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通识课“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2023-05-21赵嫚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通识课逻辑学

赵嫚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逻辑学”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逻辑学”课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统一。“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在逻辑学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逻辑发展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选取经典的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来说明逻辑原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当前形势;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辩论,有利于学生明确人生方向。

關键词:课程思政教育 “逻辑学” 通识课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即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这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主要通过加强非思政类课程的价值导向性引导学生培养中华文化认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有利于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课程思政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一致的: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一、 “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课程性质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在七大基础学科中位居第二,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逻辑学”是“思维的文法”,提供的关于词项、命题、推理、论辩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学习、理解、掌握和研究其他科学提供了有力工具。另外,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因此“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

柯匹·科恩指出:“无论在科学研究中,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管理方面,我们都需要运用逻辑以达致可靠的结论。学习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好的论证以及它们为什么好,亦可帮助我们确认坏的论证以及它们为什么坏。没有什么研究会有比之更广大的用途。”[2]

基于以上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全人类性,逻辑思维训练是每个学科的学生都必备的,高校开设“逻辑学”通识教育课非常必要。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也非常显著。

就覆盖面而言,作为通识教育课的“逻辑学”比具体的专业课程更为广泛,在通识课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逻辑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课程内容

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深挖思政因子,并将这些思政因子融入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逻辑学”包含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等内容,需要大量的例子来引入和说明。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效果的例子来组织教学。就此而言,“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角色

全方位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有没有育人意识、能不能找准育人角度、是否具有育人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否落实落地、见功见效。在“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传道授业解惑并行

“逻辑学”课程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逻辑学”课程在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在传授逻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思想引领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发挥通识教育课覆盖面广的优势,体现通识教育课的育人功能。

一般认为,逻辑教学注重命题和推理形式的有效性,不关注命题和推理具体内容的真假。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逻辑原理的基础上重视具体内容。在学生学习了逻辑原理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逻辑原理分析具体事例,可以援引大量带有价值导向性的例子,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逻辑原理的学习效果,也成功地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3]

(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

首先,教师要避免单调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具备材料转化能力,善于把严肃的思政教育材料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逻辑学”原理素材,增强“逻辑学”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4]

(三)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统一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源于教师自身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世界形势,是否具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因此,教师自己要时刻加强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系列文件,学习各级部门关于课程思政的意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三、“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途径探索

(一)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逻辑发展史

现有的通识课“逻辑学”教材大多以西方形式逻辑为主要框架,这会让学生误以为中国没有逻辑学。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思想家就已经独立提出了逻辑学说。[6]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儒家的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孟子发展了譬式类比方法的“类,举相似”的方法论意义;荀子在《正名篇》中系统论述了“名”“辞”等概念,完善了儒家的正名逻辑体系。《墨经》的逻辑体系是世界上出现较早、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之一,全面提出了名(概念)、辞(命题)、朔(推理)、辩(论证)的逻辑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名辩逻辑学体系。韩非子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揭示了矛盾律的基本性质。 其余如名家、道家等也都在逻辑方面做出了重要论述。

以《墨经》的逻辑思想为例,其中不仅阐述了假言、选言、直言等命题的性质和推理形式,同时也包括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对当关系推理,以及词项的周延理论,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有清晰地揭示,这些都已达到或接近亚里士多德逻辑和今天逻辑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中国的逻辑学思想,一方面可以系统地梳理中国的逻辑发展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逻辑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介绍古代经典蕴含的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哲学智慧,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

(二)选取经典的思政教育素材

对这些素材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技能,而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7]

这段论述中包含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逻辑命题和推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一个选言命题。“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它们一起构成一个联言命题。“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是一个省略三段论,省略了大前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整个三段论是第一格的AAA式。

教师可以在“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个例子,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阐述各个类型复合命题的逻辑含义,说明省略三段论的原理;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思政教育融入逻辑学基本知识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类似的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经典素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比比皆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大量引用这类例子,以增强“逻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选取争议性的问题来说明逻辑原理

教师通过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逻辑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当前形势,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例如,2019年5月29日,中国环球新闻网主播刘欣和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辩论,其中有关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讨论。[8]翠西·里根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停止向世界银行借款。刘欣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取决于如何定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强大了,但是强大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中国有14亿人口,是美国人口的三倍;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及美国的1/6,甚至不如欧洲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

在这段辩论中,二人都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定义。逻辑学上的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一个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能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点或者本质。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一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比较低的国家,通常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翠西·里根显然没有抓住“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或本质,在运用这个概念时犯了概念内涵不明确的错误。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教师在“逻辑学”课程知识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白“定义”这种逻辑方法的要点所在;在对世界局势的认识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强大了,但是人均GDP仍然很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误解。

目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定,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会产生诸多分歧。我们在进行“逻辑学”教学时,结合这些实例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强“逻辑学”课程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9],形成批判性思维。同时,这类素材的选择可以使“逻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和“形势与政策”类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比如,针对“躺平”“躺赢”等提法,《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建功新时代系列评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躺平不可取”,周密细致地分析了“躺赢不可能”,激情洋溢地号召“奋斗正当时”。该系列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以《躺平不可取》为例,该文先分析了“躺平”的顺从环境、妥协于困难、放弃未来的字面意义,尖锐指出“躺平”者表面随意、心里不甘、惧难偷懒的心态;接着提出新时代新百年党和国家乃至于社会个体都要实现“高而更高、新而更新”。文章第二部分以我们党的光辉历史说明,“多少命悬一线的危机化为再创辉煌的契机”,如一叶小舟启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万五千里长征;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功伟绩说明,“多少不可能成为可能”,如14亿人民吃饱饭、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两弹一星等等。文章接着提出“新时代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康乾盛世”的“躺平”带来的历史难题从反面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新征程是出彩人生的新跑道”,以新时代的“奇伟瑰怪非常”之成就正面论证,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在到来。文章第三部分,呼吁青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抓住这蕴含着历史使命的机遇,既可报国,也可成就人生;既有宏观层面的时代宏图,也有个体层面的成就梦想。最后,基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告诫青年,“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倡议青年要“知历史、观大势、创未来”[10]。

以上论述有演绎论证,有归纳论证;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直接论证,有间接论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论证的结构、论证的策略、论证的建构和评估”等逻辑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掌握逻辑论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对这些现象的来源、内涵、形成原因等进行辩论,在辩论和学习中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四、结语

高校通识课“逻辑学”由于课程性质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既要授业解惑,也要传道育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并重;提升思政育人能力,为思政教育增强活力;注重言传和身教并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使用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材料,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可以紧跟时代步伐,选用逻辑性强的时事政治事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百年不遇变局下的世界形势;可以就一些争议性强的问题开展辩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讲解、辩论等形式,对具体案例进行逻辑辨析,使逻辑知识和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 [9]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美]柯匹·科恩.逻辑学导论[M].张建军,潘天群,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

[3] 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 江苏高教,2018(12):91-93.

[4]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17(7):10-14.

[5] 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6] 《逻辑学》编写组.逻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9-23.

[7]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N].解放日报,1944-09-21.

[8] 单仁平.中美女主播约辩是值得鼓励的开头[N].环球时报,2019-05-31.

[10] 关铭闻.躺平不可取——建功新时代系列评论之一[N].光明日报, 2021-12-2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019SJA0359),南京审计大学第四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逻辑学”。

猜你喜欢

通识课逻辑学
浅析《逻辑学》的教学方法
杰文斯逻辑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简单的逻辑学》
国内逻辑学教育普及理论模型的建构研究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优化策略探析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地方性高校逻辑学教学问题研究
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