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驱动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2023-05-22黄琳琳
黄琳琳
摘 要 时评写作是促进高中生议论文学习的一种路径。学生进行时评写作需要有意识地储备评说资源,培养时事语感。既可以通过研读时文,积累时事议题;也需要回归教材,学习逻辑知识,运用逻辑工具。在还原真实情境的基础上,创设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评论说理的实践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增强,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关键词 时评写作 高中议论文 真实情境
时评写作高度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写作者可以基于新闻事实这一真实情境,充分表达见解、阐释道理。这些特点正契合了课标精神,是理想的语言实践形式。引导高中生尝试时评写作有助于激发写作动机、涵养时事语感、增强逻辑思维。亦是促进议论文学习的一种可能路径。
一、读写融合,储备评说资源
课程标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中明确提出“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高中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计民生,通过课内外的有效阅读来获取写作资源和写作经验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1.研读时文,构建时事议题
时文是立足时代,回应时事,辨析时局的说理评论类文章。优秀的时文体现出评论者深刻的思考、审慎的判断与严密的表达。遴选文质兼美的时文典范供学生阅读、思辨、积累、模仿、运用,既可以涵养他们的时事语感,又能够培育他们评论时事的现代公民素养。而且时文相较于经典著作阅读更富有现实感、代入感、可读性强,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积极参与融入成人社会生活的心理需要。
我们可以聚焦热点话题,围绕某一时事议题,设置主文本和相关副文本若干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互释、文本互鉴,在文本与文本之间搭建对话的桥梁,充分参照与互补。
除此以外,说理写作资源的积累不可或缺。积累并非意味着寻章摘句式的记录总结,而应思考如何设定一个高于芜杂具体社会现象之上的时事议题,以此来将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统摄。这种议题,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个议题之下可以聚合众多文本,有利于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相关说理资源的积淀。比如,我们曾以时事热点——2018年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争议作为评论的情境。题目中呈现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认为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违反了伦理道德和科学精神,违法违规。也有人认为这是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人类福祉为目的的科学探究,不必循规蹈矩。请同学评说是非曲直。
面对真实的两难选择,我们设定了一个具有较大思考空间的上位议题——“科技与伦理的困境”。进而以《“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疑云,引发学术界大量质疑》(《南方周末》)为主文本生发引申出相关联的副文本:(1)《憧憬科技缔造的未来》(节选自华大基因CEO尹烨著《生命密码》2018版);(2)《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选自北京大学教授饶毅2019年演讲文稿)(3)《基因技术的危险前景》(节选自上海交大教授江晓原著《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晓原说科学》2019年版)来跟时事对话,在磨砺思维中学生逐渐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科学的理性审视。
2.回归教材,运用逻辑的力量
课程标准特别关注逻辑与思维,高频率提及“逻辑”及与之相关的“思维”“批判性性思维”等概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思维的尺度准则,它为思维训练和思辨读写提供方法指引。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专门设置的学习活动——“逻辑的力量”。我们通过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这三项专题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问题情境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此外,《高中语文阅读》(选择性必修上册)也专门配套设置了《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逻辑视角下的学术思考》三个单元,共计12篇文章也是可资研读的优质材料。我们以日常生活中的鲜活语料为例,分析体悟“逻辑的力量”。而这些逻辑知识和语用案例正是高中学生学写时评,乃至各类议论说理类文章写作的思维利器和思想依傍。
我们曾就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为评论对象,展开时评写作。有学生在探究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时,有如下的论述:
让学生无心学习的不是“网络游戏”这一表层载体,其背后是学生自身能力的缺失,因而我们需要“教育”来对此进行弥补,绝非简单且不负责任地怪罪“网络游戏”,甚至斥其为“校园毒品”。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一种“清晰”的能力——判别事物真假、筛选有用信息、主动选择性获取信息而非被动式接受信息。有人道:“清晰就是力量。”网络游戏与短视频本质也都是当今信息洪流的一份子,在错综杂乱的信息时代下,无法“清晰”面对信息洪流的人们被席卷而下,正如《美丽新世界》中的德尔塔们,繁杂的信息是他们的“苏摩”,他们沉迷其中,他们在繁多的信息前无法思考,终而放弃思考。而这就是“因网络游戏而退学”等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段评论说理文字,能较好地甄别繁杂的信息,明辨议论的核心概念而且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逻辑思维中所指向的辨谬、推理、论证功能,亦可以指引时评写作走向严密和深刻。
三、缘事说理,培育写作能力
观察近年高考作文题的命制,真实情境下的具体说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由抽象议论到具体说理的新趋势。因为具体说理往往能够考察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具体说理为基础的时评写作,就全面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和写作功力。其写作过程,就是充分调动思想储备和激发语言文字输出的过程。
1.还原真实情境,激发写作动机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当代社会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真實情境,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正是时评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我们不妨还原真实情境和再现现实困境,开拓命题新思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提出“在试题命制层面,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展素材选取范围,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4]
对于社会热点的直面,对公共话题的回应,已然是衡量学生思维品质的新方式。如2015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材料“女儿举报父亲高速上开车打电话”即源自当年《长江日报》的新闻报道。2021届苏州高三期中卷作文“如果请你和钟芳蓉交流高考后选择专业的看法?”也是取材于《新京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关于湖南高分考生钟芳蓉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资讯。这种情境化的命题有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和重新思考。
我们曾就学生所感兴趣的网络“梗”文化,依托《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的相关文章加以改造,自拟评论题目。我们聚焦“有人认为它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日常语言中自然产生,不必大惊小怪。有人批评‘梗的广泛使用毁坏了人们的文字思维。还有人觉得怎么能为这种无聊的玩笑耗费如此之多的精力……你怎么看待玩梗现象。”进行评论。对此争议,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代高中生对此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和充分的表达欲。学生有的探索其流行成因;有的思考自己在使用它时的心理;还有的从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网络语言的演进,从社会学的层面解释校园亚文化的塑造。一些不满足现成答案和固有结论的同学则尝试占有更多的资料,阅读《乌合之众》《娱乐至死》等著作以寻求理论支撑和学理依据。在时评写作的过程中,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不断把学生对具体事务的思考引向深入。
2.强化逻辑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以议论文为内核的时评文章,强调逻辑思维,重在以理服人,崇尚理性思考。高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日趋成熟的关键期,他们对外部世界饱含求知热情,也有跻身成人社会的向往。但对于社会热点或争议话题,虽有评论冲动,但往往给予一种直观的、情绪化的、经验化的评价。我们应慎思明辨,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论证的基础上。义愤填膺和三缄其口可能都不利于对事实的准确把握,我们还应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落笔成文,这样可把凌乱的、不系统的、粗糙的想法打磨完善。
我们曾命制过以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为写作评论素材的题目。其中呈现出一组对立观点“暂停使用人脸识别,以便让相关部门获得时间,研究如何防止其滥用。”和“人脸识别应在实践中完善,让技术变得更好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培育“对象意识”“说服意识”“论证意识”。
沿着这些思维线索,有学生开始向说理更深处漫溯:
我认为“应当继续使用人脸识别来进入动物园。”
平心而论,我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刷脸支付或者面部解锁的相关经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有的。那为什么大家会使用这项技术,自然是因为它方便,快捷。我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负责人之所以会采取“刷脸进入”这种入园方式,也是以此为出发点。
当然,郭先生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涉及个人隐私的事的确应当慎重。是的,我并不否认“人脸识别”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在这个信息技术“野蛮”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停下来等”,而是“追上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大胆的用起来,才能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味靠想象“假设”问题,人脸识别系统必定存在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最后,我认为人脸识别可以让大众用的舒心,用的放心,不光要发展技术,还要健全法律和社会道德体系,只有将互联网关入法律与道德的“笼子”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便捷。个人信息总是不可避免的透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所能做的并不是惧怕与担忧,而是学会保护,学会制止,学会维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利益。
暂停人脸识别在这件事上也许可以做到,但暂停生活中所有的人脸识别显然是不现实的。未来,将是一个怎样美丽的新世界取决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意识与行动。
这段文字既能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说理,做到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又体现出思维的严密。其思考的过程也较为清晰,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使“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
綜上所述,我们可以创造性的呈现真实素材,还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以时评写作为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理性评说时事和世事。进而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升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