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3-05-09张志勇
作者简介:张志勇(1974~),男,汉族,贵州遵义人,贵州省桐梓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研。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综合质量,同时以学科为依托落实健康教育,文章分析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一种立体化的健康教育渗透方案,从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具体教学案例入手,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强调以情境创设为依托,通过问题引导和实践探究的方式渗透健康教育,能够产生较好的渗透效果,全面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高中生物;健康教育;渗透现状;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2-0134-04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期以学科为依托展开辅助性教育,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健康认知以及健康维护技能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尚未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依托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文章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高中生物课程与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健康教育的渗透方案。这不仅是文章论述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体系改革需要考虑的热点问題。
一、 基础理论分析
(一)渗透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表明,当前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体重、身高以及其他均衡发育的层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一部分高中生的力量、耐力、免疫力存在缺陷,这与高中生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直接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不注意生活卫生,经常熬夜,偏食挑食,垃圾食品摄入过多,都会影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在进入高二、高三年级后,高中生的日常学习压力逐步加大,再附加高考压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部分学生往往会通过长时间的游戏、大量的食物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甚至会加重身体负担。
长期以来,高中教学改革不仅要注重升学率,更需要加强高中生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引导,而新时期为社会培养一支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队伍,也是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这些要求都强调高中教育必须要倾向于全面化教育,因此及时地落实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必须要寻求突破口和融合切入点,使健康教育成为高中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辅助动力。
(二)渗透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为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政策条件。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同时强调落实学生终身培养,因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思想层面进行引导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可以促使健康教育顺利地融入高中生物学科中,有着极为顺畅的绿色通道。政策的支撑,可以使健康教育的渗透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
其次,从生物教材的角度来讲,高中生物教学其复杂程度更高,更接近于生物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其中蕴含着对人类自身持续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本身结合了生命健康的相关知识。因此,生物教材的编制、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交互性,生物学科自然而然地成为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再次,新时期的教学体系强调“教学做合一”,将生活作为大的教学课堂,将生活中的各个案例作为辅助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素。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促使大量的衍生性知识参与到学科教学中,而健康教育本身与学生的成长以及日常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选择生活中的常见案例作为教材解析的依据,也将是一种健康教育的过程,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可以使健康教育渗透游刃有余,在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可以满足健康教育的需求。
二、 高中生物课程渗透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积极性较强,但是实践应用主动性较弱
首先,大部分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喜爱程度高于其他学科,其主要原因在于生物学科能够解析更多人类成长过程中的现象,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灵活、多样的生态圈,其中的部分知识更倾向于揭秘、展示,具有极强的神秘感,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较高。这表明高中学生具有去接触更多有关健康知识的好奇心,这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优势。但是,这种积极性的存在,并不完全意味着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就直接体现出了较强的形式化特点。例如,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教师讨论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和理论讲解;但是,掌握了这些内容之后,一旦远离课堂、回归到生活,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影响根深蒂固,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顺利地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习惯调整以及自我约束中。这也就导致健康教育的渗透缺乏实际效果,究其根本在于教师落实的健康教育渗透体系局限于课堂上,未能进行全过程教育。
(二)健康教育渗透模式过于僵硬,灵活性不足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依旧习惯利用理论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的方式传授生物学理论知识。几十分钟的课堂中,教师始终是讲述的主体,扮演着知识复述者的角色,而学生缺乏讨论与互动的时间和平台,该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一部分教学资历较高且年龄较大教师的课堂上。这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的程度较深,不善于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难以合理把控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所传递的健康教育也更倾向于口头上的讲解。即便可以借鉴新时期的多元化课件,适当地改变课堂教学的顺序和结构,但是依旧压制了学生想要进行讨论和探究的积极性。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传递健康教育知识,但是整体的课堂氛围不够浓烈,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探究与自主实践的主动性,割裂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新高考制度对教学选择的限制
在当前的新高考制度影响下,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选择权,新高考“3+1+2”模式可能会削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部分学生并不会主动选择生物学科作为考试科目,日常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较弱,也不会过多关注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少部分教师考虑到班级学生可能并不会全部选择生物学科,日常教学期间的责任心以及课堂管控力度有所下降,所滲透的健康教育理论过于形式化,课堂组织以及规划的创新性下降,认为健康教育的渗透可有可无。这种方式大大削弱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同时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不仅无法实现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目标,也会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受到影响。
三、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章论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建立在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章节的内容作为重点,选择当前较为流行的“以瘦为美”的错误审美观念为生活化案例,从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节食习惯、挑食偏食、正确减脂等角度实施健康教育,具体的过程及结果如下。
(一)渗透内容的选择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分子与细胞的重要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脂肪以及糖类是维持身体代谢和健康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但是当前一部分学生陷入了减肥误区,以节食、杜绝食用脂肪类食物的方式进行减脂,不仅不利于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甚至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应对当前绝大部分高中生身高高于正常标准的现象,依托这一内容实施健康教育,具备可行性。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首先,要求学生可以概述糖类和脂质的作用,分析组成成分,能够阐述肽链作为生物大分子骨架的具体原因;其次,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材料进行自主思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合作研究能力;再次,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减肥技巧、血糖知识等层面,科普如何进行正确减肥,并且依托案例提出合理方案。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首先,从教材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了解糖类的分类以及作用、分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作为骨架的原因。其次,从教学难点的层面来看,多糖的种类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作为骨架的形成因素以及具体表现,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进行集中攻坚。
(四)教学实践过程
生物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单纯的理论课堂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求;另外,要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需要以理论为框架,以实际案例以及探究为途径。那么,在生物课堂中,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必须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因此,从教师活动引领学生活动的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具体的教学实践流程。
1. 课堂导入环节
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最基础的单元知识点,形成知识认知,并且将其作为建构知识体系的首要层次。教师通过语言、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忘吃早餐的经历、空腹上课的过程有哪些感受,给学生展示多种食材的图片,让学生依据常规的饮食感受分析这些食物是否能量相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争相回答问题,纷纷依托生活案例进行讨论,并且得出未吃早饭可能会造成饥饿、头晕、胃痛等结论。这一过程的主要设计意图在于学生了解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和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快速帮助学生了解重点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堂讲解
(1)糖类与健康
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可以快速地介入课堂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知识。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体的课堂讲解过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首先,给出主题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你知道的糖?”然后,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糖是否可以归为一类,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相关内容,并且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充分了解单糖、多糖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别。随着学生的讨论和逐步理解,教师在多媒体设备或者板书上绘制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糖的具体概念以及消化和分解差异。这一过程通过教材中的理论和学生的讨论来进行融合,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背后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信息理解能力。其中,健康知识与生物学理论知识之间的融合可以依托案例来进行讲解,比如教师给出不同的案例:
案例1:患者生病住院时,所注射的葡萄糖溶液是哪种糖?是否可以输入乳糖或者蔗糖溶液?
案例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到的米饭和馒头并不甜,那么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地食用?
案例3:你的同桌因为没吃早饭出现了恶心头晕的情况,这时你应该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他,其中有哪些原理?
这三个案例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健康知识相关案例,有关日常生病以及饮食习惯,通过这些健康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联系课本中给出的理论知识,能够了解在不同健康问题出现时,如何利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缓解。这也是正确传递健康技能、提升学生健康维护水平的过程,懂得利用常见的健康知识原理来维持自身身体健康,更可以在生物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
(2)脂质与健康
糖类和脂肪是人体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但是过多地摄入必然会导致肥胖以及其他血管类疾病。在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糖类的分类和具体作用之后,过渡到脂质的教学中。首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进行情境分析。例如,给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肥胖是否是由于脂肪过多、是否只与脂肪有直接关联的原因;安排学生观看南极企鹅的相关纪录片,了解南极企鹅的生活环境,以及企鹅体内脂肪厚度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高中学生普遍已经形成一定的生活认知,能够通过观看图片以及情境分析认识到糖尿病、肥胖、三高和脂质之间的关系;而平时观看的《动物世界》,也可以传递南极企鹅生活的恶劣条件和脂肪与御寒之间的关系。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受限,认为肥胖就是单纯的脂肪过多,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联;认为通过大量的运动和控制脂肪摄入可以实现减肥。在学生讨论最为激烈的时候,教师合理地插入课程中的理论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脂肪的形成,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盲目的从众心理导致过度减肥和不良减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以及减肥习惯。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与健康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但是如何实现快速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往往依托于上两个節点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能够充分理解糖和脂质的具体成分之后,自然可以认识到这些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都是由很多碳原子构成,碳原子必然作为所有大分子物质的骨架,那么也将作为所有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元素。这样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前期的所有教学铺垫都可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依据。
(五)教学反思和总结
从具体的知识结构角度来讲,这一章节的内容本身较为简单易懂,通过人体健康案例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因此以该章节作为渗透健康教育的渠道,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初步满足前期的教育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导入、合作讨论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探究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索的平台和空间。教师转化成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也可以快速地实现思想引导。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入整个教学流程中,所有的教学案例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后的结果,都归因到健康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打造科学的减脂方案。这种方式能够使健康教育更为灵活多样,帮助学生获得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健康意识,践行健康行为。
四、 结语
以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为渠道渗透健康教育引导具备可行性,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打造科学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实践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力度做好课堂引导以及案例分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可以满足渗透健康教育的需求,值得进行推广,同时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可以综合当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来进行延伸,足以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志晖.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4):63-65.
[2]朱震荣.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生命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2022(7):76-78.
[3]韦雪金.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入营养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4]玉罕合.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全面性教育的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
[5]王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
[6]宿永倩.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