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争议问题的文本学解读
2023-05-30何文华华章琳
何文华 华章琳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是理解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向的重要标志。现今学界对于这部作品的出版问题主要存在两个争议,一是《手稿》出版的时间问题,二是《手稿》出版的完整性问题。想要解答这些争论首先应该回到这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手稿自身,将思路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思考它撰写出版、选择在1932年出版和缺页的原因,这对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纠正对马克思思想的错误构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费尔巴哈;卢卡奇
基金項目:2022年复旦大学望道经典研究项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争议问题的文本学解读”(FD22WD007);2020年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SDS2020B11)
作者简介:何文华(1999-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章琳(1975-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5月底至8月撰写的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政治经济制度批判的作品。在手稿中马克思初步阐释了自己关于政治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手稿》序言中作者表示计划用单独的不同小册子批判法、道德、政治等后再将各个小册子的内在联系进行整理加工,我们目前看到的《手稿》便是其中有关国民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但是它在当时甚至马克思在世期间都并未出版。直到1927年,由于《手稿》的撰写时间接近于马克思构思撰写《神圣家族》的时期,因此《手稿》中的部分内容被梁赞诺夫作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并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此后在1929年《手稿》中的另一部分片段又发表在《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上,但总归没有引起广泛注意。直到1932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正式公开出版[1],这样一部著作为何时隔近百年才算是正式出版?为何其中仍然存在部分缺页?缺页部分又可能包含哪些内容呢?
二、《手稿》出版的争议问题及原因透析
对于《手稿》推迟出版的争议,梅林在《马克思传》中对于马克思在1844年的描写篇幅几乎一片空白,仅仅提到了马克思在被逐出法国巴黎的逃亡[2]142。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以下几层逻辑问题进行推理:这部《手稿》是否是以发表为目的而撰写的?周嘉昕从文本情况和理论逻辑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这部手稿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像是一部马克思为了出版而撰写学术著作,而是可以把它看作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进行理论学习时为了搞清楚疑惑而记录的读书笔记的汇总[3]。然而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提到他是有计划用连续的、不同的、单独的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问题,最后再通过一本专著来说明这些小册子之间整体的联系、小册子之间各部分的关系。在对这一切内容的思辨加工进行统一批判[4]111。说明马克思在该《手稿》撰写之初确实是有计划发表的,那为何直到逝世都没有正式发表呢?原因可能又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不可抗力原因《手稿》未能当即发表。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猜想是由于彼时当局对于马克思发声的打压。梅林在《马克思传》中用简短的篇幅概括了1844年马克思由于在《前进报》中对柏林“基督教德意志的存在”猛烈开火,被普鲁士政府要求逐出巴黎而迁居到了布鲁塞尔,并与布鲁塞尔的社会治安机关签订协议保证不发表关于比利时当局的任何评论[2]142。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当局打压而没有发表手稿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因为马克思在1845年底就离开了布鲁塞尔,如果他有发表该手稿的计划完全可以另找机会发表,然而在这之后他却只发表了在这个时期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因此这个原因并不成立。
第二,马克思改变了想法决定不发表。根据这个逻辑继续向下推理,马克思为何改变了想法呢?存在两种可能:第一,马克思计划以一部论述更加详实、说服力更强的作品发表,那么这部作品是什么?根据马克思此后发表的著作,并未发现有与《手稿》内容论述相同或相近的作品,或许《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的部分内容与《手稿》中的部分观点存在交集,但也仅仅是交集,《手稿》中诸如异化劳动观点的部分代表性内容在后续作品中并未再次进行总体系统的论述。第二种可能是马克思有了新的发现,而新的发现正是与《手稿》中部分内容是相悖的。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的仍然是站在费尔巴哈的角度和立场进行写作,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内容中已经有了区别甚至是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的迹象。考虑到当时马克思在《手稿》撰写前后发表的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于1843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也是学习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去站在费尔巴哈的立场上对黑格尔辩证法和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1845年又出版了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可以得知在《手稿》撰写前后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观点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被称为“不成熟的青年马克思的最后文本”或被称作是“新世界观诞生的秘密和发源地”就顺理成章了。且这段时间正处于马克思的两个转变时期,因此这一原因更具有说服力。
三、时间性争议:《手稿》的创作阶段处于马克思思想转变时期
根据上述内容关于马克思未选择立即出版《手稿》的原因,可以从“马克思的想法为何转变”和“想法的转变从何体现”两个方面展开思考。现在回到手稿本身,作为一部手稿它本身夹杂着许多新旧思想的交锋和马克思个人笔记性文本,给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然而也恰恰因为这点,相较于已经多方考虑反复修改完毕后出版的作品(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风波),它更能向读者展示马克思内心深处的观念斗争。
(一)想法为何转变:促使马克思思想转向的影响因素
早在1839年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中就明确指出黑格尔把“第一性”和“第二性”的东西搞混了。恩格斯晚年也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中表示费尔巴哈1841年对黑格尔的批判著作《基督教的本质》使马克思十分热切的欢迎这些 “使唯物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重新登上王座”的观点,也正是这部书的解放作用使他们变成了费尔巴哈派[5]275。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推崇在《德法年鉴》时期愈演愈烈,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1843年马克思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站在费尔巴哈的角度批判黑格尔“主谓颠倒”,他将宗教等思想形式和国家政治历史性归结为世俗基础并依循黑格尔的说法称之为市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意识到如果想要对于人类进行整体的把握,不能单单从人类自身进行,也不能从社会的一般发展阶段进行,而是应该将人置身于市民社会之中去全面的考虑,而想要把握市民社会就应该先把握政治经济学。因此在清算完黑格尔法哲学后,马克思开始在《手稿》中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全面批判。因此《手稿》中蕴藏了许多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然而就在一年后的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的对象却突然变为了费尔巴哈哲学,这部作品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萌芽”一词也奠定了这部作品仅仅是对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开始,紧接着马克思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人置身于历史、自然、社会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之中,以此代替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和费尔巴哈的机械的、抽象的、非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从1844年至1845年,难道马克思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就在心中将费尔巴哈贬下神坛吗?事实上,《手稿》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看出马克思这时对于费尔巴哈的看法已经开始变得微妙了起來。
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夸赞道赫斯在《二十一印张》中的几篇论文是德国社会主义中少有的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4]112。而赫斯在《二十一印张》中的这几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率先与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将费尔巴哈哲学与蒲鲁东资产阶级法权批判相结合,使对宗教的批判引入到了政治领域,正是在这个时期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出炉了。同样是在德法年鉴时期,恩格斯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比较早,所以在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上也早于马克思一步——《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恩格斯在赫斯的基础上看到了私有制经济发展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必然会引发社会革命。这部作品同《货币的本质》一起为马克思从法哲学批判转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先导作用,也因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给予了马克思改进之机。据赫斯回忆1845年夏末刊载的《货币的本质》一文事实上早在一年半之前也就是1844年就已经送交《德法年鉴》编辑部,马克思时任《德法年鉴》的主编,因此有理由相信《手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货币的本质》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人的本质而言,费尔巴哈揭示了宗教的人本学本质,赫斯则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社会交往归因到了货币,即从政治领域引入了社会经济领域,马克思则进一步分析和归纳了这种异化的本质。两部作品都将经济、政治、哲学相结合去分析资本、异化和私有制并将其紧密连接,这也同时意味马克思在赫斯超越费尔巴哈的基础上,超越了赫斯在人的本质及政治经济发展理解中加入了社会性、劳动性、历史性。此外,赫斯还将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的类学说相结合,这也为马克思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和开创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
(二)转变从何体现:《手稿》中初现与费尔巴哈相悖的端倪
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将费尔巴哈的著作与在当时十分权威的黑格尔《现象学》《逻辑学》相提并论,并将其称为继黑格尔后唯一包含真正理论革命的著作,并表示马克思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甚至是包括实证批判、人道主义批判、自然主义批判在内都以费尔巴哈的发现为基础,无疑是给予了费尔巴哈最高的评价[4]112。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显然认为费尔巴哈已经完成了对于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全部的批判。然而在《手稿》序言已被删除掉的一段话中马克思却隐晦地表示:“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的本质的发现,究竟在什么程度上仍然——至少为了证明这些发现——使得对哲学辩证法的批判分析成为必要, 读者从我的阐述本身就可以看清楚”[4]114。这段话表面上看是证明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发现,但是否隐含着在马克思眼中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还有待补充?马克思此时是否已经在费尔巴哈的逻辑中发现了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端倪?在《手稿》中是否能够找到与费尔巴哈思想相比更为进步的内容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超越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感性原则: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在那个唯心主义思辨哲学还盛行于德国的年代,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就已经将矛头直指黑格尔,站在人本学的角度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向人们揭露并不是宗教或者上帝创造了人,而应该是人创造了宗教和上帝,把宗教归结为了人的本质[6]。然而费尔巴哈也仅仅是到抽象的人本主义自然观为止了,停留在了直观的感性。费尔巴哈否定了黑格尔抽象概念中的精神世界,却没有走出感性直观的自然范畴,导致陷入了社会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落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因此他并没有跳出黑格尔的桎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这一点从上面所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他把人看作了自然界中特殊的、有意识的、与任何存在物无差别的存在物之一,这种人本主义观点虽然奠定了物质第一性原则,然而却没有看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看不到农业、工业、商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马克思看到了这些,他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指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变革世俗基础。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相比较,指出人的活动是受到自己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自由的实践,而动物是为了生存的、出于本能地进行筑巢、掠食等活动。其次,人懂得利用和改造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生存,可以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动物却只能生产自身,从而得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便是有意识的、自由的实践活动[4]237-238,240。这便超越了费尔巴哈将人视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的自然存在物的抽象观点,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手稿写后第二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有印证,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便首先特别点明了包含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都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感性活动,反而是从直观的、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他仅仅是从人的角度看待宗教的本质,又从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的本质,却没有将个体的人置于社会之中,因此便不能理解革命活动、批判活动的意义[4]499。
2. 分析方法:从宗教禁锢到异化劳动
同样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关于“宗教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异化”的观点给了马克思以启发,虽然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已经提到过“唯物主义不抨击基督教对人的轻视和侮辱,只是把自然界当作一种绝对的东西来代替基督教的上帝而与人相对立。”但恩格斯并没有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去归纳所谓异化,而应该去变革。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02。因此马克思的异化并没有用于对宗教的考察上,而是用于揭示私有制下的生产剥削。在《手稿》中,马克思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劳动异化理论进行阐述,首先,劳动者与其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他自身所占有的就越少,劳动者自身就越来越贫穷从而沦落为一种廉价商品,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资本家,因此劳动者会憎恨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其次,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即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初衷应该是自愿的、主动的,而不应该是为了生存而强制的被迫劳动,这使劳动者的内心受到严重摧残、身体也饱受压迫,从而厌恶、逃避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本身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然而在私有制的剥削下劳动者不得不从事着大量重复劳动,为了生存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这就和动物无二了,这便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者工作最后的受益者是资本家,他的工作量越大,属于他的生产资料占有就越少,资本家剥削他的就越多。不仅没有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还使自身的商品属性更加增强,从而造成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相异化。由此可见,虽然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的基础上做出了进阶,但就第三条“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而言,马克思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費尔巴哈“类”思想的影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便是将人的主观思维意识上升到了“类存在物”的层面,虽然把人的类本质归结到了人自身的层面,却仅仅归结为了自然界中作为感性存在的产物。马克思对于“类存在物”思想的继承也不仅仅局限于费尔巴哈的片面观点,而是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考察中心,将人置于社会历史实践之中考察其本质。
3. 人的本质:从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
在费尔巴哈眼中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就是本身存在的那个样子,他认为感性存在的人就是感性存在的自然界,人也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其中活动的一部分。马克思表面看似继承了这种思想并把它理解为自然界是人类在其中活动的场所。这两句话看似表达的内容相同,实则细细品味我们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观点的差别:费尔巴哈以自然界为主,把人视为自然界中任意一部分,与其他存在物没有区别。马克思则是以人为主,把自然界视为人类活动的载体。但在当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表达出这种区别,因此我们可以判断马克思先入为主地将个人自身的观点带入到了费尔巴哈的一些思想观念中理解并将此观点归功在费尔巴哈名下了。马克思又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了黑格尔的对象性原则并表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然界中进行的,自然界为人类活动提供了载体,这种论断看似是巩固了费尔巴哈的观点,但站在两个角度理解意思却完全不同,费尔巴哈的对象性原则是指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独立的、永恒的、补给的,而人类是依赖的,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以人类为主体的感受与改造活动。
其次,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思想加以继承和运用,从自然界出发去理解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从而赋予人的本质以社会属性。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地租的描述中,在人类开始耕种并出租土地的早期,资源越丰富、产能越高的土地的租金便越高[4]143。虽然这种现象到了如今依然存在,但随着各种生产工具的出现和进化这种现象的确有所缓解,这便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劳动的力量。而在将人与动物对比时马克思也强调了人在实践中的能动作用,比如通过工具来提高生产力、懂得利用自然规律等[4]237-238,240。这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虽然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产生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中也包含着能够消灭私有制的积极力量,而费尔巴哈所谓的以自然为主体的存在也不过是相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才得以成立的。
由此可见,在手稿序言中被删除掉的话的确暗含着马克思希望通过这篇手稿在证明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本质的发现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从感性原则、分析方法和人的本质三个方面发展出了超越费尔巴哈的观点。《手稿》中存在许多类似的与前后作品相矛盾的内容,这也回答了手稿出版时间的争议。
四、完整性争议:《手稿》的出版以适应苏联的发展要求
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表示如果人们把为了出版而发表的马克思作品的最终成书与最初的文稿相比较会发现很多表述都被进行了大量的压缩,比如《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准备性著作及其原稿等都被出版的寥寥无几、残缺不全,并明确指出这是在斯大林时期所造成的损失[7]107。这段看似简短的话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简言之《手稿》最初的写作版本与最终的出版内容相比缺少了很多,这与如今我们看到的所谓“该手稿中大部分内容已亡矣”的版本相印证,从《手稿》的目录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手稿》的最终出版版本并不完整,那么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原因之一是卢卡奇所说的由于历时太久与保存不当,手稿遭到了老鼠啃噬以至于太多单词残缺、有头无尾,但幸得有梁赞诺夫、卢卡奇这样尊重原著、熟知马克思思想历程的编辑通过结合时代背景与文章上下文的推断使文稿尽可能地还原,这一点原因也得到了卢卡奇的亲口认证。除此之外,手稿内容缺失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一)《手稿》出版前:考虑到苏联发展环境需要而决定出版
卢卡奇在晚年病逝前曾以访谈对话录音的形式,让他的两个学生结合生前写好的大纲形成了他的生平自传《卢卡奇自传》,在这个自传中他讲述了自己生平中的颠沛流离、思想转变和自我批评,而当谈到《手稿》的另一位编辑梁赞诺夫时,自传中的描述却多了几分悲凄,卢卡奇从贡献、专业性等方面给予了梁赞诺夫很高的评价,而这样一位大家却因为与当时的主流观点存在矛盾又固执地坚持己见而在大清洗运动中消失了。卢卡奇还提到梁赞诺夫曾计划全部发表《资本论》中尚未发表的一些手稿,然而直到卢卡奇去世也未能出版[8]132-133,302。再结合卢卡奇所说的《手稿》被出版的残缺不全以及我们如今见到的版本的确有许多内容已经丢失,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的一些著作因为其独特的观点和较强的革命性而面临无法出版的困境因此只能在进行一些删减后进行发表。梁赞诺夫与众不同的观点是否因为在编辑工作中耳濡目染地受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呢?《手稿》中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内容与当局意见不一致呢?
马克思还在《手稿》中表示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交换和竞争之间的、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的、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的、全部这些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4]156。这句话正是对全书内容以及写作目的的概括,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分析、揭露、批判了国民经济学中看似很有说服力实则以偏概全、模棱两可的不符合经济事实的内容,而后通过第二手稿中私有制这一根本原因和第三手稿中上述之间因素的联系向人们展示了正确的现状和经济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合理的生产。结合以上,第三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尤其是关于共产主义最初形式中的描述便显得有些上下不接。这时我们换个角度将其置身于苏联彼时的国情中,当时正值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苏联当局不会允许任何可能会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甚至是动摇意识形态的内容出版,而这部出版物的作者恰恰是对整个世界工人阶级产生了巨大撼动的马克思,在今天我们看到的《手稿》中的的确确缺少了具有很强的革命性的内容,这与马克思的写作风格和其“改变世界”的写作目的不符。另外,这个时期也是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初现苗头的时期,如果能通过马克思的作品来推动民众对领袖个人“绝对精神”的崇拜,这一点又恰恰与费尔巴哈所指出的黑格尔“绝对精神”相呼应,也就是将个人神化的观点。因此,苏联当局出于这些考虑决定对于手稿中的内容选择性地出版。
(二)《手稿》出版后:考虑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而选择删减
为何卢卡奇作为如此崇敬马克思本人及其思想的人却没有尽力保护手稿全部出版呢,在此提出两点推断:首先,梁赞诺夫既是卢卡奇的贵人,亦是他的前车之鉴,卢卡奇审时度势后出于为了《手稿》能够顺利出版决定当让步,同样也是担心自己落得与梁赞诺夫同样的结果。其次,卢卡奇不仅是哲学家更是政治家,卢卡奇认为虽然苏联的现阶段各项情况和条件还不足以建设共产主义,但他认为在最坏的社会主义中生活也总好过最好的资本主义[8]303。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知马克思在《手稿》的撰写中将自己固有的思想先入为主地带入到了费尔巴哈的观点中去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马克思在手稿中运用了许多诸如“市民社会”“异化”“外化”等术语,这种旧词新意的阐释便很容易使读产生误解。由于《手稿》撰写时期正处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时期,而且作为一个手稿其中夹杂着许多马克思的个人议论和思想碰撞,这也是读者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之一。这就容易造成“青年马克思派”与“晚年马克思派”的对立,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青年马克思派”以马克思在《手稿》中使用了太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术语为由据理力争,妄图以青年马克思时期概括全部的马克思、去理解甚至去否定晚年的马克思,而《手稿》正式发布后的确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这一原因是很有说服力的,至于是已出版的内容还是未出版的内容产生了更大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带来的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列宁在晚年也曾站在俄国的历史条件思考当时的苏联作为一个小农国家,按照共产主义愿景试图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方式来直接进行分工和分配是否恰当,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方式等。
五、结语
《手稿》从创作到正式出版,包含着马克思写作过程中的观点碰撞与思想跃迁,也包含着后期发表过程中面对困难重重在周全考虑后进行的删减。不论是“以恩解马”、还是“以苏解马”、还是“以西解马”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是应当回到马克思“以马解马”,从时代发展、人物关系、思想转变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在不断学习、运用和贯彻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必须承认《手稿》中同时存在着马克思一些还不够成熟的观点,但正如马克思超越黑格尔、费尔巴哈那样,这些在后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和各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被不断推翻和超越。
参考文献:
[1] 周嘉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档案和理论[J].晋阳学刊,2019(4):66-74.
[2] 弗·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周嘉昕.历史和文本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学术月刊,2014,46(9):30-4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
[7]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 卢卡奇.卢卡奇自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