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2010 年发掘报告

2023-04-29徐廷赵海龙顾聆博

人类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石制品考古学

徐廷 赵海龙 顾聆博

摘要: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以北约500 m 的图们江左岸第3 级阶地,地理坐标43°5′20.4″N、128°57′20.9″E。该遗址发现于2007 年,2010 年发掘50 m2,出土石制品1253 件、无人工痕迹砾石47 件、动物骨骼3 件。地层堆积包括7 层,文化遗物出自第1、3、4、5 层。石制品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剥片以生产石叶和细石叶产品为主要技术特点,石器类型有雕刻器、端刮器、边刮器、两面尖状器等。其中,第4 层石制品平面分布较为集中,应为原地埋藏,其中炭粒的14C 测年数据为21350±120 BP(未校正),校正后年代处于MIS3 阶段向MIS2 阶段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考古学;石制品;石叶;细石叶;旧石器时代晚期

1 发现与发掘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以北约500 m 的图们江左岸三级阶地之上,地理坐标43°5′20.4″N、128°57′20.9″E,海拔637 m,红旗河在遗址北部汇入图们江(图1: a)。2007 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陈全家教授发现该遗址并进行了试掘。试掘分3 个地点,其中第1、2 号地点出土石制品较少,第3 地点出土石制品较多。李霞、李万博、万晨晨等先后对调查采集和试掘出土石制品进行了研究,并对石器工业面貌进行了初步总结[1-3]。

2010 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和龙大洞遗址的石器工业面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区位于大洞村村路与中朝边境公路G331 交互处以东的农田中,发掘面积50 m2。本次发掘共出土石锤、石砧、石核、细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雕刻器、边刮器等各类石制品1253 件以及无人工痕迹的砾石47 件,动物化石3 件。发掘采用了自然层内划分水平层的方式,以5 cm 为一个水平层向下逐层发掘,精确记录每件出土遗物的三维坐标,系统采集环境和年代测试样品,为遗址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材料保障。

2 地貌、地层与年代

和龙大洞遗址地处长白山腹地,火山活动对于地貌的塑造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在区域的岩石基底主要包括广坪玄武岩和军舰山玄武岩,均以平缓倾角产出,形成了平坦开阔的熔岩台地(图1: c)。受构造运动抬升的影响,图们江和红旗河快速下切,在两侧台地边缘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遗址埋藏于图们江以西、红旗河以南的第3 级阶地内(图1: b)。2010 年发掘区地层较为连续,厚度普遍在2 m 以上。以探方北剖面为例,结合磁化率曲线,地层描述如下(图2):

1. 黄褐色粉砂:质地疏松,为现代耕土层,含丰富石制品,厚10 cm;

2. 火山灰层:含大量浮石颗粒,断续分布,应为火山灰层,厚2~5 cm;

3. 灰褐色黏土:致密坚硬,呈板状或亚棱块状土壤结构,常见冻融作用形成的冰楔,含石制品,厚20~30 cm;

4. 黑灰色黏土:致密坚硬,粒度变化较大,以砂质黏土为主,含丰富石制品,厚40~50 cm;

5. 黄色黏土:为火山碎屑沉积与河砂的混合,上部含少量石制品,厚30 cm;

6. 黄褐色砂层:土质绵密,向下砂砾粒径逐渐变大,厚120 cm,根据层理变化又可区分为6a 和6b 两层。

7. 砂砾石层:主要为破碎玄武岩岩块夹杂粗砂。

该遗址2007 年的试掘未见测年结果公布,在2010 年的发掘过程中采集了多份14C 测年样品,多为炭屑和碎骨。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实验室进行测试,仅获得2 个年代数据。其中第4 层内炭屑的14C 测年结果为21350±120 BP,校正后(IntCal20)年代为25900~25340 BP cal;第7 层内炭屑的14C 测年结果为35090±470 BP,校正后(IntCal20)年代为41100~39350 BP cal。

3 石制品

2010 年发掘共出土编号标本1303 件,其中包括各类无人工痕迹的砾石47 件、石制品1253 件和动物化石3 件。动物化石风化严重,无法鉴定种属。石制品编号以出土时为准,以T0101-01-1 为例,T0101 为探方号,01 为水平层,1 为出土顺序号。本文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对出土石制品作逐层介绍(表1)。

3.1 第5 层

石制品98 件,其中石锤1 件、石核3 件、石片44 件、石叶10 件、断块3 件、残片16 件、石器19 件、碎屑2 件。

3.1.1 石锤

1 件。T0101-21-1,普通石锤,四棱锥状,略有破损,原型为凝灰岩砾石,长宽厚为116.4×56.2×55.4 mm,质量469.6 g,敲砸痕集中分布在器身锥体底部的四个侧面,在石锤的两端,也发现有较大的片疤剥落(图3: 1)。

3.1.2 普通石核

3 件,均为普通石片石核。T0602-22-1,单台面石核,玄武岩,四边形,毛坯为砾石,石皮比例约占50%,长宽厚为144.5×99.5×61.6 mm,质量1117.9 g。锤击剥片,台面长90.3 mm、宽58.7 mm,台面角77°,剥片面长71.7 mm、宽85 mm,可见剥片数2,最大片疤长38.1 mm、宽42.9 mm(图3: 2)。

3.1.3 普通石片

44 件。包括完整石片33 件,石片近端2 件,石片远端7 件。除1 件原料为玄武岩外,其余均为黑曜岩。石片形态以宽薄型为主,长度在9.6~55 mm,平均值25 mm。其中完整石片的台面性质主要有素台面、点状、多疤和石皮等类型,台面形状主要为透镜形,有唇的比例可达到51.5%,背缘修理的比例也达60% 以上。

3.1.4 石叶

10 件。包括完整石叶2 件、石叶近端1 件、石叶远端2 件、石叶中段5 件。原料均黑曜岩,且绝大多数为纯净黑曜岩。石叶形态较为规整,长度在7.4~61.1 mm,平均值31.9 mm,宽度在10~30 mm,平均值19.2 mm。可观察到的台面性质有点状、线状和多疤,均有背缘修理。T0301-20-1,完整石叶,柳叶形,长宽厚为61.1×21.9×5.4 mm,质量6.4 g。修理台面,透镜形,台面宽4.2 mm、厚2 mm,打击点清晰,有唇,石片角115°,背缘可见清晰的修理痕迹。腹面打击泡在近端凸起,延展平直,背面可见2 条准平行的纵脊,远端尖灭,在石叶左侧有疑似使用痕迹(图3: 5)。

3.1.5 石器

19 件。包括边刮器5 件、端刮器5 件、凹缺器1 件、雕刻器5 件、两面尖状器1 件、局部磨光石器1 件、砍砸器1 件。石器原料较为单一,除1 件两面器和局部磨光石器外,其余均为纯净黑曜岩。石器毛坯主要为石叶,共10 件,占半数以上,其次为完整石片。石器尺寸偏小,长度在16.4~76.5 mm,平均值44.6 mm。

T0304-19-1,单刃边刮器,黑曜岩,三角形,长宽厚为43.4×40.4×8.6 mm,质量14 g。毛坯为石片中段,修理边位于毛坯右侧边,直刃,正向加工,修疤连续,短而准平行,加工长度40.8 mm、进深6 mm,刃角40°(图3: 8)。T0304-21-1,端刮器,黑曜岩,长方形,长宽厚为43.2×25.2×5.6 mm,质量5.5 g。毛坯为石叶远端,端刮器刃口主要位于毛坯的远端,刃口形态整体向左偏,平视呈弧形,加工长度20.7 mm,加工进深6.3 mm,刃角55°。与刃口相连的左右两侧边也进行了局部修理(图3: 6)。

T0601-20-4,砍砸器,凝灰岩,多边形,长宽厚为70.1×75.7×20.1 mm,质量108.9 g。两面修理,器身上片疤可分为减薄和修边两类,减薄片疤4 个,最大片疤长39.4 mm、宽41.6 mm;修边片疤多集中在石片边缘,修理方向均为正向,刃角范围在57°~75°(图3: 4)。

T0601-20-1,斜刃雕刻器,黑曜岩,三角形,长宽厚为57.5×30.3×10.4 mm,质量18.2 g。以石叶远端为毛坯,雕刻器形态上窄下宽,器身两侧未见修理。雕刻器台面位于器身右侧边,与右侧边略有转折,长18.8 mm、宽8.4 mm,台面角60°。雕刻器小面位于器身的左侧边,偏向腹面,长31、宽10.3 mm,约占整个左侧边的1/2,可见2 个小片疤,较完整的小片疤长23.5 mm、宽7 mm(图3: 11;图4: 4)。T0402-22-1,修边直刃雕刻器,黑曜岩,长方形,长宽厚为60.2×26.7×9.5 mm,质量18.1 g。毛坯为石叶远端,雕刻器台面位于原毛坯的近端,长17.8 mm、宽8.4 mm,平视内凹,正向加工而成,修疤呈鳞状,加工角度约80°,台面角75°。雕刻器小面位于器身左侧边,偏向腹面,长51 mm、宽7 mm,几乎占据了全部左侧边。原毛坯的两侧边和远端均有修理,加工进深较小,刃角约为70°(图3: 9;图4: 1)。

3.2 第4 层

石制品736 件,包括石锤1 件、石砧1 件、普通石核3 件,石叶石核2 件、普通石片303 件、石叶44 件、细石叶78 件、断块19 件、残片140 件、石器69 件、碎屑76 件。

3.2.1 石砧

1 件。T0303-18-4,石砧,完整,多边形,长宽厚为286×255×60 mm,质量7360 g,原料为扁平的玄武岩砾石。敲砸痕主要集中分布在石砧较为平坦一面的中心位置,形态呈麻点状,深度不大,整体利用强度不高(图5: 17)。

3.2.2 普通石核

包括单台面石核2 件,多台面石核1 件。

T0804-17-1,单台面石核,原料为含杂质黑曜岩,椭圆形,长宽厚为52×40.1×24.9 mm,质量49.3 g,原型为磨蚀程度较高的岩块,石皮比例约为40%。以岩块较平坦的一侧为台面,台面性质为石皮,长48 mm、宽41.2 mm。对应三个剥片面,剥片面长度在24.7~29.5 mm,宽度在33~39.5 mm,台面角在60°~80°,剥片面上片疤近端多呈阶梯状,延展不平直(图5: 2)。T1003-14-1,多台面石核,含杂质黑曜岩,三角形,长宽厚为50.4×30.8×24 mm,质量36.1 g,原型为岩块。可见4 个台面,其中台面1 和台面2互为剥片面。采用交互法剥片,最大片疤长36.2 mm、宽16 mm,台面角80°。该石核上交互剥片的刃缘亦可看作器身的底缘,其形态十分接近楔形石核的底缘(图5: 1)。

3.2.3 石叶石核

2 件。T0504-14-1, 双台面石叶石核, 黑曜岩, 长方形, 长宽厚为49.4×27×18.7 mm,质量25.4 g,原型为厚石片。毛坯背面面向观察者,以毛坯的短边为台面,长边为剥片面,背面可见明显的预制剥片面迹象。对向剥片,其中台面1 为修理台面正向加工,三角形,长24.1 mm、宽17.4 mm,台面角80°,对应的剥片面1 位于器身左侧,偏向腹面,长42.7 mm、宽19.1 mm,可见片疤数2,最大片疤长26.1 mm、宽14.5 mm;台面2 与台面1 相对,破碎台面,但可见正向加工的片疤,宽18.8 mm、厚12.1 mm,台面角80°,对应的剥片面2 位于器身右侧,偏向腹面,可见片疤数1,长47.2 mm、宽11.3 mm(图5: 3)。

T0801-09-1,石核,特征与T0504-14-1 相似,个体略大,长宽厚为73.1×36.2×23.3 mm,质量63.7g(图5:4)。

3.2.4 普通石片

303 件。包括完整石片174 件(含更新石片9 件)、石片近端33 件、石片远端85 件(含更新石片1 件)、石片中段8 件、左裂片1 件、右裂片2 件以及背面保留有台面和剥片面特征的特殊石片10 件。石片形态以宽薄形为主,其次为窄薄型。长度在7.1~72.2 mm,平均值23.7 mm,可观察到的台面性质主要为素台面、点状和线状台面,台面形状主要为点状、三角形和透镜形等,石片角范围在70°~140°,平均值110°。有唇的比例只有10%左右,有背缘修理的占45%,背缘角范围在40°~130°,平均值为77°。

部分石片背面保留有台面和剥片面特征。其中有剥片面特征的石片6 件(4 件为雕刻器小片或次级雕刻器小片,1 件为鸡冠状石叶,1 件背面为石叶石核的剥片面),有台面特征的石片3 件(2 件为更新石叶石核的台面,1 件为更新普通石核的台面)。

T0101-13-2,保留有剥片面特征石片,黑曜岩,四边形,长宽厚为33.7×31.7×6.5 mm,质量5.6 g。台面为原石叶石核剥片面,背面可见浅平的同向片疤多个,为原石叶石核更新台面时产生(图5: 12)。

3.2.5 石叶

78 件。包括完整石叶6 件、石叶近端22 件、石叶远端23 件、石叶中段27 件。除1件原料为凝灰岩外,其余原料均为黑曜岩,长度在9.2~55 mm,平均值为26.4 mm;宽度在10~39.2 mm,平均值为16.8 mm。可观察台面的标本中,素台面、点状台面较多,有唇的7 件,占25%,打击点集中,打击泡较平,背缘修理占82%,石片角85°~130°,背缘角45°~100°。

T0702-17-2,完整石叶,黑曜岩,柳叶形,长宽厚为51.3×19×8.2 mm,质量7 g。两边关系汇聚,素台面,梯形,台面宽17.8 mm、厚7.4 mm,背缘修理,石片角85°。打击点集中,有半锥体,打击泡平,延展平直。背面有2 条纵脊,两侧边薄锐,远端尖灭(图5: 7)。

3.2.6 细石叶

44 件。包括完整细石叶11 件、细石叶近端7 件、细石叶远端14 件、细石叶中段12件。原料全部为优质的纯净黑曜岩,大部分呈柳叶形,两边关系主要为平行和准平行,少部分汇聚。长度在8~34 mm,平均值18.2 mm;宽度在2.1~8.5 mm,平均值为6 mm。台面性质以点状台面为主,占比50%,仅1 件可见唇部特征,背缘修理的比例较高。

T0604-15-2,细石叶近端,黑曜岩,柳叶形,长宽厚为23.8×6.9×1.8 mm,质量0.4 g。两边关系平行,点状台面,有背缘修理,打击点集中,打击泡凸,延展平直。背面可见2条纵脊,两侧边薄锐,但右侧边远端有凹缺,可能是人为截断。两侧边缘有细碎的片疤,疑似有使用痕迹(图5: 6)。

3.2.7 石器

69 件。包括边刮器8 件、端刮器9 件、凹缺器1 件、尖状器1 件、雕刻器37 件、两面尖状器2 件、琢背小刀5 件、局部磨光石器2 件、砾石石器3 件、石器残段1 件。

石器原料十分多样,但黑曜岩仍占绝对优势,占88%,其他岩性还包括安山岩、玄武岩、砂岩、凝灰岩、花岗岩等。毛坯除5 件为砾石外,还包括普通石片、石叶和残片等,其中以石叶为毛坯的占比54.7%,以普通石片为毛坯的占比42%。石器尺寸整体偏小,长度在13~147.9 mm,平均值42.4 mm。

边刮器 8 件,原料均为黑曜岩,毛坯主要为普通石片,其中石片远端最多。长度在21.4~42.8 mm,平均值为31 mm。T0904-16-2,聚刃边刮器,长宽厚为42.8×33.1×11 mm,质量14.8 g。毛坯为完整石片,两条修理边。其中刃口1 位于毛坯的右侧边,直刃,正向加工,修疤连续呈鳞状,加工长度32 mm,加工进深20.4 mm,刃角45°;刃口2 与刃口1 相连,位于毛坯的远端,凸刃,正向加工,修疤连续,短而准平行,加工长度42 mm,加工进深6.7 mm,刃角78°(图5: 9)。

端刮器 9 件,根据端刃角的修理程度可分为薄锐刃和陡刃两类,其中薄锐刃端刮器4件,以石叶或薄石片为毛坯,刃角一般小于60°,刃缘厚度较小。陡刃端刮器5 件,以厚石片为毛坯,刃角一般大于70°,刃缘厚度较大,刃缘修疤多呈阶梯状。

T0102-11-1 和T0102-12-1 拼合,薄刃端刮器,凝灰岩,柳叶形,长宽厚为105.2×30.7×10.8 mm,质量36.4 g,截面呈梯形。以石叶为毛坯,毛坯台面宽14.4 mm、厚2.3 mm,台面角105°,有背缘修理。端刮器刃口位于毛坯远端,平视呈弧形,略向左偏,正向加工,修疤连续向中心汇聚,加工边长22 mm,加工进深14 mm,刃角60°。在毛坯的左侧近端,也可见部分修理痕迹(图5: 8)。

T0603-17-2,陡刃端刮器,黑曜岩,四边形,长宽厚为49×30.7×19 mm,质量27 g。毛坯为石片远端,以台面端作为石器底部,端刮器刃口位于毛坯的远端,器身的顶部,平视呈弧形,未见明显偏转。正向加工,修疤连续,长而准平行,可见修疤5 个,加工长度27.7 mm,加工进深15 mm,刃角80°。除远端凸刃外,对器身的两侧也进行了加工修理,其中左侧边缘厚钝,右侧边缘薄锐(图5: 10)。

雕刻器 37 件,占石器总数的53.7%。其中以石叶为毛坯者占比61.2%,以石片为毛坯的占比29.8%。原料均为黑曜岩,长度范围在21.8~92.2 mm,平均值42.6 mm。雕刻器小面(刃口)数量是1 个的占比86.5%,2 个的占比13.5%。根据雕刻器小面形态可分为斜刃和直刃两种,其中斜刃15 件,直刃22 件。

T0701-13-1,修边斜刃雕刻器,黑曜岩,梯形,长宽厚为43.7×23.8×6.6 mm,质量5.1 g,横截面呈三角形。以石叶为毛坯,雕刻器形态呈上宽下窄状,器身上端厚5.3 mm,下端厚4 mm。器身两侧有明显的加工痕迹,雕刻器台面位于器身右上部,反向修理,平视呈凹状,台面长5 mm、宽2.5 mm。相对于雕刻器台面,见有1 个雕刻器小面,偏向背面,长24 mm、宽6 mm,刃口远端与所在毛坯边缘呈明显的阶梯状转折(图4: 6;图5: 14)。

两面尖状器 2 件。T0501-18-1,两面尖状器,黑曜岩,三角形,长宽厚为35.6×21.5×9.1 mm,质量6.4 g,截面呈透镜形。毛坯为石叶近端,修理方式分锤击法和压制法,正向加工均为锤击法,刃角55°~65°,加工进深5~7.7 mm。反向加工均为压制法,修疤形态长而平行,整体较浅,修疤遍布石叶毛坯腹面的上半部(图4: 7;图5: 13)。

琢背小刀 5 件,多以石叶为毛坯,长度在13~39.4 mm,平均值31.7 mm。T0801-10-1,琢背小刀,黑曜岩,梯形,长宽厚为38.5×17.3×5.6 mm,质量3.6 g,截面呈三角形。毛坯为长石叶,右侧边薄锐,左侧边厚钝。厚钝侧边上能够见到连续的短而准平行修理疤(图5: 5)。

局部磨光石器 2 件。T0602-18-1,局部磨光尖状器,橄榄玄武岩,梭形,长宽厚为147.9×30.2×21.6 mm,质量143.4 g。毛坯为砾石,近端截面呈三角形,中段呈梯形,远端呈弧刃三角形。磨光部位位于远端,尖刃角30°,能观察到磨光线状痕覆盖修疤的迹象,说明这件石器表面的磨光痕迹为加工所致(图6)。

3.3 第3 层

石制品206 件,包括普通石核1 件、普通石片85 件、石叶14 件、细石叶14 件、断块3 件、残片47 件、石器10 件、碎屑32 件。

3.3.1 石核

1 件。T0403-07-3,单台面石核,黑曜岩,核体呈漏斗形,原型为带石皮石片,石皮占比约30%,长宽厚为34.3×20.2×15.6 mm, 质量8.8 g。以石片腹面为台面,对应2 个剥片面,最大片疤长15.6 mm、宽14.5 mm,台面角75°,疑似为一件船底型细石核的预制阶段产品(图7: 4)。

3.3.2 石片

85 件。包括完整石片53 件、石片近端12 件、石片远端16 件、石片中段4 件。石片形态以宽薄型和窄薄型为主,长度在10~42.1 mm,平均值20.6 mm。

台面性质主要为素台面,占52.8%;其次为点状台面。石片角范围在90°~130°,平均值113°,背缘角范围在40°~120°,平均值79°。可见背缘修理的有26 件,约占49.1%。

3.3.3 石叶

14 件。包括完整石叶3 件、石叶近端3 件、石叶远端6 件、石叶中段2 件。全部以优质的纯净黑曜岩为原料,石叶形态多为折断状态,长度在7.6~46.8 mm,平均值23.4 mm;宽度在10~23.5 mm,平均值12.2 mm。台面以素台面为主,形状多为透镜形,有唇的仅有1 件,全部有背缘修理。

T0103-04-1,完整石叶:黑曜岩,柳叶形,长宽厚为33.7×12.9×3.7 mm,质量2 g。两边准平行,台面线状,宽5 mm,背缘修理,打击点集中,有半锥体和锥疤,打击泡凸,延展平直。背面疤向对向,可见2 条平行纵脊,两侧边薄锐,远端呈关节状(图7: 7)。

3.3.4 细石叶

14 件,全部为残段。包括细石叶近端6 件、细石叶中段2 件、细石叶远端6 件。原料均为纯净的黑曜岩,长度在7~25.6 mm,平均值14 mm;宽度在3~8 mm,平均值为5 mm。台面性质主要为点状,背缘修理较少。部分标本延展略扭曲,可能为雕刻器小片。

3.3.5 石器

10 件。包括边刮器1 件、凹缺器2 件、尖状器1 件,雕刻器6 件。原料均为纯净黑曜岩,毛坯包括完整石片、石片近端、石片远端和石叶、石叶近端、石叶中段等类型。石器尺寸整体偏小,长度在17~61.5 mm,平均值34.4 mm。

雕刻器 6 件。T0505-03-1,修边斜刃雕刻器,柳叶形,长宽厚为44.8×18.6×8.7 mm,质量7.5 g。毛坯为石叶,雕刻器形态上宽下窄,器身右侧有明显的加工。在器身顶部有2 个雕刻器小面,斜交呈屋脊状,左侧雕刻器小面偏向背面,长43.3 mm、宽8.8 mm,腹棱刃角65°;与之相对的雕刻器小面偏向腹面,长18.9 mm、宽5.2 mm,腹棱刃角110°(图7: 9)。T0901-04-1,直刃雕刻器,残段,柳叶形,长宽厚为61.5×23.2×8.2 mm,质量11.2 g。毛坯为石叶近端,两侧边有明显的加工,正向加工,修疤连续,短而准平行。在器身左侧上半段可见纵向刃口,偏向背面,长13.4 mm、宽3.1 mm,腹棱刃角35°(图7: 10)。

尖状器 1 件。T0401-03-1,梯形,长宽厚为29.3×42.1×12.1 mm,质量14.7 g。毛坯为完整石片,尖刃由毛坯的左侧边和远端相交构成,尖刃角90°(图7: 11)。3.4 第1 层石制品213 件,包括砸击石核2 件、细石叶石核1 件、普通石片78 件、石叶23 件、细石叶12 件、断块3 件、残片40 件、石器13 件、碎屑41 件。

3.4.1 砸击石核

2 件。T1002-02-1,黑曜岩,形状不规则,原型为小砾石,长宽厚为29×16.4×16 mm,质量11.7 g。石核表面遍布片疤,其中石皮比例约为20%,仅在一端见有砸击痕迹,可见对向片疤6 个(图7: 1)。

3.4.2 细石核

1 件。T0805-02-2,楔型细石核,黑曜岩,三角形,长宽厚为29.7×14.7×8.9 mm,质量3.3 g。毛坯为普通石片, 横截面呈V 形。核体单面修整, 一侧较平坦( 石片腹面), 一侧较凸出( 石片背面), 楔状缘仅见底缘, 正向加工, 修疤连续。台面位于毛坯的长边, 素台面, 透镜形, 长29.5 mm、宽8.6 mm。

台面近端有调整台面角的修疤, 台面角80°, 对应的剥片面长12 mm、宽3.2 mm,仅见细石叶片疤1 个,这件细石核的剥片面两侧仍保留有修型片疤的远端,应处在细石核的初始剥片阶段(图7: 3)。

3.4.3 石片

78 件。包括完整石片(含更新石片)39 件、石片近端8 件、石片远端28 件、石片中段3 件。石片形态(仅统计完整石片)以宽薄型为主,长度在10~52.5 mm,平均值19.1 mm。台面性质主要为素台面,其次为点状台面和线状台面,台面形状多呈三角形或透镜形。石片角范围在75°~135°,平均值110°;背缘角范围在60°~117°,平均值78°。可见背缘修理的有23 件,约占50%。

3.4.4 石器

13 件。包括边刮器6 件、凹缺器1 件、雕刻器5 件、石器残段1 件。石器原料均为黑曜岩,毛坯以普通石片为主,其次为石叶。尺寸整体偏小,长度在22~42 mm,平均值31 mm。

边刮器 6 件。包括单刃4 件,双刃2 件。T0204-02-1,单刃边刮器,长方形,长宽厚为36×34.2×10.9 mm,质量16.2 g。毛坯为规整的石叶中段,刃口位于石叶右侧边,直刃,正向加工,修疤连续,短而准平行,加工长度31 mm 、进深5.4 mm,刃角65°(图7: 5)。

雕刻器 5 件。T0802-02-3,修边斜刃雕刻器,四边形,长宽厚为37.3×20.1×9.1 mm,质量6.4 g。毛坯为石叶远端,雕刻器形态上宽下窄。器身两侧和底部都有明显的加工痕迹,雕刻器台面位于器身右上部,反向修理,刃状台面。对应的雕刻器小面位于器身左侧,与器身中轴线呈35° 左右夹角(棱轴角),偏向背面,长27 mm、宽9.7 mm,腹棱刃角60°(图7: 8)。

4 讨论

4.1 遗物平面分布

平面上,除第4 层外,其他层位相对零散。以遗物最丰富的第4 层为例,石制品呈集中分布趋势。其中,第1 个集中分布区位于探方西侧,以1 件石叶石核和石锤为中心,围绕分布了石叶、石器、废片和搬入石材;第2 个集中分布区位于探方的北侧,以石锤和2 件普通锤击石核为中心,主要分布有大量的搬入石材、石器和废片;第3 个集中分布区位于探方南侧,主要以1 件石砧为中心,周围主要分布有石器、搬入石材和废片类产品。从这3 个集中分布区内石制品类型的分布情况看,基本都是以石锤、石砧、石核为中心,四周散布着搬入石材、石片、石叶、断块、残片、碎屑和石器等石制品,说明古人在遗址中完成了从原料选择、剥片制坯、修理石器的全流程作业,推测遗址第4 层出土石制品应为原地埋藏。

4.2 石制品特点

和龙大洞遗址2010 年4 个自然层位出土石制品特征的初步总结如下:第5 层石制品较少。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少见凝灰岩、硅质灰岩和玄武岩。石核仅见普通石核,石片中包括普通石片和石叶,未发现细石叶,普通石片的比例最高。石器类型包括边刮器、端刮器、雕刻器、两面器、凹缺器等,类型十分丰富,其中雕刻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边刮器和端刮器。

第4 层石制品分布集中且密集。原料以黑曜岩为主,但是种类明显更为多样,包含凝灰岩、硅质灰岩、玄武岩等8 种类型。除石锤、石砧外,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形态以宽薄型为主。

该层出土了剥片流程涉及的几乎所有类型产品,包括石锤、石砧、石片、残片等。石核的预制十分普遍,发现有技术特点鲜明的石叶石核,未发现规整的细石核,部分直刃雕刻器可能兼具剥片的功能。石片中普通石片比例最高,其次是石叶和细石叶,台面性质主要为素台面、点状和线状,多数石片都可见背缘修理。石器组合与第5 层相同,类型十分丰富,雕刻器占比最高,其次为端刮器和边刮器。雕刻器根据刃口方向可分为斜刃和直刃两大类。首次发现了局部磨光的完整尖状器,从磨制的线状痕和片疤的打破关系判断,应该是有意识地进行磨光。

第3 层出土石制品数量较少,原料几乎全部为黑曜岩,仅零星发现非黑曜岩原料产品。石核仅有1 件,石片包括普通石片、石叶和细石叶,普通石片的比例最高,但是石叶和细石叶的比例有所增加。石器包括边刮器、雕刻器、凹缺器和尖状器等类型。

第1 层石制品数量较多,原料与第3 层一致,但风化磨蚀程度较高。石核包括砸击石核和细石核两种,其中细石核为典型的楔型细石核。石片仍以普通石片比例最高,但石叶和细石叶的比例进一步增加。石器包括边刮器、雕刻器、凹缺器等,其中边刮器占比最高。总体来看,和龙大洞遗址不同层位石制品在原料、大小等方面的特征变化不大,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但在剥片技术和石器组合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第5、第4 层石制品剥片主要采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和石叶技术,但是也发现有细石叶产品,推测部分雕刻器可能采用压制法生产细石叶。第3、1 层剥片方法包括砸击技术、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和细石叶技术,细石叶技术则以楔型细石核为代表。

4.3 年代

根据14C 年代数据判断, 第4 层的年代为25900~25340 BP cal, 底砾层年代为41100~39350 BP cal。长白山晚更新世以来有两次较大的喷发活动[4],分别为10 kaBP 和25~18 kaBP,遗址第2 层的火山灰应不晚于10 kaBP,因此推测遗址第3 层的年代不晚于10 kaBP。2017 年,本文作者在2010 年发掘区西侧进行了试掘,获取了能够与2010年发掘区相对应的地层剖面,并采集了连续的光释光测年样品。目前,光释光测年的初步结果也表明遗址第5、4 层年代基本处在末次冰盛期来临之际,最早不超过距今2.8 万年;第3 层年代在距今1.5 万年前后,具体结果将另文刊出。

4.4 考古学意义

长白山地区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是连接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重要枢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在长白山地区陆续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5-7]。这些遗址多以石叶和细石叶技术产品为特征,并拥有高度定制化的端刮器、雕刻器等石器类型[8]。黑曜岩被遗址中的古人类广泛利用,是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主导石料类型;同时也被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古人类加以使用[9-11]。

总体上,长白山地区旧石器工业既显示出与东北亚其他地区旧石器晚期石器面貌的相似性,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探讨细石叶技术在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出现与扩散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以及东北亚现代人类起源与扩散等关键学术议题的重要材料[12]。

和龙大洞遗址具有连续的地层堆积,是长白山地区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历次调查获取了大量的考古材料[3]。本次发掘将和龙大洞遗址划分为四个层位,确认其中第5、第4层石制品以简单石核石片和石叶技术特点为主,偶见细石叶产品;第3、第1 层石制品属细石叶技术系统,以东北地区常见的楔型石核技术生产细石叶[13]。和龙大洞遗址古人类活动时间主要处在MIS 3 阶段末段和整个MIS 2 阶段,正处在细石叶技术快速占据东北亚地区的关键节点[3]。遗址不同文化层表现出的石器技术变化,以及反映出的末次冰盛期以来古人类技术演化的主要特征和环境适应策略,将为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致谢: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赵海龙,参加本次发掘的还有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春、苏作巍,九台市文物管理所姚启龙,通化县文物管理所王利,和龙市文物管理所赵玉峰、朴钟镐。本项研究得到考古中国——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调查与研究项目支持;地层剖面的磁化率测试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葛俊逸研究员完成,地貌调查由东北师范大学陈念康博士完成,安徽大学岳建平博士在本文的撰写中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文中标本的测量、拍照、三维建模以及排版校对工作得到了赵莹、丁伯涛、李尧、乔欣悦、石玉鑫、曹彧等同学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霞.和龙崇善大洞旧石器遗址(07 年)发掘的石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3

[2] 李万博,陈全家,方启,等.延边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2007)试掘简报[J].边疆考古研究,2016, 2: 11

[3] 万晨晨,陈全家,方启,等.吉林和龙大洞遗址的调查与研究[J].考古学报,2017, 1: 24

[4] 王非,陈文寄,彭子成,等.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的喷发活动:高精度铀系TIMS 年代学制约[J].地球化学,2001, 30: 88-94

[5] 田川,徐廷,关莹,等.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9, 38: 14

[6] 李有骞,陈全家.长白山地黑曜岩旧石器的技术模式研究[J].东北史地,2014, 5: 3-6

[7] 赵海龙.谈吉林省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J].东北史地,2008, 6: 75-79

[8] Kuzmin YV. Geoarchaeological aspects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Asia[A]. In:Kuzmin YV, Keates SG, Shen C(Eds). Origin and Spread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ern Asia and North America[C].Archaeology Press of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Burnaby, 2007: 115-124.

[9] Christopher NJ, Kidong Bae, Lee HY, et al. A review of Korean microlithic industries[A]. In: Kuzmin YV, Keates SG, Shen C(Eds).Origin and Spread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ern Asia and North America[C]. Burnaby: Archaeology Press of SimonFraser University, 2007: 91-102

[10] Jia PW, Doelman T, Chen CJ, et al. Moving sourc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volcanic glass artifact distributions in Northeast Chinausing PXRF[J]. J Archaeol Sci, 2010, 37 (7): 1670-1677

[11] Graf KE. Modern human colonization of the Siberian Mammoth Steppe: A view from South-Central Siberia[A]. In: Camps M,Chauhan PR(ed). Sourcebook of Paleolithic Transitions[C]. New York: Springer. 2009: 479-501

[12] Yue JP, Yang SX, Li YQ, et al. Human adaptations during MIS 2: Evidence from microblade industries of Northeast China[J].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21, 567(2): 1-14

[13] Zhang M. Rethinking Microblade Technology Research in Northeastern Asia[J]. Journal of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2021, 4(3): 1-40

猜你喜欢

石制品考古学
“何以广州”的考古学观察
石桩子北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黑龙江逊克农场四分场遗址石制品研究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遗物再研究
泥河湾盆地黑土沟遗址N111E85探方石制品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呈现的旧石器文化
夏鼐与埃及考古学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