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教学研究
2023-05-30李彬
李彬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利用熟悉的历史人物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下面将以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教学为例,对历史人物教学进行阐述。
一、立意上,要立住人物角色
所谓意在笔先,强调了立意的重要性。因此,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教学中首先要立住孙中山在本课的人物角色。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地方的革命团体到全国的革命政党,孙中山不断求索,引领人民走上了一条正确道路,明白孙中山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特别是突出先行与革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愈挫愈勇的精神和早期革命者为了赢得胜利的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民族独立和发展做贡献的精神。
二、导入上,要扣住人物角色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专注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好的导入能决定一节课的成功。
“1840年,中国被西方殖民者用炮火轰开了大门,此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位伟人为中国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他就是孙中山。一生为中国的前途奔走,7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15次到日本,无数的城市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今天让我们跟随伟人足迹,仰望先贤。”这段话以孙中山的足迹作为导入,讲述了其为中国前途一生奔走呼号,符合本课定位的人物角色。同时,在学生心中刻画了孙中山的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三、内容上,要完善人物角色
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叙述并不完整,这些缺失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的共情能力缺失,无法融入那段历史。因此,本课力图完善人物生平,带领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农民家庭。香山县临近广州,对岸是香港和澳门,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地区,孙中山的父亲和哥哥很早就出国务工。小时候的孙中山最喜欢的就是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对天王洪秀全钦佩不已,称赞他为反清第一人,自封为反清第二人,反抗的种子在孙中山幼年的時候就这么深深地扎下了。”这段为孙中山后面的早期革命活动进行铺垫。
“2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医书院,在香港、澳门和广州行医,精湛的医术受到广泛好评,但是在行医的过程中,他发现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已经是一幅现代工业城市的面貌,而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民生凋敝,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孙中山感到恍惚和痛苦。人的病还可以治,国家生了病怎么办?”这个时期的孙中山学于西洋,用于中国,心中对西洋和中国进行了初步对比。对比之下带来的那种紧迫感才是推动孙中山思想转变的抓手。
四、材料上,要烘托人物角色
历史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是历史教学的载体。用好历史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探究人物内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式。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孙中山全集》第6卷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孙中山全集》第6卷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孙中山转向革命前后的舆论态度,从诅咒、谩骂到扼腕叹息,足见孙中山这个先行者角色的引领作用。可见历史材料是串起人物教学的纽带,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主旨的重要媒介。
历史教学倡导大历史观,历史事件是先因后果,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正是由历史人物所建立的。做好历史人物教学,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历史中看到人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能够理性思考、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