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优化策略探析
2017-03-31韩梅
韩梅
摘 要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是提升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和有效载体,但当前的实施效果却不容乐观,亟待改进。本文从规范课程设置、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合理选择与配置课程内容、精选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改进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环境教育 通识课 环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58
Abstract The general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carrier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current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standard curriculum setting,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reasonabl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sel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process evalua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general clas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eneral course; environmental literacy
课程是学校环境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科学、规范、高质量的环境教育通识课是确保大学生整体环境素养提升的前提和关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年)中指出:“提高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鼓励高校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建设或选用环境保护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基于此,高等院校如何有效开展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建设问题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从影响环境教育通識课实施效果的五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1 规范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设置
当前多数高等院校还没有把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列入培养目标,也没有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将其确定为通识必修课(如北京教育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或通识限选课(如广州大学),致使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实施效果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与当代社会需要具备环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相去甚远,亟待改善。
发达国家环境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在重视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通识课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开设的环境教育通识课程门数繁多,并将其作为大学生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之一,规定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方可毕业。依据现实情况,可先将环境教育通识课设置为全校大学生的限选课,使环境教育通识课由任选课向限选课,进而向必修课循序渐进的过渡,此种设置更为可行,既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环境素养的必然之需,也是适应高等院校课程改革应然之需。
2 准确定位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知、 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①相应地,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也必须三者兼顾,并适当突显情意目标和行为目标。
基于此,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引导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践中去,具体涉及认知、情意、行为三个目标维度。其中,认知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自然价值与权利、保护与改善环境的举措等知识来确立具体的认知目标;情意目标是认知目标与行为目标的沟通中介,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欣赏自然的美、尊重顺应自然、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观等来确立具体的情意目标;行为目标是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达成情况的最终检验,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可围绕: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选择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等来确立具体的行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性质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作出适当的微调,比如,师范院校应突出“师范性”,即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目标定位上需要适当强化“环境教育的技能与方法”目标,使师范生能更好地适应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需求;理工院校应适当强化“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目标,使未来的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合理选择与配置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
环境教育涉及的内容众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达成预设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1)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2)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3)广度与深度的平衡;(4)适用广泛的学习目标;(5)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6)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②根据上述理论,并遵循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是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内容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形成正确和稳固的环境价值观的基础。可涉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如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生态学基础知识,如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生态危机;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等。上述相关知识的选取,应着重关注广度与深度的平衡,适应学生的需要与兴趣。
3.2 环境伦理与环境价值观
伦理道德是软约束,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发挥作用。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其具備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③环境伦理信念与价值观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可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机融合,结合典型环境案例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可涉及: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环境伦理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内容。
围绕上述课程内容,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课程内容选择应注重与大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可以专题领域的形式展开,来探讨其中关涉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4 精选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要提高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应力图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跨学科式、实践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强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发挥与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开展户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用与结合,将本校教师的课堂讲授、校外教师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专题讲座、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户外参观考察调查、学生小组项目研讨、专题汇报等形式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环境价值观、能力与行动力的培养。具体来说:(1)课堂讲授:主要由本校各相关学院的教师来承担,教师要注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注重最新学术成果、教学素材资料的引入;(2)专题讲座:邀请校外教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3)小组讨论:在各小组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既有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也有户外实践的小组研讨;(4)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学内容的专题,开展课堂上的诸如利用废弃物品的环保时装秀竞赛等活动;(5)户外参观考察、调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由相关教师带领选课学生进入预设的实践场所进行参观、考察、调查等活动;(6)专题汇报发言: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总结、交流。
在上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学生较为偏爱课内的动手创意竞赛和户外的参观考察调查。众多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户外教学法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形成正确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④进而付诸对环境友好的行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在环境教育通识课的教学中应做到积极引导与落实,可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环境教育实践基地来进行强化。
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应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使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通识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的相关栏目,如“教学材料”、“课程通知”、“教学邮箱”、“课程作业”、“答疑讨论”、“研究型教学”、“课程问卷”,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5 强化环境教育通识课中过程性评价方法的选用
美国学者泰勒(R. W. Tyler)指出:“评价乃是测定学生行为改变,究竟实际发生到什么程度的一种历程。”⑤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评价方法的选用应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相适应,并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对于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学习评价,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远远不够,且效果不佳,应将过程性评价方法与结果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强化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进而能在学习评价过程中获取充足可靠的信息。
在学习评价过程中,观察法、活动类作业法等是环境教育通识课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观察法是用来评价学生环境情感和环境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适用情境广泛,既适用于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言行,也适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活动类作业法中的“作业”主要是指活动类的书面材料或作品,如课堂实践活动的作品、环保影视作品的观后感、调查与汇报材料等,对于这类活动性文本材料宜采用好、中、差或A、B、C三个等级的质性评定方式。
概而言之,当前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通识课应在规范课程设置、准确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教学与评价方式方法的选用等环节做到进一步优化。此外,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也是影响环境教育通识课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也应予以重视与改进。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如能在上述环节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其实效性必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注释
①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 以高师学生环境素养测评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② H.Taba.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orld, Inc,1962:267-289.
③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J].环境教育,2004(3).
④ 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41.
⑤ R.W.泰勒.黄炳煌编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