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2023-05-28余思明覃朝晖

商场现代化 2023年6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

余思明 覃朝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脱贫民族地区要素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机制研究(21BMZ138)。

摘 要: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通过分析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建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单独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有限,但与产业发展融合以后,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不仅强调三产内部之间的融合,更要强调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之间的融合发展;(2) 西部地区需要根据要素禀赋来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融合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与要素融合时,选择发展要素禀赋优势明显的产业,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更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也逐年普遍得到提高,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却没有因此而完全消失,以区域贫困为基本特征的欠发达地区依然存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乏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从要素禀赋视角出发,研究产业发展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成果众多,要素禀赋是一个地区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林毅夫(2010[1],2013[2],2017[3])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的产业结构,内生于该经济体在该时点给定的要素禀赋和结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条件,也因此内生决定于该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从生产视角来看,一个经济体每个时点的要素禀赋决定了该时点可支配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以及技术的总量,实际上要素禀赋也就决定了这个经济体该时点的生产总预算。要素禀赋在一定时点上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发展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要素禀赋的变化,比如随着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技术、资本、劳动力会不断地流入或者流出。我国东部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持续的劳动力、资本、技术流入的现象,而中西部恰恰相反。学者们还从农业增长、技术选择、收入分配、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分工合作等方面对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现实意义(覃成林,2012;[4]吴丽丽,2015;[5]鞠建东,2004;[6]何强,2014;[7]徐康宁,2006;[8]鲁晓东,2008;[9]傅京燕,2010;[10]王勇,2018)[11]。通过研究发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劳动力资源禀赋条件、技术要素禀赋条件、资本要素禀赋条件和制度质量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则比较明显。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还需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自然资源、技术水平等要素条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推动资源要素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的过程。可以说,要素禀赋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要素禀赋,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要缩小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需要统筹考虑要素条件因素,理清和把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正确揭示要素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是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指导主体,从而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之间的要素禀赋条件和状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和实施不同经济政策,选择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产业和发展项目。[12]由此,根据要素禀赋的条件,选择行业发展、产业发展模式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1.研究假设

各个区域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一些区域因自然地理状况、资源禀赋条件、历史发展轨迹等原因与中心区域相距较远,故而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整个社会平均发展水平,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结果,更是区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因此,需要国家针对这些地区的情况,给予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缩小差距,使各地区均衡发展,为构建全面的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内在机制包括要素禀赋、产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其中,产业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发挥了基础性与前提性作用,而要素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素禀赋与各行业、各产业协同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

综合上面的现状分析来看,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要素禀赋促进产业发展,进而产业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2:各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各产业与要素禀赋交互作用比较好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得更好。

2.模型的构建

因为面板数据模型考虑到截面数据,还考虑到了时间序列数据,同时也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特点。为此,本研究借鉴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并分析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估计。

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H)用人均GDP来衡量。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低、中、高收入的国家是这样来判定的:①低收入: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②中低收入:人均GDP在1,046-4,125美元之间;③中高收入: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④高收入:人均GDP在12736美元以上;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260美元,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843美元,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属于世界银行界定的“中高收入国家”。

首先,影响经济增长的是三大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依据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历史发展轨迹,按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是直接从自然中获得成品的部门,第二产业加工初级产品的部门,第三产业是为生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它是世界上一种常见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由此构建模型如下:

为了检验三大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避免共线性的问题,我们用三大产业的人均增加值来衡量三次产业的发展,可以表示为:

其中,Y1it,Y2it,Y3it分别表示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现在将式(2) 代到式(1),就得到了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模型:

关于不同产业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认为不仅归因于产业增长,还受到要素禀赋的影响,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关于劳动力要素(L),我们用研究中常用的总就业人员数占比来表示。

关于资本要素(K)的影响。对于省级行政区域来说,资本要素禀赋条件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资本存量上。中国省级资本存量是采用单豪杰(2008)[13]的计算公式,公式如下。

资本存量=+(1-0.1096)×上一期资本存量=实际固定资本存量+(1-0.1096)×上一期资本存量(5)

关于土地要素(N)。土地要素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源和资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收入和生存的基础,它是一切生产原材料的产地。[12]本研究采用“人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标来衡量土地禀赋状况(张凤华,2011)[14]。

关于技术要素(T)。一个区域的技术要素禀赋条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反映在研发投入水平上。本研究采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额来衡量技术要素。

T=人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资额

加入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要素后,模型变为如下。

为了进一步研究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公式(9)、(10)、(11)还加上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的交互项,为了分析每个产业与要素禀赋的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利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分别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的交互。

除了经济增长的产业发展和要素禀赋因素以外,我们还在式(12)、(13)、(14)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X,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运输线路长度、互联网接入端口数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由此,我们选择控制变量包括有运输线路长度(S),互联网接入端口数(D)。其中,运输线路长度Sit=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里程。

3.样本数据来源

本研究对西部地区的界定主要遵循以下五个条件:一是地处中国西部或接近中国西部的区域;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三是到现在为止没有实行省一级区域自治,但设有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且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的省份,四是最大限度保证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五是国家政策上存在差异化与倾斜度的区域。目前,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区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甘肃省、陕西省等12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实证回归结果

1.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均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个与全国的一样,从现实情况来看,也确实应证了这一观点,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的作用。西部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作用,其中资本和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土地面积没有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广阔,但是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2.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由表2可以看出,要素与产业相互作用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點,也出现了一些差异。从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各产业发展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在第一产业与各要素交互中,资本要素与第一产业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在第二产业与各要素交互中,劳动、资本要素与第二产业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在第三产业与各要素交互中,资本与第三产业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控制变量互联网接入端口第二产业的估计结果中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前面的假设H2。

四、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出发,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分析框架,运用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对要素禀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机理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和建议。(1) 西部地区需要根据要素禀赋来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融合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这里的产业融合不仅强调三产之间的融合,更要强调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之间的融合发展;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单独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有限,但与产业发展结合以后,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有促进作用。因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质在于产业的发展,西部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促进拥有比较优势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重视各种要素的投入,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才能进一步提升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本研究走出以往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仅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局限,从经济发展的根源出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将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从而构建了基于要素禀赋发展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2) 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要素与产业的交互融合。从研究结果来看,要素禀赋与产业融合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西部地区在发展第一产业时,需要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发展第二产业时,需要根据要素禀赋条件发展适合该地区发展的工业,并且要发展生态工业,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第三产业时,需要根据西部地区特色资源和文化,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动性,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0).

[2]林毅夫,陈斌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2013(7).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J].经济评论,2017(3).

[4]覃成林,李超.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中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J].产业经济研究.2012(3).

[5]吴丽丽,李谷成,周晓时.要素禀赋变化与中国农业增长路径选择[J].中國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

[6]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J].经济学(季刊),2004(10).

[7]何强.要素禀赋、内在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统计研究,2014(1).

[8]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9]鲁晓东.收入分配、有效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度——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4).

[10]傅京燕,李丽莎.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11]王勇,沈仲凯.禀赋结构、收入不平等与产业升级.经济学(季刊)[J].2018(17).

[12]段忠贤.要素禀赋、制度质量与区域贫困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

[1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14]张凤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减贫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12).

[15]张萃.中国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基于产业构成视角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5).

作者简介:余思明,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覃朝晖,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山东省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分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