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健美操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5-30杜秋香

关键词:健美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杜秋香

摘   要: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促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课程健身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健美操作为体育课程内容之一,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体形体态、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美操;核心素养;体育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1-0035-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核心素养,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健美操属于体操类运动,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力、美为特征,配合音乐伴奏所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节奏欢快强烈,动作刚劲有力、舒展大方,作为体育课程内容之一,除了具有一般体育项目共有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外,对改善学生的体形体态,提高身体协调性、韵律感、审美能力等有着特殊的作用,对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健美操教学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健美操教学能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指出“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健美操教学主要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学生有氧耐力素质的发展。健美操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动作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方位意识和时空概念也有重要意义。

(二)健美操教学能促进小学生健康行为的发展

《课标》关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指出“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小学生活泼开朗,喜欢新鲜事物,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强。健美操运动除了具有一般体育项目共有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美感、想象力和表现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健美操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和生活态度。

(三)健美操教学能促进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发展

《课标》关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指出“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健美操对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健美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规则意识有重要的作用。健美操属于集体性运动项目,通过健美操的教学和创编,可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和协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小学健美操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整体化考虑

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是指在健美操教学中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与健美操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健美操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性、整体性角度对学生展开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健美操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拍、旋律与和声的知识分析健美操音乐的节奏;在健美操创编时,指导学生利用美术课中学到的构图知识和数学课中的几何图形创编健美操中的造型和队形;在选择音乐和选编教学内容时,还可考虑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当地民族风格的健身操元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授健美操基本的动作和技术,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確的体育品德,培养体育精神,注重终身体育,鼓励学生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体育文化。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小学体育教师在借助健美操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脑力活动与技能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热身运动,针对课中的基本步伐和上肢动作进行提前预热,做好课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准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讲解示范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阐释自身观点;教师可以借助挂图和视频,鼓励学生自学自练、自觉实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组编排造型和队形变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推进,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构建者,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练。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不应充斥整个课堂,而是应为学生留有自主学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需要做足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地设置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前,通过短视频、微课等内容的推送,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中,通过翻转课堂的创设,鼓励学生自主学练、互助合作。课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展示活动和竞赛活动,布置健美操打卡作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四)教学内容合理化

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从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选择设计符合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运动基础和兴趣需求的健美操教学内容。音乐要选欢快活泼、耳熟能详、节奏简单、朗朗上口的乐曲。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不完善,肌肉力量弱,容易兴奋,模仿力和表现欲强,在动作编排上应选择简单形象、富有童趣、多对称性和重复性的动作。成套时间要短,动作编排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运动强度必须符合小学阶段有氧运动指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初见成效,依托新课改教育背景,我国教育学者对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体育核心素养为核心,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科学编制健美操教学实施计划,合理制订教学目标,选编符合小学生实际需求的动作套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健美操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季   浏.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22,42(05):3~17+67.

[2]李祖香.核心素养导向下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精品,2021,40(12):12~14.

[3]李明平,周   尤.健美操课堂教学研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职业技术,2019,18(07):53~56.

【责任编辑 王   悦】

猜你喜欢

健美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