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建构中学生的提问探索

2023-05-09尹春芳

考试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生提问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尹春芳(1986~),女,藏族,甘肃卓尼人,甘肃省卓尼县柳林第二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革新。“双减”政策的发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使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自主发现式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问,深化学生主体的认识。教师应该使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求真的热情。以提问为引线,串联起课堂各个环节,让自主发现式小学语文课堂得到发展。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与研究,对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建构中学生的提问探索策略进行了浅析,以期能够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提问;教学策略;自主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2-0034-05

一、 引言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师有了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进行全新的教学尝试。优秀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知识丰富的。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相关环节,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现,在互相衔接的课堂环节中深入学习。从而使教育发生在无声之中,实现无痕教育的目标。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支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地进行学习,自发地产生疑问、提出提问。并在一连串探索、提问、解答的循环过程中成长为学习的主体,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二、 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现状分析

“自主发现”式的课堂模式无疑是对“双减”新政的继承与发展。任何新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道路都是曲折的。教师需要对这一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自主”流于形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往往会对课堂有着较强的掌控欲。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在一个预期的有效范围之内。学生的学习、读背等活动都在教师的安排下按照预期完成。这样的形式虽然能够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却丧失了学生的能动性,流失了自主发现式课堂的精华。即使是“自主”也只是小范围的自主,仅限于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活动的內容或者作业的形式等。所以,这样的情况完全限制了真正的自主发现式课堂发展,使优秀的理念流于形式,无法落地生根。

(二)学生自主观念不强

对学生来说,从幼儿园起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听老师的话,根据老师的安排来做事。“双减”政策实行之后,学生突然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变化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是较难适应的。所以自主发现式课堂就停留在一个学生难以适应发展、教师只能被迫填补的状态之上。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学习并未全盘否定接受式、引导式学习,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引入过程并不与自主发现式课堂的核心相违背。教师们并没有辩证地看待问题,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划分得过于绝对,以至于没有留足余地对学生的课堂自主观念进行培养。

(三)内容过于僵化

在开展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展示的内容常常不符合学生的“胃口”。没有了有趣内容的护航,学生的自主性自然会流失。失去了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兴趣,自主发现式的课堂自然难以为继。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筛选与优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发展。从根源上进行创新,减少课堂教学开展的阻力。

三、 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优点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有着诸多旧式课堂不存在的优势。教师应该将优点发扬开来,尽力地弥补已经存在的劣势。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既要兼顾内容的深度,又要提升课堂的知识浓度,让学生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优点进行发扬。克服旧有模式的弊端,进行正确的教学。

(一)学生主体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松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自在地学习、发展,这也是自主发现式课堂的应有之义。自主发现式的课堂,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学生去学习、探究,发现书中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受认识水平的影响,学生会不可避免地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自然会经历一番学习和探究。这样的学习和体验是以往教学模式所无法带来的。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勇敢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守护者。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契合自主发现式课堂。

例如在进行古诗《村居》的教学时,教师就先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动画进行引导。在学生观看完动画之后,进行提问:“这个动画片真有趣,通过动画,我们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学生自然会进行相关的讨论。在旁观察时,教师还可以鼓励有想法的学生自行上台和伙伴们分享。在学生自主叙述完成之后,教师再道:“诗人高鼎也和大家有着同样的经历,可是他用了几句短短的小诗就将这有趣的场景重现而出。你们看看高鼎的小故事和你们的叙述有何不同呢?”复述故事是学生之前已经完成的课堂活动,教师顺水推舟进行过渡,让学生将目光投向古诗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自然高涨,于无声息中将学生主体落到实处。

(二)课堂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的实行使得小学课堂朝着“减负增效”的方向发展,而自主发现式课堂正好适应了这一趋势。教师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入,以兴趣为导向,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游戏、师生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地投入日常的语文学习当中来,达到减负的目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也会使得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牢固,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增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观潮》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就落实了减负增效的理念,进行了学生自主提问探究。首先,教师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记录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入,完成减负的工作。接着再让学生自由交流,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问道:“钱塘江为什么会有大潮呢?”有的学生提问道:“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还有的学生提问道:“过去了这么久,课文说得和我们看到的会一样吗?”这些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都是学生所关心的,教师应及时进行回应,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这样一个轻松有趣的“答疑”过程中,学生有了对钱塘江大潮的初步了解,这样一来之后的自主学习也会更加深刻,能更好地达到增效的目标。

(三)生动活泼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天马行空想象的年纪。在学习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这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自主发现式课堂正是顺应学生的这一特点而开展的。所以,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都展现出了生动活泼的特点。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在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时候认真倾听,引导解决。让课堂与学生共同发展,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例如,在进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就让学生回忆自己旅游的经历。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自己去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马上就有学生接上了话茬,桂林的山和水真的那么漂亮吗?教师也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时用多媒体调出了《桂林山水》这一文章,让学生自行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并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相关视频和图集,让学生对风光美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课堂环节的内容完全随着同学们的想法、兴趣、提问而开展,体现了学生自主发现式课堂的活泼与自由。

四、 建构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原则

自主发现式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还是较为新鲜的事物,在进行相关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以期能够让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相适应。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自主发现式课堂的核心内容为基本准绳,推动课堂向好向优发展。

(一)德智并举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打开孩子灵魂的钥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启蒙教育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养成和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其所包容的人文素養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需要教师关注。即使是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师也要重视语文的教化作用。将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位置,融入“立德树人”的相关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在进行自主发现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思考都由自体产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德育效果最好。如何在学生自主性被保留的前提下融入德育内容,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

以《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任务,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画出来与伙伴交流。学生的思维活跃,自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花苗歪了就要扶正?为什么邓小平爷爷植树态度这么认真?树苗为什么看起来像战士?这些有趣的疑问浮现在学生心中。这时教师给出了新的思路:“同学们,你们也是祖国的花朵!”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邓小平爷爷植树也是告诉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茁壮成长。不能够“歪了身子”,走歪门邪道。德育的内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了。学习完成后,学生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教师“助推”

对学生来说,“自主发现”与原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课堂学习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这样的变革之下,学生往往会不适应。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助推,使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发问,并把握好学生的问题,取合适的内容进行解答。前文已经提到,合适的助推并不意味着全盘辅导,教师只能够作为课堂的引路人。让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问,并在关键的时候施以援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了更好地“助推”,教师应该提前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学生情况的分析等,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解答,做到胸有成竹,让教师“助推”更加有力。

例如,在进行《将相和》的学习时,学生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秦国不遵守诺言?为什么蔺相如能够受到大家的称赞?疑问产生的根源还是因为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教师又给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原来在强大的秦国面前,蔺相如不卑不亢地完成任务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有了这一层知识的铺垫,学生自然能够理解课文故事发生的逻辑。由此可见,教师的助推并不仅仅是单纯知识上的助推,而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优化“提问”

在自主发现式课堂开展时,学生的疑问是激发前进的动力。不论是学生自发地提问还是在教师引导下发出的提问,都能够助推课堂活动的前进。教师应该重视“提问”这一环节,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在相关情景和环节之中让学生的提问行为自然发生。例如,在进行师生谈话时,教师可以故意留下话茬,让学生接着讨论,引发疑问。或是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内容的展示,引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疑问。

五、 自主发现式课堂建构的有效方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引导者。在进行自主发现式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各类有效方法,落实多元课堂的创设。让学生的提问从多元化的环节中发出,为“自主发现”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一)任务驱动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细分的教学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出疑问。思考人物行为动机、精读文本等都是常见的课堂任务。教师要独具匠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进行稍微超出学生现阶段能力的任务设计。这样,学生才会产生疑惑主动发问。以任务驱动来促进自主发现式课堂的发展。

例如,在《我是什么》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为学生布置了精读课文的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因和果”。“我”因为太阳晒,所以变成汽……众多有趣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疑问,提出了问题——“我”到底是什么?教师再鼓励学生进入文本寻找蛛丝马迹。最后才发现,原来“我”是万物之源——水。

(二)情境引导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为分散,对各类有趣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发现式教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加以利用。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不自觉地走进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自行探究,产生问题。

在《古诗二首》的教学中,教师就根据《池上》的内容进行了相关的情境设计。教师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可爱的小娃娃在小池里划着船,偷偷摘下白莲。突然,娃娃仿佛被人发现了,听到了声响,就快速地滑走了。但是,娃娃却并不懂得藏匿自己的踪迹,池上留下了涟漪。看完视频,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有的学生问道:“是谁发出了声音?”还有的学生问道:“作者是来抓小娃的吗?”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教师也耐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记录,接下来的教学就围绕着学生的提问展开……

(三)生活元素

生活处处是知识,生活处处有疑问。小学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与生活中的知识结合,指导学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教师要把握好生活元素,将自主发现式课堂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不仅对课堂上的知识发问,更向生活中的知识发问,推动学生的成长。

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随即,同学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还有什么动物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呢?”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出相关的结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一番热烈讨论,最后发现原来蜻蜓、蚊子、知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也需要“找妈妈”。就这样,经过学生的提问,课堂知识与生活元素产生了联结,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习得到了新的发展。

(四)教学任务

布置教学任务也是助推自主发现式课堂开展的有效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与自学能力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师可以以预设好的教学任务为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疑问进行任务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提前掌握相关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由任务进行驱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进行《草原》一课的教学前,教师便采用了此种方式。在课前进行了教学任务的引导:“孩子们,老师还没有去过大草原,真的是太好奇草原是什么样子了!你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向老师展示吗?”于是,基于此任务,学生心中产生了想法——我该如何向老师展示美丽的草原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集思广益,从书本、互联网、课外书上收集资料,提前了解草原,并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下来,制作成手抄报、读书报告等。解决问题的形式由学生决定,展现了学生自主的核心理念。

(五)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教师在进行自主发现式课堂建构时,也可以使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等有效方法。教师首先将课堂资源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班级内的后进生、中等生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提升。在过去的教学中,这类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受到吃力,而不愿意继续下去。从而使得课堂成了“少数学生的课堂”,虽然贯彻了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却也只是少部分的实践。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较好地照顾到这部分学生的情绪,使其不再畏难、厌学。把学习转变成与伙伴“共同闯关”。用这样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教育真正地惠泽整体。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活动时,教师就安排了小组活动。首先,教师先安排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了解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回答“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这个问题。接着,再让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投票选出“我们组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这个问题。最后,再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上台跟全班同学进行展示,由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我们班最喜爱的历史人物”。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在逐步解答的过程中,串联起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两大环节,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六、 总结与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在低年级阶段,孩子们总是会对这样或那样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鼓励学生自行进行探索,发现语文的魅力。以“提问”为引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完成预设的目标。以自主发现式的开展,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意义的、高效的。可以预见的是,由提问到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有正向的情绪收获。以“提问”为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高效的。将“提问”融入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几大環节,继续进行小学语文自主发现式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够解开心中的疑问,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参考文献:

[1]包君琴.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2(33):195-197.

[2]湖畔.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自主学习模式[J].小学生(上旬刊),2022(8):58-60.

[3]徐恒娟.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自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阅读,2022(ZD):15-18.

[4]韦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2(20):68-70.

[5]翟佳莉.问题化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21):107-108.

[6]郭珺.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C]∥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二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一),2022:58-60.

[7]李成科.基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2(28):116-117.

[8]宋洁.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52-154.

[9]王亚楠.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的探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7):49-50.

[10]赵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7):53-55.

猜你喜欢

学生提问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课学生提问的意义及培养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