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3-05-26沈宁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摘要: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是以科学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服务他人的道德品格为目标的劳动课程。通过劳动实践问题发现、劳动成长任务设计、劳动课程实施、劳动行为评价等路径,传统的劳动课变为有科学方法指引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从“学技能”走向“练思维”,从“劳动课”走向“做事情”,真正实现学生从想劳动、会劳动到善劳动、爱劳动的转变。

关键词:劳动课程;科学实践;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5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劳动素养是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22年3月,项目组成员在徐州市星光小学1—6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样两个班共536名学生进行了“劳动素养现状”访谈,访谈发现:学生基本都能够在家中参加类似刷碗、扫地等简单的家务劳动,每周参加家务劳动4天以上的比例占到87.5%,其中高年级比例高达95.7%。中高年级有62.0%的学生有利用科技产品参加家庭劳动的经历,例如使用空气炸锅、扫地机器人等。但学生创造性劳动的经历在本次的抽样调查中不足0.5%,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培养自理能力等。

基于以上调查发现,学生的劳动经历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日常劳动,而是有着鲜明的数字化时代特征。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关注点,集中体现在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升上。科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优良品格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和实施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对于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品质劳动能力尤为重要。

一、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一)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内涵

科学实践导向劳动实践课程是以科学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服务他人的道德品格为目标的劳动课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实践导向劳动技能、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融合课程、科学实践导向跨学科劳动课程、“行为导向”劳动素养评价系统。

(二)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特征

1.科学性

本课程强调科学思维的指导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更加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劳动的创造性特征更加凸显。学生要在劳动实践中经历提出问题、拟订方案、科学论证、迁移运用的过程,以做事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小学劳动课程由简单的技能培养发展为富有创造性的现代劳动技能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2.利他性

课程资源来自学生服务他人的观察或者实践,使学生成为劳动实践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当学生劳动的目的在于为他人解决困难,为他人提供帮助,劳动课程的目的就由劳动技能的培养升华为综合育人的途径。学生通过服务他人的劳动实践,培育德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3.阶梯性

劳动素养的形成有年龄特征也有时代特征,本课程的目标设置,更加关注学生的年龄差异和现代劳动技能的发展,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从事的劳动实践任务,使劳动技能阶梯成长成为可能,更加适合数字化社会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

4.实践性

本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劳动实践,典型特征是“做事情”。学生以发现问题为起点,调动所有的知识、方法,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沟通技能,寻求各种帮助和资源来做事情,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实践就变成了跨越学科、跨越学校、跨越师生的行动,实现了学科融合和校内外时空的融合。

二、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丰富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与体验,促使学生形成劳动的习惯

小学生对于劳动的惯常想法就是扫地、刷碗、叠被子等日常劳动技能,而对于改进一个工具、调查一个现象、研究一个问题、创造一个作品等需要大量思维活动参与的劳动实践,知之甚少,参与的机会也很少。而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恰恰弥补了这个缺失,使学生在原有的劳动认知上,获得了更加丰富、新鲜的体验。通过参加有主题的科学实践劳动课程,让学生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每一个思考和改进都是劳动,要养成时刻主动思考和参与劳动实践的习惯。

(二)提升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自我价值感是在自己劳动实践的成果不断得到他人的认同中获得的。本课程提倡为他人服务,学生就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寻找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在为他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的过程中,看见他人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变得更加幸福,学生会感受到愉悦和快乐,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转化为自我价值感,进而让学生认同劳动的价值,体会到劳动者的美,形成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1]。

(三)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

科学思维习惯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思维与现实的交互。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将自己的思考付诸实践,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會这样、可以怎样改善……主动发现问题,动手制作,掌握技能,形成成果,劳动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在日常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劳动实践的不断迭代中,学生自我反思,建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模型,在科学思维与劳动实践的不断碰撞中形成知识、经验、能力,最终优化劳动行为,提升劳动品质[2]。

三、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实践策略

“敬食养德、劳体润心”劳动实践课程(以下简称“敬食养德”课程)是根据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开发的主题劳动实践课程。课程的目标围绕“敬食”这个主题,通过观察、探究、设计等创造性的劳动实践课程,使传统单一的劳动课变成有科学思维和方法指引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以劳动实践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品格的星光少年。下面以“敬食养德”课程为例,阐述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服务他人的劳动实践问题发现

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关键在于科学实践,科学实践的第一步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敬食养德”课程是实践育人,因此倡导学生问题发现的视角来自“服务他人”,在这样的视角下,学生能够以同理心去感受和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身边人的困难,产生为他人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还要学会分析和筛选问题,甄选出哪些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或者可以寻求帮助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课程学习者,也是课程内容的建设者,课程内容和主题来自学生的观察与发现。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以服务他人为特征的劳动实践问题征集。围绕“敬食养德、劳体润心”主题,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在学校问题征集平台上写下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者现象。有的学生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访谈发现,一些人对特别的食物过敏,就提出可以提前做好调查,然后每天餐前针对这些同学作出午餐特别预告。学生发现的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甄选,与各科课程融合成为劳动成长任务链。比如四年级学生提出的“如何利用机器人运送饭菜解决食堂人员运送午餐耗时费力的问题”成为“星娃当家”课程关键问题。学生通过调查、论证、召开听证会,成功促使学校购买了爬楼机器人,并搭建斜面改进了教学楼的进出通道,使午餐的供应更加顺畅。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服务他人、幸福自己的快乐。

(二)真实情境的劳动成长任务设计

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的呈现方式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劳动成长任务设计。应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基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二是劳动成长任务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梯化成长的特点;三是劳动成长任务设计应覆盖学校教育活动的全学科、全过程、全时空。因此课程的设计更加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价值认同,重视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

1.从会劳动到善劳动的技能训练

从会劳动到善劳动的技能训练为“敬食养德”劳动实践课程提供了能力目标。学生要参与劳动成长任务,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但是劳动技能目标的设立有其年龄特征,要符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真实需要。我们根据6~12岁学生的特点,分别根据“家庭劳动实践”“学校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三个不同的劳动任务群,基于“敬食养德”的课程主题。设置了低、中、高三个不同阶梯的劳动星技能清单:低年级重视自理能力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中年级更加重视服务师生、家人数字化劳动技能和基本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高年级偏重服务他人、科学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学校劳动实践”任务群为例,低年级劳动星技能是跟着爸爸妈妈认识和购买粮食、蔬菜,使用清洁工具拖地、扫地。中年级技能是独立购买粮食、蔬菜,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扫地机器人等数字化小家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高年级技能是根据家庭成员的特点设计营养食谱,并为他人提出营养建议;能够排除小家电出现的简单故障,比如清理扫地机器人的主刷、调整扫地机器人的程序指令等。从简单的基本劳动技能慢慢过渡到解决营养午餐的问题,层级递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2.从单学科到多学科的课程融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敬食养德”融合课程设计就是以“劳动实践任务”为学习载体,将国家课程中的学科教学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改变了过去由单一的劳动课承担劳动教育的现状,在各学科教学目标中植入劳动教育目标,使劳动实践任务成为各学科学习的有机载体,形成了“敬食养德”融合课程。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里能够有统一的劳动教育目标支撑,而且使学生在具有学科特征的劳动教育实践中逐渐巩固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例如语文课《腊八粥》,教师设计了“了解腊八节的民风民俗”和“学做腊八粥”两个任务,学生通过动手做,理解语言表达的美与韵律,体会家庭生活的温情。英语课设计了“中西方传统节日吃什么”的调查任务,学生通过中英文阅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力。

“敬食養德”融合课程的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寻找可以与“敬食养德”课程目标相融合的学科教学内容。学校将“敬食养德”融合课程目标和劳动星技能清单发给每一位教师,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内容中寻找可以融合的内容。教师们从6个年级9个学科找到了69项学习内容。第二阶段将寻找到的融合学习内容在学生学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三大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将劳动星技能作为能力目标植入教学目标之中,重新制定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融合课程典型案例的设计与实践,骨干教师研制典型案例,全体教师参与修订。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一些学科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们感受到了在劳动实践理念影响下学科课程在育人理念上的转变。

3.从动手做到做事情的跨学科课程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各学科简单叠加,而是在跨学科概念基础上的有机融合。“敬食养德”劳动实践课程是在科学方法的引领下通过劳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课程遵循一条主线、三类关系、四种方法、五个概念进行设计。一条主线就是“敬食”,即以食物的生产、加工、运输、消费为主线,围绕以食物为中心的儿童学习生活环境开展课程主题筛选。三类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基于儿童生命发展的需要和“敬食养德”的育人目标确立的三个课程方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培养仁爱奉献、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培养自律简朴、健康生活习惯。基于这三类关系组织和选择跨学科课程内容。四种方法就是将科学方法引入跨学科课程学习,确定了“观察—探究—论证—实践”四步学习方法。五个概念就是以“因果关系、规模和数量、系统与模型、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五个跨学科概念为核心来确定课程目标。跨学科课程依然用劳动实践任务来体现科学实践的特征,实现对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从根本上理解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以“星娃当家”主题跨学科课程为例。课程以星光小学食堂为学习主题,围绕食物的采购、运输、加工、厨余垃圾的处理、餐饮礼仪等,组织学生有方法地做事情。首先,根据学习主题将课程目标确定为:(1)发现食堂、食材、就餐、人员、垃圾处理相关的问题。(2)运用观察、调查、测量、统计、实验、制作等方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为他人服务,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价值感。(3)用创造性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体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提升对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认识,培养对劳动者的情感。其次,根据课程目标围绕三类关系筛选“敬食养德”劳动实践问题,并以关键问题呈现课程内容,如“食物从哪里来?”(人与自然)、“午餐从哪里来?”(人与他人)、“如何制作营养餐?”(人与自我)、“餐饮礼仪知多少?”(人与自我)等。最后,根据关键问题,梳理每个课时蕴含的跨学科概念和科学方法,并遵循儿童生活学习规律确定课程内容和学习顺序,确定课程具体实施学科,设计课堂教学预案并组织实施。如“午餐从哪里来?”一课是在科学课中实施的,重点体现了“规模与数量”“结构与功能”两个跨学科概念,学生通过观察食堂师傅打饭运送饭菜的过程,思考食堂工作人员是如何确定每个班饭菜的数量并进行加工运输的。学生发现在午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困难,运用观察、调查、访谈、统计等科学方法帮助食堂工作人员改进工具,解决问题。

(三)多轨并行的劳动实践课程实施路径

“敬食养德”劳动实践课程实施是多轨并行的,通过教师教研、学生学习、场域建设、成果物化四条路径的实施,综合体现了课程的科学性、利他性、阶梯性和实践性特征,形成科学有序的课程实施体系。

1.跨领域教研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跨领域教研是指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长期分科教学的现状造成了各学科、各年级教师间的疏离,体现为教学内容不通晓、教学策略不沟通、教学方法不丰富。而科学实践导向劳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全科人才,因此跨领域教研成为应然之需,是课程实施的必备基础。学校将过去每周的单一学科教研变成一周跨年级同学科教研,一周同年级跨学科教研,使教师们不仅了解本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同时也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要求和内容,便于教师在实施“敬食养德”劳动实践课程时能够兼顾不同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

2.跨学科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

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跨学科课堂学习有两种作用:一是通过完成“敬食养德”的劳动任务来学习学科知识,二是用各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敬食养德”的真实问题。实施途径有两个:(1)在国家课程中拿出相应课时来进行,学校设立了“每月‘敬食养德学习周”(以下简称“学习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融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自行安排学习周的时间,在学习周里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执教的学科课时安排相应的“敬食养德”劳动实践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学习学科知识,达成三类关系中的育人目标。(2)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教学。“敬食养德”跨学科课程学习有时需要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仅仅依靠国家课程时间是不够的,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教学时间,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劳动实践微场域实施劳动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在学校教师平台预约时间、场地,适时开展教学。

3.微场域建设是课程实施的特色场境

微场域建设是指充分利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来构建“敬食养德”课程学习场境。微场域建设的要求是“原本就有、小而易得、反复利用”,充分体现了物尽其用,精准契合课程的特点。微场域的优势是能够充分发挥环境与人的互动作用,使学习自然而然发生,让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例如在“敬食养德”劳动实践课程中根据“星娃当家”主题课程设计的微场域星娃食堂,根据“创意美食”主题课程设计的微场域烘焙工坊,根据“奇妙的生长”主题课程设计的微场域食用菌栽培基地,等等。

4.小创意作品是课程实施的物化呈现

小创意作品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了自己思维成果和实践成果的作品,它是儿童劳动的产品,更是儿童学习的成果。它体现了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成效,能够增强儿童的劳动幸福感和价值感。小创意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思维的劳动产品,如“敬食养德”的美文和诗作、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等;一类是物化的劳动产品,如学生制作的低糖低脂小零食、创意徐州特色伴手礼、果壳创意画以及栽培的食用菌等。学校通过美食节、艺术节、劳动节等各种校园特色节日将这些小创意作品进行展览,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

(四)行为导向的劳动素养评价系统

“敬食养德”行为导向的劳动素养评价系统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导师,它的评价指标是学生行为。制定行为导向的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是基于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是具有“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品格的星光少年是什么样子?二是他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经过对课程运行中学生行为的观察,学校最终确定了三个易懂、易做、易判断的行为特征作为劳动素养评价系统的指标,即“我愿意”“我能行”“我坚持”。这三个指标体现着儿童在劳动素养形成过程中的进阶。“我愿意”突出了儿童道德认知的形成,表示形成了道德准则,愿意遵守和执行。“我能行”聚焦了儿童劳动能力的训练,表示形成劳动方法和策略,能够主动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我坚持”重视了儿童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精神的培育,表示通过服务他人,愉悦自己内心,形成自我认同和道德坚守。这三个指标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表现。以高年级为例,“我愿意”突出了为他人服务的主观意愿,“我能行”突出了积极参加创造性劳动,“我坚持”则更加强调以自己持之以恒的行动浸润周围的人。行为导向的劳动素养评价系统更加利于各个评价主体判断和评测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指导了教师进一步改进课程设计。评价通过对学习主体的行为指引和对课程设计的引领,达到了以评价促目标达成的结果。

科學实践导向劳动课程从简单的动手做发展到运用科学方法做事情,在劳动中思考,在劳动中创造,在劳动中润情,在劳动中提升。学生实现从想劳动、会劳动向善劳动、爱劳动转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得到体现。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从“学技能”走向“练思维”,从“劳动课”走向“做事情”。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劳动体验中,形成创造性劳动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培育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科学劳动的习惯,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实现以劳动实践综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瑞琼,贺艳芳.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22(2/3C):25.

[2]刘婷.从小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小学科学课程育人价值开发[J].人民教育,2021(21):66.

责任编辑:石萍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敬食养德:星光少年劳体润心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11-02

作者简介:沈宁,徐州市星光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科学教育、德育、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