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路径探析

2023-05-26洪淼兰惠玲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洪淼?兰惠玲

摘要: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路径狭窄、主体单一、协同育人机制欠缺、网络德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H省中职德育工作调研,提出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内外互化实现德育自觉、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机制、数字化赋能提升德育效能等策略,全面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62-04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中等职业学校担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

(一)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精神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要求职业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2022年4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再次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成为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向。

(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的启动,表明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输出人才的专业技能技术、道德素养水平的需求都向更高层次转移。要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現实问题,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德育工作模式,切实提高德育效能,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重新调整。

(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产业业态、职业类型、技术要求的深刻变革,对未来建设者的职业道德、协作能力、工匠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与产业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导向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为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应在职业教育类型与青少年德育的逻辑自洽中寻找更适切的路径与策略。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径及策略研究”课题组抽取H省1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调研的问题围绕学校德育工作展开,调研结果客观反映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一)德育主体单一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学校的学工处或团委等部门以及班主任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教师的参与严重不足。班主任深入参与班级各类德育活动,直面学生德育问题,熟悉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开展工作更便捷,容易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但专业的德育教师有专业知识背景,更容易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特点,开展更加优质、高效的德育理论课教学工作与扎实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力军[2]。

(二)协同育人机制欠缺

从调研结果来看,学校的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机制尚不完善,形成深度合作和统筹推动的合力不够,“三全育人”体系顶层设计不合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特色育人渠道之一,却成为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的盲区。中等职业学校亟须建立顺畅、便捷、多元的沟通交流机制或平台,切实加强学校、企业、行业和家庭等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着力于提升德育的质量和实效,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真正做到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管理、学习、实践的方方面面。

(三)网络德育有待加强

《2020年度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其中,中职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8.7%,占比最高[3]。受网络的影响,中职学生出现了学习压力增大、学习动机弱化、道德意识淡薄等新问题,需要中等职业学校适应新形势,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克服网络消极影响,利用网络传递正面积极信息,重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梳理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需要从制度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协同育人机制、互联网德育、心育路径等八个方面开展,可分为三个层面:学校层面上,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学生管理层面上,推行“三全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具体实践层面上,在教学活动中践行德育理念,提高实效。

(一)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德育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新时代德育工作的任务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融合各种途径和方式,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系统、措施具体、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德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要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项制度与每一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班级管理、班风建设、班级活动组织等工作,并积极鼓励班主任参与到学校德育体系统筹规划中来。

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直接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基础模块必修课程,完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管理规程,制订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深入开展教学教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要求,防止重专业课程轻思想政治课程,挤占思想政治课时,并在基础模块课程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补充,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需要。

同时,应采取多种举措引导专业课教师提升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和素养,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意识,自觉把德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知识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内外互化实现德育自觉

一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涵养能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内涵品质和精神追求的直接体现,反映着学校形象和师生精神面貌,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应把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与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相结合,营造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在打造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塑校园精神文化。要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入党仪式以及传统节日、重要节庆等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筹办职教活动周、技能竞赛、“文明风采”展示等职教特色活动,对中职生进行浸润式德育。

二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内化德育实效。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明文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在道德内化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不仅需要实施外在的教育,还必须依靠个体内在心理起作用。重视并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科學性和针对性的依据和基础。借鉴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成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原则和方式方法运用于德育工作,把德育与学生心理状态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三)构建职教特色突出的德育体系

与普通高中相比较,中职学生有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和把握好社会实践这条主线,可以更好地突出职教德育特色。一是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将“德育教室”与“社会课堂”、专业理论与生活实践、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结合起来,实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4]。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供真实鲜活的场景,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让学生践行德育理念。充分利用家长、企业、行业及社区等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职业意识等[5]。要重视、支持和鼓励中职学生结合学校特色、专业性质、专业要求以及自己的个性特点等开展社团活动,将社团办成学生练品行、长知识、增能力的自我教育平台。

二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实训实习这一基本环节,加强职校与企业的协作,共同做好中职学生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让学生为真正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可通过优秀企业、优秀校友进课堂等方式,为中职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可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学校传播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认知和职业素养,使中职学生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专业意识[6]。

(四)数字化赋能提升德育效能

青春期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职学生好奇心旺盛、接受能力强,在享受网络生活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加强微信、微博、公众号、贴吧等新媒体管理,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发挥网络思政作用,弘扬正能量。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及时发现并帮助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防止学生受不良信息侵害。充分挖掘和运用网络正能量,发挥网络对中职德育的积极推动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网上教学,根据学生需求,自建自媒体平台,开展具有正面意义的德育活动,满足学生对网络生活的需求的同时,正面影响其品德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11-21)[2022-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912/t20191203_410649.html.

[2]温双艳.试论学校德育主体及运行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38.

[3]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度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解读稿)[J].中国共青团,2021(15):13.

[4]张阳.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15.

[5]王庆超,孙芙蓉,章丽君.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7):92.

[6]朱凯.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25.

责任编辑:许洁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径及策略研究”(2020ZB03)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12-01

作者简介:洪淼,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兰惠玲,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