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I缺陷症家系分析

2023-05-27郭跃丽雷晓芳郑温洁莹孔万仲奚经巧王明山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证者遗传性杂合

郭跃丽,雷晓芳,郑温洁莹,孔万仲,奚经巧,王明山

凝血因子XI(FX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原,主要在肝脏和巨核细胞中合成[1],其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在正常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遗传性FXI 缺陷症是由FXI 基因(F11)突变导致FXI 水平降低的遗传性凝血系统异常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主要表现为创伤或手术后出血增多,自发性出血情况少见,但FXI 活性(FXI:C)水平高低与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性不高[3-4]。本文通过对一个遗传性FXI缺陷症患者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的分析,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先证者,女,45 岁,汉族,因“眩晕综合征”,于2021 年9 月入住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凝血常规检查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85.9s(正常值参考值:29.0 ~43.0 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为13.3 s(正常值参考值:12.8 ~14.5 s)。进一步检测发现FXI:C 为2%(正常值参考值:82%~118%)、FXI抗原(FXI:Ag)为4.8%(正常值参考值:90.0%~100%),其他凝血指标均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平素无明显自发性出血症状,但因夏季蚊叮虫咬,皮肤破损后结痂愈合缓慢。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家系其他成员(共3 代13 人)均无自发性出血症状。家系遗传图谱见图1。另收集140 例体检健康者,其中男95 例,女45 例;年龄21 ~48岁;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出血及血栓史,无抗凝剂用药史,女性无口服避孕药。本研究经温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WZY2022-LW-018-01)。

图1 遗传性凝血因子XI 缺陷症家系图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2.7 ml,用0.109 mol/L 枸橼酸钠溶液1 ∶9 抗凝,3 000 r/min 离心15 min 后,取上层乏血小板血浆用于各凝血指标的检测,下层血细胞于―40 ℃冻存,用于基因组DNA 的抽提,并进行PCR 扩增及测序。

1.3 凝血指标检测 PT、APTT、纤维蛋白原(FIB)、FXI:C 等凝血指标采用一期凝固法在法国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配套试剂由法国STAGO 公司提供);FXI:Ag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4 引物 根据FXI基因序列(GenBankAY193837),采用Primer 5.0 软件设计覆盖F11 基因所有外显子区域及侧翼序列的13 对引物,由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见参考文献[5]。

1.5 外周血基因组DNA 提取和PCR 扩增 选用酚-氯仿法提取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 反应体系包括2×Taq PCR MasterMix 12.55l,双蒸水8.0l,DNA 模块2.05l,10mol/L上下游引物引物各1.0l。用LifePro 热循环仪扩增,反应条件如下:95 ℃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8 ℃退火30s,72 ℃延伸30s,共30 个循环,再72 ℃延伸10 min,4 ℃保存[6]。PCR 产物送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电泳和纯化,然后使用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

1.6 测序分析 通过Chromas软件与美国NCBI 基因库所公布的F11 基因序列(GenBank:AY193837)进行比对,查找基因突变的位点,发现突变位点后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缺失突变用克隆测序证实。明确先证者基因突变的位点后,再扩增其他家系成员相应突变位点区域并进行测序分析。

1.7 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

1.7.1 氨基酸序列及保守性分析 应用ClustalⅩ-2.1-win 软件对人类和NCBI 数据库中提供的其他5 种同源性物种:黑猩猩(Pantroglodytes)、家犬(Canislupus familiaris)、牛(Bos Taurus)、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XIegicus)(同源性物种氨基酸序列来源:https://www.ncbi.nih.goXI/homologene/104)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

1.7.2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通过2 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Taste(rhttps://www.mutationtaster.org/)和PROXIEAN(https://www.jcvi.org/research/provean),预测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1.7.3 分子模型构建和分析 以蛋白质数据库(https://www.uniprot.org/)中提供的三维结构(pdb:5eod)为模型,运用Swiss-PdbViewer 4.01 软件分析p.Gln263stop 对FXI 蛋白结构的影响,推测基因突变影响蛋白功能的可能机制。

2 结果

2.1 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表型检测 先证者APTT明显延长,FXI:C 和FXI:Ag 较正常对照显著减低;先证者母亲、二哥、二姐、外甥女、侄子和儿子FXI:C和FXI:Ag均稍减低;家系成员的其他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主要实验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

2.2 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基因分析 先证者F5 基因第8 外显子存在c.841C >T(p.Gln263stop)杂合突变及第10 内含子3’端剪切位点突变( IVSJ-4del gttg)。其母亲、二哥和侄子存在c. 841C >T(p.Gln263stop)杂合突变,其二姐、外甥女和儿子存在IVSJ-4del gttg杂合突变,其余家系成员均为野生型,见表1、图2。

图2 遗传性FXI 缺陷症患者基因测序结果

2.3 保守性分析 ClustalX软件的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p.Gln263 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见图3。

图3的p.Gln263 在不同物种间的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2.4 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MutationTaster 和PROXIEAN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Gln263stop 预测结果分别为1.00 分和―5.56 分;MutationTaster对IVSJ-4del gttg的预测结果为0.982,均显示为致病的突变,可影响蛋白质功能。

2.5 分子模型构建和分析 用Swiss-PdbViewer 4.01 软件对FⅪ突变前后的蛋白质进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Gln263stop 突变其Gln263 位后的氨基酸及Gln263 都消失,见图4。

图4 FXI 蛋白质模型图

3 讨论

遗传性FXI 缺陷症由Rosenthal 等[7]于1953 年首次报道,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主要与合成FXI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目前已发现了约236种与FXI 缺陷症有关的基因突变,包括错义/无义突变、剪切位点突变、调控区突变、小片段缺失突变、小片段插入缺失突变、大片段缺失突变等[8]。

本例先证者平素无明显自发性出血症状,因夏季蚊叮虫咬,皮肤破损后结痂愈合缓慢,实验室检查APTT 明显延长,FXI:C 明显减低,FⅧ:C、FⅨ:C、FXⅡ:C 无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FXI 缺陷症。通过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11 基因携带p.Gln263stop 和IVSJ-4del gttg 复合杂合突变;其母亲、二哥和侄子携带p.Gln263stop 杂合突变,其二姐、外甥女和儿子携带IVSJ-4del gttg杂合突变;p.Gln263stop 和IVSJ-4del gttg 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引起FXI:C 明显下降,而单独存在p.Gln263stop或IVSJ-4del gttg 单杂合突变引起其FXI:C 水平稍低于正常对照水平。从本家系分析推测,先证者F11基因p.Gln263stop 和IVSJ-4del gttg 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该复合杂合突变与其FXI:C 水平明显下降有关。

检索F11基因库发现,p.Gln263stop 和IVSJ-4del gttg 均已有报导[9-11]。笔者通过对F11 的p.Gln263 不同物种间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其具有高度保守性;其c.841C >T 杂合无义突变,使编码263 位的谷氨酰胺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CAA-TAA),多肽链截短使AP3 缺失部分序列,整个AP4 区域和轻链区也全部缺失,结构域的不完整和截短蛋白的不稳定,可能导致FXI:C 水平的下降。多个研究亦显示,p.Gln263stop 可能为中国人群中遗传性FXI 缺陷症的突变热点[12-13]。谢爽等[9]发现,IVSJ-4del gttg 突变可能导致内含子10 不能被正常剪切,使转录产生的mRNA因含有内含子10 的序列而出现终止密码;或者转录过程中利用隐匿剪切位点剪切,导致转录提前终止;或者外显子11 在剪切过程中被切除,外显子10 和外显子12 直接连接,所翻译的蛋白质高度不稳定而被迅速降解,从而影响FXI的合成和分泌。翁妙珊等[12]对7 例FXI 缺陷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4 例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患者均存在临床出血症状。因此,笔者推断本例先证者皮肤破损、结痂难以愈合的症状可能与p.Gln263stop 协同IVSJ-4del gttg 复合杂合突变有关。

综上所述,FXI 缺陷症家系FXI 水平降低可能与p. Gln263stop 杂合无义突变和IVSJ-4del gttg 剪切位点突变有关,其具体的致病机制有待体外表达试验进一步验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郭跃丽、郑温洁莹、雷晓芳: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孔万仲、奚经巧: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王明山:研究指导、论文修改、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证者遗传性杂合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家系报道
从翻译到文化杂合——“译创”理论的虚涵数意
1例AxB血型家系调查遗传方式及血清学特点分析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