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幼儿科学探究

2023-05-26黄建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学前教育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新技术构建的学习模式不断革新。要将信息技术与幼儿的科学探究有机融合,注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利用多媒体等新技术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助推其学习与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善用智能交互软件,丰富幼儿探究体验;打造“网络云课堂”,实现家园共育,拓展幼儿探究场域。

关键词:科学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66-0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新技术的加持改变了以往学习模式,愈加丰富多元的世界展现在儿童面前。教师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追随儿童、回应儿童、满足儿童,深入地观察、发展与研究儿童的科学探究,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习惯,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增强幼儿游戏体验的情境化、参与性与实践性[2]。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小小的活动室里也可以实现真实情境的模拟;在区域活动增添智能化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支架”与“阶梯”;利用软件共享社区、家园等多方面资源,及时、专业地响应幼儿日常偶然发现的问题,可以助推其学习与发展。

一、融通学习场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里进行科学学习的常见方式。一方面,集体教学活动从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生成,到材料的投放、活动的实施,都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有着较为科学严谨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集体教学活动追求高效,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发起、引导和参与活动,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活动层层深入和推进,让幼儿充分猜想、提问、操作和讨论,体验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增长幼儿的科学知识,发展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因为教学活动是预设的,来自外部的新鲜刺激有限,这就导致有些幼儿对于科学探究活动参与性不高,或者是探究行为难以持续。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将文本、图像、音频、动画等数字化媒介巧妙安排在活动中,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其科学探究的兴趣,创造真实体验,拓展科学探究视野,甚至可以使用VR等技术,实现身临其境地进行科学探究。

例如,一天午饭后,幼儿开始了自由活动。慢慢地,盥洗室的声音越来越大,原来,多多用手指使劲搓揉肥皂,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周围孩子们都被吸引了,有的已经开始模仿起来了。此后的一段时间,幼儿都爱上了“洗手”的游戏。老师捕捉到了这一点,设计了“和泡泡游戏”活动。活动中,老师利用放大与延时拍摄技术,通过多媒体向幼儿呈现泡泡形成、变大以及破裂的过程。最后,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泡泡,从而体验发现将皂液涂在有孔、有缝隙的物品上能吹出泡泡。

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是要感知幼儿不断变化的兴趣点,努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持续地进行科学探究。在平日里,教师要做一名细致的观察者,发现和记录幼儿感兴趣的事和物,经常开展讨论,不断了解幼儿新的想法,捕捉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环节的设计中,教师既不能简单地让幼儿操作,也不能一味地教授知识,而要打开思路,融通学习场景,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具有吸引力的科学探究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充分体验后,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幼儿带着经验再操作,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使幼儿可以持续深入地探索,不断将活动引入更高的水平。

二、善用交互工具,丰富幼儿探究体验

区域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是在固定的区域内,教师投放各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进行科学游戏和探索。区域内不仅有各种科学器材、测量工具,还有操作说明和实验记录表,助力幼儿更加深入地探究。但在有限的游戏时间内,材料越丰富,幼儿越不知所措,往往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浅尝辄止,无法建构它们之间联系,难以形成清晰的目标意识,科学探究游戏难以深入、持续地开展。同时,由于年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幼兒在科学探索中表现不尽相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智慧交互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基于语音识别的智慧交互工具集语音、图形、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并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全面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实现幼儿、同伴、教师、材料之间的多维互动,实现幼儿沉浸式科学探究,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3]。

教师在可以阅读区放置智能音响设施,在开展科学探究游戏时,遇到不理解的词,幼儿可以向它提问;有朗读意愿时,幼儿让其录音再播放,与同伴、教师共同分享;想表演时,幼儿就会发出指令,让其播放音乐或故事来配合。教师还可以使用交互软件,让幼儿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科学探究游戏,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班级科学区内,教师将有趣的小实验提前录制好供幼儿随时播放,还为幼儿提供视频中所需的各种实验工具。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从开始模仿视频中的小实验,到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录制下来,主动和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尝试新的科学探究游戏。一段时间后,幼儿会建议增添新的区域材料,提出更多的实验道具需求。把握好区域游戏的关键,恰当提供可交互的技术工具,让它们成为另一位“老师”,可以引领幼儿主动探究,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搭建家园桥梁,拓展幼儿探究场域

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探究,时间、地点没有限制,日常的偶发事件可能随时触发幼儿的兴趣,引发科学探究。刚刚发芽的小草、掉落的种子、滚动的车轮、摇晃的钟摆等等,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指引他们持续探索下去。随机发生的事件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幼儿的疑问得不到解答,探究得不到支持,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可以利用各类信息化平台,发掘、整合、协同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构建“亲子云课堂”,实现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不断延伸与拓展幼儿科学探究的空间。

比如,幼儿在幼儿园菜园中发现了绿色的小虫,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很绿”“有好多毛毛的脚”“眼睛大”“有毒没有”“为什么浑身绿色”……当幼儿的发现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刁钻”,教师一时也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于是,教师协同家长,专门开设了“网络云课堂”,邀请一位农学专业的家长,带着幼儿线上参观农作物大棚,用专业科学的语言解答幼儿的提问。接下来的半年中,幼儿还跟着这位家长“云出差”,云南的梯田、海南的雨林、甘肃的戈壁都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也引发了他们更多的问题和探究。由此,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家园“云”合作,让幼儿获得了别样体验,开展了多次“足不出户”的科学探究。

大千世界,精彩无限,当幼儿亲身去体验,他们会激动、欣喜,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主动地去观察、发现和追问,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牢牢把握各种不同类型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关键要素,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和思维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吴砥,郑旭东.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18(4):21.

[2]郑旭东.智慧教育2.0: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4):15.

[3]王珠珠.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8(7):8.

责任编辑:许洁

*本文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12-19

作者简介:黄建,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副园长,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学前教育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