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频发领域、风险特性及其规避路径
2023-04-29蒋钦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引领宣传思想工作气象一新。与此同时,在网络思政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与匿名性,使得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实际上,能否有效的认识、规避、应对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已经成为关乎高校舆论工作成败与否的生命线。
[关键词] 网络舆情;风险特性;校园安全
一、高校网络舆情频发领域
在新的舆论生态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来源和传播途径日渐多元化,给高校舆情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梳理近年来教育领域典型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发现教育舆情主要分布在疫情防控、毕业就业、校园安全管理等领域。
(一)高校毕业群体就业压力大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高校毕业生群体对升学或就业的担忧、焦虑程度不断加深,此类舆情发生频率也持续高涨,主要表现为就业消极情绪蔓延、求职诈骗问题频发等。比如2022年毕业季,部分高校论坛出现“毕业即失业”“生不逢时”“不敢毕业”“索性躺平”等消极言论,境外媒体趁机炒作中国高校毕业生恐成为新的“无产阶级”和“新贫一族”。相关微博话题“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大学生该怎么摆脱春招迷茫”均获得较高的阅读量和关注度。
(二)安全管理类舆情持续高热
校园安全与学生权益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总能引发巨大舆论关注。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校园安全类舆情主要集中表现为重大灾情的偶发事件、食堂卫生问题、实验室安全隐患、学生自杀事件等。如2022年4月中下旬,有同济大学学生在网络上晒出照片,称午餐盒饭中疑似吃出猪肉绦虫卵、猪毛、昆虫及蜗牛等异物,希望能彻查食品安全问题。对此,4月28日,同济大学后勤管理与保障处发出公告进行自查工作,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学校反馈检查结果,未发现存在寄生虫及虫卵的情况,但同时学校也发现供应商存在切配过程中剔除不仔细的情况。近年来,校园安全类问题层出不穷,一直是舆论热点,加之疫情期间更是敏感,因此安全类事件一定是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发生有安全隐患的活动、行为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成为舆情乃至失控。
(三)师德师风等敏感问题引关注
近来,“师德师风”、“教师行为”类议题的舆情声量也呈攀升趋势,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言论不当、教师性侵等舆情事件均收获极高的话题关注度。比如近期,南开大学3名教授被实名举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名教师被举报存在“婚内诱骗成年少女、将女学生灌醉侵害,随后以博士录取对其进行安抚”等问题。5月13日下午,南开大学官微发布通报称,已对被举报教师进行相应处分。此次南开大学举报事件并非发生于同一天,但由于发生在同一所高校,舆论的不满情绪更为激烈,使得师德师风问题再次成为公众谈资的焦点。
(四)LGBT和女权敏感议题引对立
LGBT群体近些年越来越成为网络“敏感话题”。在去年针对校园LGBT类社团的处理事件中,微信朋友圈一篇题目为《今晚我们都是“未命名公众号”》的文章曾疯狂刷屏,里面将对相关社团的规范化处理行为描述为“对中国性少数群体又一次赤裸裸的歧视和迫害”,网络社交平台围绕此文新建若干讨论话题,例如知乎问题:如何看待“未命名公众号”事件浏览次数927313。事件舆论走向逐渐往极端方向发展,一些别有用心者通过各种“带节奏”、制造侮辱标签、污名化等方式煽动对立情绪,由此引发的各种关于性别对立、极端女权的讨论持续出现。另外,前段时间,北京师范大学某宿舍群曝光了一则聊天记录,内容是男生和女生争论坐电梯的问题。女生表示下楼洗澡时为了方便经常穿睡衣坐电梯,遇到男生会觉得尴尬,于是提出了男生尽量不要乘坐电梯的提议[2]。由此引发网友各种关于极端女权的讨论,表示电梯作为公共资源,不应该私有化,更不应该性别化。但随着各种侮辱性字眼的出现,事情的性质也开始走向了极端,对校园的安定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性
由于高校群体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备网络舆情的共性特征,还具备敏感事件多、爆发速度快、复杂程度高、影响广泛等个性特点,呈现多发易发、泛化异化、内外联动、波次推进、意识形态斗争倾向明显的态势,加大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
(一)舆情主体特殊
高校教师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方面都与社会大众有着较大的区别,是因为他们的学识、见解、阅历,更因为他们理性、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他们在网络上拥有很大的舆论影响。部分高校师生在网络平台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个别“网络大V”能够搅动舆论场。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庞大,并且有着相似的兴奋点。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猎奇心理,比较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并且他们的参与意识也比较强,喜欢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互动,利用新媒体来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和评论。但是他们的思想、心理还不够成熟,在社会实践方面也缺少一定的经验,其思想和行为很容易被网络所影响。
(二)传播扩散迅速
互联网上的新技术、新应用的迅速更新,给媒介结构、舆情生态等带来了更大的差异和重构,互联网的传播也表现出了更多的便捷性和即时性。大学生对网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善于尝试新事物,引领新潮流。尤其是在社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新媒体如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短视频等,都已经变成了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活动的平台,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的渠道、载体变得更加多样化,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因为有大量的大学生用户,并且他们网上在线时间比较长,所以涉及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经常会呈现出“裂变”的状态,使得舆论形成的时间减少,同时也大大地加快了热点的产生和发酵。随着互联网舆论的兴起,其传播渠道和载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它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泛化异化炒作
高校是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文化侵蚀的主要场所。关于大学学术不端、教学管理、师生关系、个人极端事件等热点话题的争论,表现出了多种敏感趋势,很容易产生一种“左右之争”,并将其转移到了体制机制和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也很容易被敌方势力利用并煽动,他们结合相关事件,使旧热点升温、变异,引发新的舆情、新旧事件交织叠加,最终形成新热点,进而推动相关舆情的热度。特别是在当前,敌对势力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加大了对我国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近来,一些国外的社会媒体平台开展了所谓的“大翻译运动”,他们把关于我们国家的极端、片面的言论进行翻译后在网络上发布,把具有误导性的、带有标签的消息传递给国外受众,用夸张、扭曲的方式来诋毁中国人,以此来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挑起人们的反华情绪,并把不正确的消息灌输到我们国家的校园里,这一点令人十分担忧[3]。
(四)舆论表达失真
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面对突发的高校舆情时,很容易受到各种看法和思想的影响,很难以一个客观、中立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互联网上不能合法地、理性地、客观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能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偏激的言论。某些别有居心的网络媒体,借此机会大肆传播虚假消息,助长网民不良情绪在高校舆论环境中迅速发酵扩散;部分网络推手和草根舆论领袖利用这一机会,发表偏激、片面的言论,造成舆论失真。比如在年初疫情防控的时候,有很多高校学生抱怨学校的防疫措施是“一刀切”的,因为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在校园周边的小摊贩和校内商店,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借机发表一些极端的言论,并裹挟情绪引导舆论,企图用舆论的压力来倒逼学校解封。
(五)群体极化效应
由于大学生居住在一个比较集中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团体呈现出“圈子化”、“阵营化”的特征,并且由于年龄和兴趣爱好的相似性,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之间很可能会形成某些共同的话题。所以一旦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在网上互相交流,形成一个个圈子,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形成群体极化效应。另外,一个单独的、敏感的热点事件被不明真相的大学生们转发、评论、点赞,在“群圈化”的社交媒体上发酵和传播,引发了“群体极化”的影响,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攻势。比如今年4月,随着疫情的发展,福建各大高校开始解封,重新开始了正常的教学,但是因为学校依旧进行封闭管理,而且封闭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一些大学的学生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怀疑,并且质疑的声音在网络上持续发酵。4月20日,一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对“解除禁令”的形式表示怀疑,认为“批准程序”过于繁琐。相关言论通过“群圈化”的网络社交媒体,不断发酵和传播,引发喊楼事件,并产生了负面影响。
(六)线上线下交织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正义感、较弱的自控力、较强的情绪化趋势。有些高校的学生社团很容易利用互联网的社会动员能力,在网上策划聚众活动,在线下进行聚集维权。相应地,涉及到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一些线下活动也会在网上进行发酵,形成舆论声势,催生网络舆情。对于高考公平、教育制度、高校腐败、学术造假等负面舆情,大部分网民都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和较低的容忍度。此外,这些舆情事件很容易被境内外勾连,实施攻击炒作,并散布谣言性、煽动性言论,引发线下聚集行为,从而呈现出线上线下同时交织的趋势。比如,在2022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一些学生不满校方封校只封学生不封教师的政策,他们不仅在网上吐槽,而且还把抗议扩展到了线下,部分学生在教学楼前拉起了条幅以示质疑,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848万。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规避路径
(一)舆情发生前
1.准确预警、全面监测,提升舆情分析能力。积极开展舆情治理工作,核心在于能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线索,这就需要完善舆情监测、预警与研判机制。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密切关注和研判网络舆论环境中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校园、青年等舆论话题,通过分析新问题新动向,提前预判是否有可能发展为重大舆情事件,看清苗头及时进行干预。要建立分类分级的舆情研判机制,高校内部需提前对易发生的舆情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并按照不同影响层级划分不同的处置应对机制。
2.强化舆论互动,促进师生和谐,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因素。良性的舆论互动方式能够较好增强师生群体的紧密联系程度,进而降低高校舆情的发生概率。比如可以设置线上和线下的“学生热线”专栏,对学生提出的有关和生活的各种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都要予以耐心、充分、详细的解答;尤其是舆论敏感期,要注意在学校推出教学改革新举措、学生管理新规定、提高食堂饭菜价格、宿舍收费标准调整等一些涉及学生利益政策时,更要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的咨询问题,详细解释新政策的内容和实施的意义,形成良好的舆论互动机制,降低不同利益主体私自通过社交媒体、非主流渠道或极端方式发泄负面情绪、寻求问题解决的风险。
(二)舆情发生时
校方调查快速、及时回应的态度更有利于舆论的引导和处置,面对已经发生的舆情,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一是要掌握“第一时间”和动态回应原则,一旦网络舆情危机发生,要即刻对歪曲事实的谣言作出有力澄清和回应,对确因高校过错造成的影响要坦诚道歉,表明及时改正和全力查处的态度,并且由于当前舆情存在复杂性,还应密切关注其后续的变化发展,及时处理。二是真诚沟通,公开透明,提高高校公信度,在舆情开始到结束,高校在调查、应对、善后过程中要保持公开透明,避免在官方回应中出现高高在上或敷衍模糊的态度、官方程式化的冰冷语言。三是有技巧地回应恶意性的攻击、抹黑,提高要不要回、由谁回、回什么的话术能力,在舆情工作中可以建立一批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在遇到一些恶意评论、抹黑攻击的时候,根据分类结果和舆情发展程度确定是由官方回应还是志愿者回复,进而拟定相应的话术。
(三)舆情消散后
舆情的平息并不意味着舆情工作的结束,在舆情平复后,要对整个舆情事件进行全过程的复盘,剖析其产生的来源与深层次原因。尽可能地避免同一类型舆情事件因为同种原因而再次发生;还要完善舆情善后和声誉修复机制,“后舆情”阶段危机并不等于零,舆情团队要深化创新信息发布联动和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建立起固定的发布群落、专属的发布渠道,将相关依据和查处结果讲清楚,将后续工作计划和安排讲明白,避免引发“次生危机”,尽早修复学校声誉,挽回学校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葛晓娇.融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79-82.
[2]杨飞,程洁.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传播行为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37-142.
[3]何晓敏.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和处置的基本原则[J].中国报业,2022(10):82-83.
作者简介:蒋钦文(1995.9-),男,汉族,福建福清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