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根基

2023-05-26冯建军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

摘要:鲁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德育理论家,她主持了21世纪初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主持研制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编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科书和《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其生活论德育理念体现在德育课程标准研制和教材的编写之中。她的生活论德育思想有三个要点: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思想引领了我国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实现了德育课程理念的新突破,为我国小学德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鲁洁;生活论德育思想;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28-05

在肇始于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设置了两门课程: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和中高段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写道:“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1]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写道:“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2]3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表达,表明了这两门小学德育课程都具有鲜明的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在南京师范大学鲁洁先生主持下研制的,课程的生活性反映了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思想。在回答21世纪开始的这场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性变革是什么时,鲁洁先生说是“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体现了该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新德育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德育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3]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取代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有人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突出了政治性、思想性,不再提生活性,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4]。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依然强调以生活为基础组织课程内容。笔者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否定课程的生活性。

鲁洁先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她在教育理论、德育理论研究上有许多原创性的贡献,生活论德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德育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重温鲁洁先生的生活德育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德育课程背后的理念,对小学德育的课程标准、教材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德育基于生活

回答德育课程源于什么,在根本上就是要回答:道德教育源于什么?道德源于什么?进一步追问就是: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是什么?正是基于对这些哲学问题的回答,鲁洁先生提出了道德、道德教育、德育课程源于生活,为道德教育、道德学习、德育课程找到了根基。

道德不是先验的存在,也不是自然发生的本能,它源于人的生活需要和交往实践。人因为生活在一起而需要道德,所以,道德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秩序的需要。在原初社会,人类的一切学习都是在生活中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但近代以来,认识论使主客体分离,从生活中剥离出了知识。知识是生活的理性表达,知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知识与生活的剥离,使教育也开始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学习知识的学校教育和课程。在教育学校化、课程知识化的近代,道德教育也脱离了原本的生活,以专门课程为载体,以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形成了近代以来的知识论德育课程。这种知识论德育发展到现代,完全脱离了生活,把道德当作知识,把道德学习当作理性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割裂,知识论德育在今天愈演愈烈,成为德育的顽瘴痼疾。

鲁洁先生在《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一文中,批判了教育根深蒂固的理念“培养知识人”,这是因为知识人以追求知识为最终目的,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它迫使生活本身成了手段。为了知识,人们忘却了生活,乃至牺牲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5]為学习知识而生活,为分数而生活,成为当今一些教育的真实写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她在《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一文中批判了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知识化的德育,向学生传输被普遍化和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这种知识隔绝时空因素,去追寻有逻辑体系的道德知识以及抽象的道德概念、规范、规则。然而,知识化的德育却从根本上遗忘了它的卑微(humble)起源和它对日常经验许多方面未加解释的起源。德育忘了本,忘记了它原本来自生活,又与生活不可须臾相离的“卑微”身份。[6]13-14

对知识论德育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德育必须源于生活。她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一文中从正面论述了生活的道德意义和道德的生活根基[7]4-7。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存不同,生活本身蕴含着意义。生活必然趋向于一种自觉的意义探寻。因此,生活在本质上是趋善的,具有道德的品性。探索生活的意义,不只是寻找人的生存手段,还要寻找人的生存意义,它使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道德是生活的目的系统,生活是道德存在的依据,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展现。换言之,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就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由此,鲁洁先生在《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中提出道德观要“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8]9。在生活道德的视域中,德育课程所遵循的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生活逻辑;不是由概念、范畴推演而来的课程体系,而是根据儿童生活的演进、发展而建构的体系[8]12。品德与生活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作为课程的框架;品德与社会则以儿童们不断扩大的生活场域——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中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为课程建构的框架。

生活论德育不仅指明了道德根基在生活,生活是道德的源泉,而且还论证了德育课程观要“从唯知识论到生活经验论的转变”。原先的德育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新课程改变以往那种“唯知识论”的课程理念,把德育课程建立在“生活经验论”的基础上。在新课程中,道德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积累、扩大生活经验和反思经验的过程。转向生活经验论的课程,力求使学生在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生活经验中学习道德。《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课程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2]3

二、德育通过生活

基于生活是德育的原点,通过生活是德育的过程,它解决的是道德如何教育、如何学习的问题。我们如何学习道德?在知识论的德育课程中,德育是通过知识来学习的,学习的过程是理性知识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的特点为:一是静态的反映,把人的认知视作一种静态的反映、机械的反映,无视人的认知和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掩蔽了认知的实践本性,使道德学习成为对道德知识的机械记忆;二是客观化的反映,道德知识被视为客观的、普遍的、无人格的存在。学习就是无条件、绝对接受这种外在于他的、凌驾于他之上的那些既定的要求、规范、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主观因素包括主体的需要、愿望以及已有是非感、善恶感等情感都要被淹没、被排除在外。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只是站在学习对象外面的、与学习对象不发生任何感性交互作用的“理性”思考者、学习者[6]13。所学习到的是杜威所说的“关于道德观念”的知识,而非“道德观念”。学习的道德知识是与己无关的知识,不仅无助于改变其生活,而且造成知行分离。所以,在原来的德育课程学习中,一个学生可能有很好的考试分数,但却不一定有很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严重分离。鲁洁先生批判的就是这种“知识化”的道德学习观。

道德不是客观的知识,也不是外在于人的生活规则,道德是人的生活意义的建构。鲁洁先生提出“生活世界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7]3。因为生活不是别人的生活,而是自己的生活。生活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自己创造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性表明,生活是人的主动建构,是人有目的实践,生活世界在人的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不断实现新的超越。所以,生活不应该停留在现有的实然状态,应该不断追求新的应然,改变实然,形成新的生活。生活论视野中的道德不是客观的、死板的知识,而是一种实践。道德不是放在那里等我们去学习、去掌握的客观存在,而是在生活中展开、在实践中生成的生成性存在。

正是对生活的实践本性的认识,鲁洁先生为道德教育、道德学习找到了根基,由此,她提出道德学习是生活的、实践的,不能简单地把道德学习归结为知识学习,把道德教育归结为知识教育。强调道德学习的实践性,并不是否定知识学习,而是要明确道德知识不是一种客观知识,而是一种实践之知,一种康德所说的实践理性、实践智慧。实践之知只能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就是陶行知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批判道德教育的知识化,有人认为,这是反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是对生活德育的误解。鲁洁先生批判的是把道德之知看作静态的、客观化的知识。这种理性的知识观无视道德之知的实践性,而是把它和其他知识一样放在科学理性主义的过滤器中筛选成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彻底割断了它长在母体身上的脐带,断绝了它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也就使它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6]14道德教育不排斥道德知识的学习,但道德知识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当然,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综合,只有知识学习的道德教育是有局限的。道德教育可以借助于知识的学习,但不同于智育,德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得道德知识,而在于形成道德行为,使知转化为行,统一于行之中。因此,生活论的道德观认为,道德、道德意义不能到远离生活实践的、超感性的第一世界中去寻找,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领会。基于道德实践性存在的观点,道德学习、道德教育应从知识、学术型转向生活、实践型。[7]6

生活具有情境性、建构性,生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和意义交流。通过生活学习,道德教育改变了单纯的知识学习,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丰富、扩大道德生活经验的过程,一个建构生活意义、扩展生活经验的过程。与知识学习过程不同,生活经验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所以,生活论的德育课程,必然强调实践性的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1]2。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来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儿童通过各种活动,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德育为了生活

知识论的视野中,道德教育虽然也培养人,但培养的是具有道德知识的人。鲁洁先生反复强调,道德教育不能为道德而道德,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成“人”,“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就是要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使人的生活实现改变、得以提升”[9]18。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生活,使人活得更好,活得更像一个人,实现人之为人”[9]19。

她在《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一文中论证了道德是“成人之道”。人性不是自然的本能,也不是神性的显现,而是在实践中生成为“人”。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人只有在“做”中才能成为“人”。道德教育使人“做”人,就是要在实践中使人成为人。“‘怎样去做成一个人的根本生存方式问题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为的是要用它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10]在生活中做人,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方式,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要引导人的生活,在建构生活的实践中促进人的道德生成与发展。

在《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一文中,鲁洁先生明确地回答了道德教育怎么引导生活的建构,建构什么样的生活。因为道德在生活中生成,所以,道德教育的核心要放在生活的引导上。道德不是复制现实生活的模式,而是超越现有的生活,建构一种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也即是较之现存的生活更具人性的生活,是使人得以更好生成和发展的生活”。[11]道德教育引导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使人在更好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善良,与自然相处得越来越和谐,人性的发展越来越充分、越来越自由。

鲁洁先生在一些论述中,不仅批判知识论的教育丧失了生活之根,而且批判病态适应的教育丧失了超越性,功利性的教育在注重生存手段教育的同时,丧失了生活的意义。所以,她还提出道德教育是“人的自我超越”,超越现实,追求更良善、更有意义的生活。道德教育要学会反思,使人超越现存的生活,去获取解决现在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的种种经验,把现在正在进行的生活构建得更有道德、更加美好。她根据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建构有目的和理想的生活、有超越和反思的生活,以及和谐共生的生活。

道德教育为了生活,体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定位上。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1]1-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1。这两门课程都是引导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鲁洁先生的生活论德育思想运用在21世纪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为小学德育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评价道:鲁洁教授对国家德育课程最为卓越的贡献,乃是实现了德育课程改革在观念上的时代突破。今天,“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理念,鲁洁的思想贡献与引领作用是无与伦比的。[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

[5]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7.

[6]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7]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

[8]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9]鲁洁.江苏社科名家·鲁洁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10]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11-15.

[1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29.

[12]檀传宝.一生成就三大事——鲁洁先生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N].中国教育报,2021-04-22(8).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研究”(20BZX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1-03

作者简介: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论中职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