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天性资源的儿童教育的意蕴阐释

2023-05-13刘笑笑陶志琼

文教资料 2023年24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刘笑笑?陶志琼

摘 要:基于天性资源的儿童教育意味着童年的解放,儿童丰饶的天性资源是解放童年的自身基础。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意味着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资源,具体包括通过利用儿童整体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的认知资源提升儿童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利用儿童宽容而心无偏见的情感资源培养儿童的博爱能力、通过利用儿童无畏体验的行动资源拓展儿童的经验世界。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是从儿童的天性资源出发,以培养健全的儿童为旨归,在整合儿童认知、情感、行动资源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童年的解放,为儿童的幸福童年注入生命力。

关键词:天性资源 童年的解放 解放的童年 儿童教育

在自然秩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儿童不应是成人眼中的小大人、私有财产、赎罪者等[1],儿童就是儿童,是自然和自由的存在,需要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学习,成人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成无知、幼稚或需要被控制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以下几种不良教育现象。

一是学前教育依旧存在“小学化”倾向。一项研究表明,仍有18.2%的幼儿教师认为教授语文、算术等“小学化知识”有利于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能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2]这种教育现象忽视了幼儿独特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功利主义对儿童情感体验的侵害。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逐渐侵染了儿童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体验正在异化与迷失。[3]这种功利主义下的儿童教育是忽略儿童宽容、心无偏见的教育,忽视了儿童的情感特质。三是“规范化”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幼儿园被视为实现“规范化”童年的场所,符合成人预期的儿童行为是受到鼓励的,反之则被视为“失范”。[4]儿童是规则和秩序的顺从者,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儿童经常被要求长时间保持“小手背后,小脚并拢”等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姿

势。[5]这种束缚儿童身体和行动的教育不顾及儿童的切身体验,忽视了儿童生之勇气的展现。这几种儿童教育现象在某种意义上禁锢了儿童的童年,忽略了兒童的天性资源。禁锢童年的儿童教育不利于童年的解放,童年的解放需要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是基于天性资源的教育,是遵循儿童自身的自然的教育。[6]那么,儿童的天性资源到底有哪些?基于儿童天性资源的解放童年的教育又意味着什么?下面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童年解放的自身基础:儿童丰饶的天性资源

儿童是自然之子[7],其内部存有大自然赋予人的“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的一种必然性”[8],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资源。天性资源是人类这一物种进化得来的禀赋,是儿童不断解构与重构自我世界观的天赋能力与态度,是实现童年解放的自身基础。那么,儿童何以拥有丰饶的天性资源呢?幼态持续学说认为,童年是潜在适应的“贮藏室”,人是“永恒的儿童”。[9]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保留的幼年特征为适应成年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发现,儿童在没有掌握句法的深层结构情况下,仍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复杂的母语,由此得出潜藏于表面的语言句法之下尚有另一深层结构,即预存于人天生大脑皮质中的遗传程式,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丰富天性资源。[10]基于儿童天性资源的重要性和丰富性,本研究将从认知、情感、行动三方面分析儿童的天性资源,进而为儿童教育的意蕴阐释和实施提供可能性支持。

(一)认知资源:儿童的“整体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

儿童具有独特的认知资源和思维特点,会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比较是知识的基础,也是同化的手段。[11]比较的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特征,分辨异同。[12]因此,准确捕捉事物的特征是获取知识、发展认知的关键。儿童具备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儿童独特的认知资源,是儿童天赋的辨认特征。辨认特征是指看到或抓到了物之其然,但不一定能够描述出来。[13]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性、洞察性、辨认性,是儿童观察周围事物的独特方式,这种辨认能力是“流淌于血液之中”的自然能力。虽然儿童不精通于使用精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特征,进而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但能够从整体上分辨事物,犹如婴儿能准确地分辨母亲的容颜,是人类固有的本能。然而,儿童并非先验地禀赋外在世界的结构,而是基于丰富的天性资源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事物的整体特征,从而理解句子的意义。[14]比如,当面对像“在……之上”这种抽象的概念时,儿童是通过“玩具在桌子上”这一具体的情境,来辨认玩具和桌子之间的整体关系,比成年人更加直观与敏感。[15]

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无边好奇与敏感是其整体辨认事物特征的无限动力。在这种敏感特质的驱动下,儿童不断展现自身对于世界一切事物整体特征的认知、感触与表达。儿童对世界感到无边好奇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具有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使儿童极度敏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儿童运用全部感官及运动器官感知万物,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每次接触周围的世界,儿童并非消极地被动等待,而是积极主动地与所处的环境不断交互作用[16],获取新经验。二是儿童具有敏感、想象、创造等种种特

质[17],对周围世界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敏锐的观察力、对情感和他人的敏感,以及对于新知识的渴望等,这些特点促使他们积极地与世界互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整体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是儿童的认知资源,为儿童的认知活动奠定坚实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将“情感”形象地比喻为感知世界和积极行动的“肥沃土壤”,他认为心灵的易感性和同情心都在童年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18]由于儿童的认知活动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因此,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儿童的情感资源。

(二)情感资源:儿童的“宽容无邪、不存偏见”

人对文明的肯定,在于深层的“人类爱”。[19]“人类爱”意味着人与人在爱的联系之中唤起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时激励个体对周围世界持续保持开放性。[20]儿童宽容而无偏见的心灵品质,是形成深层人类爱的情感源泉。相比成人,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开放和包容,具有普世的人类爱和平等的天性。儿童能够欣赏、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没有成人世界既存的偏见,如小朋友比成人更容易突破种族、阶级的界限,与同伴建立友谊。这种同伴之间友爱的“善意”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爱的关键性特征,就是“希望对方好”。[21]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我们总是在感受他人的过程中不断理解、丰富、建构着自我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感,是使人得以延续、发展的力量,是人深沉的精神需要,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归根。[22]

儿童的认知、体验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要充满情感,这是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提出的要求。[23]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特殊的敏感性,他的观察和吸收能力促进其逐步适应周围环境”[24]。儿童通过吸收力的心灵,宽容地与有准备的环境积极互动,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凡是激动了儿童的情感并因美而吸引了他们的,都深深地印在了记忆中”[25]。儿童能最佳地领会、理解和记住自己所感受的一切。黄武雄认为儿童天生心无偏见的特质,是认知上的需要,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认识万物、适应社会、适应并发展文明的驱动力。 [26]欣赏和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是发展知识的基础,保持开放的心态,欣赏和喜欢不同的事物与观点,从中学习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与见解。

儿童的情感资源是认知发展和无畏体验的驱动力。“宽容无邪、不存偏见”的情感资源有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更开放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新事物更加好奇,更愿意接受新的挑战,从而促进认知发展。“宽容无邪、不存偏见”表明儿童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这种宽容无邪的情感资源使得儿童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更易于出现合作、分享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促进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从而促进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宽容无邪、不存偏见”是儿童的情感资源,是儿童在不断地接触、摸索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保持洞察与辨识的自然特质,是儿童主动与外在客观世界对话的驱动力量。认知实用主义提出认知的行动导向的主张,认为“行动是认知活动的核心”[27],强调了行动的居先和核心地位。那么,作为儿童行动根基的行动资源是什么呢?接下来将围绕该问题展开论述。

(三)行动资源:儿童的“生之勇气”

无畏地体验,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所强调的生之勇气[28],是儿童主动体验和探索大自然中的领域与秩序的行动资源。儿童身上潛藏着大自然的力量,天生地具有乐于且敢于体验一切的勇气。这种“生之勇气”使儿童整体辨认事物特征的自然能力充满生命力,从而在环境中通过行动不断地生成对世界的认识。[29]皮亚杰认为人的智慧是在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持续地发生。[30]儿童通过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互动,利用感官和运动器官来探索和理解世界,逐渐认识自我与客体的分野,认识客体的不变性,从而顺利地步入文明轨道。[31]例如,在数字的学习过程中,儿童在“5颗糖果”“5个苹果”“5个玩具”等具体事物的操作体验过程中逐渐习得“5”这个抽象概念。因此,体验并不是静态地吸收知识,而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儿童通过积极的行动构建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在不断体验和尝试中逐步掌握文明的概念。

体验是儿童的自然特质,也是儿童进入文明世界、掌握文明的主要依靠,是儿童作为新来者享用世界意义的重要方式。[32]周围世界和所处的环境必须经过儿童的主体性建构,才能产生更加丰富的意义。什么样的体验才是有意义的呢?这主要包括两个核心要素:第一,体验是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与外在秩序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体验不只是实践,还要具有试错和继续前进的勇气,并以得到新的经验为结果;第二,明确体验的动机,善于提出问题。[33]儿童天赋体验万物的无比勇气,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他们会不断地问“这是什么”和“为什么”,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无畏地体验,是儿童的“生之勇气”,是儿童获得经验的行动资源。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其认知、情感、行动资源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如何基于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资源进行儿童教育呢?本文接下来将围绕该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二、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资源

儿童教育意味着对童年的解放,那能够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在卢梭看来,完整的教育分为三部分: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该与自然的教育保持一致。[34]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35]卢梭和杜威都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的教育。因此,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意味着对儿童天性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利用认知资源提升儿童的整体感知能力

儿童的整体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是进行儿童教育的认知资源。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独特视角,整体观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儿童生活在真实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对身边具体事物和自然现象的敏感度要远高于经过处理的、抽象的概念。比如,儿童在绘画时会展现出其对于世界一切事物整体特征的感知、感受和表达,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写真。儿童的成长必须通过其自身的内部因素发挥作用。[36]儿童世界不是成人世界的雏形,而是充满诗意的,不存在过多描述性、分析性的语言。比如,儿童文学给予儿童的,应是有助于儿童发挥想象的素材,而非过于华丽的辞藻。

人类的本质(或说人的本来面目)是人要生存发展的原始特质所代表的自然能力。人类的共同旨趣在于人类想要认识自己所处世界的一切的迫切需要,也就是人的好奇心。[37]杜威提出了好奇心的三个等级:第一,生物性的好奇心,是一种有机体精力充沛的表现,这一时期儿童经常表现出乱触乱摸、敲敲打打的探索行为;第二,社会性的好奇心,儿童通过提问“为什么”“那是什么”向别人求助以获取新经验;第三,理智性的好奇心,好奇心转变为儿童亲自寻求种种问题答案的兴趣。[38]儿童的无边好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弭,因此,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应积极引导儿童从生物性的好奇转向理智性的好奇,从而保持和发挥儿童的天性认知资源,驱动儿童不断展现自身对世界一切事物整体特征的认知、感触与

表达。

根据儿童整体辨认特征的敏感特质,儿童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儿童的整体感知能力。首先,创设具体的情境,儿童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辨认事物之间的整体特征。教师应为儿童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儿童能在自然环境、人为环境中捕捉事物的特征,以丰富自身的体验,满足自身的内在生长需求。其次,儿童的辨认特征具有整体性,教育者可以通过强化整体性思维来帮助儿童更好地辨认事物的整体特征。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辨认特点,强化儿童的整体感知,发挥和保持儿童的整体性思维。再次,儿童的观察能力是辨认整体特征的关键。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洞察力,教师应引导儿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深度观察,以促进幼儿整体辨认能力的发展。最后,儿童的辨认特征可以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培养。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儿童积极与外在世界互动,帮助儿童在探索和发现中更好地辨认事物的整体特征。

(二)利用情感资源培养儿童的博爱能力

儿童天生宽容而心无偏见,几乎还未受到社会既存价值和文化的影响,因此能够与万物相亲,积极主动地与周围世界互动。这种宽容而心无偏见的特质使儿童喜好不同寻常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人的认知发展符合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的规律。人的情感亦然,由自我到他人,由自爱到博爱。儿童教育旨在帮助儿童保持宽容而没有偏见的特质,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群体,培养和发展人类爱,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是基于儿童宽容而心无偏见的情感资源发展人类爱的过程,其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博爱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儿童的博爱能力。首先,建构宽容、开放、平等的环境,以爱滋养儿童的情感。为儿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让他们感到被愛和被接纳,建立“友爱”“师爱”等良好的情感联结。其次,鼓励儿童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儿童看到别人受到伤害或遇到困难时,或者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鼓励儿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主动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接触,从而培养儿童的包容和理解能力。再次,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不同的情节,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进一步提高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最后,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当儿童表现出关爱和同情心时,应给予肯定和正面反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培养自信心。儿童越自信,越容易形成博爱的能力。

(三)利用行动资源拓展儿童的经验世界

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39]“任何经验都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0]。儿童的生长表现为经验的生长,教育的作用就是扩展与改造经验,促进儿童生长。儿童的行动资源——无畏地体验是经验网络的核心部分,外来知识未能被儿童的体验接纳时,就会造成经验的断层。[41]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拓宽儿童的经验世界,使儿童通过体验认识世界,使其经验网络由小而大,由短暂而久远。

体验是获得经验的手段,获得经验是体验的结果。儿童通过体验获得经验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通过体验感知和认知世界。儿童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觉和经验,建立起对事物的直观理解。其次,通过体验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在体验中感受不同的情绪情感,如喜悦、惊奇、悲伤等,从而促进儿童不断丰富情感,加强社会性互动。再次,通过体验促进儿童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发展。在亲身尝试和实践中,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解决问题、掌握新的技能等,从而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体验促进儿童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儿童在体验中亲自尝试、探索和解决问题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个体,产生自信愉悦的积极情感,对于儿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应在儿童的不断体验中丰富儿童的经验世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儿童的经验。儿童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儿童教育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生活为载体发展儿童的经验,尊重儿童的经验生长。其次,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经验。教师应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游戏环境、游戏材料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后,在互动中发展儿童的经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游戏中,儿童经验的获得都是与外界不断互动的结果。教师应支持并鼓励儿童与自然、同伴和环境不断互动,给儿童创造互动的机会,帮助儿童在互动中获得经验,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和社会性发展。

三、结语:以整全儿童的养成为旨归

基于天性资源的儿童教育意味着童年的解放。解放童年的儿童教育以健全儿童的养成为旨归,从儿童的天性资源出发,在儿童美好生活的体验中敞开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路径,由此而一点点带出儿童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带出儿童现实的人性,带出儿童既美且善的生命存在。[42]真正的儿童生活是在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是儿童以自身为中心,在与人、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出来的。儿童在整合自身认知、情感、行为资源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和塑造自我,丰富心灵和精神生活,借助教育的力量而努力实现自身的精神变革或成长。儿童对教育生活整体的响应、回答和索求,表现了对教育价值和意义的主体建构,是儿童与世界、他人、自我获得联系的根本方式。成年人所创造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美好,是作为新来者和成长者的儿童所享用的美好生活,而这种享用是儿童创造个人美好生活的基础。[43]美好教育生活的基础性要素是关怀儿童,儿童的天性资源是关怀儿童的核心要素,儿童教育应保存并发挥儿童的先天禀赋,始终秉持“人即目的,而非工具”的教育信念,免于偏见,解放思想,相信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为儿童提供“儿童本位”而非“成人本位”的支持,以儿童的天性资源为出发点,以整全儿童的养成为旨归,建构儿童的美好生活,使儿童度过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蒋雅俊,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8,16.

[2] [5] 王妤,唐海康,张鹏程.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115-128.

[3] 朱晓宏.儿童学校生活情感体验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3(9):79-82.

[4] 王艳.从“规训”到“能动”:当代西方童年研究的空间视角转向[J].学前教育研究,2023(4):69-78.

[6] [36] 刘晓东.天性为教育立法——兼评“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33-40.

[7]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18.

[8]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92.

[9] [38] [40] 刘晓东.“幼态持续”及其人文意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7-89.

[10] [11] [12] [13] [14] [15] [17] [19] [26] [28] [30] [31] [33]

[37] [41]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34,20,24,33,34,34,36,10,78,80,55,18,40,139,128,142.

[16]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9.

[18] [23] [25] [苏]B. A.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M].蔡汀,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6,59,110.

[20] 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J].教育研究,2017(5):33-42.

[2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2] 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49-55.

[24] [意]瑪丽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高潮,薛杰,译.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50.

[27] [法]让-米歇尔·怀尔,黄远帆,胡扬.认知实用主义问题[J].哲学分析,2016(3):111-134,199.

[29] 郦全民.认知研究中的行动概念[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1):33-39.

[32] [43] 金生鈜.学校教育生活之于儿童的意义——对儿童享用教育生活的现象学解释[J].教育研究,2018(6):8-15.

[34] [法]卢梭.爱弥儿[M].檀传宝,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215.

[35] [美]约翰·杜威.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1.

[39] [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0.

[42] 刘铁芳.游戏到审美:教育引领与儿童美好生活建构[J].教育研究,2018(11):34-4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建国70年来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BHA190139)。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乐听“蛙声”一片
新形势下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加强博物馆软件建设提高博物馆儿童教育水平
浅谈动画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关于低学龄儿童教育的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