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剧团时期张伯苓的教育观
2023-05-30张辉
张辉
内容摘要:南开学校自创办始,就以“育才救国”为其教育目标,张伯苓更是以为社会谋进步、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为其毕生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本文探讨了南开新剧团的演剧活动与演剧活动中渗透的张伯苓的教育理念,正是张伯苓早期的教育理念使得南开新剧团后期积极从事戏剧的演出与创作,推动了早期新剧的发展,并以其演剧活动与戏剧理论与新文化形成了互动。
关键词:南开新剧团 演剧活动 张伯苓 教育理念
南开学校自创办始,就以“育才救国”为其教育目标,张伯苓更是以为社会谋进步、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为其毕生所追求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进步”,又进一步阐释“先时教育扬名声,显父母,而今则迥乎异矣!教育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1]在这里张伯苓明确指出了旧教育与当今新教育的不同,旧教育首先考虑到的是个人利益的获得,是“扬名声、显父母”,而新教育的目的在于“是否合乎国家之需要?对于学生之输入,是否合乎社会之需要?造就人才,是否将来有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之能力?”[2]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张伯苓大力提倡学生演剧活动。
一.张伯苓的教育理念与戏剧理论的融合
张伯苓的教育理念和戏剧原理是融会贯通的,其注重在演剧中培养学生的认知世界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强调“学以致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张伯苓在其文章《舞台·学校·世界》[3]中,借用莎士比亚的名言:The world like stage(意即,世界一舞台),阐释了这样的观点:“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既然世界是一个大的舞台,那么世间之人均为剧中之角色,推而广之,“学校亦一舞台也”,张伯苓认为,学校就犹如一剧场,师生就是其中的角色,“其竭虑尽思,以求导人之道及自励之方。佳者,亦犹扮角之多为预备也。学生在校,不过数年,将来更至极大且久之舞臺,则世界之剧是。”学生在校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以便将来更好的把所学运用到社会中,所以“学校者,其预备场也”。张伯苓《演剧与作人》中也提到,学生到学校求学的目的,“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的活动,从这里面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还进一步阐明了演剧与学以致用的关系,“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4]张伯苓还提出“练习演说,改良社会”的观点,重视在课堂教育之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材。曾中毅也进一步阐述了张伯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演剧对于学生的益处:“于书卷之外,不啻得一精细之讲义”,“于求学之外,又得此精深之阅历,其有助于将来处世,获益靡穷”,“于攻读之外,又知所以善处境遇”,“于遵校章之外,又知所以爱校誉,推此而大之,则知所以爱团体,爱社会,爱中华民国、文明黄种”。[5]可见,张伯苓的教育理论中演剧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提倡学生演剧,更好的体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二.剧本《用非所学》与张伯苓的教育观
张伯苓的教育理念不是空泛的提出,而是在演剧过程中具体的体现。1909年张伯苓亲自创作了《用非所学》,并在南开校内演出,他不仅是该剧的创作者,还是导演和主要演员青年贾有志。该剧共分三幕,描写了留学欧美学习工程的青年贾有志学成归国后,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每日只空谈“工程救国”的大道理,而不是专心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于是,一事无成。某日,贾去朋友家,朋友告诉他要想入仕途,空谈无济于事,须有人援引。于是,贾顶戴花翎去拜见万大帅,恳求他引荐自己做官。万大帅委任贾为县知事,贾对万三拜九叩、感激涕零。剧本简短,剧情也较简单,但其内涵极其深刻,从剧本的内容指向上来讲,贾有志留学归国,却崇尚空谈,没有把自己的所学用于社会实际,反而做了封建官僚。剧本讽刺了清政府部分留学生官迷心窍的丑态和当时官场的黑暗,也讽刺了那些崇尚空谈,不切实做事的知识分子,正如研究者所言:“全剧讽刺当时人材多不能用其所学,而留学生更多腐化。”[6]而其中更为深层的内旨则是张伯苓借《用非所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7]它集中体现了封建教育的理念。意思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可以更广泛的学习以求提高自己,学习好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去做官。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以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的,其着意于门第的高低,而封建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寒门之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成一定的官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在封建时代,出仕为官也是读书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成了为官的途径,“仕”即获得其位,而异化了“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学”成为了至“仕”的有效途径之后,“仕”便成了“学”的最终目标,而“仕”也成为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理念的核心。显然,《用非所学》的主人公贾有志留学归来,并没有把学习到的欧美先进的工程技术应用到社会实际,而是“感激涕零”地做了官,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却又一次实践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张伯苓对贾有志显然是持批判的态度,除了批判其身上所具有的旧式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封建制度下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提倡学生要把所学内容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显然,张伯苓在1909年提出这一教育理念,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一定的先进性。
在近代,虽然科举已经废除,但通过学习而达到升官发财目的的观念依然存在,这样的学风对整个教育界都形成了恶劣的影响“其视学校也,不以为一切事业必经之路,而以为希求仕宦进身之阶梯”,所以,“入校肄业,多为士籍及有希望仕进资格之人,此处每存观望”。[8]而历来学界认为蔡元培对北大所做的改革是近代大学改革的典范,其促成了北大校风的转变。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经指出,求学要明确宗旨,进入大学学习,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存于胸臆,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针对这种情况,蔡元培指出,求学者必报一定的宗旨,而宗旨必然是以研究高深的学问为目的,而不能以“做官发财思想存于胸臆”。之后,蔡元培任校长的两年时间里,北大褪去了官僚养成所的风气,成为青年们追捧的对象,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力量。而笔者通过研究张伯苓早期的剧作《用非所学》发现,张伯苓早在1909年就提出了和蔡元培相似的教育观念,即倡导青年要学以致用,并非为了升官发财。张伯苓的教育理念比蔡元培早很多年,那么,学界认定的观念必然要有所改变,南开学校在近代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教育理念更显得难能可贵。
三.对早期新剧发展的推动
在20世纪初期,张伯苓就亲自担任剧中的角色,以校长演剧带动学生演剧。校长参与演剧这一行为,实际上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对于戏子伶人的看法。在旧时代,戏子是不被士大夫看得起的职业,其社会地位极低,而张伯苓校长亲自参与演剧,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等级性价值观的颠覆,着实具有进步意义,某种意义上说,与即将到来的新文化所提出的自由与平等的观念是一致的。然而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用非所学》一剧中,校长扮演其中的主角贾有志,一些教职人员如时趾周等都参与了演出,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守旧学究的注意,纷纷出来指责张伯苓有失体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1967年出版的一部“传记辞典”里关于张伯苓的传略中提到了他早年倡导新剧的社会影响:“现身表演,引起社会惊骇,认为有失体统,但他继续倡导,不为世俗所动摇,其后逐年发展。”[10]胡适曾在他的著述《教育家张伯苓》中提到张伯苓早年鼓励学生演剧的情形,“曾给学生们编一个新剧,并指导舞台设计和表演,而且使外界吃惊并议论纷纷的是:戏里的主角竟由校长本人扮演”。[11]由于校长的带动,学生演剧也热情高涨。学生在演剧中了解认识了社会,并在理解角色和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在角色扮演的实践中增强了自信心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演剧活动锻炼了学生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协作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当时国内教育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中学的教育发展与南开学校相比相距甚远。1913年视察学区的总务报告中总结了各省区中学教育的现状,奉天省“该省省立中学亦只一校,年来各县以县立中学经费不足,颇有相继并入该校者,故该校班级人数一时骤增……主要科目之程度每甚浅肤,亦以师资缺乏、设备简略为其大原因。”[12]吉林省“高等小学毕业可资升学者固属有限,即另求程度相当学生,亦复寥寥,延聘教員又非易事……数年之内,恐难望中学校之发达。”[13]安徽省“安庆六邑中学校,管理弛懈,教员任意旷课,匪独精神涣失,即形式亦欠整洁,似非彻底廓清,断无改良之望。”[14]全国其他省份中学教育的情况也基本类似。可见,学校经费不足,设备陈旧,师资缺乏,学校教育萎靡是当时中学的普遍情况。从学生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在规律较严之学校,学生多半是死气沉沉,毫无青年活泼气象,功课而外,全无他种活动;一在放任之学校,学生多半是不守规律,活动不向正当路径发展。二者均非良好现象。”[15]一些教育家也指出了当时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国中学教育之其弊病之最大者,厥为教育者误认中学为养成人才教育之宗旨,而一味注入,不事开发,致生徒大都所学非所用,而遗无穷之缺憾也。试观年来中学毕业之生徒,其投身于社会,大都触处窒碍,枘凿不久,又无独立进取之精神,真实弥满之力量是以随在失败,几无立足之地。”[16]一味地讲求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大部分学生学非所用,缺乏能力的培养导致其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近今学校之通病,则生徒毕业之后往往昔于致用不足,固不独中学为然,推究其弊,则教育者只知课堂所授……”[17]只注重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发,是当时中学教育的通病。“毕业后缺乏谋生能力,与社会对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脱节。”[18]缺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际的需要严重脱节。
可见,在当时的教育现状中,张伯苓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强调“学以致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强调了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提倡学生演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演剧的实践中均有所提高,这着实难能可贵,在当时的中国校园中无疑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进步意义。南开新剧团的戏剧理论与演剧活动更是推动了早期新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俊、夏家善.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63、67.
[2]王文俊、夏家善.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79.
[3]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7.本文系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南开学校修身班上的讲演,由蹇先达、杨德埙笔录。
[4]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6.本文系张伯苓在重庆南开中学怒潮社第二次公演时的演说,由李若兰追记。
[5]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N].敬业,1914(1).
[6]俞颖.话剧第一人[N].南开校友,1939(3).
[7]魏雯.国学必读哲学经典(上卷)[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1:142.
[8]许纪霖、田建业.杜亚泉文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2.
[9]蔡元培.蔡孑民之演说[N].环球,第二卷,第一期.
[10]载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67年出版的《中国民国名人传记辞典》第一卷。译文刊于台湾《传记文学》第十二卷第四期。
[11]胡适:《教育家张伯苓》,原文为英文。载于美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出版的《另一个中国——“There is an other china”》,译文刊于《南开校友》。
[12][13][14]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72.
[15]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 中国教育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216.
[16]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51.
[17]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53.
[18]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天津文学”(17 XZW037)。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