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指数学 指向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程策略

2023-05-30姜修惠

关键词:学科融合数学能力小学数学

姜修惠

摘   要:实现“数学之美、数学之趣和数学之用”的目标,构建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探索手指数学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阐述,以具体事例剖析学生在手指数学教学中的受益之处,多元挖掘潜能、跨界提升品质。让学生的学习立体丰富,让教师教学观念走向统整和开放,使学生走进数学,深度地学习数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手指数学;数学能力;学科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1-0047-04

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学生的能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独立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小学生因为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投入度、参与度非常高,于是我们把小学“手指数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列入课题研究范畴。经过系列研讨,促使课程更具系统性。在做课题时,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和教材特点,构建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有了非常丰硕的收获和逐步完善的认识。具体来说,“手指数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促进课程体系完整科学

“手指数学”就是能够把静态写的数学转化成动态玩的课程,把文字的课程有效转化成画面的课程,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双手解决数学的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开发学生的心智,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和构建了其基本的框架:

(一)发现数学之美

在数学的教材中,每一册教材编者都编排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不是特别热情。针对学生的现状,笔者就利用这些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创作。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只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几何知识,没有过多地强调几何的作用,教材中设计了很多线、面、体等图形,这些图形其实都有着其特有的魅力。直线不要让学生简单就看成一条无止境的直线,其实在直线上,我们可以看出直线刚劲有力。而曲线看似简单,但是在美术的角度可以看出曲线的轻快流畅。等腰三角形、圆等,其实具有着对称的美。正方形给人的感觉就是平稳方正……当运用各种图形创作出美的图案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惊叹图形的妙处。学生可以借助于自己所学的图形进行再创造,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描写春天,并不是只用文字展现春天的美,也可以借助图形来展示,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借助圆的圆润和对称呈现春天的色彩,借助曲线的流畅呈现春天里的流水,借助等腰梯形、三角形等呈现春天景物的对称性,数学不再是单一的纸面知识,而是更加具有色彩美、自然美、画面美,这样就能把数学美和生活美融合一体,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数学的兴趣中。

(二)认识数学之趣

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很难,在不理解的情况硬性地学习数学,便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所谓的认识数学之趣,就是学生在益智游戏中去体验数学,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在设计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主要还是采用“图形与几何”的板块内容,让学生能够借助于自己的双手,利用图像进行创作。引导学生玩图形与几何的益智游戏,此时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框架,而是尊重他们,满足其好奇和好动的心理。例如有的学生利用六边形进行拼图,就拼出一个简单的六边形,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很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不受约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

(三)感悟数学之用

数学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的生活知识,如“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不仅能够输入,更要学会进行有效的输出。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把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做出来,而且能够借助于自己的双手,将数学和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完比例尺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之后,笔者就在班级内开展“校园小设计”活动,让学生把学校的主要景点如教学楼等,用数对的形式表示出来,虽然课堂上时间很短,但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校园的印象,进行有效地画图。有的学生借助于比例尺,把校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画面感很强,而且在画面上,还标注上比例尺。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实景,促进他们积极思考,释放他们的潜能,凸显学生的个性。

二、课程实施多元融合

(一)多元挖掘潜能

“手指数学”拓展性的课程,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师还要能根据教材的内容,随机使用,如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应用。结合新教育的理念,在课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玩一玩,这样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好玩、有趣。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绘画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借助颜色、几何图案或者统计图表等表达的数学知识,学生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学习数学,就能挖掘潜力,释放想象力,激活创造力,运用图形结合去表达数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部分内容体现的是“数学之美和数学之用”两部分的内容。小学阶段,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也是学生最自由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借助于绘画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真实的感受,自由舒展身心。

其次,可以让学生感受剪贴数学的趣味。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教师要能借助于身边有效的资源,如卡纸、彩纸等,用双手展示数学之美,有效地表达数学的思想。例如在学习“圆柱”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卡纸进行折、剪,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圆柱,双手的操作能激活学生智育发展,学生利用双手操作,直接刺激自己的大脑。剪贴画是一种精细的制作,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高度的专注,而且还要在制作的过程中随时变通。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能考虑到这个角料,又要能适合生命体,还要能适合数学的需要,这样做出的才美观。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其实是思维不断传递信息的过程,经过学生的双手劳动,学生就能创造出智慧。这样就能体现“数学之美”这个板块。“手指数学”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用手指教学,而是在学习数学时,让学生能够借助双手,不仅画,还能贴。特别是教材中的平移、旋转、对称图形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的特点,进行灵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玩数学。数学虽然是理性的,但是数学也是迷人和神奇的,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大量的数学游戏。如平移一个或者几根火柴,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图形,这样的游戏既能用到平移、等边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又能富有趣味性,娱乐身心,学生在这样的游戏中真正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

除了上述内容,还有搭拼数学的形式。在数学教材中,认识图形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兴趣。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可以借助于立体图形的原型,让学生进行创想、重组,搭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这个板块的内容,其实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板块的作用,借助于立体图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进行简单创想,搭拼成自己喜欢的物体等。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拼接过程中,可以让思考落地,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让学生进行拼搭,在拼搭的过程中,笔者没有给学生任何的提示,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玩数学的氛围中。当下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见多识广,会积极结合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拼搭。有人借助于图形拼搭出一个奥特曼,还有人借助图形拼搭出一个新时代的家园,他口述了自己的想法,“新时代的家园应该是智能一体化,家里的汽车多了,现在的空间是不够的,我设计的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就是存放汽车的,而这边方形的每一层都有花园,这就是将来人们生活的新时代的家园……”虽然他们只是低年级的学生,但是借助于玩数学的形式,都在畅想着未来的家园,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跨界提升品质

数学的课堂上并不是仅仅教知识,同时也渗透育人功能。在数学的课堂上,要能提升学生多元的数学能力,学生不是单一的存在,还要能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提高审美,学会构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思维的品质。

“手指數学”就是以双手为主要操作的素材工具,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要能借助于多元的资源作为操作的素材,这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就能提升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的课堂中能够主动地探究,主动思考,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三、激励课程效果提升改变

“手指数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的大脑更加灵活,思维敏捷,而且手变得更加灵巧。据课题开展以来的跟踪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更浓,潜力更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在慢慢地改变教师,让教师的素质更加全面,教学更加灵活生动。

(一)学生的学习立体丰富

“手指数学”就是借助于手指作为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手的作用,让学生把静态的写变成了动态的玩,让学生在体验中创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立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更高。

(二)教学观念走向统整和开放

随着“手指数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们教师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跳出教材的约束,走向社会,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操作,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创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出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手指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要仅仅把数学的课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形成学科的素养,更加关注学科的整合和开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深度地学习数学,提升学生数学的素养。

总之,“手指数学”把静态的课程转化成动态的课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学习数学,用双手开发心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梅.数学手指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7,(3):4.

[2]李   渺,邓银城,徐新斌.国内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J].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7,(11):7.

[3]陈露清.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数学之美[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4]黄起娟.手指游戏教学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9.

【责任编辑 王   悦】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数学能力小学数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