
称呼语即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打招呼所使用的名称。根据指称内容,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姓名、通用称呼语、职衔、零称呼语及指称听话人所从事的工作或进行的活动对其加以称呼。[2]此外,称呼语亦能按照语言所指分为自称、面称、背称;从语言态度上分为尊称、平称、贬称、昵称、戏称、号称、借称;从人称数量上分为单称、合称;从对象范围上分为专称、通称。[3]根据如是归类标准,本文研究对象“老外”应隶属于通用称呼语、背称、平称、合称与通称。
事实上,关于“老外”的前人研究是不胜枚举的。张积家、陈秀芹[4]在《“老外”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基于中国大学生使用“老外”一词的动机调查得出了“总体而言,‘老外‘是一贬称”的结论。柳伟、张文华[5]在《“老外”称呼语的语义色彩研究》一文中通过大学生访谈获知“‘老外一词的语义使用以中性色彩为轴心,向褒义和贬义两个极端过渡”。余惠邦[6]在其文《外国人、洋人、外宾、老外—谈一组同义词的选用》中从词义、适用范围、感情色彩对这些同义词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选用提出建议。“老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典型称呼语其背后的文化冲突是不言而喻的。“老外”掀起的波澜及其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
二.“老外”之调查研究
本调查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1)为研究“老外”之于国别,作者罗列了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南非、沙特阿拉伯、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越南、新加坡这13个国家,地域覆盖范围涉及东北亚、东亚、南亚、东南亚、南美洲、北美洲、欧洲、非洲和中东。研究问题为对于上述哪些国家的人们调查对象以“老外”称之。(2)为研究中国人对于“老外”一词的文化心理,调查对象被要求用8个短语或词条来形容典型的“老外”的特征,可包括外表、性格、语言、习惯、价值观、社会文化等。(3)为研究国人对于“老外”的情感取向,调查对象需要在积极、中性和消极三个标准中进行单项选择。
尽管《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老外”一词的解释无从国别之分,凡是“外邦者”皆可授之予“老外”。但当被施予一连串国家名并被问及此中哪些国家的人们使中国人用“老外”来加以称呼,调查对象所给予的结果体现了清晰的指向性。在80名调查对象中,71名认为美国人最常被中国人冠以“老外”。除此之外,欧洲是“老外”的不二故乡,包括德国人(70)、法国人(65)和俄罗斯人(55)。南美洲的巴西人(56)则是“老外”的又一指称对象。有为数不多的调查者认为非洲的南非人(30)和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人(33)亦是“老外”。却鲜有调查者将同是黄皮肤和黑头发的亚洲人视为“老外”。因此,社会习俗和语言惯性约定成俗地将“老外”一词与欧美人最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与“老外”与亚洲人、非洲人的联系相比要来得密切的多,毕竟“外”即差异,差异越大,越是“外来者”、“外邦人”。
涉及“老外”的典型特征,从外表上看,多数调查者认为“老外”以“白肤、金发、碧眼”为首要特征,不少调查者认为“老外”高大强壮、异域风情浓厚。从行为习惯上看,“老外”惯食冷水简餐、不惧阳光、爱好运动。从价值观上看,“老外”追求自由民主(18)、崇尚个人主义(9)、尊重彼此隐私(4)、鼓励人际竞争(4)、重视礼仪文明(4)、关注教育对人的影响(2)、追求简单的人际关系(2)、有着深厚的环境意识(1)。从性格特征上看,“老外”外向(40)、开放(27)、自信(19)、独立(16)、直接(13)、友好(2)、浪漫(2)、乐观积极(10)、热情开朗(5)、彬彬有礼(4)、精力充沛(3)、不惧冒险(3)、、坦率诚实(2)、幽默(6)且富于表现力(10)、有一定的创造力(1),但却随意懒散(8)、自私傲慢(3)、咄咄逼人(3)。从社会文化上看,“老外”身处的是消费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社会。不难发现,上述45个短语或词条中仅有三个词条为贬义词,其余皆属褒义或中性词。
相比于消极(4),更多调查者认为中国人给予“老外”一词积极(6)的情感态度,绝大多数调查者认为“老外”一词是中性的(70),而非“不尊重不礼貌的”。
调查研究显示的结果证实,“老外”是对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的称呼。这一称呼有亲切、尊重之意,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而非戏虐、排外。
三.“老外”之我见
外国人忌“老”、忌“外”,取其“老而无用”、“维内排外”之意。然“老”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外”即“中外交融、与共大同”。“老外”一词朗朗上口,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饱含着国人复杂的情感,爱恨交织,亲近与疏远并存。[7]虽说历史上中国人对欧美人的称呼几经变化并从中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情感变化与思想变迁,现今的“老外”不仅是一种指称,更是中国人对欧美人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包容,体现着一种尊重、平等与亲切。尽管“老外”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异同,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老外”特征,无论是就其价值观、性格特征还是社会文化而言,都表现出一种文化认同与价值推崇。
“老外”一词的积极意义之佐证首先在“老”这一字。中文里“老”为一词缀,表示对词语主干部分(外)的限定。“老”可表达“可尊可敬”之意(如:老天)、“可亲可近”之感(如:老乡)、“可笑可怜”之意(如:老妈子)和“可恶可怕”之意(如:老虎)。[8]中国人的语感和“老外”所使用的语境充分表明“老外”中的“老”取其“可亲可近”之意,外加一种善意的调侃,与今之“歪果仁”在语义和语用上不相上下。
中国人对“老外”的情感色彩在历史的漩涡中几经浮沉,经历了轻视、憎恨、媚崇和平等几个重要的阶段。“老外”这一对欧美外国人的称呼是伴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台湾传入大陆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人富足的物质生活、文明的文化礼教、崇高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人频频投以羡慕的眼光。他们金发碧眼、出手阔绰、举止文雅,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高贵的象征。彼时的“老外”被中国人称为“外宾”、“国际友人”,大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感。但若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极尽推崇,用一切溢美之词加以形容,不少人甚至忽视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意义与准则,陷入“崇洋媚外”的怪圈而不可自拔。当时的国人对“老外”是媚崇的。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一直在快车道上行进,并在科技、教育、人文、军事、环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人开始用理智、批判的眼光看待“老外”、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中外交流使得“老外”一词成为中国人对欧美外国人的别称、昵称,表达着平等、亲切、友好的深意。
四.“老外”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老外”一词不仅是一个带有指称功能的称呼语,也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情感色彩。作为中外交流中首要的称呼语,“老外”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老外”一词虽于中国人而言无伤大雅,却带着文化刻板印象的暗殇,而文化刻板印象却是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需要摈弃的对象。将“老外”作为欧美外国人的统称,不论国籍地位、体貌特征、性格长短,忽视了特点与个性,抹杀了个体差异与独立地位。中国人对于“老外”该是积极乐观、幽默开朗、坦率直接、崇尚自由、出手阔绰的认识是对西方人过于简单、过于笼统的刻板印象,殊不知消极悲观、严谨内向、表达委婉、拘谨克制、勤俭持家的“老外”也不乏其者。我们难以得出外国人皆如是的结论。文化刻板印象常使人们偏信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是正确的,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事实上,也正是文化刻板印象阻碍我们去理解纷繁复杂的外国人的“本来面目”,从而在与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形成或大或小的问题。为避免文化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消极影响,交际双方要怀有同理心,这包括开明豁达地进行信息共享,思维开阔地解读他人所处的境况,充分不疑地理解与我们文化相异的交际对方。此外,我们需有效地使用现存的文化信息,做出合理的文化假设,并擅于从与“老外”的交往中推翻或是验证这些文化假设,以避免文化信息对跨文化交流者产生误导。
另一个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避免的观念是民族中心主义。在民族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人们试图用自身文化的标准来评判他人文化,将自身所在的群体视作凌驾于他人群体之上的居于支配地位的群体。[9]不少外籍人士认为“老外”一词在中国的使用有其强烈的民族文化心理背景。事实上,时至今日,“民族中心主义”是对“老外”一词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取向的错误解读。中国人对于“老外”是一承载着中外平等理念的中性的词的认识恰恰体现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特征。“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与文化之间是平等的,一文化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只能以该文化的准则为评判标准来衡量。古往今来,民族中心主义带来了人民的压迫和国家的倾覆,1840年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现今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的“地球村”时代,“民族相对主义”是各国人民需要坚守并践行的跨文化观。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中国人为西方发达的科技和民主的人权所倾而不断被“西化”。他们认同西方的国体经济、社会文化,甚至竭力推崇西方人的外表特征、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并驱使自己被不断同化,以“向西方人学习”为行事准则。他们积极学习英文,接纳西方的价值观为自身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并引以为豪。这种对西方的盲从不止发生在中国,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也有涉及。然而盲目“西化”使他们在学习并模仿西方的过程中忘却、忽视甚至贬低了自身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当然,对“老外”不屑一顾者也大有人在。他们固守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难以接受西方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差异,用冷眼旁观或消极批判的态度对待“洋文化”和“洋大人”。为避免走向两个极端,“文化中立”思想是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适宜采用的态度。文化之间只有差异,没有高低之分。跨文化交际者宜正视并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独立并丰富自身的文化身份。“文化中立”的两端分别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这就要求跨文化交际者知己知彼,敏锐地识别文化身份对观念和交流的影响,了解影响客观世界呈现方式的偏见和交际双方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以保证跨文化交流顺利有效地进行。
“老外“一词自其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历史上中国人对老外的态度从轻视、憎恨、到媚崇再到如今的平等与中立,可谓起承转合。本文通过对“老外”一词的调查研究揭示了“老外”的文化内涵和该词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情感色彩,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意识形态只种类相异,无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防止盲目认同西方意识形态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又要防止产生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盲目自崇排外。不同文化间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有利于人类文明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滚滚而来、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71.
[2]祝蜿瑾.汉语称呼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4.
[3]周健.漢语称谓语教学探讨[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04):32.
[4]张积家,陈秀芹.“老外”究竟意味着什么?[J].语言文字应用,2008(01):66.
[5]柳伟,张文华.“老外”称呼语的语义色彩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25.
[6]余惠邦.外国人、洋人、外宾、老外—谈一组同义词的选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169-172.
[7]李辛欣.称呼语的交际功能与文化内涵研究——以对外国人的称呼为例[D]. 西北大学,2012:13.
[8]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
[9]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272.
(作者单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