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2016-10-17徐玉
徐玉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同期到本院体检的8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3±3.6)?mol/L高于对照组(10.0±2.1)?mol/L(P<0.05)。实验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2±2.6)?mol/L高于女性(14.7±2.3)?mol/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性别、叶酸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脑梗死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 且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此外, 叶酸水平的变化也会给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带来一定影响, 临床上需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 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07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该病主要是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致使其脑组织出现供血不足、供氧不足的问题, 导致脑组织坏死, 从而引发的[2]。临床上预防脑梗死发生的关键是对导致脑梗死出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有研究认为, 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以88例脑梗死患者和88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 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同期到本院体检的8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中, 男54例, 女34例;年龄52~76岁, 平均年龄(63.2±4.3)岁。
对照组中, 男53例, 女35例;年龄52~76岁, 平均年龄
(63.6±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含严重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甲状腺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
1. 2 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2 ml空腹静脉血, 将其置入2%依地酸钠抗凝管内, 进行5 min的常温离心处理, 对血浆进行分离, 取血浆标本100 ?l, 将其置于-20℃冰箱内备用。叶酸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专业化检测仪和相应配套试剂进行检测。检测标准[4]:患者血浆标本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5.0~15.0 ?mol/L为正常;患者血浆标本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1~30.0 ?mol/L为轻度增高;患者血浆标本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30.1~100.0 ?mol/L
为中度增高;患者血浆标本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0.0 ?mol/L
为重度增高。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3±3.6)?mol/L高于对照组(10.0±2.1)?mol/L(P<0.05)。实验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2±2.6)?mol/L高于女性(14.7±2.3)?mol/L(P<0.05)。见表1。
2. 2 各监测指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组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性别、叶酸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脑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 当前, 临床上确认的有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等[5]。而且, 现阶段,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认为其在脑梗死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甲巯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高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是在患者出现甲巯氨酸代谢障碍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影响甲巯氨酸代谢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营养等, 这些因素能促使甲巯氨酸进一步转化为甲基, 并在维生素B6的参与下, 生成半胱氨酸。而且, 半胱氨酸能通过巯基氧化, 进一步生成高同型半胱氨酸。此外, 在维生素B12与叶酸的共同作用下, 还能将高同型半胱氨酸重新合成甲巯氨酸。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一旦患者体内维生素B12与叶酸摄入量不足, 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甲巯氨酸障碍, 提升其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患者疾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同型半胱氨酸在激活炎性反应的影响下, 会损伤血管壁, 抑制高密度脂蛋白的大量合成, 且能致使血管壁内脂质大量沉积、吞噬, 促使形成粥样斑块。这种情况下, 一旦机体受到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会导致脂质出现过氧化变化, 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而临床大量实践表明,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原因。因此, 临床上需要采取积极措施, 对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 以合理控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性别、叶酸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其中, 叶酸大多存在于绿色植物中, 多数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功能明显减弱, 绿色植物摄入量减少, 导致叶酸摄入量降低。因此, 需指导老年患者合理饮食。此外, 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 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不良生活习惯少、雌激素分泌多等。
综上所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脑梗死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 且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 此外, 叶酸水平的变化也会给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带来一定影响, 临床上需引起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董永华.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9):69-70.
[2] 李书恒.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62-63.
[3] 杨富珍, 周雄俊, 宋继东.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7):51-52.
[4] 陈专.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4):117-118.
[5] 于洋.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9):51-52.
[收稿日期: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