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3-05-30江守武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分层法治道德

江守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本能地对枯燥的理论讲解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具體操作中,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目标、学生主体、作业布置三个方面探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所带有的枯燥感,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将分层教学法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些教师并未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设计,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听不懂教学内容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设计,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正确认识情绪表达及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基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设计。第一层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情绪表达与调节的方法;第二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生活中的情绪表达现象,并可以提出相应的调节策略;第三层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自己情绪的合理表达和调节,对周围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二、针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较低。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教学内容是“空中楼阁”之感;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辨,因而会有部分学生限于能力而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

具体来讲,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可以将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将学习能力弱、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同时,在根据学生主体划分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不伤害叛逆期学生的心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不应大张旗鼓,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让学生都可以获得其能够接受的学习内容,这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针对作业布置进行分层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后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此,教师需要对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分层次作业时,既要考虑到作业的难易程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此,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巩固、合作探究、达标检测三个部分。在基础巩固部分,作业内容主要以基础性的概念、特点、措施等为主;在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对作业难度进行了提升,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在达标检测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作业题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充分展现了新型教学法对改变道德与法治学科枯燥的教学形式的重要性。而且,在新型教学法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所以,在日后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对分层教学法进行持续的创新,从而让课堂永葆活力。

猜你喜欢

分层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