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3-05-28毛国辉

商场现代化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乡村振兴

毛国辉

摘 要:本文首先从乡村振兴视域下简要分析了实行并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高效稳定发展,为农业经济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并推动现代经济体制的完善。接着陈述了当下部分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其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管理政策的制定上思路不够清晰,缺乏有效性,最后着重探讨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包括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优化农业产业的结构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快发展农业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推进,我国的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速度及稳定性,推动农村地区的全方位进步,应当注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来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构建进步的农业管理体系,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稳定提升,使乡村振兴得到贯彻落实,推动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高效稳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在该战略的全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克服了在既往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下,各地政府对当地的农业经济都将有更高的重视,农业生产经营所投入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都将得到明显提升,当地所使用的农业生产设备将更加先进,农业技术手段会更加多样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信息化建设会及时跟进,土地的利用率将明显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销售额都将提高。

2.有利于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施行农业经济管理非常有必要。通过农业经济管理,能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专业素养。对于很多农民,其在祖辈的农业生产管理的经验下虽然能胜任基本的农业生产工作,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其必须相应地学习新技术、新思想,而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下农民将能渐渐学会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与技术,使用互联网去获取市场信息,预测当季的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等,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提升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完善性

通过对农业经济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推动高质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与施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可以有效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带动各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农业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很高,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随着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制也会更加完善,有利于打造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水平。

二、现存问题

1.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上下都积极投入到了乡村发展和农业经济建设的工作中去,但是部分地区仍对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以专业的方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等进行统筹管理,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才给当地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等进行指导,或者没有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只是在政策上作出了调整,但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却少有相应的付出,导致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仍较为困难。

2.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缺乏有效性

在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其管理的策略缺乏实质的效用,没能切实推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有的地区没有对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小户生产模式仍占据主流位置,没有积极引进人才,制定返乡优惠政策,导致当地的农业产业缺乏创业主体。其次,所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合理使用项目资金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经营进行信息化建设,没有购置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等,也没有结合具体实际去保障策略的有效性。

三、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使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速度更快且更加稳健,就必须从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使农业经济管理的机制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为此,应当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遵循区域发展至上的原则,深挖目标区域的农业资源,把当地的可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资源都充分调动起来,并予以科学化的配置,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来推动区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进行优化,要善于结合当地的传统资源优势与可用的农业经济资源来编制合理的优化策略,尽可能地提升当地农业生产运营的规范化程度,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将农产品剩余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制定合理的区域惠民政策,为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基于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先进技术来拓展并优化当地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且要贯彻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总路线,使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能够凸显出经济发展特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并在实际运营中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还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对政策先行区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照搬照抄,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经济状况、农产品市场特征以及其他特有情况来审慎地制定农业经济管理策略,使制度优势得以显现,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加大对农业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

为了能使农业经济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得到质量上和速度上的提升,除了围绕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努力,还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使当地所投入使用的农业生产设备能够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应当对当地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调整资金应用政策来大力推进农机道路网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购置节水灌溉设备如拖拉机悬挂移动式喷灌机,地理式喷灌设备,水肥控制技术,紋盘式卷管喷灌机,微喷灌,U型防渗渠道等,并引用铜合金、工程塑料或铝合金等新材料,延长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全方位优化农业设施设备,对温室及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控制系统,施肥系统与植保系统以及小型机械等进行升级,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此外,还可以促进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双方相互交换信息,由农业企业向科研机构提出对于农业生产设备的需求,由科研机构向农业企业给出专业建议与指导,如引进哪些设备、设备如何使用等等,从而提升农业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契合度,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团队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与人才息息相关。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引进,鼓励人才返乡,给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应当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确保其具备制定和实施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的职业素养。首先,对于人才的引进,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为返乡创业的农业人才提供各方面的优惠,为其节省在创业过程中的成本,提供有关农业创业、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多元化信息,简化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程序等,提升当地农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应当在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的区域推行集群发展,打造或升级农业基地、农业示范园等,为返乡人才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再次,要为返乡人才提供培训机会,使其能以低成本或零成本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以及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管理上的综合素养。最后,要根据创业成果对返乡创业人才进行不同级别的表彰,增强当地农业产业的竞争性,并吸引人才长期留驻当地,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加大对农业创业政策及农业经济发展体系的宣传力度,使各地的人才能够知道当地的农业经济状况和创业相关政策,为人才的引进提供必要的基础。对于经济管理团队,应当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其制定常态化的培训方案,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政策解读、管理方式以及职业精神等方面对其展开专业培训,设置定期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管制度,完善人才晋升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责任,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4.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使当地的农业经济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传输与共享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科技优势,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首先,应当基于现代化和开放性原则去制定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及生产运营信息集中在对应的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多方的交流,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地开展下去,不会由于信息缺失或闭塞而受到阻碍。其次,要对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比方说,当地的农业企业或个体经营户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推销他们的农产品,开启网络直播,进行线上销售,利用时下所流行的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农产品推广,并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来提升农产品吸引力,例如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采作为产品的推荐语,将历史文化与农产品结合起来,提高其在大众心中的魅力。再比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对各地的农产品需求及消费状况有基本的掌握,然后调整当地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策略。最后,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为当地农业打造品牌效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去制定农产品的推广策略,创造品牌并维护品牌,渐渐形成有力的品牌效应,使农产品具备更高的知名度,拓展其销售渠道,提高其销售额,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最后,需要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人才队伍,使当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稳定而高效的发展。

5.全面创新改进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

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分析出潜在或已显露出的问题之后去制定相应的策略,创新改进并完善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首先,有必要构建多样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各级有关部门要刺激当地农业产业的活力,不要沿行单一化的结构模式,要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创业,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多元发展。其次,要推动当地农业朝着大型化发展,对各个地段的温室面积和栋高等进行科学设计,推进立体栽培和机械化作业,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得以提升。再次,在环境全控制或者至少大部分可控制的基础上,极力生产高产、优质且安全的农产品,将此作为生产标准和考察项目,促进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来适当结合农业、牧业和渔业,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结构,并建造农业生产示范点,提高当地农业的竞争力,并发挥示范点的牵头作用。最后,要大力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积极建设先进的农业运营系统,如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置与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机械化饲养场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等等,推动当地农业朝着无土栽培发展,做好温室生物防治工作,并极力促进设施农业用的覆盖材料的多样化,如使用双层聚乙烯膜或聚氯乙烯膜等等。总之,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改进完善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保障改进策略的有效性,推动农业经济管理效率的切实提升以及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需要各相关部门提起高度重视,投入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建设工作中去,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大对农业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创新改进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解决当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使阻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得以被清扫,推动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并以农业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国良,童丽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出路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6):73-77.

[2]张梅花.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0):71-73.

[3]徐晶.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2021(17):71-73.

[4]张晓琳.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探索[J].農村实用技术,2022(8):48-49.

[5]陈利强.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山西农经,2022(8):137-139.

[6]刘红.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措施[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1):73-76.

[7]高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0):15-17.

[8]宗黎伟.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及优化策略[J].农家参谋,2021(3):101-102.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