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成逻辑的四维解析

2023-05-30李卓钟义锟

关键词:制度自信

李卓 钟义锟

摘 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必须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深刻理解其优越性,则必须深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在其生成逻辑中洞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质和显著优势。就“中国之制”的生成而言,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文化渊源,国内外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其历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其实践本源,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更加成熟定型的、具有显著优势的“中国之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中国之制”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增强路径研究”(SC22C011)

作者简介:李卓(1990- ),男,湖南郴州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钟义锟(1991- ),男,四川中江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及概念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至今日,它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了,但是我们有必要追问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又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发展并变得成熟定型的,其背后有怎样的生成逻辑,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理论课题。认清“中国之制”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把握新时代十年制度建设成就、提升人们的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来源:“中国之制”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和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它主要坚持和遵循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目标等基本原则。

(一)坚持和遵循了共产党的领导

“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就是各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历史。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会名存实亡。”[2]这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革命时期形成了一整套党的领导制度和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制度,如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三大改造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全面開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创了中国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之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发展并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体系等,不断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这些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领导的坚持和遵循。

(二)坚持和遵循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带来剥削压迫的根源,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调和,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消灭私有制;强调必须要消灭剥削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私有制的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突破了单一公有制,让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变得具有多样性。“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变迁,所有制制度经历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从对立—补充—并存—共同发展的过程”[4]。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认识并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在所有制经济结构中逐渐重视并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我们适当地放开并发展非公有制,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公有制,而是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对公有制的坚守。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始终强调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反对私有化[5]。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各种制度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升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坚定贯彻“两个毫不动摇”,这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公有制的坚持和遵循。

(三)坚持和遵循了按劳分配原则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原则性设想,其中就认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消费品分配方式应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实行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但这个时期的按劳分配是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国有国营”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分配,导致形成了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为了打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国逐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当前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进而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格局。目前,我国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途径,主要体现为“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前提,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通过市场交换劳动,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6]

(四)坚持和遵循了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的制度安排要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国建立了各种制度来确保“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体系;构建公平就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构建乡村振兴政策,强调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等。这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坚持和遵循。

二、文化渊源:“中国之制”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我国在制度建设中做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主要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和合”思想以及礼法合治思想的传承和弘扬,以此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一)传承与弘扬了大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天然的相通性”[9],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正是体现对大同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大范围地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又构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这为实现自由平等、天下为公、和谐有序的大同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来指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小康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是大同思想的体现。后面我们把实现小康当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发展目标,通过各种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推进“三步走”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经历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过程。时至今日,我国又引领人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在国际上还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都体现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里始终有对大同理想的追求与回应。

(二)传承与弘扬了民本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将民本思想制度化。在政治制度上,我们建立并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形成了“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融合的‘形式民主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质民主”[10],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在经济制度上,我国顺利完成三大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在文化制度上,坚持文艺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双百”方针,同时以各种制度引导和保障文艺工作者站稳人民立场,推出众多讴歌时代、赞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改革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如新时代以来我国设置了监察委,形成了“一府一委两院”的格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进一步确保权为民所有;不断改革完善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保让人民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不断改革完善社会民生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机制,确保经济建设为了人民。

(三)传承与弘扬了“和合”思想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承与弘扬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比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了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制度确保将生态监督和责任落实到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治理;二是传承与弘扬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以及我国文化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还有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制度,这都贯彻了“和合”思想;三是传承与弘扬了“政通人和”的治国观。在治国理政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融入了“和合”思想;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传承并弘扬了中国人尚和谐、重合作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模式;四是传承与弘扬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我国在外交方面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制定的外交方面的制度都是对“协和万邦”思想的有力实践。

(四)传承与弘扬了礼法合治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法治建设,并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渗透着礼法合治、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如一方面我国不断在完善各种法律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还在不断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各种制度引导公民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总之,我国在制度設计、制度建设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在社会治理中推进刚性法规与柔性道德的相统一,这都体现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法合治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三、历史资源:“中国之制”在反省、借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与资本主义制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翻版,也不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再版,它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一种全新的制度,是具有原创性的制度文明。”[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社会主义、西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反省与恰当借鉴,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也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反省和借鉴

邓小平深刻反思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不足,认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取苏联模式失败的教训,逐步对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造升级,进而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制度上,我们反省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大搞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以党代政制和重人治轻法治的历史教训,在政治上重新构建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重新确立民主集中制,并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在经济制度上,我们反省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不足,反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急于排斥、消灭商品经济和私有制,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反省我国用行政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大搞人民公社的不良影响,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的弊端。由此,我国认识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规定,逐步改造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在社会制度上,我们深刻反省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那种国家至上、忽视民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认识到以空想政治口号取代人民现实利益实现的弊端。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实现人民利益,构建了系统的民生保障制度。

(二)对西方资本主义和西方模式的反省和借鉴

在政治方面,反省资产阶级专政制度限制人民政治权利、剥夺人民利益的弊端,反省西方政党竞选制带来的民主政治乱象,引发恶性竞争、相互攻讦的弊端;在经济方面,反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产生矛盾的弊端,反省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本家恶性竞争、追求垄断,不断攫取超额利润而不顾百姓利益的弊端等;在文化方面,反省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思想多元”“言论自由”,背后其实是对思想理论和言论舆论的严格审查、镇压打压,尤其是对国外文化彰显其文化霸权、文化侵略的阴险本质;在社会生态方面,反省资本主义国家那种“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各方面的深刻反省,为推进“中国之制”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反面警醒。当然,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模式中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并使之具有“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特点。

四、实践本源:“中国之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自中国人民的长期实践,它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打磨而一步步形成和发展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并没有照搬他国的模式,也没有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文化传统自己一步步实践探索去构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通过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推动“中国之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发展维度下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建设为什么能取得良好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就,那是因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制度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重视人民创造、保障现代化建设等实践经验。一是制度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非常强调制度建设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考虑制度的制定。如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我们从本国实际出发,调整了不适合基本国情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纠正了平均主义。二是制度建设要重视人民创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实践中,我国非常注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非常注重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新创造,这是我们推进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非常重视人民的创造和人民的意见,在许多制度、政策、文件出台前都要进行广泛地调研,征集群众的意见,最终才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三是制度建设要保障现代化建设。我们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强调要进行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就是为了在巩固红色政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坚持制定并出台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二)原则维度下的经验总结

从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主要坚持并贯彻了坚守改革底线、重视循序渐进的实践经验,在这些经验的指导和推动下,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一是坚守制度改革底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深知自身制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同时,我们强调一定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强调国家制度改革的目的,“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4]在制度改革和建设中要避免突破原则、底线,避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二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改革开放之后,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走的是渐进式的制度改革路线。中国是个大国,其复杂的现实情况和基本国情要求我国的制度建设必须是循序渐进式发展。这样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渐进改革中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强调制度的制定、执行要先试点后推广,避免在改革中推翻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或重要制度,避免犯颠覆性错误。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就其生成之“源”而言,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文化渊源,国内外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其历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其实践本源。如果把“中国之制”的生成比喻成一棵大树的成长,那么,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遵循好比大树的“根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好比大树成长需要的“土壤”,对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反省与借鉴好比大树成长需要的“阳光雨露”,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好比大树成长中遇到病虫害时所需的“杀虫剂”。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做好了这四个方面的举措,从而促进了“中国之制”这棵大树的“茁壮成长”,并展现出其强大的生机活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9.

[2][5] 龚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与王占阳商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3):141-151+160.

[3][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3+134.

[4] 彭玉婷,李正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溯源和逻辑架构[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49-57.

[6] 刘海涛.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J].科学社会主义,2015(2):29-35.

[7][13][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139+24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2.

[9] 沈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必要性[J].广西社会科学,2021(2):144-150.

[10] 严炳洲,朱国华.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20(12):18-25.

[12] 陈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2):32-42+163-164.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国企改革莫忘“制度自信”
从前南实行多党制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