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对策

2023-05-25吴兆伟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寄宿制健康教育

吴兆伟

摘 要:众所周知,物质扶贫是暂时的,只需大批扶贫资金和源源不断的生活物资,就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心理问题却是永存的,只要不解决留守儿童心理的根本问题,留守儿童们将永远都无法真正地挣脱内心的禁锢与压迫,随时面对社会反贫的威胁。调查资料也指出,现阶段留守儿童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并非物质上的扶贫,而是心理问题的疏导。文章浅谈如何关爱乡村寄宿制中学的留守儿童,希望能够引起我国社会各界提高对乡村寄宿制中学的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同时给予相关学校与教师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建议。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健康教育

一、要强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

对于父母而言,必须打破狭隘思想观念的禁锢,积极培养孩子良好的人生观,认真对待孩子的良好家庭教育。健全的良好家庭教育机制是留守儿童受到教育和自我成长较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父母也要积极营造良好条件,克服家庭缺失给其孩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可以采用电话通信等途径,和孩子开展定期性的亲情沟通和亲子交流,聆听孩子的心里话,认真询问孩子的学业状况,并充分肯定孩子们所获得的好成绩,并切实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让孩子可以充分地体会到家长的关爱。要和孩子的老师、监护人等维持经常性的联系,一起讨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实现经济支持和关心子女教育的同时进行,让孩子自小就能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学校优势,为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一)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大多由于其家长不在身旁,家长的教育与亲情功能缺位。所以,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职责。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家访和实地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和学业方面的问题。

(二)增设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课程

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得到格外呵护和关怀,从而减少自卑封闭、盲目抗拒、孤独空虚的不良情感,形成自强自信的生活态度,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开设“亲情热线”,开设“倾诉信箱”等,使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充分地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快乐与丰富、真挚与温馨,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设施强的学校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部门,专门开展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疏导工作,专设心理教师,并与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有心理压力问题的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加以正确引导。

(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学校的管理和优秀的师资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改善乡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就需要提高广大乡村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水平,这也为学校的管理者们提供了全新的挑战,学校管理者们必须切实关注、重视对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教育方案,特别是不要用班级的学业成绩、升学率等数据来评价学校教师,而要把对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的培养与关爱纳入学校的教育整体规划与学校教师的业绩考核系统,以建立一个关心留守儿童的和谐教学氛围。

三、强化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

(一)取消城市“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目前的户口制度,延续着中国传统户口制度的等级性质、世袭性,具有以下三个缺点:一是对城市人口与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对迁徙并不随意,三是户口制度与地方政治、经济、文教等权力相关。所以,应该逐渐削弱甚至废除与户口制度相互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体制。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户籍制度的改善和革新,制定实行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让进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人享有公平的政治权利和社会保障权益。这是破解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破解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怎样推动“三农”发展的难题。目前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跨地域的特征,西部农民偏爱“东南飞”。这是由比较利益因素所确定的,东部沿海地区较多的工作岗位以及更多的经济收入吸纳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造成了留守家庭现象的突出。而如果农村经济都能够取得较好的增长,就应该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返乡就业。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而且促使农村劳动力兼顧就业与家庭生活,进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三)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逐步健全,农村中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过去那种固定有序的家庭框架也开始破除,经常性缺位的家庭关系也开始逐步形成。而对属于成长时期的儿童,家长们短期、长时间缺位的家庭生活问题也是越来越多。因此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状况下,各级人民政府就必须制定更有效的政策,给“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提供一种有利的发展条件。首先,健全乡村家庭教育和监管制度,使之形成乡村家庭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指导机构,逐步形成了乡村社区教育监管制度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直接领导,教师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和热心的退休老师等共同参与。各县、乡级政府部门应着力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强化控制和关闭校园周边所有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室设施,加强危及学生良好教育和学校工作秩序的严厉打击力量。

(四)留守儿童本人应学会自我调节,建立良好的心理

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会自我调适,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要求,把学习看作提高自身素养、寻求个人发展成长的需要。另外,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还必须意识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将外在知识内化的活动,而学业的优劣最终取决于动机、兴趣和学习意志。所以,本人也必须了解自己,给自己的学习生涯创造环境,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慢慢地对学习形成浓厚兴趣,把学习当作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敢于正视并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涯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养成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行为和生活能力。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助。

结语

综上所示,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所面临困难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有走出困难的勇气和实际行动。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能够为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馨安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牛治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家长,2022(28):52-54.

[2] 邹佰峰,姜慧娟.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审视与策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8):14-16+67.

猜你喜欢

寄宿制健康教育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 破解学生辍学难题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