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2023-04-29余晓丰黄格红
余晓丰 黄格红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并深入分析这种关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心理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个体特征等因素对这种相关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心理幸福感;相关性;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07
引言
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交流和表达自己。然而,社交媒体在给予大学生便利和连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心理幸福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全面了解社交媒体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最为活跃和频繁使用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以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分享经历和表达情感[1]。然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其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整体幸福至关重要。心理幸福感包括积极情感、满足感和主观幸福感,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和学业表现等密切相关。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提供了广泛的社交机会和信息资源,使得大学生能够与朋友、同学和家人保持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从而提高心理幸福感,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获得他人认可的平台,增强了自尊和自我价值感,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幸福感;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社交比较和羡慕他人的生活可能引发不安和自我贬低、降低心理幸福感,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时间浪费、社交隔离和社交焦虑等问题进一步削弱心理幸福感。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并深入分析这种关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何种关联?社交媒体使用方式、使用动机和个体特征等因素是否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具有调节作用?
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哪些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哪些因素可能对心理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在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关联的基础上,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索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建议和指导。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
(一)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的关联理论
社交比较理论。社交媒体使用时,个体常常与他人进行社交比较,特别是对于那些展示自己成功和幸福的内容。这种社交比较可能导致自我不满、自我贬低和心理不适,从而降低心理幸福感。
社交支持理论。社交媒体可以提供社交支持的平台,使得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获得支持和情感满足[2]。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并缓解他们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自我展示理论。社交媒体为个体展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就提供了机会,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同,个体可以增强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提升心理幸福感。
社交互动理论。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使得个体能够与他人进行虚拟社交交流,积极的社交互动和社交连接可以满足个体的社交需求,增加社交满足感和心理幸福感。
心理需求理论认为。满足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归属感和成长)对于心理幸福感至关重要,社交媒体使用可以满足某些心理需求,如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获得认同感,从而对心理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二)过去研究的不足
相关性与因果性问题。大多数研究是基于横断面和相关性设计,难以确定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是因果关系,长期的纵向研究和实验设计需要进一步确定因果关系。
可变性和复杂性问题。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心理幸福感是复杂的多维概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往往未能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和动机等因素的细微变化,限制了对这种关联的全面理解。
自我报告偏倚问题。大多数研究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报告数据,存在自我报告偏倚的可能性[3]。
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客观测量和行为数据,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从不同大学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使用结构化的自陈式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包括以下方面的测量:测量个体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和使用目的等。
使用心理幸福感量表(如主观幸福感量表)来评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测量个体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比较的倾向和对比他人的情绪反应,评估个体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的社交支持的程度和满意度,测量个体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行为、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使用心理需求量表(如自主性、归属感和成长)来评估个体的心理需求满足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概括样本的基本特征和变量分布情况。使用相关性分析(如皮尔逊相关系数)探索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联。
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社交比较、社交支持、自我展示和心理需求对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确定可能的中介变量和机制,以解释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确保研究过程符合伦理原则,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四、结果与讨论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X小时(标准差:X小时),使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频率(例如:每天使用微信的次数、每周使用微博的次数等),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例如:社交互动、获取新闻、娱乐等)
平均心理幸福感得分:X(范围:1-10)(标准差:X),不同维度的心理幸福感得分(例如:积极情绪、满足感、自我实现等),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比较的频率和倾向(例如:经常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生活、情感反应等)
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的社交支持的程度和满意度(例如:得到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的频率、满意程度等),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行为(例如:发布个人成就、分享生活照片等)自我展示行为与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的关联程度。
不同心理需求(如自主性、归属感和成长)的满足程度得分(例如:自主性满足得分、归属感满足得分等)
(二)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连续变量之间的关联分析。计算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其中0表示没有相关性,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4]。
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p<0.05),表明二者有轻度正相关关系。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比较的频率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p<0.05),表明二者有轻度负相关关系。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的社交支持程度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p<0.01),表明二者有中度正相关关系。自我展示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p>0.05),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三)调节因素的影响分析
根据之前前的理论和研究,选择可能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的变量。例如,社交支持、自尊感和社交焦虑等变量可能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影响。
使用回归分析或方差分析等方法,将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心理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同时加入调节变量,计算调节变量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交互作用项;检验交互作用项的显著性,确定是否存在调节效应。
如果交互作用项显著,进一步解释调节效应的方向和程度。例如,调节效应可能是增强作用(调节变量增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或缓冲作用(调节变量减弱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图表或计算简单效应进一步理解和说明调节效应。
五、实践与教育意义
通过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指导。例如,意识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对心理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便可以推动人们采取更加平衡和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在教育领域,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干预措施和指导方案[5]。例如,教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其心理幸福感。
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媒体素养,可以更好地意识到社交媒体的潜在影响,并学会使用媒体的积极方面来提升心理幸福感,同时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总之,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于实践和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它可以为心理健康促进、教育干预与指导、媒体素养培养、社交媒体政策制定以及心理幸福感教育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社交媒体使用方式、使用动机和个体特征等因素对这种相关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教育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机制,以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为目标;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对不同群体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其他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综合研究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大学生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汇聪.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女大学生整容意向的影响[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22.
[2]陈文琦.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交媒体焦虑:线上社会资本和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熊颖.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三所高校为例[D].湖南:湖南大学,2022.
[4]何雪莹.大学生自我同情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5]杨玉娟.大学生存在焦虑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网络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D].山东:鲁东大学,2021.
作者简介:
余晓丰(1976.11-),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政教育;
黄格红(1977.6-),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